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在中华文化基础之上的高职茶艺课程教学探索

2015-01-30 06:36陈小平
亚太教育 2015年30期
关键词:茶艺茶馆中华文化

文/陈小平

引言

高职茶艺课程体系内容主要包含茶文化概述、茶叶知识、茶艺基础、茶艺技能、茶席设计、茶与健康及茶艺馆服务等项目。在课堂的理论与实践教学中,教师与学生往往偏重于茶叶知识与茶艺技能的教与学,对茶文化概述方面的知识很多情况下只限于一般了解。笔者认为,茶艺技能不仅仅是茶类冲泡品饮的技术能力,它的一招一式蕴含着丰富的文化性,可以说,在高职技能科目中,茶艺技能是一项文化含量最高的技能,茶艺技能不仅具有技术性更具文化性,因此,高职茶艺技能的教学应建立在中华文化基础之上。

一、中华文化为基础的高职茶艺课程教学探索意义

茶是中华民族的“国饮”,茶艺是中华文化复兴的产物,茶艺作为文化的载体之一,向世人传播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

将茶艺课程教学建立在中华文化基础上,一是可以使学生充分接受中华传统文化的熏陶。中国茶文化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糅合佛、儒、道诸派思想,独成一体,中国茶文化的内涵是通过沏茶、赏茶、闻茶、饮茶、品茶、礼仪等习惯与中华文化内涵相结合形成的一种具有鲜明中国文化特征的一种文化现象,所以,将茶艺技能的学习建立在中华文化基础之上,让学生了解中华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自然接受中华传统文化熏陶;二是可以培养学生人文素养,提高综合素质。茶是自然的产物,可以使人与自然融为一体,真实感受自然世界。唐代陆羽在《茶经》中说:“茶宜精行俭德之人”,宋代苏东坡说:“从来佳茗似佳人”,清代郑板桥说:“只和高人入茗杯”。自古以来,茶品、人品往往被人们相提并论,学生通过“形而下”的习茶、品茶、评茶,在享受茶艺之美的过程中,借助于茶的灵性,感悟生活,慎独自重,自我修养,自我超越,保持一种良好的心态,最终达到提高自身综合素质的目的。

二、建立在中华文化基础上茶艺教学过程的实施

(一)实施的前提条件

随着社会的发展与进步,现代茶艺除了技能的实用性,人们越来越重视它的精神性和文化性。从“柴米油盐酱醋茶”中粗放的饮茶习俗,到“琴棋书画诗酒茶”中文化性很强的品饮方式,见证了茶文化发展的这一历程。高职茶艺课程教学体系是基于后者而建立起来的。

高职茶艺课程教学的实施,首先要具备文化性的教学理念。几千年来,茶文化一直伴随着人们的生活,因此,作为中华文化重要组成部分的茶文化就是我们茶艺教学的根基——“体”,而茶类的冲泡与品饮技能即是文化的感悟与应用——“用”。所以说,建立在中华文化基础上茶艺教学实施的理念是“文化为体,技能为用”;其次构建以中华文化为基础的茶艺学习体系,提出“中华茶艺 =中华文化 +茶艺技能”的观点,将茶艺学习基于中华文化基础之上;最后采用“以中华文化熏陶为学习导向,以茶艺馆服务为学习背景,以茶艺技能娴熟为学习基础,以综合素养提高为学习目标”的教学方法,使茶艺技能学习的全过程与茶文化并行。

(二)教学过程的实施案例

以茉莉花茶茶艺表演实训课过程为例,详见下表。

步骤项目 具体做法 中华文化知识点茶艺技能知识点时间(分)准备①成立团队 (茶馆),命名,以茶馆为学习背景;②各“茶馆”挂“牌”开业,布置“茶馆”文化背景①茶馆文化;②设计制作茶文化含义深远的台牌,包含茶诗、茶联、茶画、茶书法①茶馆经营②茶馆管理课前开课①师生互行站式鞠躬茶礼,互道礼貌语“老师好!”“同学们好!”;②学生在教师“请坐下”的语言诱导下,以标准茶礼入座①中华民族礼仪之源②中华民族是礼仪之邦①标准站式、坐式、鞠躬茶礼②礼貌用语2导入师生背诵“学训”:“和”,和睦、循礼——保合大和;“静”,形静、意静——宁静致远;“怡”,神怡、意悦——怡情悦性;“真”,守真、养真——返璞归真。①中华茶道精神“和、静、怡、真”的解读②佛、道、儒的解读①语言能力②语音发声技巧2讨论①预习思考题:如何选购茉莉花茶?茉莉花茶的冲泡要素是什么?②抢答 (职业化训练):举手——站立——回答“大家好,我是 × ×茶馆的 × ××,我认为……”①诗一般浪漫的花茶具有独特的文学性②中华礼仪问题回答①选购花茶、冲泡花茶②回答问题的礼仪6示范教师示范包括:祥和的民乐、诗一般柔美的解说、太极一般连绵圆融的技法、落落大方的中式茶礼、温婉清晰的开场白和结束语茶音乐、茶诗歌、太极技法、中式茶礼选择背景音乐;展示茶礼、茶技法及解说的完美结合15练习 学生练习包括:茶礼、茶技法及解说的完美结合茶音乐、茶诗歌、太极技法、中式茶礼背景音乐的选择;茶礼、茶技法及解说的结合20结束 师生互行站式鞠躬茶礼,互道“再见!”中华礼仪 中华礼仪 课毕

三、中华文化为基础的高职茶艺教学探索的几点思考

(一)课程导入有高度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中国梦”是中华民族的向往,也是中华民族共同的话语。“中国梦”是国家的梦,是民族的梦,也是每个中国人的梦。我们上升到以探讨茶文化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系导入课程,让学生对学习内容有更大的包容力。

具体做法可考虑首先由教师布置工作任务:探讨茶文化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系;其次是学生以学习团队为单位围绕任务收集、整理资料;然后团队派代表堂上阐述,展开讨论;最后教师小结。

经此过程,学生自然而然地将学习茶文化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关联起来,使学生在任务进行至完成的全过程有使命感,提升学习的高度。

(二)课堂文化氛围营造有深度

营造和谐而有深度的课堂教学文化氛围是教学活动成功的关键。

首先,以“学训”作为课堂文化的基础。在茶艺与茶道精神的学习过程中,在“文以载道”理念的引导下,师生共同总结出以茶道精神为基础的课程学训,并要求学生在每次茶艺课堂上随机背诵(具体内容详见上表——导入),让学生用心感受传统文化对心灵的冲击,感悟人生。

其次,以茶艺馆、茶音乐及茶诗茶联作为课堂文化的背景。具体可采用以下做法。一是建立茶馆背景的学习团队,以茶馆命名,制作台牌;二是每次课前各“茶馆”挂“牌”营业,充分利用茶诗茶联茶画等布置本“茶馆”的文化背景;三是充分利用背景音乐调节茶文化氛围。

(三)课堂教学内容有广度

首先,以茶艺礼仪作为课堂文化氛围的元素,做文化传承课堂。秉承“廉、美、和、敬”的茶道精神,仿真茶馆服务的全过程,学生无论在理论或是技能的学习训练中,将茶礼贯穿于全程;其次,以茶艺技能的娴熟为竞赛点,做技能品牌课堂。坚持“一课一测试”,“一技一竞赛”的“课赛合一”的学习测评方式,使课堂就是文化场、竞技场,让“学高为尊,技高为荣”蔚然成风;最后,通过茶席设计创设生态背景,将仿生态背景文化的茶席设计训练融入其中,做生态文明课堂。

将课堂教学建立在中华文化的基础之上,拓展教学内容,做文化传承课堂、做技能品牌课堂、做生态文明课堂,坚持让学生在自己设计的不同的文化茶席背景之下进行技能训练,享受文化所带来的精神愉悦,在“和、静、怡、真”的茶道精神导引下,自觉自愿地进行茶艺技能训练。

[1]陈文华.中国茶文化学 [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6.

[2]劳动和社会保障部教材办公室、上海市职业培训指导中心.茶艺师 (高级) [M].北京: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8.

[3]江用文,童启庆.茶艺师培训教材 [M].北京:金盾出版社,2008.

[4]程善兰.高职院校茶艺课程的教学实践与改革 [J].广西轻工业教育研究,2011(10):132-133.

[5]宋华英.高职学生茶艺技能培养研究 [J].教育教学,2011(10):132-133.

[6]毛世红,邱涛涛,田景涛.高职茶艺项目任务型课程改革[J].课程新思路,2012,(279):39-41.

猜你喜欢
茶艺茶馆中华文化
《茶馆》
让中华文化在海外华裔青少年心中“留根”
茶艺
汉字对中华文化的影响
茶艺表演的主题表达——以《遇见老白茶》主题茶艺表演为例
基于翻转课堂的《茶艺》课程教学改革探索
茶艺赶考 谁主沉浮?
中华文化传承创新的路径建构
中华文化在台湾的传承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