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涛
考试存废 进退维谷
——新中国高中招生制度变迁及其改革趋势
李涛
新中国高中招生制度先后经历了以下几个阶段:1949—1965年,单独与统一的招生考试制度的徘徊与初建期;1966—1976年,革命与推荐的招生考试制度的中断期;1977年以来,科学与公平的招生考试制度的恢复与改革期。今后高中招生制度要以学术标准为主导,遵循科学、民主、公平的原则,向着多元化、个性化方向变迁。
新中国;高中;招生制度;变迁
招生制度作为连接上下级教育的中间环节,起着重要的作用;作为个人实现社会流动的重要工具,关乎学生和家庭的前途和利益;作为实现社会目的的手段,与政治、经济、文化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而高中招生制度①“高中招生制度”指普通高中招生制度,虽然它不像高考制度那样统一化、严密化,但是它也有一套政策、文件、管理规则,以及运行习惯(或称为考试文化)。即便各地的具体做法有所区别,但是它确实是现实存在的“制度”,它既包含“有形的规则”(正式制度),又包含“无形的规则”(非正式制度)。本文以考察作为正式制度的全国高中招生政策为主,兼顾各地方的不同做法,及分析制度变迁背后的非正式制度。——作为非义务教育阶段的第一次招生考试制度,具有一定的分流和筛选作用,但是学术界对此关注不够,当代中考改革又大多靠“摸着石头过河”,缺乏坚实的理论基础和历史经验的指导,仅聚焦于个别的问题,又容易被问题所迷惑,往往顾此失彼,矛盾丛生。因此,梳理新中国高中招生制度变迁的历程,分析其制度变迁的成因,对总结以往中考改革经验,展望当今中考改革的未来具有重要意义。
1.1 统一招生与单独招生
新中国成立初期,由于中等教育尚没有普及,高中招生的选拔性自然很突出。此时期,初中毕业生数量较少,且各地初中毕业生分布不均,高中招生来源波动较大,而国家建设又需要迅速培养大量的干部、教师、医务人员,高中招生考试制度徘徊在单独招生与统一招生之间。1952年,“教育部发出指示:全国高级中学、技术学校、师范学校实行以省、市为单位统一招生。指示指出,本年全国初中毕业生较少,必须实行统一招生才能保证各类中等学校招生计划的实现。指示要求各省、市建立统一招生委员会,负责统一计划、领导招生工作,并做好初中毕业生升学思想教育,特别要耐心说服学生投考师范学校。”[1]60新中国成立初期,教育部官员、高校招生代表以及教授对于统一招生和单独招生问题发生了争论,最终认为统一招生是权宜之计,单独招生是改革的趋势。再加之当时教育管理权利下放,推动了高中招生制度的调整。此时期,随着考生数量以及人们认识的变化,高中招生考试制度徘徊于统一与单独之间。1954年教育部分别发出《关于1954年全国中等学校招生工作的指示》,提出“由于今年高小及初中毕业生大量增加,除某些地区仍有必要实行统一招生外,一般可根据具体情况,采取同一地区学校联合或各校单独进行招生。”[2]8521955年,教育部发出《关于中学和师范学校招生工作的规定》,招生办法基本上同于1954年的要求,“并规定今后中学和师范学校招生应有计划地逐步实行保送升学办法。保送名额以不超过招生总数的15%为原则。”[3]298但是,单独招生带来了很多困难,尤其是加重了各校和学生的负担,带来了主观因素的干扰,因此又很快回归于统一招生。1956年,在冒进思想的影响下,高中招生任务扩大,而考生来源不足,教育部发出《关于1956年中等学校招生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通知》要求高级中等学校一般以统一招生为原则,以省、市为单位统一招生。同时,教育部要求做好应往届初中毕业生和具有初中毕业程度的知识青年的思想工作,动员他们积极报考。而1957年,初中毕业生较多,教育部再次要求“各地区应根据具体情况,实行同一地区的学校联合招生或各校单独进行招生,一般不宜再采取统一招生的办法。”[4]854随着大跃进的深入,教育领域也深受其影响,人们向往着迅速培养大量工农知识分子。1959年,教育部发出通知要求各级学校实行春秋两季招生,要求各地区妥善解决招生中的各种问题。不考虑社会承受力和教育发展规律的盲目扩大高中招生,必然受到惩罚。此后,国家不得不对招生计划进行调整和压缩。1962年,国家计委、教育部联合发出《关于1962年各级学校招生计划和执行招生计划时应注意问题的通知》,调整和压缩本年各级学校招生计划指标。压缩招生计划就必然会提高学业成绩的要求,城市学生在考试中占据了一定的优势。同年,“教育部发出通知,要求各地指定一些办得好的城市中学招收少量优秀的农村学生,经考试合格入学后,这些学生的口粮由国家供应。”[5]315教育部要求城市中学招收农村学生,充分体现了教育公平的价值。
1.2 高中招生制度变迁分析
制度之所以变迁主要是因为制度外在环境的变化,或者制度内部的冲突与矛盾。此时期高中招生徘徊于统一与单独之间,是两股势力相互制约的结果。新中国成立初期促使统一的高中招生制度形成的原因是:1.国家实现了政治上的统一,各类高级中学收归公有,建立了集权化的教育管理制度,统一了学制、课程和教材。2.国家建设急需大量的人才,而初中以上毕业生稀缺,国家以统一调配的方式招收高中生提高了人才选拔和培养的效率。从现有的文献来看,统一招生考试制度的形成最初主要是为了解决生源问题。3.各高中单独招生加大了各校招生的成本。4.单独招生所带来的招生混乱、高中发展失衡、拉关系、请托等问题影响极其恶劣。而推动高中招生制度向单独化方向发展的因素有:1.国家政治向地方分权,分权化教育管理制度的形成,多样化学制、地方化课程和教材的存在。2.初中毕业生数超过高中的招生额,高中招生有较大的选择余地。3.统一招生考试制度带来千校一面的无特色发展,“片面追求升学率”问题,学生负担过重,影响其身心健康发展。总之,统一招生与单独招生各有优缺点,作为矛盾的双方随着外在环境的变化,各自在不同的时期占据主导地位。虽然统一招生与单独招生有许多不同点,但是学术标准始终是这一时期高中招生的基本准则,文化和经济因素对招生的影响突出,政治因素尚未占据主导地位,高中招生制度运行处于正常的状态。此外,试行春季招生、令城市高中招收农村学生并予以补助等措施都是有益的探索和尝试。总体上看,这一时期的高中招生制度有效地发挥了选拔人才、推动教育发展的作用,促进了向学重教的良好社会风气的形成。
2.1 革命与推荐取代考试制度
“文革”时期,高中教育也遭受了严重的干扰和破坏。政治运动的严重干扰,考试本身的缺陷,人们对考试的片面认识,领导人对于考试问题的估计过于严重,最终导致了上山下乡运动,废除考试,高中招生一度中止,后实行推荐保送的招生办法。1966年,中共中央、国务院批转教育部党组《关于改革高级中学招生办法的请示报告》(以下简称《报告》)。中央批示认为改革高级中学招生办法,是贯彻执行毛泽东思想,进行教育革命的一项重大举措,凸显了高中招生制度改革的政治性和革命性。教育部党组的《报告》提出,“‘现行的招生考试办法,是资产阶级的办法,没有突出无产阶级政治,是业务第一,分数挂帅’,应予改革。改革的意见是:废除现行高级中学招生考试办法,实行推荐与选拔相结合的办法招生,在当地党委统一领导下,采取群众路线的办法进行。推荐与选拔必须突出政治,贯彻党的阶级路线。工人、贫下中农、革命干部、革命军人、革命烈士子女及其他劳动人民子女,凡合乎条件的,应该优先保证升入高中。具体招生办法由省、市、自治区教育厅、局制定,请示省、市、自治区党委批准。”[6]401领导人对于现行考试的批评确实针砭时弊,指出了考试的弊端,但是其认识又过于极端,对于高中招生政策改革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如1964年,毛泽东在教育工作座谈会上说:“现在的考试办法是用对付敌人的办法,搞突然袭击,题目出的很古怪,学生难以捉摸,还是考八股文章的办法,这种做法是摧残人才,摧残青年,我很不赞成,要完全改变。”[7]16~171968年,《人民日报》宣传毛主席的指示:“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很有必要。要说服城里干部和其他人,把自己初中、高中,大学毕业的子女,送到乡下去,来一个总动员。”从此,全国各地城镇出现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的高潮。有的地区因初中毕业生全部上山下乡,停办了高中。上山下乡运动致使高中招生中断了几年,1971年后高中恢复招生,但是采取了政治挂帅的原则,以推荐保送的方式代替了考试。1974—1976年,“一些大城市还试行了普及高中阶段的教育,初中毕业生几乎全部就近免试升入高中学习。”[8]7
2.2 高中招生制度变迁分析
“文革”时期以考试为主的高中招生制度被废除,代之以“上山下乡运动”、推荐保送,对高中教育起到了极大的破坏作用。高中招生制度外在环境的变化,内在矛盾与冲突的突显,共同推动了这一时期高中招生制度的变迁。1.国家处于政治运动之中,经济和文化发展脱离了正常的轨道。国家政治左倾化,政治对教育的影响完全压倒了经济和文化,占据主导地位。当政治先进、阶级出身等成为招生标准时,学业成绩、文化素质降到次要的地位,也就等于消灭了教育的本质,这对高中教育的破坏是灾难性的。2.统一招生考试制度自身问题的暴露,人们对于考试制度的片面认识。考试本身容易导致重视智育,忽视德育和体育;重视知识记忆,忽视启发诱导;重视书本知识,忽视实践能力。此时高考、中考已经运行了十几年,“片面追求升学率”问题愈演愈烈,学生负担过重,甚至出现自杀的案例,加之媒体的大肆宣传,致使人们对考试的认识不够全面。3.领导人对于考试的片面估计。国家最高领导人正确地指出了考试的弊端,但是对于考试的危害估计过于严重,没有看到考试的优点,片面的批判考试,过于看重实践经验而忽视理论知识,强调政治思想的“红”,忽视业务素质的“专”,影响较大。4.从文化资本理论看,考试确实相对不利于处于社会底层的工农群众。知识分子、官僚、企业主家庭的子女相对工农子女拥有较多的文化资本,具有先天的优势,更能适应考试制度,工农子女难以在竞争中脱颖而出。而这与“文革”时期的社会理想和追求是背道而驰的,招生考试制度成为工农阶级接受教育的“封锁线”,被废除是早已注定了的。总之,这一时期的高中招生制度脱离了经济、文化教育发展需求的正常轨道,蜕变为政治的工具。政治挂帅下的推荐保送方式违背了教育本质,没有起到选拔人才的作用,对社会风气也产生了不良影响。
3.1 高中招生考试制度的恢复与改革
随着党和国家工作重心的转移,各级学校招生更加强调学术标准,政治标准也更加客观合理。1977年,国务院批转教育部《关于一九七七年高等学校招生工作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恢复了高考,各地根据《意见》的精神,陆续恢复了高中招生考试制度。在恢复高考时,邓小平就敏锐地觉察到了考试的两面性,提醒人们在欢呼考试回归的同时,不能忽视其弊端。但是随着高考和中考的恢复,重点学校政策的恢复,20世纪60年代曾出现的“片面追求升学率”问题再次出现。在国家比较落后的情况下,重点学校政策“对于更快更好地培养人才,总结、积累经验,起示范作用,带动一般学校前进,以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迫切需要,具有重要意义”。[9]745重点中学得到了快速发展,也加剧了教育不均衡。因为教育能够带来丰厚的回报,所以人们具有强烈的受教育愿望。而上重点高中是升入重点大学的阶梯,重点高中招生名额又非常有限,所以高中入学考试竞争十分激烈。从1977年到20世纪末,高中招生基本维持了以省、市为单位,以笔试为基本方式的统一招生。20世纪90年代,“片面追求升学率”上升为“应试教育”,遭受了社会各界的批判,但是问题依然难以解决。1999年,教育部颁布了《关于初中毕业、升学考试改革的指导意见》,强调对初中升学考试进行改革,对中小学素质教育产生了积极的导向作用。21世纪,随着高中教育向普及化方向发展,国家取消重点中小学政策,推出了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政策,试行新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高中招生考试制度改革迎来了新的发展契机。高中招生制度改革的权利下放到省、市,各地在新课程改革理念的指导下,进行了积极的尝试,总体的取向是关注学生自身的发展,以科学的方式选拔人才,顾及教育公平。如有些地方将高中招生名额按比例分配给初中,有些对考试科目进行了特色化的调整,有些增加了对学生平时成绩和表现的考核,有些增加了面试,有些高中试点单独招生、联合招生,等等。各地从录取方式、考试内容与形式等方面进行了改革,试图“以招生考试为突破口,克服一考定终身的弊端,推进素质教育实施和创新人才培养。”[10]26北京、上海、广州、天津等地形成了颇具特色的高中招生考试制度,有利于我国高中招生考试制度向着科学化选拔人才,推进教育公平和社会公平的方向发展。
3.2 高中招生制度变迁分析
1977年以来,高中招生制度向着科学和公平两个方向发展,其变迁是社会和教育发展的缩影。1.从外在环境来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逐步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民主逐步完善,义务教育实现了普及。经济、政治、文化对教育发展的需求逐渐正常化,学术标准是高中招生的主要依据。初中毕业生数量的大幅增加为高中提供了充足的生源,不必再依赖于统一与计划。2.考试制度弊端的充分暴露,人们的认识逐渐理性化。“片面追求升学率”、“应试教育”、学生负担过重等都是两难问题,通过教育学术界的探讨人们充分认识到考试的优缺点,以及解决此类问题的长期性和艰巨性。3.素质教育、新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等对高中招生提出了新的要求。要选拔创新能力强、综合素质高的人才,高中招生制度必然向多元化方向发展。4.教育管理权的下放,高中自主权增加,学生以及学校个性化发展,都推动着高中招生制度摒弃统一的模式。学生个体以及学校都是不同的,各自有不同的素质和条件,其发展要求也是多样的,难以用统一的标准要求他们,多元化是大势所趋。5.教育公平是人们对教育发展的一贯追求。公平是高中招生的基石,高中招生制度变迁有利于公平方能取得民众的支持,当前的高中招生制度改革正沿着这一原则前行。总之,此时期的高中招生制度沿着科学和公平的方向变迁,实施效果较好,前景值得期待。
综上所述,新中国高中招生制度的变迁走过了曲折的历程,是教育内外部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由此我们得到以下启示:当学术标准在高中招生中占据主导地位时,招生制度就运行正常,当片面强调政治标准或经济标准时,高中招生就误入歧途;考试有其优缺点,不能片面的认识其缺陷,也不能夸大其优点,要充分认识考试改革的长期性和艰巨性,要以科研为考试改革的前提;要充分考虑民众对于教育公平的担忧,又不能忽视学生和高中对于个性化发展的需求。
今后高中招生制度要以学术标准为主导,遵循科学、民主、公平的原则,向着多元化、个性化方向变迁。
4.1 高中招生制度要以学术标准为主导,以考试为基本选拔方式
高中招生制度改革要以学术标准为主导,主要基于以下原因:第一,高中教育属于基础教育,其性质在于使国民打下坚实的素质基础,为将来的工作和学习做准备。到任何时候,对存在物及其发展规律的探求和认识——学术,都是人类存在和发展最重要的基础,所以学术理应成为高中招生的主导标准。第二,高中教育的目标包括升学和就业两方面。高中生升入大学的主要目标当然是学术研究,学术标准的重要性自不必说。即便是就业的高中生也需要打下坚实的素质基础,何况当今职业对知识和技能的要求不断增高,职业教育有后移的趋势。第三,如果高中招生不以学术为主导标准,而以金钱、权力为依据,必然引起大量的腐败,使教育和社会丧失基本的公平。而高中招生以学术标准为主导,在实践中就是要坚持以考试为基本方式。第一,考试可以考查知识、技能,以及基本的素质,是学术标准的具体化。第二,考试具有开放、公平的特点,对于讲求人情关系的中国社会来说具有特殊的意义。第三,高中教育尚未普及,招生的供求矛盾突出,需要考试发挥筛选功能,即便高中普及了,高中教育发展还是不平衡,仍然存在对优质教育资源的竞争,考试的分流功能仍可发挥重要作用。
4.2 高中招生制度改革应遵循科学、民主、公平的原则
第一,高中招生制度改革应加强科学研究,既总结历史经验,又进行理论分析和试验,摒弃靠个人主观经验的改革方式。各地市教育科学研究所在中考科研上应充分发挥作用。第二,各相关利益主体参与改革,相互讨论、协调,可以较好地消除不必要的改革阻力。尝试建立高中招生改革听证会制度,以教育行政部门、学校、家长、教师、学生、教育专家等为主体。尝试建立中考改革的“公共领域”①中考改革的“公共领域”是指中考改革决策机构和社会公众之间的公共空间,它是一个公共舞台,一个在这里民众可以就他们的有关中考改革的公共事务进行协商、辩论、批判,进而对中考改革的决策产生影响的领域。这个领域区别于国家和政府的代表机构,它起着沟通作用,同时,也是生产和传播对高考改革相关决策进行质疑的话语的场所。,允许民众发表各种关于中考改革的意见,形成民众意志,允许建立中考改革的民间组织和中介组织,形成对中考改革“自下而上”的力量。
4.3 高中招生制度应向着多元化、个性化方向发展
虽然高中招生制度应以学术标准为主导,以考试为基本选拔方式,但是随着高中教育的普及化,创新人才越来越重要,今后高中招生制度亦应重视多元化、个性化的发展趋势。第一,随着高中的逐步普及,我们若再以单一的学术标准衡量所有的学生,就难以选拔其他各类人才。第二,科技对个人和社会的作用如此巨大,而考试对于创新能力的考查是不充分的,因此必须辅以课外活动、学习经历、自我评价等方式。第三,高中需要特色化的发展,学生有个性化的发展需求。高中要选拔符合特色化发展需求的学生,学生需要选择符合个性化发展需要的高中,学术标准、考试方式难以满足这些复杂的需求。因此,重要的是摒弃以一把尺子衡量所有的考生,应建立多元化、个性化的评价标准和尺度。
[1][5][6]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编.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大事记(1949-1982)[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3:60,315,401.
[2][4]杨学为,主编.中国考试史文献集成第八卷(中华人民共和国)[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852,854.
[3]贾非.考试制度研究[M].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1995:298.
[7]毛泽东.毛主席论教育革命[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7:16-17.
[8]杨学为.中国考试通史(第5卷)[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7.
[9]中国教育年鉴编辑部.中国教育年鉴(1949—1981)[M].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4:745.
[10]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编订.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M].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10:26.
Research on High School Enrollment System Change in New China
LI Tao
High school enrollment system has gone zigzag course:It wandered with a unified entrance examination system in the early period 1949-1965;recommended system replaced entrance examination system in the period of 1966-1976;we recovered and reformed entrance examination system since 1977.High school enrollment system will run with academic standards,following the principles of science,democracy and fairness,changing toward the direction of diversification and personalized in the future.
New China;High School;Enrollment System;Change
G405
A
1005-8427(2015)09-0029-6
李涛,男,聊城大学教育科学学院,讲师,博士(山东聊城 25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