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胡立彪
标签偷懒可不行
● 胡立彪
如果想感受一下国际化、信息化对生活的影响,只需在超市的货架上随便拿一件商品看看就行。包装上汉语外语交织的各种各样的文字及图案符号,让人凌乱之外,还会让人生出“我读书少你不要骗我”的感叹。网上曾有人报怨被写着“Made in Waiguo”的国货骗过。
不管是国产商品还是进口商品,都应当符合本国或进口国的标签要求,这一标签义务已是国际惯例。按照有关规定,中国市场上销售的进口商品应该加贴完善规范的中文标识,但国内市场的进口商品中文标识不明确、不完善的比比皆是。质检总局刚刚公布的《2014年度全国进口食品接触产品质量状况》显示,2014年度进口食品接触产品检验批次不合格率为6%,为近3年最高。
人们发现,许多进口商品的标签位置靠角、面积偏小,消费者要靠贴在外包装上的这一小条中文标签识别手中的进口商品,还真有点难。事实上,由于进口商品中文标签过简而发生消费者误买、误食、误用的案例很多,造成身体伤害和财产损失的案例也时有发生。
上述数据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商品标签对人们生活影响之大。因此,进口商品“无中文标识标签或标识标签内容欠缺”的偷懒做法,很值得注意。过于简单的中文标签不但疏远了国内消费者和进口产品的关系,也让许多冒牌商品钻了空子。很多进口商品名称只有一字之差,却是完全不同的两种食品。比如“水果原汁”与“水果汁”两种标签标注的产品是有区别的,水果原汁是指原料水果经加工得到的具有水果特征的食品;而水果汁则是用水果原汁经糖液、酸味剂等调制而成的直接饮用的饮料。
为了保护消费者权益,我国在商品标签管理方面一直比较严格。比如关于进口食品标签,我国相关标准规定,应注意食品标签中所用的文字是否为规范的文字;若同时使用外文,要求必须与汉字有严密的对应关系,且外文不得大于相应的汉字。而未标明食品名称、配料清单、配料定量、净含量和沥干物(固形物)含量、制造者的名称和地址、生产日期和保质期等信息的将禁止出售。
标签虽小,事关重大。商家应从消费者的角度出发,在中文标签上“多说几句”,这既可免去“不要骗我”的质疑和尴尬,也会因这种便利吸引更多的消费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