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王志刚
聚焦华文出版传播中华文化
——第十一届“海峡两岸华文出版论坛”综述
□文|王志刚
2015年8月24~25日,第十一届海峡两岸华文出版论坛暨“华文出版与传统文化研究”研讨会在河南开封举办。来自我国大陆、台湾的专家学者与业界同仁同襄盛会,为华文出版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播献计献策。
本次论坛由河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北京大学现代出版研究所、南华大学管理学院华文出版趋势研究中心、河北大学新闻传播学院主办,论坛汇聚了两岸学界的优秀代表。台湾方面由台湾南华大学管理学院院长吴万益教授领衔,共10位代表在论坛发表观点。大陆方面,北京大学肖东发教授,南京大学张志强教授,中国出版集团原总裁、韬奋基金会理事长聂震宁先生等专家赴会展开高端对话。
本次论坛以“华文出版与传统文化研究”为主题,着眼于将华文出版产业的发展与传播传统文化的有机结合,与会专家致力于为华文出版业如何在数字化转型过程中传播传统文化积极贡献智慧。论坛围绕“华文出版与传统文化”“华文出版与数字阅读”“华文出版产业发展”等专题展开了热烈的讨论。本次论坛的主要内容综述如下。
华文出版业肩负着传播中华传统文化的历史使命,但在华文出版活动中传播什么样的传统文化以及如何传播成为与会专家探讨的焦点。学者们就“华文出版与传统文化”这一议题,从传统文化的内容选择和传播方式两个层面纷纷发表了精彩观点。
1.华文出版业传播传统文化的内容选择
华文出版业要传播传统文化的精华内容,而选择优秀传统文化内容在现实出版活动中面临诸多难题,与会学者围绕这一问题提供了很多颇有价值的观点和建议。
海峡两岸华文出版论坛秘书长任文京教授的发言以“近年来传统文化出版反思”为题,认为传统文化既有精华也有糟粕,出版界在出版反映传统文化图书时,要做好甄别工作,多出版传递正能量的图书,剔除传统文化中的糟粕,使传统文化相关图书在促进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中起到积极作用。河南大学王振铎教授的发言以“思想之光历史之镜”为题,论证华文出版业应当汲取历史经验,集中出版在我国数千年文化传承中闪耀着思想之光的经典内容。中国海洋大学傅根清教授的发言以“经世文献出版传播研究”为题,认为华文出版业应重点传播那些经过历史考验的经典文献著作。台湾南华大学文化创意管理系王念祖副教授的发言以“我国书文化中印本不全取代抄本之观念因素”为题,介绍了印刷普及后出版活动对宋明士人知识观的影响,强调华文出版应该抓住传统文化的主线。北京出版产业与文化研究基地副主任王彦祥则通过回顾悠久的中国出版历史,阐述了出版对保护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刻意义。他指出,面对时代变迁和技术发展,海峡两岸出版要顺应时代需要而求新求变,借助传统出版和新兴出版同步和谐发展的契机,发挥自身的功能和作用,为弘扬中华传统文化继续努力。
2. 华文出版业传播传统文化的传播途径
华文出版业传播传统文化需要选择合适的路径和方式,与会专家结合自身出版经验和研究专长纷纷给出精彩建议。
中国出版集团原总裁、韬奋基金会理事长聂震宁先生以“大出版、新载体与广传播——我注六经、六经注我及代有时文”为题发言,指出经典文献之长存,出版业功不可没。而在当下新载体不断涌现的新传播环境下,华文出版人应树立大出版观念,利用各种出版媒介广为传播经典文化内容。台湾南华大学出版与文化事业管理研究所所长杨聪仁教授的发言以“缠出中华文化崭新意——春仔花·漾”为题,探讨了中华文化传统工艺——春仔花历史沿革、习俗的重要价值和技艺的保存,在唤起华人对中华文化与传统艺术薪传之重视的同时,也对华文出版传播传统文化的形式美提出更多审美要求。海峡两岸华文出版论坛理事长、北京大学肖东发教授则以“由导读书目看中国经典著作与传统文化”为题发言,指出图书尤其是经典图书与文化的关系十分密切,伟大的文化体系能够孕育出伟大的经典著作,而经典著作则可以塑造并代表一个伟大的文化体系。中国的传统经典著作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集中代表,从近代以来著名学者和文化机构开列的导读书目中,可以看出哪些经典著作可以反映并代表中国的传统文化。肖教授综合先哲和时贤的意见,列出“中华传统文化名著100种书目”,强调意在提出一个比较适合今人阅读的书目,同时希望时人在讨论以上书目的同时,也能将100多年来中国新文化发展中涌现出的代表性经典著作,予以梳理和选择,为国人献上一个权威的当代中国文化书目。
移动互联网的发展对读者的阅读习惯产生了巨大影响,与会专家结合自己研究专长,根据当下读者数字阅读的特征给出了自己的见解。
上海交通大学媒体与设计学院李武博士的发言以“大学生社会化阅读持续使用意愿及影响因素研究”为题,指出随着数字化文本和社会化媒体的发展,基于互动和分享的各类社会化阅读APP(智能终端的第三方应用程序)日益成为一种备受读者青睐的阅读工具,但是如何防止读者流失也是社会化阅读APP应用必须面对的重要问题。李武博士的研究团队借鉴确认理论模型(Expectation-Confirmation Theory)和后持续使用模型(A Post-Acceptance Model of IS Continuance),同时结合社会化阅读的主题特性,构建了研究读者社会化阅读持续使用意愿及其影响因素的理论模型。这一尝试对于华文出版业应对数字阅读语境下防止读者流失具有一定意义。
华东政法大学于文博士的发言以《社会化阅读的版权规则创新》为题,指出社会化阅读的核心特征是基于互联网的实时在线互动,既包括人机互动所产生的阅读内容聚合与匹配,也包括人人互动所产生的内容分享与再生产。这也意味着版权法视角下的阅读行为从单纯的对作品的消费性使用转变为传播性使用、创作性使用等行为的多元融合。这种全新的内容生产、互动与共享机制产生了许多新的版权问题。而这些问题本质并不是简单的侵权纠纷或者是法律失灵,而主要是商业逻辑多元化而导致的利益多元化所引发的市场竞争问题,因此单纯依靠修法、诉讼或执法并不能完全解决问题,而主要应该依靠市场力量,即通过创制更加灵活多元的私立版权规则来解决问题。具体而言,针对人机互动所产生的新型阅读服务与产品中心时代版权财产规则的冲突,可通过创新商业性版权协议以构建多方共赢的新商业模式来消解冲突;针对人人互动与版权许可效率的矛盾,则可采取完善集中许可和公共许可制度以创造自由开放、有竞争性的许可市场来化解矛盾。
青岛大学文学院张文彦博士的发言以“走出桃花源:从中国阅读文化制度史上看全民阅读政策”为题,通过回顾阅读文化制度史上的片影,提出全民阅读不仅仅是口号、仪式,而是经历了百年准备之后,阅读制度文化的一次根本性改变。2013年3月,《全民阅读促进条例》制订工作的开始,代表着我国全民阅读政策作为文化民生与文化培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进入了一个全新的时期。华文出版应该利用全民阅读运动,从内容和传播途径等方面积极创新,增强传播效果。
此外还有一些学者就数字阅读的商业模式以及国内外一些数字阅读平台的出版运营展开了深度解读。
本次论坛交流,很多学者对华文出版业的新变化做出了自己的独到解读。
大陆方面,北京大学现代出版研究所蔡玉沛博士以“国家软实力语境下出版产业数字化转型趋势分析”为题的发言指出,数字技术体系为社会文化的个性化张扬和集成化发达提供了技术可能与趋势要求,个性化张扬促进社会的媒体化进程,社会媒体化形成的新型媒介环境和用户市场需要新闻出版产业通过数字化转型升级承担起社会知识集成服务的使命,以更高的文化提升力助推国家软实力体系的平台化建设。武汉大学信息管理学院孙晓翠博士的发言以“华文出版业资本运作研究”为题,从资本运作对华文出版业发展的意义出发,对目前华文出版业资本市场中资本运作的现状进行分析,指出其主要特点及存在的不足。并在对这两方面进行较系统的分析的基础上,从政府和企业角度,就如何促进华文出版业资本市场的健康、有序发展,提出了一些思考建议。
台湾方面,台湾南华大学文化创意事业管理系邱郁庭女士的发言以“台湾出版产业现况与展望”为题,介绍了目前台湾出版产业的状况。其报告显示,台湾地区杂志出版业家数超过7000家,有声出版业家数超过9000家,图书出版业家数则超过1.2万家。每年向“国图”书号中心申请国际标准书号(ISBN)的出版社约5200家,每年约出版42300种新书,近年来出版社的数量有微幅的增加(大约每年增加0.65%),但是出版图书的数量却有些微下滑,近年来每年出书数量减少187~452种。这些数据显示,我国台湾的出版产业虽然发达,但是面临消费习惯的改变以及新技术的冲击,出版产业也面临许多困境与挑战。台湾南华大学文化创意事业管理系洪林伯副教授以《台湾民众对休闲阅读书籍类型选择之分析》为题的发言,探讨了当下台湾民众之阅读行为与阅读书籍类型的选择。研究表明,劳动时间、教育程度、年龄、性别以及居住地区等因素都会影响读者的阅读选择,华文出版也应更具针对性。台湾南华大学文化创意事业管理系黄昱凯先生提交的“网络购书之失误类型以及消费者决策型态与人口统计变项间关联性”一文,探讨了消费者决策型态与不同性别与购书频率较倾向何种消费决策型态,其研究成果成为营销市场区隔策略的参考依据。
本次论坛活动历时两天,共收到100余篇学术论文。与会学者围绕华文出版从理论到实务都展开了深入讨论,学术观点激情碰撞,研究成果亮点纷呈。本次论坛的顺利举行,不仅实现了海峡两岸出版学人和业界专家的深入交流,更是为华文出版与传统文化研究提供了重要启示。
(作者单位:河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