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妇女解放问题的国际视野
——王涛著《世界社会主义运动视阈下的中国妇女解放》序

2015-01-30 06:27高放
中共宁波市委党校学报 2015年5期
关键词:妇女运动

高放

(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北京100872)

中国妇女解放问题的国际视野
——王涛著《世界社会主义运动视阈下的中国妇女解放》序

高放

(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北京100872)

王涛同志的著作《世界社会主义运动视阈下的中国妇女解放》是一部具有国际视野的研究妇女解放的著作。文章从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视角考察了新中国妇女解放道路的形成、社会主义制度对新中国妇女解放事业的推动以及存在的局限性、改革开放给中国妇女发展带来的新机遇,等等。文章通过对中国妇女解放事业的历史回顾和现实思考,高度肯定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对妇女解放事业的现实指导意义。

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妇女解放;国际视野

马克思主义是人的解放学。“妇女能顶半边天”,妇女解放占全人类解放的一半,所以妇女解放问题不能不是众多有识之士十分关注的重大理论与实践问题。我虽然没有写过妇女解放问题的专著,却应约为妇女问题的专著写过两篇序言。第一篇是2004年为北京大学孔寒冰、许宝友著《国际妇女节考》(北大出版社出版)写的,第二篇是2009年为中国人民大学何黎萍著《西方浪潮影响下的民国妇女权利》写的(九州出版社出版),现在又为中华女子学院王涛著《世界社会主义运动视阈下的中国妇女解放》作序(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

这本专著的特点,顾名思义,主要回答了这样四个问题:第一,世界社会主义运动怎样推动了中国妇女解放?第二,在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推动下,中国妇女解放取得了哪些成就?第三,当今中国妇女解放还存在什么重大问题?第四,今后中国妇女解放还要如何借鉴国外成就,消除国内弊端,急起直追,迎头赶上?我通读了这部约17万字的书稿后,感到对以上四个问题都做了翔实的令人信服、给人以启迪的回答,但是也还有值得补充夯实之处。以下我试作简要概述。

第一个问题,世界社会主义运动怎样推动了中国妇女解放?本书第一、二章专述这个问题,我在这里加以补充。纵观世界妇女解放运动,经历了两次世界性的大浪潮。自从原始社会母系母权家族瓦解进入父系父权家庭后,妇女即成为双重的奴隶:社会的奴隶和家庭的奴隶。15世纪现代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从西欧的英、法、德等国先后发展起来以后,18~19世纪出现了第一次世界资本主义争取女权的大浪潮,内容是争取妇女婚姻自由权、受教育权、就业权、选举权和参政权。当时主要是争取上流社会妇女的权益,旨在促进资本主义社会制度的全面发展,所以称之为世界资本主义的妇女解放运动。据我考证,著文中“女权”、“女权运动”(woman's right)一词是1840年出现的。随后欧美多国纷纷建立争取女权的组织,如1865年的全德妇女联合会、1867年的英国妇女选举权全国委员会、1882年的法国女权同盟和1890年的美国争取妇女选举权协会。

很有意思又很有意义的是随着19世纪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在欧美的兴起,世界社会主义妇女解放运动的大潮流也在欧美多国开始涌现。世界社会主义妇女解放运动历经三百多年空想社会主义的孕育准备,到19世纪40年代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开辟世界社会主义运动,马克思、恩格斯是建构妇女解放科学理论的先哲。在第一国际和第二国际的活动中就开始重视社会主义的妇女解放运动,它旨在以社会主义制度取代资本主义制度,使下层、基层的劳动妇女以及全体妇女都能得到社会解放,真正实现全面的男女平等。在1866年第一国际日内瓦第一次代表大会上法国代表团少数派提出了“妇女和儿童劳动问题”的决议草案,主张“必须注意使妇女赖以生存的劳动更适合她们的体力,但是不能完全剥夺她们的劳动权。”这个决议草案是直接批驳法国蒲鲁东主义者否定妇女参加工厂劳动的谬论的。第一国际还在1867年洛桑代表大会上确认总委员会增补的新委员,其中破天荒第一次增加了一名女委员,这就是哈里约特·罗(1832~1897)。她是英国著名的无神论运动活动家,也是曼切斯特第一国际支部委员。她在1867年6月刚刚被第一国际总委员会补选为委员,现在得到第一国际代表大会的批准。这表明第一个国际工人协会组织已开始重视选拔女干部和女领导人。在第一国际的指引下,1871年建立的第一个工人阶级政权——巴黎公社,因为来不及制定新选举法,所以沿用了资本主义旧选举法,妇女没有选举权,所以巴黎公社当选的83名委员中更不会有女委员。但是巴黎公社在72天的斗争中涌现了路易·米歇尔、伊·德米特利耶娃等女领导人以及女指挥官热克拉尔等女英雄,还有成千上万的巴黎劳动妇女在最后流血周中为保卫公社壮烈牺牲。众多巴黎公社女战士是世界社会主义妇女解放运动的先驱、先贤、先烈。

继承第一国际革命传统,1889年成立的第二国际为社会主义妇女解放运动做出了更大贡献。第二国际在1891年布鲁塞尔第二次代表大会上讨论并通过了妇女问题的提案,要求所有社会党的各国工人在自己的纲领中坚决贯彻男女完全平等的原则,要求首先废除一切剥夺妇女公民权利的政治权利和法律。1893年在苏黎世召开的第三次代表大会通过了保卫女工的决议,1904年在阿姆斯特丹召开的第五次代表大会以及1907年在斯图加特召开的第七次代表大会都决定要求为妇女争取选举权。1910年社会主义妇女运动的先驱克﹒蔡特金在第二次社会主义妇女国际代表会议上提议把每年3月8日定为国际妇女节,为世界妇女解放运动确立了一个共同的节日,三八妇女节的设立具有重大、深远的世界意义。

在西方妇女运动的影响下,中国妇女运动也经历了两大浪潮。清末民初维新派和革命派倡导的妇女解放属于资本主义女权运动。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后开创的妇女解放运动则是世界社会主义妇女解放运动的组成部分。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胜利,成立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后,社会主义妇女解放运动在社会主义国家鼎助之下得到长足发展。1919年成立共产国际(第三国际),进而在世界范围内大力推进世界社会主义妇女解放运动。共产国际不仅帮助中国于1921年7月成立了中国共产党,而且也直接推介中国开启了社会主义妇女解放运动。正是1920年4月共产国际远东局派维经斯基为首的代表团到中国联络李大钊、陈独秀等人,促进筹建中国共产党。代表团中还有其秘书马马耶夫以及维经斯基夫人库兹涅佐娃,马马耶夫夫人马马耶娃和翻译杨明斋。他们先到北京见到李大钊,后到上海见到陈独秀,很快促进在北京、上海等地建立了共产主义小组。正是库兹涅佐娃和马马耶娃这两位夫人最早对上海共产主义小组同志介绍了三八妇女节的由来和俄国自1913年以来多年纪念三八妇女节的情况。这样1921年3月8日上海共产主义小组在渔阳里6号陈独秀的住处第一次举行纪念三八妇女节的活动,陈独秀夫人高君曼曾在会上发表演讲。①我认为这可以说是在世界社会主义推动下我国妇女解放运动的起点。正是1921年3月8日这个起点,从某种意义上说促进了当年7月23日中国共产党的建立。随后,正是在中共领导下,中国妇女解放运动才得以蓬勃发展起来。

第二个问题,在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推动下,中国妇女解放取得了哪些成就?这是本书的主题,全书以第三章、第五章和第六章的大部分、约占全书百分之六十的篇幅详细论述了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六十多年时间里,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我国广大妇女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中如何取得了自身的解放,如何为国家和社会的进步、为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做出了多方面的贡献,发挥了半边天的重要作用。书中用大量事实、数据显示中国妇女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活和家庭生活中的变化以及妇女本身在政治思想、道德观念以至服饰、发型、性情方面的改变。简而言之,男女平等在很大程度上实现了,表现在妇女走出家门,参加社会生产劳动,在社会各行业中就业的女职工显著增多,在政治参与上妇女与男子获得平等的选举权,在人民代表中和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中的女性所占的比例显著提高,国家女干部的数量也逐步增加。各级学校中的女学生的比例也是越来越多。娼妓制度一夜之间被强制铲除。北京市是在1949年11月21日依据北京市第二届各界人士代表会议通过的《关于北京封闭妓院的决议》,当晚由公安部部长兼北京市公安局局长罗瑞卿带领三千多名干警封闭了分布在前门外八大胡同等处红灯区的224家妓院,拘留妓院老板454人,收容妓女1292人,对她们进行改造。全国各大中城市纷起响应,到1953年全国范围内娼妓制度被基本摧毁。新中国成立之初,法律制度还不健全,长期没有制定刑法、民法等等,盛行人治,有“和尚打伞,无发(法)无天”的形象说法。但是1950年4月13日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第七次会议通过并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确保了妇女的婚姻自由和妇女在家庭中与男子的地位平等。1949年全国政治协商会议通过的《共同纲领》含有“保护青年女工的特殊利益”的条款;1951年政务院先后公布了产妇享有产前产后56天带薪休假的保险条例和各项招工中废除不收孕妇的通知。这表明在法制尚不完备的情况下党和国家特别关注妇女权益的保护。新中国整个社会风气的大改变促使广大妇女把自身改塑为社会主义新女性。不仅政治思想与道德规范发生大变化,而且服装与发型也简朴化,很少有人烫发、浓妆艳抹、打扮得花枝招展。

本书不是只限于罗列各方面事实说明中国妇女解放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取得了多么辉煌的成就,而是从横向环比和纵深透视两方面着手分析中国妇女解放成就的特点。横向对比就是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女权运动的对比。西方女权主义运动是首先经过16~17世纪思想启蒙运动,唤起人们追求个性解放,进而争取自由民主,这样促进了广大妇女自我意识的觉醒和文化教育程度的提高,进而再争取妇女的普选权和参政权。西方的妇女解放主要是妇女自己争取得来的。而新中国妇女解放主要是由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社会主义国家依靠立法、行政、司法实力和公共舆论压力铸就的。从纵深透视来看,新中国妇女解放的这条特殊道路是从何而来呢?是来自苏联模式。苏联原是较为落后的资本主义国家,未经过西欧国家那样的思想启蒙运动。苏联妇女的解放主要是在1917年十月革命胜利后,由掌握政权的苏联共产党和苏维埃国家强力推进的。苏联模式的社会主义妇女解放之路确实取得了很大成就。苏联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中涌现出了众多女英雄、女劳模、女职工、女拖拉机手、英雄母亲等等。中国妇女解放借鉴苏联模式并非从1949年建国才开始,早在1927~1929年农村革命根据地时期就已依靠中共领导的革命政权为妇女解放创造了奇迹。在读过这段历史资料中,给我印象最为深刻的就是在中央苏区和延安等地为解放妇女采取的“三个废除”的举措,即废除买卖婚姻、废除童养媳和废除妇女缠足。这“三废除”是很有中国特色的妇女解放的重大标志。老解放区妇女解放后在海南岛曾经建立了红色娘子军,还出现了郭俊卿式的女扮男装的现代花木兰。②通过横向对比和纵深透视,我们就不会满足于中国妇女解放已取得的成就,而能够看到中国妇女解放的局限与不足。

第三个问题,当今中国妇女解放还存在什么问题?本书第四章专门回答了这个众人渴望了解的重大问题。从表面看来,由于受苏联经济模式的影响,生产力水平较低,中国妇女就业有很大局限性;还由于权力过于集中的苏联政治模式的影响,中国妇女的参政议政难以充分发挥妇女自身的独立性和代表性,主要职能就是贯彻党的方针政策。更有甚者,苏联模式的妇女解放存在“社会主义父权制”的严重障碍。父权制本来是指原始社会母权制解体后,在家庭中父权对子女和妻子的支配权和统治权。这在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中是常见的现象。在西方资本主义和女权运动发展起来以后,父权制在西方社会中大多已消除。然而东方较为落后的国家,首先走上社会主义道路后,由于封建主义糟粕存留较多,未及时着力加以清除,而任其渗透到社会主义肌体中来,所以出现了社会主义父权制。“社会主义父权制”这一概念是美国学者朱迪斯·斯坦西(Judith Stacey)提出的,她指的是共产党执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共产党实际上担当了“集体父权制”的“家长”的角色。我们听到“社会主义父权制”这种十分尖锐的评论,不必勃然大怒,给人家扣上反共反社会主义的大帽子,倒要静心反思,过去我们是否有对妇女、对女干部管治、管教过严之处。由于受苏联模式政治权力过度集中和意识形态管教过严的影响,由于我国封建主义礼教传统影响太深,男尊女卑,歧视妇女的思想根深蒂固,确实应该大力革除。1978年实行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社会生产力大有提高,今天已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传统苏联模式的计划经济已经逐步转轨到现代市场经济,我国妇女的就业面已大为拓宽。正如本书第六章所指出的,至2010年,全国城镇单位女性就业人数达到4826万人,占职工总数37.3%。改革开放也使我国广大妇女的政治观念、思想意识和生活方式都发生了重大变化,赶上了全球化和现代化的新潮流。中共对妇女工作的领导方式也发生了很大改变。中共领导的全国妇女联合会本来是正部级的准政府组织,可是1988年全国妇联第六次代表大会通过的新章程已经把妇联的定位由“党联系群众的纽带”改变为“党和政府联系妇女群众的桥梁和纽带”。这就表明妇联已经不是政府组织了。到1994年2月中国政府在《贯彻执行<内罗毕战略>的报告》中进而正式明确宣布:“全国妇联组织是全国最大的提高妇女地位的非政府组织”,这样全国妇联和改革开放以来新成立的一万多个各种各样的妇女组织(如妇女心里咨询中心、农家女文化发展中心等)就能够为提高妇女素质、发挥妇女作用、维护妇女权益、促进妇女解放发挥更为重要的作用。同时我们还要清醒地认识到改革开放也给妇女解放事业带来新的挑战。本书列举出就业市场的性别歧视日益严重、妇女参政的比例下降、农村妇女生存状况下降、土地权益得不到维护等现象的出现。此外,我认为更为严重的是西方资本主义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大量侵蚀,各种资本主义社会的腐朽现象开始在我国出现。极端个人主义、拜金主义、享乐主义使不少男女不求上进、不负责任、没有理想、追求安逸享乐;社会离婚率不断上升,家庭破裂日益严重,官场腐败加剧,社会贫富分化加重,包二奶、包三奶现象涌现,以至妇女中已形成一个特殊的“二奶阶层”,甚至在一些地方出现了“二奶区”“二奶村”。1953年以来我国早已消灭的娼妓制度又死灰复燃,色情行业已经与赌博、吸毒形成黄、赌、毒三害。当今的卖淫现象已经不局限于原来的妓院,而是已经多元化、多样化,出现了四种淫乱场所,即所谓鸡店(妇女卖淫)、鸭店(男士卖淫)、鹅店(男女混合卖淫),企鹅店(同性恋者幽会场所)。我在《参考消息》2015年5月15日第15版观察中国版面读到一篇题为《中国“同直婚姻”潜伏复杂因素》的报道。何谓“同直婚姻”?文章并未给出解释。其中讲述青岛大学附属医院学者张百川的研究报告谈及当今中国“同直婚姻”造成诸多危害。我读后反复琢磨才弄清所谓“同直婚姻”是指同性恋者又与异性结婚。细加分类,既有“男同”与“直女”结婚的,女的被称为“同妻”;也有“女同”与“男直”结婚的,男的被称为“同夫”。这样的“同直婚姻”在当今中国据说已涉及4千万人。这是社会风气败坏的不良现象。总之,当今我国尚未完全清除苏联模式的弊端,尚未完全清除东方封建主义家长制、父权制、男尊女卑的余毒,又增添了西方资本主义极端个人主义、拜金主义和享乐主义的新害。这就是今天我国妇女解放事业面临的新问题。

第四个问题,今后中国妇女解放运动要如何在借鉴国外经验的基础上,取得更进一步的发展?本书第六章最后一节“北欧妇女运动的成就与启示”给予了简要的回答。北欧瑞典、丹麦、挪威、芬兰、冰岛五国的妇女不论在就业、参政、享有的社会福利、占有的社会地位等方面都位居世界前列。书中列举的一些数据有力地证实了这个结论。以瑞典为例,妇女就业率在1995年瑞典社会民主党执政时达到81%,随后均保持在70%以上;即使2006年该党下台后,妇女就业率在2007年仍保持在73.2%。从欧洲多国政府中女部长所占比例来看,1993年挪威占42.1%,瑞典和丹麦均占33.3%,而法国只占10.3%,英国只占9%,意大利只占11.5%,南北欧差距相当大。从女性议员比例来看,2006年北欧五国均达到40%以上,而同时期世界各国女议员平均比例只有14.4%。北欧五国妇女运动能取得如此之高的成就,是由多方面的原因造就的。本书指出:第一是强大的劳工运动的成果。第二,女权主义运动争取的结果。第三,政府倾斜性政策的扶持。其实最关键的是北欧诸国长期是由社会民主党执政,该党依靠劳工运动和广大妇女的支持,通过议会竞选取得多数席位,从而上台执政。为什么北欧诸国的社会民主党能够如此重视妇女问题并在执政期间推动妇女运动取得重大成绩?这就要深入了解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发展的历史。在19世纪,第一国际和第二国际时期,各国社会民主党内一直存在革命派和改良派的分歧、对立和斗争。这两派本来是同根、同宗、同义同党;但是到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时,因改良派主张拥护本国资产阶级政府进行的帝国主义战争,而革命派则站在无产阶级国际主义立场上反对帝国主义战争,终于使两派彻底分裂,分道扬镳。到1918年俄国社会民主党带头改名为俄国共产党,随后各国社会民主党内的革命派都纷纷退出并另建共产党。此后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就兵分两路,共产党与社会党这两类社会主义政党各走革命与改良两条不同道路,长期对峙、对立、对抗。共产党主张通过武装斗争夺取政权,通过社会主义革命来实现妇女解放;社会民主党则主张在保留资本主义体制的前提下,通过议会竞争上台执政,通过政府支持推动妇女就业和参政议政。实践证明,通过改良之路难以实现社会主义,但是在促进妇女解放这方面有值得我们借鉴之处。这里试以执政次数最多、执政时间最长的瑞典社会民主党为例加以说明。该党成立于1889年,1917年与自由党组成联合政府(这一年党内革命派退出另建左翼社会党,后改名瑞典共产党),1920年和1921年两次单独执政。1932年后又单独执政或联合执政,直至1976年在议会大选中失利下台。随后又先后在1982~1991年、1994~2006年期间上台执政,几上几下,先后执政时间长达65年之久。瑞典社会民主党之所以能够长期执政,除了主要依靠工会和广大职工的支持外,在很大程度上也离不开广大妇女的支持。该党能够与时俱进,不断更新自己的纲领与政策。从上世纪90年代起就主张把党建设为跨越社会多阶级的多元化的现代政党,而不仅仅是工人阶级政党。2001年党代表大会通过的新党纲表明党的奋斗目标是要创建“一个在家庭生活、职业生活和社会生活中男女享有平等权利和同等责任的社会。从这个基本观点出发,社会民主党同时也是一个女权主义的党。”③这样就把资本主义的女权主义改归到社会主义旗帜下。瑞典社会民主党关注妇女权益,早在1920年就成立社会主义妇女联盟,作为党联系妇女的纽带;后又创办了上千个妇女俱乐部。社会民主党执政时期,妇女联盟可以从政府得到大量津贴,用来在广大妇女中开展多种活动。社会民主党执政期间推行一系列推动男女平等的政策,注重发展教育,教育中注重培养学生独立自主、自由探讨、崇尚科学、追求平等;注重社会福利,做到“从摇篮到坟墓”全面包管;对有子女的夫妇优先解决住宅问题,实行家务工作社会化以减轻家庭妇女的负担;对孕妇和产妇实行保险,给予特殊关照;产妇休长假,其丈夫同等休假,分担家务劳动;在议会选举中鼓励妇女勇于独立参选。社会民主党重视发展女党员,选拔女干部,2007年党代表大会选举出类拔萃的女中央委员莫娜萨琳为党中央主席。

北欧国家在推动妇女运动方面所取得的成就与经验值得我们借鉴。借鉴并不意味着简单照搬,同时也要认识到,其他西方发达国家妇女运动的经验也有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世界各国在推动妇女解放和妇女发展方面行之有效的先进经验,我们都要借鉴吸纳;联合国在推动男女平等、促进妇女发展发面的举措,我们也要努力贯彻。我们更要着重克服苏联模式的弊端,清除封建文化中的糟粕和西方文化中各种不良思潮的影响,重视提高妇女的文化素质、文明素养,鼓励妇女们勇于善于争取自身的自由解放和全面发展。我很高兴地读到2014年10月10日新华社北京电讯发布的全国妇联课题组撰稿的《夯实男女平等国策的价值观基础》的长篇报道。其中揭示了当前我国社会存在的男尊女卑、扭曲女性的重重思想和种种表现,指出了男女平等价值观是马克思主义妇女理论的集中表现和我国的基本国策,分析了男女平等价值观的思想渊源,阐释了男女平等价值观的理论内涵,提出了探索培育和践行男女平等价值观的有效途径。文中指明的有效途径有四个:即积极推动相关法律政策体现男女平等价值观,充分发挥媒体的传播和监督作用,多渠道开展男女平等价值观的教育培训,以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面向社区和家庭宣传男女平等价值观。只要真正广为普及男女平等价值观,妇女们积极主动践行,政府和各种社会组织大力推动和支持,中国特色的妇女解放事业必将取得更加辉煌的成就。书末作者在结论中强调人的解放是妇女解放的前提,只有社会主义才能彻底实现男女平等和妇女解放。妇女的自由解放和全面发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这是很有理论深度的重要见解。我大胆设想,如果在政工师、法官、律师、医师、教师、经济师、设计师、会计师、科学家、艺术家这十个行业中,中国妇女都能撑起“半边天”,这将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妇女解放事业取得伟大成就的标志。我相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妇女解放事业所取得的成就与进步,将是对世界社会主义妇女运动的良好示范和有力推动。

本文开篇说到,我先后为有关妇女问题的学术著作写了三篇序文。第一篇是关于三八妇女节考的,第二篇是关于民国时期妇女权益的。只有这一篇是回顾和评价新中国六十多年妇女解放运动的,视野最宽泛纵深,主题最贴近现实,内容最丰富多采,论述最周全详尽。我深信这样一本学术著作的出版,对于读者深入细致地了解新中国妇女解放运动的历程和今后的发展前景很有帮助,而且还会推进我国妇女解放问题的进一步研究,同时也衷心希望王涛女士今后有更新的关于妇女解放问题的论著问世。谨此为序。

[注释]

①见《“一大”前后》(二),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第59页。

②郭俊卿(1930~1983年),女,辽宁省凌源县三十家子(今三十家子镇)北店村人。1945年,14岁的郭俊卿虚报年龄、乔装成男孩参加了八路军,先后当过通信员、警卫员、班长、连队文书和副指导员。在艰苦的战争岁月里,她女扮男装5年之久,和男同志一样,冲锋陷阵,征战沙场,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出生入死,屡建奇功,被誉为“现代花木兰”。1947年6月,她加入了中国共产党。1950年9月被中央军委授予“全国女战斗英雄”“现代花木兰”荣誉称号,荣获模范奖章、勇敢奖章和毛泽东奖章各1枚。2009年9月10日,被评为“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之一。毛主席如此评价郭俊卿:“巾帼不让须眉,是一位合格的共产主义战士!”

③高锋、时红编译:《瑞典社会主义模式:述评与文献》,中央编译出版社2009年版,第282页。

责任编辑:刘华安

D05

A

1008-4479(2015)05-0092-06

2015-06-17

高放,中国人民大学荣誉一级教授,博士生导师。

猜你喜欢
妇女运动
漳浦县妇联走访慰问“两癌”贫困妇女
如何提升妇女获得感——陕西妇联持续深化改革
不正经运动范
当代妇女的工作
《妇女法》也要治未病等9则
古代都做什么运动
疯狂的运动
强奸罪立法和执法中对妇女的性别歧视
妇女应注意“自行车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