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红环/文
广州市海珠区检察院文化建设侧记
●苗红环*/文
去年的五月,我随中国检察官杂志社“柔性执法”[1]调研团队去广州市海珠区人民检察院进行实地调研。参加调研之前,习惯性地做一些“功课”,“功课”虽做得比较粗浅,但结果着实让我有些小小的震撼:海珠区人民检察院是检察系统有着悠久优秀历史的检察院,分别获得“全国五一劳动奖状”、“全国创先争优先进基层党组织”、“全国文明单位”、“全国模范检察院”、“全国十佳检察院”、“全国先进基层检察院”、“全国检察机关文明接待室示范窗口”、“全国检察机关文化建设示范单位”和各条业务线的全国性荣誉。在做好调研工作之余,准备重点关注一下“海检”的软实力即思想文化建设。
海珠区人民检察院的办公大楼座落在海珠区的行政中心。走进海珠区检察院的办公楼,着实让人“惊艳”:无论是大堂、电梯间,还是接访室、讯问室,或是走廊、洗手间的墙壁上,以邮票、书画、图片、文字等多种形式制作的格言、座右铭、名言警句随处可见。有的倡导一种行为准则,有的宣传一个哲理,有的温馨提示一些注意事项,有的委婉警示某种危害,散发出浓郁的文化气息。这种特有的文化传播形式被“海检”干警自己称为电梯文化、走廊文化、墙壁文化,让每一个走进海珠区检察院的人都能体味到检察官的文化精要:民主、文明、爱国、友善、和谐、敬业。
海珠区检察院在全国是开展文化建设较早的基层院之一。
“于无声处见精神”。海检院着眼于从细节做起,提倡无形的文化理念有形化:定期把每位党员的照片和格言、每个历史时期的重大事件和重要人物简介展示在电梯里;在每个部门所在楼层设置文化理念墙;每年由干警投票评选“十个值得记取的日子”等等。通过这些点点滴滴的细节,耳濡目染,潜移默化,干警的品位日渐提升。如政工班提炼的“木匠理论”、侦查一科总结的“大雁精神”等,促使广大干警弘扬正气,争先创优。
海检院文化建设的另一细节是关注干警的生活质量、发展潜能和幸福指数:每月播放不同主题的音乐作品;每季度开展“古诗文词赋朗诵会”、“辩论会”、“家居节”、“服装节”等特色文化节活动;每年组织召开干警家属座谈会;开展“深度对话”活动;举办各类以人为本的专题讲座;建立每个干警的个性化档案;在重要节日对离退休人员和干警遗属登门家访慰问等等。通过民主、文明的交流方式,培养干警的阳光心态,送上组织的祝福和关爱,比如组织刑检、自侦、综合部门的干警参加对话交流,倾听干警的诉求,了解干警在工作、生活、家庭方面的现状和困难,充分掌握干警的思想动态,解决实际问题,增强他们的归属感和幸福感。
民主、文明的检察文化在检察业务工作中也得到了深刻的体现。通过组织“检察开放日”等活动不断深化“检务公开”的形式、载体、内容;设置检务公开大厅,配置视频接访网络、触摸屏查询系统、检务咨询服务台,开通网上检察院、官方微博、微信等平台;全面实行在办案件在线同步监控、职务犯罪案件审讯活动全程同步录音录像;主动邀请各类媒体,向社会公开案件的办理程序和结果;在拓宽服务群众渠道的同时自觉接受群众监督,并且利用媒体的优势,不断提高检察工作的透明度,搭建检察宣传平台,拓展宣传渠道,打造宣传品牌。
海珠区检察院秉承民族文化的精髓,沐浴检察文化的阳光,努力促进检察公信力与亲和力的提升。
为激发干警的潜能,积极营造“比、学、赶、帮、超”的良好氛围和环境文化。以先进典型引导人;每日表扬好人好事,在办公大楼大厅电子屏幕上滚动播放;每季表彰季度亮点;每年评选“每年之星”等等;让广大干警时时处处向“身边明星”学习,让文化的“种子”在干警心中落地生根。比如组织学习全国模范检察官张飚的先进典型事迹,集中全院干警观看《周恩来的四个昼夜》、《焦裕禄》等影片,并积极开展学模范、争先进的学习讨论,鼓励干警各抒己见,谈认识、谈体会、谈心得,引导教育广大干警向先进典型看齐,激发干事创业的斗志。坚持采取各种措施促使具有不同特长的检察干警相互竞争、相互促进、和谐相处,让在不同岗位上做出突出成绩的检察官都能得到充分的肯定。
坚持从严治检,强化内部监督制约,确保“案件不出问题、人员不出问题、形象不出问题”。对党风廉政教育始终做到常抓不懈,通过纪检工作深入办案第一线、深入八小时以外、案件回访评查等措施,逐步建立起检察队伍思想道德教育的长效机制、反腐倡廉制度体系和权力运行的监督机制。紧随“微”时代,完善队伍管理模式,搭建新媒体沟通平台,坚持“面对面”交流与“键对键”沟通相结合,利用微信、QQ等新媒体的优势,及时捕捉干警的思想动态,引导干警传播正能量,发出好声音。强化队伍自身监督,与全体干警签订《廉洁从检承诺书》,定期召开“队伍情况分析会”、“廉政风险排查会”,加强干警“八小时以外”活动的监督管理,建立干警电子执法档案,落实办案责任终身制,实现执法办案“零投诉”。
海珠区检察院坚持以人为本,注重人文关怀,让检察关爱温暖人心。海珠区检察院充分认识到精神文化的重要意义,通过植入观念文化,以核心价值观增强干警的凝聚力;通过改善环境文化,营造积极向上、和谐优美的氛围;通过推广先进文化,不断激发干警投身检察事业的无限动力。
“海检”院注重把检察工作与促进社会和谐紧密结合起来,通过倡导和谐执法理念,培育和谐执法精神,把检察文化的触角延伸到检察业务的全过程,使检察工作变得和谐亲切、生动具体,赢得社会的广泛认可。在执法工作实践上,积极探索推行具有时代特征的人文关怀的“柔性执法”机制。在确保犯罪嫌疑人家属知情权等法定权利的基础上,对于生活困难的,尽可能给予犯罪嫌疑人家属充分的生活关心和照顾,做到温情对待每一名犯罪嫌疑人的家属,尽量减少因办案对犯罪嫌疑人家属及所在单位造成的影响;在抓捕及搜查过程中,坚持老幼孕回避原则;与犯罪嫌疑人家属接触时,详细告知其法律的相关规定,以免其受到蒙骗和误解;对于因犯罪嫌疑人被立案侦查而使其家属造成重大心理影响的,及时做好该犯罪嫌疑人家属的心理安抚工作,化解其悲观情结。如在抓捕职务犯罪嫌疑人胡某的过程中,发现其一家老小围坐一起过生日,为了避免对其年幼的孩子造成心理伤害,让犯罪嫌疑人一家过个团圆的生日,反贪干警任由蚊虫叮咬彻夜守候,直至次日上午嫌疑人独自一人出门时才依法对其采取强制措施。如为每个侦查对象指定一名办案人员作为“一对一”执法关爱人,在人权保障、生活帮助和心理抚慰等方面对犯罪嫌疑人予以人文关怀。该做法得到了上级检察机关的充分肯定,广州市检察院指定“海检”院为“柔性执法”工作试点单位,国家检察官学院也将“柔性执法”内容纳入全国检察人员培训课程计划中。
而今的“海检”,文化之树枝繁叶茂,她的发展,正得益于多年来致力于文化育检模式的探索,得益于检察文化植根“沃土”、浸润“阳光”和“雨露”,构筑了“海珠模式”检察文化体系。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千年大业。检察文化的种子播撒在检察干警的心田,必将使检察事业这棵大树根深叶茂,常青永驻。
注释:
[1]海珠区检察院现任检察长蔡世葵带领班子推行的一种坚持用法治思维指引执法工作的执法理念和机制。即在执法办案中坚持求真求善理念,以人本、法治、平等、服务为基本原则,运用参与、和解、解释等方式,使执法程序和执法方式更加体现文明准则,实现以情、以理、以法服人,最大限度减少不和谐因素,促进干警养成理性、平和、文明、规范的执法习惯。
*国家检察官学院编审[102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