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市报业数字化转型之路

2015-01-30 17:58□陈
中国地市报人 2015年6期
关键词:芜湖报业融合

□陈 晨

(芜湖日报报业集团,安徽 芜湖 241000)

报纸的先行者们早在互联网兴起之后不久就开始借助数字技术与网络传播手段,推出报纸电子版、建立综合新闻网站,继而衍生出数字报、手机报等信息载体,将新闻信息载体从单一的印刷纸变成了多种不同载体的集群。

在We b 2.0兴起时,一些地市级新闻网站不再满足于单一的发布,积极开发博客、论坛,并与S N S、微博等网站合作,充分利用新平台和新技术来达到传播范围的最大化。

在信息技术的发展和与市场竞争的压力下,传统报业转型的脚步从未停歇。时至今日,数字转型、多元整合已成为传统报业发展的出路。如今,纸媒纷纷迈出了数字化转型和跨媒体发展的步伐,媒介融合的新时期已经到来。

转型现状

根据国际上一些大媒体的全媒体发展,媒体融合大致经过以下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数字化过程”,在上世纪90年代末期,包括英国B B C在内的一些媒体对自己的技术手段进行数字化改造;第二个阶段即目前国内大部分传统报业所称的“报网联动”阶段,传统媒体与网站新媒体进行适度的资源共享,这一阶段也被称为媒体融合发展的初级阶段;第三个阶段,主要是从组织架构调整和流程改造入手。以B B C为例,B B C的新闻中心是统一的,并不按广播、电视和网站这样的媒体平台去划分。到了这个阶段,才能叫媒体融合阶段,或者叫全媒体建构阶段。

按照以上划分,目前国内地市级报业大部分仍处于第二阶段或第二阶段向第三阶段过渡时期。以笔者所在的“安徽省数字化转型示范单位”芜湖日报报业集团为例,除《芜湖日报》《大江晚报》《金周刊》和芜湖新闻网等传统媒体,还拥有囊括了集团近30种网络业态的“新媒体超市”。同时,纸媒向新媒体渐变,纸媒记者向全媒体记者发展。集团各媒体开通了各自的官方微信与微博;《大江晚报》成立了新媒体工作室,纸媒记者配有智能手机,要求向版面供稿前,对即时性、突发性新闻优先向新媒体部门公告;鼓励所有采编人员积极参与集团新媒体建设,以稿费、稿酬等形式鼓励采编人员发布微博、微信,对转发量、阅读量较大的微博、微信进行评选;集团所属网站芜湖新闻网作为芜湖新闻门户网站,拥有网站、数字报、手机报和“安徽省媒体融合发展示范项目”无线芜湖移动客户端等多种媒体形态。

当然,除了大部分走在第二阶段的地市级传统报业,国内也有一部分跨入媒体融合阶段的传媒集团。2007年,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启动了全媒体数字采编发布系统工程建设,确定了南方报业传媒集团、《中国安全生产报》、烟台日报传媒集团等,进行数字复合出版的研发和试点。以同为地市级报业集团的烟台日报传媒集团为例,通过探索、实践“全媒体运营”成立全媒体新闻中心,研发、运行全媒体数字复合出版系统。从集团层面再造媒体流程,记者采集的同一个内容包含文字、图片、音频和视频等素材,经过二次加工和二次编辑,由各媒体各取所需选取,再通过深加工生产出各种形态的终端新闻产品,通过不同的传播渠道发布。这种组织架构的调整和采编流程的再造,初步实现了以内容为核心,一次生产,多次、多介质发布的数字化传播[1]。

未来出路

其一,加强顶层设计,再造媒体流程。

“媒介融合”的发展趋势和业态环境,迫使传统报业必须变革运营模式,再造管理流程,打造全新的产业链条。这就要求地市级报业在理念、组织架构、运作流程、模式、策划体制以及运营方案层面进行全媒体改造,把创意、策划和资源放在云端上共享,实施和执行上仍是专业化生产,根据不同平台的受众群来分工制作,满足不同受众的需求,发挥不同平台的优势以实现报业内部以动态新闻生产观促成内容产品升级,进而延伸新闻生产链条,使内容资源优势可在集团内部实现信息资源的良性循环,外部则整合集团各系列传媒品牌优势进行媒介融合。

要实现融合发展,地市级报业应加强顶层设计,在构建全媒体新闻平台、建立沟通协调机制等方面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对媒体融合发展进行统筹谋划,结合各自特点,制定融合发展规划和年度实施计划,实现短期计划与长期规划相协调、单项规划与整体规划相衔接,实现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在内容、渠道、平台、经营、管理上深度融合。

其二,媒体融合发展归根结底要靠人才。

目前无论新媒体,还是传统媒体,由于文字天然的无穷奥妙,新闻的加工目前尚未有技术可以代替,在新闻内容获取速度和数量同等的前提下,参与新闻加工编辑的技能,便成为媒体竞争最关键的要素。因此,需要培养一批统筹大局、把握大势,勇于担当政治责任、社会责任,又掌握新媒体、熟悉互联网的复合型人才,积累可复制的融合经验。改革人才工作机制,把各类人才纳入统一管理,在媒体内部要统一调配使用,合理分工。要加大人才引进力度,制定多种形式的人才激励政策,吸引人才,留住人才。要加强培养,对现有媒体从业人员分层分类开展系统培训,既要培训一线采编人员,又要培训媒体负责人。加强交流学习,多去先进地区考察取经,多请业界专家讲授指导。

其三,加强技术攻关和专项研究。

媒体融合,技术是驱动,只有将最新最适合的信息技术与媒体自身的资源禀赋、技术设施融合起来,融媒体才有发展的推动力。以网易新闻客户端为例,他们30多人的团队,运营32个频道,每天发布的内容,单从数量上说,便远多于几百人的都市报内容采编团队。据统计,在伦敦奥运会期间,网易共更新6万余条奥运新闻和近1200条视频。在新闻信息采集和发现中,新媒体应善于利用互联网技术,尤其是通过搜索、文本数据挖掘等,特别是引导、采用U G C(用户生产内容)内容,发挥新媒体的优势所在。

因此,地市级报业要组织力量围绕信息传播应用新技术、新业务进行技术研发攻关,以新技术新应用引领和推动媒体融合发展,同时就媒体融合发展理论、组织构架、运行机制等方面进行专项研究,不断探索规律,为推动融合发展提供借鉴和参考。

其四,目光长久,用互联网思维放眼未来的媒体生产流程。

在市场压力下,地市级报业在做内容的同时,也在疲于奔命地建立各种渠道和平台,然而始终无法与大的互联网公司去竞争。我们发现,海外主流媒体已经在放弃“唯自办渠道是瞻”的思路,虽然自己也建一些渠道,但更重要的,还是拿自己的内容资源和版权资源,与更多的平台进行合作。这是一个很明显的趋势。从一个成熟产业发展的道路来看,最终会走到专业化生产的路子上。据了解,今日头条客户端因版权争议已经在试行与内容商分成。可以看出,媒体领域未来还可能形成这样一种趋于稳定的分工:内容商专注于做优质内容,渠道商与内容商进行合作分成[2]。

注释:

[1]蔡雯,刘国良.纸媒转型与全媒体流程再造——以烟台日报集团创建全媒体数字平台为例[J].今传媒,2009(5)

[2]访中国传媒大学副校长胡正荣教授:没有流程和机制的融合不是真正的媒体融合.国际在线,2014(10)

猜你喜欢
芜湖报业融合
村企党建联建融合共赢
融合菜
从创新出发,与高考数列相遇、融合
《融合》
从芜湖是否海港看信用证审单标准
芜湖枢纽GSM-R覆盖方案设计
芜湖:社区卫生机构公办民营
报业转型路径——报业地产走势探析
芜湖药改的底气是“接地气”
报业数字化及媒体使命——中日学人、报人关于报业未来的思考与对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