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玉元
QQ作为一种网络即时通讯工具,深受中小学生的喜爱,已成为他们之间互动沟通的主要方式。他们借助QQ谈学习问题、聊生活感悟、听流行音乐、玩各种游戏。无疑,QQ的互动和娱乐功能给学校德育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那么,我们如何利用QQ做好德育工作呢?
一、勤登QQ空间,了解学生动态
案例一:中考前夕,班主任李老师发现小璐同学上课注意力不集中,找她谈话,她却不搭腔,只是默默流泪。小璐同学的沉默让李老师感到无奈,下课后他试着登陆其QQ空间,结果在其空间的“说说”里看到:他们竟不顾我,要离婚!猛然间,李老师明白了小璐同学情绪低落的原因。他立即联系到小璐同学的父母,要求他们为孩子着想,在中考前特别是孩子在家时不要谈离婚的事,同时给小璐同学以心理安慰,结果大家又看到了小璐同学的笑脸。
要做好学生思想工作,首先要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传统的获取学生思想动态的主要方式是观察、谈心等,这些方式由于受时间、空间的限制和学生性格的影响,往往具有滞后性,容易丧失教育的最佳时机。学生性格不一,所以光靠谈话不一定能获取所需信息。上述案例就是如此,小璐同学性格内向,遇事不轻易告诉别人,而宁愿在QQ空间里书写或发泄出来,如果不是班主任进入她的QQ空间,可能永远不会发现问题的结症所在。日常生活中,有不少同学与其类似,他们不愿把自己的心事告诉旁人,但又需要释放,结果就往往选择在QQ空间里述说排解;有时他们也会在空间留言板上寻求他人安慰,或在QQ空间里撰写日志叙说自己的喜怒哀乐。总之,QQ空间已成他们排解郁闷、发泄不满、调节情绪的平台,相应地,也成为网络时代教师了解学生思想动态的重要渠道。教师要善于利用这种网络阵地,建立班级QQ群,常登陆,多了解,进而有的放矢地对学生进行教育。
二、巧用QQ身份,构筑交流通道
案例二:一天,王老师无意中看到班上调皮大王小俊的QQ号,就以外地学生身份加他为好友。此后,每天放学后或周末,王老师都要上网看他在不在线,有时和他聊聊天,久而久之,两人成了无话不谈的“朋友”。当小俊告诉他今天欺负了某某时,他就会告诉小俊:欺负小同学不是男子汉的所为;当小俊告诉他喜欢上了班花时,他就会告诉小俊:我们年龄还小呢,等我们长大再谈……也许是这种聊天使小俊认识到自己的不足,渐渐地老师们发现小俊像变了个人似的。
学生一般不喜欢老师加他们QQ,在班级群里,他们也常常选择隐身,为的是能不受老师约束,自由自在地和其他好友交谈。因此,要和学生进行真实的情感交流,教师只有换一个虚拟的身份——以学生身份上网,这样才能在师生间打通交流通道。上述案例中的王老师就是以虚拟的学生身份添加小俊为好友,马俊以为他是外地学生,放松了警惕,和王老师成了无话不谈的朋友。王老师也因此掌握了小俊的一些情况,并以学生身份和他进行交流沟通,使小俊逐步走上“正道”。现代心理学研究成果表明,对青少年的成长影响最大的往往不是老师和家长,而是他们的同伴。因此,德育工作者可以准备两个QQ 号,一个以教师的身份出现,一般加入班级QQ群,用于督促学生作业,帮助学生解决问题等。另一个以虚拟的学生身份出现,以便于和学生沟通,引导学生向上、向善。这样两个QQ一明一暗,在学生生病时可及时给予慰问;当学生家庭出现变故时,又可在第一时间给予关怀;当学生感到迷茫时,则可以进行指点、引导;学生对学校有不满情绪时,则可给予解释和正面引导。
三、活用QQ游戏,直面成长问题
案例三:前几年时兴的偷菜游戏近来在某校悄悄兴起,有的学生上课时把手机调到静音状态偷偷上网偷菜;有的学生则联合起来你帮我偷我帮你偷……针对学生的这一情况,思品老师将QQ偷菜游戏和偷拍到的本班学生课上偷菜的画面用多媒体在课堂上进行展示,引导学生讨论:沉迷于偷菜游戏有什么危害?怎样正确对待这一游戏?然后组织学生利用周末调查:曾时兴一时的偷菜游戏,社会上还有多少人在玩?为什么不玩?说明了什么?通过讨论、调查,玩偷菜游戏的学生几乎绝迹了。
谈到偷菜游戏,家长们满腹苦恼,他们说孩子放学后总是忙着先收菜,再偷菜,然后才去做家庭作业。有时孩子还半夜爬起来收菜偷菜,更有甚者甚至要求父母帮助他们收菜偷菜。偷菜游戏曾在社会上非常流行,初玩QQ的成年人都能入迷,学生痴迷上瘾更是普遍,这必然影响他们学习,甚至带来其他一些问题,如怎样对待“偷”这个字眼等,因此,如何帮助孩子们走出游戏的泥潭是学校和家庭共同的话题。案例中的思品教师面对“偷菜热”,不是一味训斥学生,而是通过调查了解,结合思品教材,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对学生进行教育。老师先在课堂上和学生一起玩游戏,当学生看到老师在课堂上和大家一起偷菜时,都显得很兴奋、很过瘾,接着,教师播放本校一些学生沉迷偷菜游戏的窘态,当学生看到自己为偷菜而走火入魔的窘相时,都很是惭愧。此时老师抓住学生的心理展开讨论:从偷菜的游戏中我们得到了什么?又失去了什么?学生七嘴八舌议论开来,老师再对学生们的讨论进行归纳,最后向孩子们提出要求——走出偷菜游戏的怪圈。之后,教师还布置了转移学生注意力的课后调查作业,其目的也是让学生彻底告别偷菜游戏。
四、借助QQ群号,整合多元平台
案例四:女生小红近来愁眉苦脸,老师和她聊QQ时,小红告诉老师刚毕业的王某每天在放学路上拦着她,说要和她处朋友,还说不答应就要找她家人的麻烦,为此她感到很苦恼。得知这一情况后,老师一方面安慰她,另一方面在QQ上把这一情况告诉了男孩子原来的班主任,请他和那个男孩以及男孩的家长沟通;另外还给女孩子的父母留言,让他们注意安慰孩子;又给社区负责青少年工作的张主任留言,让他帮忙找男孩子聊聊天……经过沟通,此事终得解决。
案例四中小红回归正常生活轨道是各方面力量共同作用的结果。现代社会竞争日益激烈,许多家长为生计奔波,很难经常来学校与老师沟通;学校老师承担繁重的教育教学任务,经常家访也不可能;社会各界人士也各有各的工作。为此,可建立QQ群,邀请关工委成员、富有教育经验的社会各界人士入群,形成强大社会合力。这样教师与学生、教师与家长、教师与社会之间的沟通就方便多了,同时大家都在线时可以即时聊天,一方不在线时可以留言,还可以传输文件、图片等,方便及时快捷。利用QQ群平台,寒暑假可在QQ里开学生会,也可开家长会,学生、家长、社会人士可以单独发表自己的见解,也可与群里学生、家长、社会人士等进行思维碰撞,任何一个人都可以随时加入到正在交流的話题中来,或畅所欲言,或单独私聊,如此形成一对一、一对多、多对多等交流阵形,实现了多角色全方位的互动,让学校、家庭、社会教育有机融合,促进学生思想品德的良性发展。
总之,在新的教育环境下,我们要充分运用QQ平台的平等性、开放性和互动性的特点,创新德育模式,拓展德育空间,将QQ 功能与德育工作结合在一起,增强德育的实效性。
(作者单位:海安县雅周中学 江苏南通 226641)
责任编辑 余志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