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说农村电商是一片新蓝海,那么这片蓝海如今仅只是开了一扇窗。必须一如既往地以创新意识探索农村电商发展新路径,打通农村与城市的流通渠道,以农村电商创新引领新一轮流通革命
电子商务的高速普及改变了城市消费习惯和流通模式,对于农村市场而言,电商模式的植入则昭告了一场更为深刻的流通革命。
电商介入农村,“工业品下乡”、“农产品进城”,改善了农民的生活水平,同时也增加了农民收入。农村电商深入发展带来的“去中间化”效应,推动了农产品领域的“公平贸易”,令传统流通市场的“肥中间亏两头”,逐渐演变成“去中间、利归两头”。
实践证明,城市消费者对于网购农产品的接受度和适应度远远高于预期。今年4月发布的《2014-2015中国农产品电子商务发展报告》(简称《报告》)指出,农产品电商成为图书、服装、3C之后的新热点,被视作电商皇冠,而其中的生鲜电商则被称为“皇冠上的皇冠”。随着农村电商政策红利的不断释放,再加之物流服务的不断规范化、标准化,电子商务在不久的将来必然成为“农产品进城”的主导渠道。
站在“互联网+”风口,“农村电商”发展的首要任务是确立并巩固电子商务对“农产品进城”的主导地位。一是要依托大数据,有的放矢地满足城市消费者的客观需求。要充分明确城市消费者对各类农产品的需求情况,从年龄、性别、职业、教育程度等不同维度对城市消费者的需求结构进行深度剖析,实现不同电商平台的客户数据共享,“知己知彼”,迎接真正意义上的“大数据”电商时代。二是要继续发挥好“淘宝村”的示范效应,从政策层面奠定“农产品进城”的市场基础。浙江作为电商大省,农村电商的发展进程也处于领先。仅从阿里研究院近年来公布的各省“淘宝村”数量来看,浙江就占据绝对优势。“淘宝村”只是农村电商实践的成功缩影,要以“星火之势”迅速壮大,实现大范围普及,则需要政策面的驱动。政府应从技术培训、人才引进、物流支持等多角度为农村电商发展扫清障碍,完善其市场化机制,吸引更多的社会资本与农村电商联姻,以此开拓农村创业创新的新模式。
相形之下,当前“工业品下乡”的景况并不乐观。探索“工业品下乡”的电商新路径,使之与“农产品进城”并驾齐驱,才能还“农村电商”一个完整的身份。有研究表明,在我国网购市场突破一万亿元之后,城市网购市场增速日渐放缓,而农村市场则蕴含着巨大的潜力。尽管农村市场已成为电商巨头们竞相追逐的新蓝海,但对农村电商的“工业品下乡”环节而言,目前仍碍于城乡消费心理、消费习惯的差异,尚未打开广阔局面。如何让农民改变消费习惯和消费方式仍是一大难点,多数农民还没有从传统的集市购物和实体买卖中走出来。此外,农村居住大多为分散式,如何解决物流配送也是电商进村的一大难点。
要改变这一格局,一是要充分认识农村市场的特殊性。对于一般的农村电商而言,面临一个最大的困扰是产品市场和客户群体之间的差异。以城市电商的发展模式套用农村电商,必然会遭遇瓶颈。农村消费者在获取信息和推广方面,有着自己独有的渠道。必须从农村人口的消费习惯、消费特征入手,把握农村市场的特殊性,充分发挥“意见领袖”、人际传播的力量,真正做到“接地气”,因地制宜建立农村电商发展新模式。二是要发挥服务平台的力量。要充分发挥各级地方政府的力量,从政策层面助推市场主体与农村消费者的有效对接,建立并依托各类物流平台,在村一级设立农村电商服务站,打造农资产品和生活消费品从厂家直达农户的采购和消费模式。
如果说农村电商是一片新蓝海,那么这片蓝海如今仅只是开了一扇窗。要充分释放农村电商的发展红利,并非朝夕之事。至少在当下,没有人敢说自己已成功开拓并在农村市场上扎根获利。浙江作为农村电商的先行者,必须一如既往地以创新意识探索农村电商发展新路径,打通农村与城市的流通渠道,以农村电商创新引领新一轮流通革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