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 艳廖颖聪(.重庆市彭水苗族土家族自治县委党校,重庆 彭水 409600;.重庆市彭水苗族土家族自治县第一中学,重庆 彭水 409600)
彭水历史文化初探
雷 艳1廖颖聪2
(1.重庆市彭水苗族土家族自治县委党校,重庆 彭水 409600;2.重庆市彭水苗族土家族自治县第一中学,重庆 彭水 409600)
在历史的长河中,苗族、汉族、土家族等各民族聚居繁衍,相互学习,彼此交融,共同创造了多姿多彩的历史文化。
苗族;历史文化;民族
彭水苗族土家族自治县位于重庆市东南部,这里历史文化悠久,早在殷商时期就有了人类活动。公元前140年汉武帝在彭水郁山镇设置涪陵县,这是彭水建县的开始,至今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公元328年,北周在郁山设置奉州,后来改名黔州,这就是黔州一名的开始。公元593年,隋朝在郁山设置了彭水县,管辖今天的酉阳、秀山、彭水、黔江、石柱、武隆和贵州的部分地区。唐代实行道、州、县三级行政管理体制,唐玄宗开元二十一年,西南设置黔中道,是全国十五道之一,彭水成为黔中道、黔州、彭水县三级治所的驻地。
在此后很长的一段历史时期,彭水经过多次的更名、改制。直到1984年,设置了彭水苗族土家族自治县。在历史的长河中,苗族、汉族、土家族等各民族聚居繁衍,相互学习,彼此交融,共同创造了多姿多彩的历史文化。
(一)盐丹文化
彭水历史文化中最具独创性和代表性的是郁山盐丹文化,盐丹文化发端于彭水县郁山镇,根植于彭水本土。盐丹文化以郁山为中心,辐射渝、鄂、湘、黔、桂五省交界地区,从而奠定了彭水在唐宋时期成为西南地区中部羁縻统治中心的基础。
1.盐丹文化的发源地及兴起时间
盐丹文化兴起于彭水县郁山镇,著名历史学家任乃强著《四川上古史新探》一书说:“从煮盐、采丹、聚集人口、开发地方产业,到疏通水道运输,便是郁山地区文化的特点”。同样是这部书中记载“在距今5000年前,郁山盐便开展起来了。与中原解池所在的华夏文化的诞生,约略同时。”
2.郁山盐的开发历史
彭水郁山盐开发甚早,管维良先生认为它是三峡地区原始先民最早利用的三大盐源之一。郁山飞水井的盐早在巴族尚未立国以前,就已经成为黔中地区人民的食盐来源,而且还进入武陵地区,远销楚国、夜郎。从唐代至清末,郁山地区已先后开凿了盐井10余口。直到明代,郁山盐年产量在4千担至6千担。到清代嘉庆二十年(公元1816)前后,灶户多达81户,年产盐量上十万担,达到鼎盛。当时的十里盐场,一派繁盛景象,“昼看千人拱手,夜观万盏明灯”是当时最生动的写照。由于盐业事关国计民生,历代统治者都非常重视对于盐务的管理。唐代,黔州设盐铁使,郁山设盐铁监,按月征收盐税。当时的郁山可谓政府的纳税大户。此后历代黔中地区均设有专门的盐务管理机构。
3.郁山丹砂
据史料记载,郁山采丹,在战国初年便已经兴盛。这里的丹砂,主要通过郁江、乌江,再经过巴国,运往中原销售。在今天的彭水县境内仍有朱砂窝、朱砂洞等地名,是古代开采丹砂的遗址。1987年文物普查时,在彭水联合乡“银洞子”,发现有炼制水银的罐子百余个,为古人烧丹炼汞的遗物。
在生产和销售丹砂的古代商民中,巴寡妇清家族最为有名。《史记·货殖列传》记载,寡妇清“先得丹穴,而擅其利数世。清,寡妇也,能守其业,用财自卫,不见侵犯。秦皇帝以为贞妇而客之,为筑女怀清台。礼抗万乘,名满天下”。那么秦始皇为巴寡清所筑的“女怀清台”在哪里呢?在今天的彭水县桑柘镇和乔梓乡之间有一个地方叫做“巴巴台岩口”,过去是通往酉阳的要道。解放前,这条古道上有立于清朝道光四年的一块“指路碑”,碑上刻着“上至巴寡台岩口”的字样,可见,今天人们口中所说的“巴巴台岩口”实际上应该是“巴寡台岩口”。那么,“女怀清台”应该就在附近了。
4.盐丹文明
郁山及其周边地区,因有珍贵的食盐、丹砂资源,又有郁江、乌江水运的便利,因此在盐丹产业蓬勃发展的同时,新增和聚集了大量的人口。人们在不断壮大生产规模的同时,也促进了与盐丹生产相关的河流运输业、能源燃料业以及生活服务业的发展,促成了商业的兴起与繁荣,形成了城市的雏形。
今天我们走进郁山古镇还会发现,生产区、商贸区、行政区分界明显,至今还能够窥见当年的辉煌。郁山镇自古是个繁华的小集镇,有“小南京”之称,今天的郁山镇还有一条街,名叫“南京街”。直到20世纪70年代末,居民人数较某些县城还要多。而辉煌的造就者,无疑是这里的盐、丹资源。
(二)羁縻文化
“羁”的原意是马笼头;“縻”的原意是牛鼻绳,“羁縻”的意思就是用军事和政治的压力加以控制,同时以经济和物质上的利益给以抚慰,生动地表现了统治者对于西南少数民族既笼络又控制的政策态度。
唐代开元二十一年(733)年,中央政府在彭水设置黔中道,为全国十五道之一,管辖包括黔州在内的18个经制州和51个羁縻州,其地域北到湖北建始,南到广西凌云,西到贵州毕节,东到湖南沅陵,概括地说就是渝、黔、湘、鄂、贵五省结合部,幅员面积约30万平方公里。而彭水是当时黔中道、黔州、彭水县三级治所的驻地,也是中央政权对西南地区中部的少数民族实行羁縻统治的中心。
羁縻州是唐代在少数民族地区设置的行政机构,它具有相当的独立性,可以说是中国古代的“民族自治”政权。各州刺史由朝廷任命本地民族的首领担任,而且可以世袭;州内所有官员都由当地族人充任,只要求各州长官推行唐王朝的历法并服从中央政令。本着“全其部落,顺其土俗”的原则,让他们住在原地,照旧生活,不向他们征收赋税,不要求他们呈报户口,允许他们保留军队,且不限制其数量。为体现国家的权力和民族地区的归属,各羁縻州要定期向中央“朝贡”。贡品虽然是当地的土特产或珍奇异物,但朝庭所给的赏赐,往往数倍于贡品的价值。
羁縻州的设置,有利于社会安定,节省了管理成本,也促进了不同民族的文化交流。从唐代到宋末,黔州的羁縻州延续了661年。
(三) 流放文化
黔州,既属蛮荒之地,而又民风淳朴、社会安定;既有崇山峻岭,而又水运方便;既为西南徼外,而又物产丰饶,可按唐制提供一品供给所需的物品。于是黔州成了流放皇室成员和达官贵人的理想所在,而被流放者又给这里带来当时最先进的主流文化和宫廷文化。唐高宗时代,阶级矛盾突出,宫廷斗争十分尖锐。在残酷的政治斗争中,先后有4位皇子、2名重臣流放黔州,其中就有太子李承乾、太子李忠、重臣长孙无忌等。
对彭水文化影响最大的是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黄庭坚,宋绍圣初年(公元1094年),他被贬黔州。黄庭坚在彭水生活三年,主要活动是讲学和诗词创作,留下了大量诗词和书法作品,对彭水文化的发展起了积极的作用。黄庭坚在彭水留下了许多历史文化古迹,其中包括摩围阁、万卷堂、绿阴轩等。
摩围阁位于摩围山云顶寺,是黄庭坚曾经居住过的地方,他在那里与人论道,研习道术。“万卷堂”在今郁山镇,是黄庭坚讲学的地方。黄庭坚离开彭水逝世后,“万卷堂”改为“丹泉书院”,这是彭水民众集资兴办的最早的学校之一。经过明代的重建和清代的扩建,成为彭水县三大书院之一。还有黄庭坚亲笔题字的“绿阴轩”摩崖石刻,位于乌江东岸的峭壁之上。绿阴轩是一座造型优美的八角亭,与摩围山隔江相望,黄庭坚常与文人雅士在此谈论诗文。由于黄庭坚号“山谷道人”,20世纪80年代彭水县兴修公园和宾馆时,均以“山谷”命名,以缅怀黄庭坚对彭水文化的不朽贡献。
(四)苗族土家族民俗文化
1.蚩尤九黎的历史传说
蚩尤,是上古时代九黎族部落酋长,是中国神话中的战神。传说蚩尤面如牛首,背生双翅,是牛图腾和鸟图腾氏族的首领。苗族的族源当可追朔到“九黎”和“三苗”中的人们共同体或部分先民。“蚩尤九黎”是苗族最早的先民,在五千年历史变迁中,唯独苗人还将蚩尤奉为先祖,将九黎部落联盟视为先民。每年农历五月十一日,彭水县的苗族寨子里,苗族村民们都会身着盛装,举行隆重“农尤”仪式,“农尤”就是为了祭奠苗族人的英雄先祖蚩尤。祭坛上的祭品极其简朴,都是素食:九土碗甜酒酿,铺九张枸树叶、九张青菜叶、摆九条用糟辣酸煮熟的鲤鱼(苗族将鱼列为素);九块硕大的糯米粑;一把祖传砍刀(苗刀)。1992年,史学界明确了“三祖文化”将蚩尤与炎帝、黄帝置于同一圣殿,蚩尤终被正名。作为重庆唯一以苗族为主体民族的少数民族自治县,彭水为蚩尤建了一座城——蚩尤九黎城,以圆苗族人千年的梦想。
2.瑰丽多姿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在彭水民俗文化中有12项入选国家级和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其中包括靛水高台狮舞,鞍子苗歌、朗溪造纸、诸佛盘歌、普子铁炮火龙、庙池甩手揖、木蜡庄傩戏、郁山擀酥饼等等。其中,以《娇阿依》为代表的苗族盘歌已有数百年的历史了,曾在全国歌唱比赛中获得金奖。彭水县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是旅游产业开发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民族文化宝库。
G633.51
A
雷艳(1980-),女,汉族,硕士研究生,讲师,研究方向:哲学;廖颖聪(1981-),男,汉族,硕士研究生,中教一级,研究方向:哲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