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张珂
“互联网+”的环境下,互联网已经成为一种各行各业赖以生存的基础性资源,它代表了一种新技术手段对行业的提升,代表了一种新的经济形态。毫不讳言,“互联网+”也对共青团产生着巨大而深远的影响,其中带来的“不变”与“变”,笔者认为集中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第一,“互联网+”环境下共青团的根本性问题不会变,但思想引导的手段发生改变。“互联网+”并不是万能的,也不可能是万能的。共青团作为政治属性非常鲜明的组织,不管时代如何变迁,新技术手段如何丰富,共青团工作的根本性问题不会改变,那就是“把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作为根本任务,把巩固和扩大党执政的青年群众基础作为政治责任,把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作为工作主线”。共青团的任何工作都应围绕怎样更好地解决根本性问题来思考。思想引领作为解决根本性问题的重要“法宝”,其“互联网+思想引导”模式应在当前环境下发挥得淋漓尽致。首先,“互联网+思想引导”改变的是话语体系。伴随着“人人都是麦克风”的自媒体时代的来临,传统的“板起脸来说话,大道理满天飞”的话语已越来越不适合当代青年的“口味”,原有权威的话语体系越来越不具有权威性,同时也丧失着唯一性和渗透性。从习近平总书记的“空谈误国、实干兴邦”,到李克强总理的“有权不可任性”;从“学习中国”的APP,到“学习粉丝团”的微博、微信,原有古板、正统的施政理念,已经被讲故事、举事例、摆事实、拉家常的话语体系彻底颠覆。改变话语体系绝不是简单的追求娱乐化,绝不是简单的追求哗众取宠,绝不是简单的追求“眼球效应”。改变话语体系绝不是简单的追求语言表达的娱乐化,绝不是简单的追求自媒体时代的“眼球效应”,绝不是毫无意义的哗众取宠,而是掌握“互联网+”环境下,形象化的表达方式和传播规律。其次,“互联网+思想引导”最为关键的是“要将有意义的事情讲得有意思”。“互联网+思想引导”并不是简单的把思想引导工作与互联网附着,而是运用互联网思维,强调从受众角度看待引导的方法与效果,强调从结果导向看待引导的策划与体验。重庆邮电大学红岩网校工作站团支部自主开发的学习总书记讲话的系列手机游戏软件——《拼拼价值观》、《奔跑吧,兄弟》、《夸父逐日》,点击量已达30多万人次。今年“五四”青年节,“重庆共青团—学载青春梦”微信公众平台开发的《我为团团拍张照》小游戏,累计使用人数达到53万人次。
第二,“互联网+”环境下共青团重视联系青年的工作不会变,但联系的载体发生改变。“互联网+”最为重要的特征之一就是“连接”,马化腾曾说:“连接,是一切可能性的基础。未来,‘互联网+’生态将构建在万物互联的基础之上。”连接一切是“互联网+”的目标。仔细想想,共青团也是一个以“连接”为特征的组织。我们“连接”党委政府,“连接”社会组织,“连接”城市青年,“连接”农村青年,“连接”新兴青年,“连接”学生……这一切的“连接”,其实都是想联系更多的青年,建立一张“哪里有青年,哪里就有团组织”的网络。联系青年是共青团的“核心任务”,团组织联系了多少青年,联系青年有多深入,决定了团组织的生机与活力。长期以来,团的各级机关都极为重视联系青年的工作。但随着市场经济的日益繁荣,人口流动的加剧,原有以基层团组织为载体的联系方式已经越来越不适应当前社会的发展与需要。互联网的出现,恰恰为共青团更加便捷地联系青年创造了条件。从QQ空间、人人网等网页式社交平台,到微信朋友圈等精准化社交平台,青年人的社交方式在不断变化,共青团联系青年的载体也应该改变。团重庆市委学校部建立的“重庆共青团—学载青春梦”微信官方平台,直接联系青年学生近10万人,彻底改变了原有信息传达,组织动员靠“省级团委—学校团委—院系团总支—基层团支部—团员”的层层联系方式,实现了党的声音直达团员青年和信息“点对多”的“扩散式”传播,较好解决了信息难以到达“最后一公里”的难题。
第三,“互联网+”环境下共青团重视青年需求的工作不会变,但了解青年的途径发生改变。
“互联网+生活”环境下,滴滴打车、美颜相机、足记、How-Old.net等互联网产品的成功,最为重要的经验之一是强调“用户体验”,遵从“用户所需”和“用户至上”。这种“用户体验”来源于对用户需求的精准把握。众所周知,共青团的“用户”就是青年。相较于以往,“互联网+”环境下青年的类别更加多样,青年的需求更加细分,青年的特点更加复杂。原有共青团按照城市、农村、学校青年的类别划分已经远远不能适应时代的发展。试问:一名在校大学生,常态下是学生,但课后他可能是一名淘宝的店主,可能是一名网上创业的威客,甚至可能是一位利用物联网技术遥控指挥着农场施肥的农场主。这样的大学生,他到底属于那类青年?就是在一个相对固定群体中,还有诸多很小的类别,他们的特点也不尽相同。有人说:“进入互联网时代,已经从三年一个代沟,变为三个月一个代沟。”虽然这句话有些危言耸听,但目前我们的确存在并不太了解青年的情况。尤其是90后青年已经越来越习惯在传统的调查问卷中掩饰自己的想法,这就导致了问卷结果与青年实际状况出现越来越多“不相符合”的情况。因此“了解青年”绝不能成为一句时髦的口号,而应该成为团组织的行动指南。要真正了解青年,既要“眼睛向外”,主动与一些从事和掌握大数据的公司合作,从大数据中得到答案;也要多到青年中去观察,多采用“田野调查法”,到青年聚集的地方去。团重庆市委为了解独立演员歌手的生存状态,几位团干部就直接到歌手驻唱的酒吧中去实地蹲点调研,得到了大量的第一手资料。团中央推行的“走下网络、走出宿舍、走向操场”的大学生主题群众性课外体育锻炼活动,也是经过充分调研,契合了大学生想要提高身体素质的需求,这样的活动自然能得到青年学生的拥护。
第四,“互联网+”环境下共青团重视创新创业不会变,但重视的领域发生改变。创新驱动是“互联网+”的特征之一。“互联网+创新创业”环境下,“猪八戒网”、“任务中国网”等威客网站催生了新的经济形态,并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提供了环境。虽然共青团不是推动创新创业的主体部门,但科技创新的主力在青年,催生“互联网+创新创业”新常态的动力在青年,因此主动走向创新创业的第一线是共青团义不容辞的历史使命。共青团在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时,不能面面俱到,要重点推动“用创新带动创业,用创业带动就业”的工作。可以尝试着从以下三个方面做好工作:一是抓氛围营造,让创新创业在青年中间成为一种时尚,代表一种潮流,营造“宽容失败,尊重失败”的舆论氛围;二是抓三个平台建设。首先,搭建政府与青年之间平台,重点做好创新创业政策咨询与青年意见诉求反馈的工作,建立政府与青年的直通车;其次,搭建社会资源与青年之间平台,尤其是实现风险投资与青年的对接,成立虚拟的众创空间;再次,搭建创新创业青年之间交流、对接的平台。懂技术的不一定懂管理,懂管理的不一定懂市场,通过青年之间的平台,建立青年之间互动的频道,为他们组建团队提供便利;三是重点抓依托互联网的创业工作,要为青年喜爱的“小型化”、“普及化”创业提供帮扶。今年4月,“重庆共青团—学载青春梦”微信公众平台开发了全国首个大学生微信创业集群平台——“团团微店”,为全市大学生创业学子提供免费的政策咨询、店铺宣传、产品推介、客户引导等综合性服务,最终帮助学生创业者提升客流量,取得创业实效。首批入驻“团团微店”的大学生创业店铺数量已达127家,囊括15大类,1200余种商品。平台上线一个月,通过该平台增加点击量69.3万次,平均每家店铺增加5400多次,为创业店主带来直接经济效益20万余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