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天酬
在过去的八月,“天津港”和“大爆炸”似乎已成为国内媒体的核心词。
与以往的重大安全事故不同的是,天津港爆炸事故处置力度明显加大,对有关责任人的追究速度快,追责官员的级别高,甚至已退休官员亦在被控制之列。据最高人民检察院通报,已对11名官员依法立案侦查并采取刑事强制措施;公安机关已对瑞海公司、天津中滨海盛安全评价监测有限公司12名犯罪嫌疑人依法刑事拘留。由此可见,前述11人被查不是问责终点,一场有力度、全方位的问责已然离弦。这也增添了公众对事故责任彻查、追究的信心。惟愿此次追责不仅能严惩事故责任人,更能对负有安全责任的权力行使者以儆效尤,让所有罔顾法纪者明白,国法不可不畏,天职不可不循,民利不可不恤。
危化品仓储运输在纸面上管理严格,门槛极高,消防、环评、安评,需要业务资源与广泛的人脉,一般企业很少能够涉足,但现实却展现出丧尽底线的裸奔,从专家、政府到企业,每一层面的基本运行规则、基本尊严被撕碎,且预埋下未来爆发“人祸”的导火索。
数据显示,中国已成为仅次于美国的全球第二大危化品生产国和应用国,国内化工行业总产值已经达到14万亿元,占GDP超过10%,并与国人的生活息息相关。因噎废食、盲目排斥化工有失偏颇,亦非现实。在超40%之高额利润的刺激下,国内多个地区纷纷巧立名目,以争夺危化品企业入驻。而审视目前危化品的管理,天津港爆炸事故所折射出的国内危化品产业之纷繁乱象,诸如产业相关仓储设备、危化物流供需失衡,专业人员严重短缺等,导致非法运营危象频出。
8月29日上午,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六次会议举行联组会议进行专题询问。工业和信息化部苗圩部长回答相关提问时介绍,该部和安监总局去年开始布置在城市人口稠密区对危险化工企业搬迁改造,坦率地说在一年多的工作中地方不是很积极。但天津港爆炸事故发生后,各省纷纷报来需要搬迁改造的具体项目计划,初步汇总有一千多家企业。另据公安部8月下旬举国开展的新一波次对危化品道路运输的集中整治显示,截至8月28日下午已查处违法隐患6033起。仅据官方披露的上述情况,若将国内危化品产业现状喻为“坐在火药桶上”,或不为过。
安全已然成为当下国人生活的第一需要,危化品爆炸事故产生的叠加效应,加剧了国人对城市安全的焦虑。危化品物流是物流业中的特殊组成部分,危化品在储存、运输以及事故救援方面的短板,均可构成重大安全隐患。天津港爆炸事故或将倒逼有关部门对危化品监管进行改革。笔者认为:顶层敲定安全一张网,运用互联网和G P S,对危化品的危险源(点)实施网上全天候实时监控、动态监管,重大事项电子报备、现场监管,无疑是创新监管执法手段,迅速提升监管效能的有益尝试。而全局的长效改观,则任重道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