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晓宇
1986年,香港,Beyond乐队,音乐才子黄家驹用《再见理想》这首歌的歌词记录下草根一族为理想而奋斗的心路历程。彼时,上海滩上,邱兵等一批年轻人怀揣着理想走进了复旦校园。四年后的仲夏,他和一个叫做“GB”的人共同见证了一个充满理想主义色彩的爱情故事。
这篇撩动众人思绪的发刊辞,这个互联网产品的广告书,让邱兵和他身后的“澎湃新闻”全面走入了人们的视野。作为国内传媒大鳄上海报业集团改革后公布的第一个成果,“澎湃新闻”被定位为一个“互联网平台”,且“专注时政与思想”,主打时政新闻与思想分析,“生产并聚合中文互联网世界中优质的时政思想类内容”。
这一次“澎湃新闻”的全面上线,让互联网世界为之澎湃到了一个新高潮。掩卷沉思,亦或者说滑屏深思,“澎湃新闻”为何能引起这么大的关注,激起网络舆论场一片沸腾,盖因其带给我们的不仅是新鲜,也不仅是“文艺范”,更重要的是带给我们的价值回归。
在追求及时性、交互性、体验式的网络传播生存法则之下,传统媒体正遭受着前所未有的冲击。但是传统媒体的存在又是必须的,面对震荡,此前的传统媒体亦更多地向互联网所靠拢,但多数传统媒体只把互联网当作一个“新版面”,或者当做一个“新平行渠道”,因此也难获网民之青睐。这种局势,导致传统媒体的存在价值愈发受限。而“澎湃新闻”的全新上线,标志着从内容提供到用户体验,这一传统媒体的“产儿”都至上而下地具有着“互联网思维”。这可谓是“澎湃新闻”带给我们的第一重价值回归——即传统媒体的存在价值彰显。
“澎湃新闻”带给我们的另一重价值回归,则是互联网平台思想价值的找寻、充实与填补。互联网传播自格局奠定的那一天起,便以信息传播的及时、信息容量的巨大、信息交互的便捷,注定了信息为互联网传播的第一主角。这一点绝非臆断,最新的一项问卷调查就显示,除开必不可少的娱乐外,应该说早期的网民包括今天的网民中的大多数,都把获取信息、检索信息作为上网、用网的第一选择。显然,在当下的互联网传播格局之下,信息领跑思想。
但随着互联网传播格局的不可更改,人类社会不可更改地进入互联网社会,互联网平台的思想性,不得不作为一个问题而摆上台面。尤其是在众声喧哗的时代,人们更需要的是思想和观点以及价值观。而如此这些,在传播视阈下,正是此前的传统媒体所承载的。那些充满睿智才情的传统媒体人,那些闪耀思想火花的传统媒体,应该都不是小众的记忆。关于思想性的彰显,互联网世界也不可谓不努力。无论是腾讯的《大家》,还是网易的专栏,互联网人已向着专业性、思想性的方向去挺进。但必须正视的是,缺位仍然是存在的。定位为“新闻与思想的最大平台”,应该说“澎湃新闻”是个适时的填补者。追求思想,应当是互联网产品今后的必然方向。
透视此波“澎湃”热潮,从价值受限到价值彰显,从工具理性到价值理性,“澎湃新闻”带给我们的价值回归无疑是值得称道的。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