第八届中国版权年会聚焦“互联网+”时代的音乐价值挖掘
本刊讯由中国版权协会主办的第八届中国版权年会主题论坛11月27日在北京举行。本届年会论坛的主题为“互联网+时代的音乐——价值挖掘与实现途径”。全国政协副主席齐续春,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副总干事王彬颖,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国家版权局)副局长、中国版权协会理事长阎晓宏出席论坛并致辞。
齐续春在致辞中指出,中共十八届五中全会通过的“十三五”规划建议,强调创新是发展的第一动力,要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深化知识产权领域改革,加强知识产权保护。版权作为知识产权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激励创新,繁荣文化,维护文学、艺术和科学作品创作者和传播者的合法权益,促进新闻出版、广播影视、文学艺术等科学文化事业、产业健康发展方面都发挥了重要作用。本次论坛的主题聚焦“互联网+”时代的音乐及版权价值等关键词,非常具有现实意义。
王彬颖发表主题演讲,她说:“互联网环境下,音乐的复制和传播变得更加容易,给音乐交易、传播提供了新机遇,也带来新挑战”。她表示,2014年全球音乐市场规模达到149亿美元,与2004年的1.98亿美元相比,足足增长了近80倍,中国音乐市场的价值也达到了1亿美元。我们关注音乐价值的实现,更鼓励合法、公正的音乐版权交易。
阎晓宏在致辞中说,2015年是“十二五”规划收官之年,也是“十三五”规划的筹划之年。“十二五”期间,随着创新型国家建设和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的有效实施,我国版权产业实现了繁荣发展,版权保护环境优化,国民的版权意识提升,版权创新势头强劲,我们迎来了版权发展形势最好的时期。面对技术发展所带来的新问题、新矛盾,经过近年来各方持续不懈的努力,我国互联网音乐市场正走向理性和规范。期待互联网的版权开发与版权保护工作携手共进,让一个健康有序的互联网音乐环境早日实现。
当前我国音乐产业正面临着由传统模式向以互联网音乐为主的数字模式的转型升级。据国际唱片业协会的统计,2014年中国音乐收入排在全球第19位,这个规模与我国第二大世界经济体、网民人数全球第一的地位极不相称,但也意味着互联网音乐所存在的巨大潜能有待释放,中国音乐市场有巨大的增长空间。互联网音乐的快速发展,向版权保护提出了新的重要课题。紧密围绕“互联网+”的时代特征,中国音乐家协会主席、著名作曲家叶小钢,中国联通集团公司总经理陆益民,网易公司董事局主席丁磊,阿里音乐集团董事长、著名音乐人高晓松,国际唱片业协会亚洲区总裁洪伟典,海洋音乐公司总裁谢国民,小米科技董事长雷军等共同探讨互联网环境下,如何推动互联网音乐权利人、传播者和使用者等各相关方共同建设“尊重音乐版权,实现音乐价值”的“互联网+”音乐产业。
著名作曲家谷建芬、任卫新,歌唱家吴天球、刘秉义等出席论坛。来自音乐权利人组织、音乐传播机构、音乐教育机构的500余名代表参加了论坛。
中国版权协会2015年会员代表大会于同日下午举行。
(朱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