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学华
(宁波市信息中心,浙江宁波315000)
浅论宁波市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历史、影响与趋势
孙学华
(宁波市信息中心,浙江宁波315000)
劳动力流动是任何以农业为初始状态的国家实现工业化所无法绕开的路径,它与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变化调整的联系非常紧密,是经济结构和城乡结构变化的主线。宁波农村劳动力转移在经过了5个阶段后,农村劳动力过剩与劳动力结构缺陷并存,亟待破题。
农村劳动力转移;历史;趋势
宁波农业发展已进入基本实现现代化向全面实现现代化迈进的新阶段。在基本实现现代化的过程中,大量农村劳动力流向非农产业部门就业和进入城镇(城市)集聚生活,农业劳动力结构性矛盾日益突出。现阶段,探索未来土地由谁来种、农业生产由谁经营这一现实问题的解决之道,极为迫切,对提升宁波农业竞争力、促进城乡统筹发展具有全局意义。
(一)历史阶段特征分析
改革开放前20年的农村劳动力转移禁锢期。这一时期政府通过严格的户籍制度和政社合一的人民公社制度人为地限制了农村劳动力向城市的转移,不发达的城市工商业也堵死了农业劳动力向城市非农部门转移的路子,农村劳动力转移几乎处于停滞状态。1978年,我市第一产业就业人员占总就业人口的比例高达75.8%。
改革开放后至80年代末农村劳动力的快速转移期。1978年后的农村经济体制改革一方面使得农民获得农业经营的自主权,另一方面刺激了农民生产积极性,促使农业有了剩余,为农民从事非农活动提供了基础,农民自发性迁移的意愿高涨。而同期乡镇企业的异军突起也为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创造空间。1978年到1988年,宁波第一产业就业人数占总就业人口的比重从78.5%下降到41.4%,下降了34.4个百分点,平均每年下降3.44个百分点,年均降幅达5.87%。
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期农村劳动力的回流期。1989年开始,宁波乡镇企业发展进入低潮,农民工数量开始下降。加之国家政策的影响,农村劳动力出现回流。数据显示,第一产业就业人数占总就业人口的比重从1988年的41.4%提高到1992年的46.1%。
1993年至上世纪末农村劳动力的稳定转移期。1992年我国开始了由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的全面转型。宁波农村乡镇企业普遍进行以产权制度改革为核心的企业转制,城镇经济逐渐繁荣,第三产业迅猛发展。在经济发展的同时,各种影响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制度因素逐渐取消。1993年至2000年的8年间,第一产业就业人数占总就业人口的比重下降了15.1个百分点,占比年均降幅为0.84%。
21世纪以来农村劳动力的加速转移期。进入21世纪,国家开始逐步推行城乡统筹就业的政策,我市及各县(市)区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推进城乡统筹就业的政策措施,并启动了“百万农民素质培训工程”,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开辟了新的空间。这一时期,宁波农村劳动力转移步入加速期,开创了城乡统筹就业和平等就业新局面。自2001年伊始的12年间,我市第一产业就业人数占总就业人数的比重下降了25.27个百分点,占比年均降幅高达2.1%。
(二)宁波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经济特征分析
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变化与经济周期波动相吻合:从1979年以来宁波农村劳动力转移速度与经济波动周期之间关系表明,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与国民经济的发展状况呈正相关。
就业结构变化滞后于产业结构变化:总体上看,我市各个产业的增加值结构与就业结构的变动方向基本一致。用结构偏离度来量化宁波三次产业的增加值结构与就业结构的偏离情况可以发现,就业结构明显滞后于产业结构的发展。其中一产的结构偏离度至2013年调整为-0.32,第一产业就业结构与产业结构依然不协调,仍然存在劳动力转出的可能和需要。二产的结构偏离度从1978年的2.02调整到2011年的0,再降至2013年的-0.04,第二产业容纳空间已逐步消失,并有劳动力流出的需要。第三产业的结构偏离度从1978年的1.36调整到2013年的0.10,仍是劳动力吸纳的主要部门。
为全面深入的分析宁波市农村劳动力转移后,对“三农”发展的影响,对全市9个涉农县(市、区)31个乡镇111个乡村的农村劳动力进行随机抽样问卷调查。抽样调查共涉及农户225户,回收有效问卷225份,涉及人口643人。其中农业户籍人口557人,占总被调查人口的86.6%。86位非农业户籍人口主要有未上户口的幼儿、家中大学生以及受政策因素(主要集中在北仑大碶街道和新碶街道)农改非等人员组成。
(一)促进农民增收
农村劳动力转移水平不断提高,使得更多的农民分享到了二三产业增长带来的好处,促使农民工资性收入快速增长,2013年宁波市农民人均纯收入中工资性收入占比达61.3%,农民收入增长的主体。工资性收入的快速增长有效拉动农民总收入的增长,随着第一产业就业比重由1978年的75.8%下降到2013年的5.73%,农民收入也由1980年的222元/人上升到2013年的20534元/人。劳动力的部门间转移改变了农业和非农业两个部门的要素状况和分配格局,从而使农村与城市之间的收入差距逐渐缩小。1981至1987年的6年间曾经缩小了1.3685个点。2001年以来,随着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加速推进,城乡收入差距再度缩小,由2001年的2.2363下降到2013年的1.85。
(二)推动农业现代化
随着劳动力大量从农村、农业领域转移出来,土地逐渐通过转包、出租、转让等方式向剩余农业从业者集中,经营规模逐步扩大。此次被调查的225户农村居民户中,涉及土地流转农户125户,占总户数的比重高达55.6%。调查显示,土地流转以转包和出租为主,占总流转户的比重分别为35.2%和56%,经营种植业家庭户的户均规模经营面积为23.55亩/户,土地流转的加大,使得规模经营成为可能。
随着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农业中资本、技术和劳动投入的关系开始发生某种有转折特征的变化。机械对劳动的替代变的更加经济,农业机械化进程显著加快,农业开始逐步由劳动密集型向资本、技术密集型转变。2002年至2003年,农林牧渔从业人员从93.3万下降到28.85万人,下降了近70%,农业机械总动力从190.57万千瓦增长到323.70瓦千瓦,增长了169.86%,第一产业劳动生产率从2002年的11103.97元/人提高到2013年的95788.6元/人,农业劳动率增长了8.63倍。
(三)影响农村持续稳定健康发展
由于文化水平较高的农村新增劳动力大多流向非农产业,造成大量的农村人力资本外溢到城市,一方面导致农业部门人力资本的浅化,从而降低农业生产函数中其他投入的产出弹性;另一方面降低了农村劳动力整体素质,影响了农业科学技术的承接、吸收能力,制约先进农业生产技术的推广应用。
(四)引发农业劳动力结构性矛盾
农村劳动力在转移过程中呈现的相对高学历、青壮年、农村“能人”等高素质人才的优先、快速转移,引发了当前农业劳动力年龄、教育等结构型矛盾。
年龄结构老化趋势加剧:此次抽样调查显示,从事农业生产的166人中16~30岁的为5人,30~40岁的7人,40~50岁的33人,男50~60岁、女50~55岁的为60人,超过劳动年龄的61人。50岁以上农业从业者比例高达72.9%,他们成为了宁波现代农业建设的主力军。尤为不利的是,第一产业从业者老龄化问题正逐年加剧,究其原因主要是中青年农业劳动力的快速转移加剧了农业从业者的老龄化趋势。
农业劳动力素质弱化:此次抽样调查显示,116位第一产业从业人员中,小学及以下学历的为94人,初中学历的为60人,高中学历的为8人,大专学历的为4人,其占比分别为56.6%、36.1%、4.8%和2.41%,无本科及以上学历的从业人员。与被调查人口总受教育程度相比,一产从业者低学历人员占比偏高,一产从业者中初中及以下学历的比例较总人口(指被调查643人中除在读和幼儿外的中初中及以下学历的占比高出20.6个百分点。
农业兼业化普遍:调查显示,166位从事一产生产的劳动力中,有52位不同程度的存在兼业情况,占总一产从业者的比重为31.3%。这种农业兼业化是农业经营中劳动力重新配置的一种方式,不仅在我市,在国内、以至日、韩、法等国也普遍存在。兼业者的大量存在,虽然有利于农民收入的提高,但会在一定程度上制约我市现代农业的发展。
(一)未来农村劳动力将步入低速转移期
从经济运行的环境和阶段特征来看,未来宁波经济增速很难再呈现2010年以前快速增长的局面,经济增长将进入中高速发展的新常态。考虑到经济增长和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正相关性,我们认为未来农村劳动力转移的速度将放缓;从结构偏离度角度来看,宁波就业结构与产业结构正趋于接近,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空间有限;从“四化同步”发展角度来看,工业化的纵深发展以及与信息化的深入融合,将促使宁波制造业逐步向资本和技术密集型转变,制造业对农村劳动力的要求逐步提高,对农村劳动力的吸纳空间变的狭小;从农业农村劳动力现状来看,调查显示,经过改革开放30多年来的转移,中青年、农村“能人”率先转移,剩下的大多为老弱妇女,劳动力转移难度很大。基于以上四点考虑认为,未来宁波农村劳动力转移速度将逐步放缓。
(二)未来农业劳动力数量估算
如何估量适度的农业劳动力规模,这是学者探讨的热点之一。据国家统计局的测算,我国农业初期集约化经营水平可以达到劳均0.67公顷~1公顷。具体而言,国家统计局较为认可的对农业劳动力测算的标准是参照日本1985年的农业技术水平,以每个劳动力耕种12.7亩地为标准,在耕地面积不变的情况下,粗略估计,宁波适度的种植业人员规模为25.9万人,鉴于宁波当前种植业占整个第一产业从业人员中80.1%的比例测算,宁波适度的一产从业人员规模为32.33万人。从数据来看,这一标准并不适用宁波实际。
如果按照日、韩当前农民劳动耕作土地大约1公顷左右的土地来测算所需农业劳动力,未来宁波适度的种植业人员规模为21.95万人,宁波一产从业人员规模约为27.10万人,略低于宁波目前的从业人员数。
若按农业集约化程度较高的宁波家庭农场的经营规模来推算,2012年宁波家庭农场的普遍经营规模在50~500亩之间,户均估算为18公顷。考虑到70%家庭农场平均有3名雇工,加之家庭经营依存的农业社会化服务、雇工等,劳均耕地在2~3公顷左右。以宁波耕地面积21.95万公顷(国土局提供的2012年耕地面积)计算,则种植业仅需农业劳动力8.78万人,一产从业人员规模约为10.96万人。当然,劳均2~3公顷的耕地面积,是一种非常乐观的假设。
从上述未来宁波农业劳动力的总量估算结果来看,宁波未来第一产业从业人员规模应该是在10.96~27.10万人之间。劳动力转移还有一定空间,但是考虑到目前农业从业者中,50岁以上农业从业者比例高达72.9%,而年轻人普遍存在厌农现象,因此必须未雨绸缪,不能因为短期总量上的略为过剩而放任青壮年劳动力流失所带来的劳动力结构性矛盾恶化。保有一定规模的青壮年农业劳动力,以便他们能够接续退出生产的老年农业劳动力,也是有必要的。我们不仅要依靠资本投入来应对农业劳动力“断层”所带来的缺口,还要采取多项措施吸引青年劳动力加入到职业农民的队伍中。
(三)未来农业劳动力的结构预估
农业劳动力来源的开放性。从目前的农业从业者情况来看,外来农业劳动力的替代趋势非常明显。2012年,我市第一产业从业人员仅为29.74万人。同期从劳动部门外来劳动力资源数据统计来看,外来劳动力从事“一产”的人数为35.60万人,今后农业劳动力来源的开放性是必须的。因此,必须在确保本地中年骨干农业劳动力的基础上,培养本地新生代农民,积极融合外来劳动力。
农业劳动力组成的多元化。一是兼业农民。一些分散型不愿放弃农业经营的农户,走亦工亦农的生产生活状态相结合,即成为兼业农民。二是家庭农场或种养大户。在农民自愿和政府积极推动的基础上,以熟悉农业种植技术并具备一定资金实力的农民通过合同形式,承包由村集体经济组织发包的土地或接包其他农户转让的土地实行规模经营。三是参与农业规模经营的职业农民。规模经营模式按照以合作社经营、股份制经营等为主体,以农业园区、企业经营和特色农产品基地为延伸的总体规模发展。
(四)双轮驱动化解农业劳动力结构性矛盾
针对农业从业人员结构的演化趋势,建议通过双轮驱动来化解结构性矛盾。“双轮”一方面是指通过推进机器换人、提高社会化服务能力以及土地的规模经营,在缩减用工需求的同时不断调整优化农业分工分业,最终达到革新农业生产力目的。另一方面指通过职业农民的培育,为农业生产注入新鲜血液,最终提高农业生产力。
“机器换人”缓解劳动力结构性矛盾。机器换人即指政府通过继续实施农机补贴并及时调整补贴内容等方式来推动农业机械更新换代,如大中型拖拉机、高速插秧机、联合收割机等高性能农业机械逐步取代传统农业机械;也指政府通过项目补助等方式加快设施装备的更新换代,如水田管道灌溉、经济作物微喷灌等精细化、智能化作业的逐步普及,水肥药一体化集成技术的应用,钢架大棚、玻璃温室逐步取代简易塑料拱棚和日光温室,大棚内监测传感器、全球眼等设施装备的应用,智能化控制控制系统的推广等。
规模化生产促进农民分工分业。一是加快土地流转,将土地适度的向家庭农场、种养大户、合作社和龙头企业集中,化解老龄劳动力退出劳动力市场后土地撂荒问题。二是发展多层次农业社会化服务,加快培育种子、种苗、农机、农资、气象、测土配方、农产品检测、营销物流等新型农业服务业态,尝试开展农田托管,提高土地利用率,提高兼业农民的生产效率。
培育新型职业农民队伍。新型职业农民队伍主要三个来源。一是确保骨干队伍,优先培养本地新生代农民。宁波农业生产有着优良的传统和技能优势,农业劳动力中,应确保本地中年劳动力的骨干作用,承上启下。农业技能有一定的家族传承性,应出台政策,优先鼓励本地农业户口的新生代从事农业生产。二是积极融合外来劳动力。鉴于本地农业从业人口子女从事农业意愿薄弱,因此外来劳动力进一步替代本地劳动力从事农业生产将成为必然。但是,目前外来务农劳动力缺乏归属感,其从事农业生产完全是短期行为,不讲求安全生产和劳动投入,如何融合外来务农劳动力,使之成为宁波职业农民的一部分,需要进一步从政策上寻求突破。三是吸收非农业人口和高校毕业生。现代农业企业、农业园区和农业产业化组织非常需要高校毕业生的就业,今后一定还会有更多的职业劳动力从事各个领域的农业生产经营活动。
责任编辑:刘华安
F127
A
1008-4479(2015)05-0125-04
2015-05-21
孙学华(1980-),女,宁波市信息中心综合研究部副主任、经济师,主要研究方向为农业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