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培军
(中共中央党校 政法教研部,北京 海淀 100091)
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研究
孙培军
(中共中央党校 政法教研部,北京 海淀 10009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有其独特的性质和内涵,形成方向、主体和途径的特色,并有其特殊的理论原因、历史原因和现实原因。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道路,必须处理好改革与稳定,市场经济与民主政治,执政党、国家和社会,制度和文化,域外经验和本土实践等几个关系,从而增强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发展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内涵;原因;关系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是独特的成功发展之路,能够实现好公民权益和调节好各种政治关系。但由于各方面原因的限制,我国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发展道路还不够成熟、不够定型。有鉴于此,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要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强调,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根本保障,要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法治化。因此,为了给国家长治久安提供一整套更完备、更稳定、更管用的制度体系,必须始终自觉地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
政治制度在一个国家的制度体系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选择什么样的政治制度,将直接影响到这个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水平。经过多年革命、建设、改革的实践,中国选择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在方向、主体和途径三个方面彰显道路自信。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的性质
一个国家的发展是多方面的,包括经济、社会、政治、文化以及生态文明等方面。其中,政治对一个现代国家的建设和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毛泽东同志认为:政治是统帅,是灵魂;邓小平同志深刻地强调:“我们所有的改革最终能不能成功,还是决定于政治体制的改革。”[1]政治的性质和作用,决定了政治发展道路的重要性;发展道路与政治文明、现代化,都具有强相关性。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个国家的政治制度取决于这个国家的经济社会基础,同时又反作用于这个国家的经济社会基础,乃至于起到决定性作用。在一个国家的各种制度中,政治制度处于关键环节。”[2]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组成部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具有其特殊性和优越性。这条道路是否完善定型,将直接关系到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三者是否能够有机统一,直接关系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是否实现。可以说,中国政治是对经济、社会和文化起到促进作用的一种“有效政治”。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的基本内涵
根据党的十七大、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全会和十八届四中全会有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的表述,结合学术研究和实践情况,可以从方向、主体和途径三个方面来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的内涵。
1.方向。现代政治的显著标志就是民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的方向是社会主义民主。在我们国家,社会主义民主就是人民民主,其根本原则是党的领导、依法治国与人民当家作主的有机统一。需要指出的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是要实现更加广泛、更加充分、更加健全的民主:从民主的主体上看,是国家民主、政党民主和社会民主的有机统一;从民主的形态看,是选举民主和协商民主的有机统一;从民主的过程看,是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监督和民主管理的有机统一。
2.主体。基于中国的历史和现实,中国政治舞台是由党、国家(政府)、社会这三大主体构成的。党包括中国共产党和民主党派,国家主要是指它的代理者政府,社会则包括各类社会组织和普通公民。三大主体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上扮演的角色和起到的作用是各不相同的:中国共产党是党和国家事业的领导核心,居于领导和执政地位,民主党派则是参政党,起到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的作用;政府则是改革和建设的主导者,发挥宏观调控、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功能;社会是协同和参与者,各类社会组织和公民个人是中国政治的重要参与者,对政治发展发挥着越来越显著的作用。
3.途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的路径主要落实在:一个根本政治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三个基本政治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以及基层群众自治制度。这四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体现了宪法规定的社会主义法制、民主集中制、尊重和保障人权等原则,正确处理了中央和地方、民族、各方面利益等关系。根本而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体现了社会主义中国的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性质,必须始终坚持和完善,增强制度执行力。
一个国家走什么样的政治发展道路,是根据这个国家的国情和国家性质确定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在长期实践中走出的一条符合我国国情,顺应时代潮流,有理论依据、历史背景和现实基础的必由之路。
(一)理论依据
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有深厚的理论依据,吸收和借鉴了古今中外的政治发展理论。
1.国外政治发展理论的批判和借鉴。政治发展问题属于发展政治学的研究范围。许多西方发展政治学者以价值中立的科学态度,认为后发国家和先发国家在政治发展的起点、条件、路径、过程、效果等方面都有所差异,选择的发展道路必然呈现多样性。因此,随着民主化浪潮此起彼伏,很多西方学者和政治家的关注点已经从民主转型转移到民主巩固上。这是因为后发国家的民主试验出现了很多问题,比如经济发展停滞、社会动荡,等等。在这种情况下,许多国家转而选择威权政体,由军人或者极具权威的政治家执掌政权。这种体制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社会动荡问题,实现了经济发展,但由于军人干政、官员腐败、社会不公等问题日益突显,不少威权政体的国家又“回归”民主体制。然而,此时的民主模式,已是结合本国实际和民主普遍要求的政治发展模式。
2.中国特色民主政治理论的探索。中国政治学者对西方现代化理论、文明转型理论、民主化理论等加以借鉴和批判,逐渐形成中国特色政治发展理论,关于“中国式民主”的讨论可见一斑。党中央和国务院也先后发布关于政治制度的白皮书和意见,如《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中国的民族区域自治》 《中国的政党制度》和《关于加强人民政协协商民主建设的实施意见》。不管是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还是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的系列重要讲话,在政治方面都试图回答在中国这样一个人口众多、情况复杂,又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国家如何发展中国民主的问题,形成并不断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理论。
(二)历史背景
1.近代到建国的摸索。在中国建立什么样的政治制度,是近代以来中国人民面临的一个历史性课题。自19世纪中期以来,中国的精英一直为中国的发展殚精竭虑。从洋务运动到百日维新,再到辛亥革命和新文化运动,许多仁人志士在追求民主的道路上做过多种尝试和努力,包括尝试西方议会制度和多党制度,最终都因不符合中国国情、不符合中国人民的根本利益而没有获得成功。真正的发展是在1949年新中国的成立,中国彻底摆脱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实现了国家统一、独立自主,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以后,中国的民主发展才慢慢走上正轨。
2.建国后的经验和教训。社会主义制度确立后,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对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进行了积极而有益的探索,并取得了重大成就。但由于1957年后党内的“左”倾错误,我国民主政治建设发生了重大失误;十年“文化大革命”对于民主和法制的严重践踏,打断了中国正常的政治发展进程,同时,也充分暴露了我们在民主理论、民主实践两方面的缺失。对此,邓小平深刻地指出:“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一系列新的政策。就国内政策而言,最重大的有两条,一条是政治上发展民主,一条是经济上进行改革,同时相应地进行社会其他领域的改革。”[4]
(三)现实基础
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有深厚的现实基础,是由世情、国情和党情决定的。
1.发展中国家面临民主转型和民主巩固的世界难题。西方国家以西方民主为普世价值,宣称“意识形态的终结”,向发展中国家输出民主。令人诧异的是,许多发生颜色革命的国家却陷入国家治理失效的困境,在形式上国家具备了民主的制度,但在实质上,民主的质量却堪忧,国家能力不足,社会陷入混乱之中,民众的幸福无从保证。这种现象是程序民主和实体民主、民主和治理、合法性和有效性没有统一起来而造成的。
2.中国面临复杂的利益主体、社会结构和国家制度的国情。一是利益主体的权益意识明晰、价值观的多元性,主体的权利和利益意识日渐明晰引发分化和冲突。二是社会变迁和转型带来的社会结构和阶层的断裂、失衡、博弈,转型社会陷入利益冲突,社会基础秩序堪忧。三是国家和政府在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方面的体制、制度、政策、法律等有待改善,尤其是在转型期的战略和策略,跟不上利益主体的要求和社会结构转型的速度与质量,治理效果不佳。
3.中国共产党面临着特殊考验和风险的党情。中国共产党在执政考验、改革开放考验、市场经济考验和外部环境考验下,容易走向精神懈怠的危险、能力不足的危险、脱离群众的危险和消极腐败的危险。因此,党必须在提高科学判断形势的能力、驾驭市场经济的能力、依法执政的能力、防腐拒变的能力和应付国内外各种复杂局面的能力中不断调试和提升。
党的十八提出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的七条内容,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着重强调了推动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与时俱进、推进协商民主广泛多层制度化发展、发展基层民主三个方面,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强调完善国家机构组织法,完善选举制度和工作机制;加快推进反腐败国家立法,完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为了落实这些战略和策略,需要在理论和实践中处理好5个关系。
(一)改革与稳定的关系
道路的策略与战略是一个宏观问题,主要指改革、发展与稳定的关系。总体而言,改革是动力,发展是目的,稳定是基础。
1.积极稳妥地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在改革中维护稳定。政治体制改革涉及改革的目标、模式与道路,改革的动力、战略与策略,改革的经验、问题和挑战等方面。需要强调,国内外存在一种政治体制改革滞后论,认为政治体制改革滞后于经济体制改革,甚至认为政治体制改革根本没有,不少人把中国的“一切成绩都归之于经济,把一切问题都归之于政治”,承认经济上的进步,但是,否认政治上的积极变化,也即脱离政治发展来考察中国的经济进步。事实上,邓小平敏锐地及时提出经济体制改革与政治体制改革必须相适应、相配套,“不改革政治体制,就不能保障经济体制改革的成果。”[4]因此,“政治体制改革同经济体制改革应该相互依赖,相互配合。只搞经济体制改革,不搞政治体制改革,经济体制改革也搞不通。”[5]基于此,邓小平得出的结论是:“我们所有的改革最终能不能成功,还是决定于政治体制的改革。”[6]进而,党和国家提出了积极稳妥地推进政治体制改革,要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而不断深化,与人民群众政治参与积极性的不断提高相适应。
2.树立正确的稳定观,在稳定中推进改革。稳定问题包括社会稳定的性质、特点、问题、对策等方面。其中,社会稳定的性质界定是关注的焦点,这是分析社会稳定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对策的前提。简单而言,社会稳定有两种类型:刚性稳定和韧性稳定。刚性稳定认为社会稳定就是铁板一块,视社会上存在的一些不和谐因素为洪水猛兽,必须采取一切手段加以控制,一个现实表现就是备受质疑的“维稳怪圈”;而韧性稳定强调社会稳定是动态的,社会和谐是和而不同,认为社会矛盾和冲突是有必然原因的,而且是有积极的作用,主张以利益表达制度化实现社会的长治久安,这符合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此外,社会稳定问题也是社会管理问题,从刚性稳定转向韧性稳定的稳定观,是社会管理创新的需要。因此,要正视社会管理存在的不足,以制度化治理的理念和措施加以应对。
(二)市场经济与民主政治的关系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必须依靠强大的动力来推进,中国政治发展取得的成就,一方面由于遵循了政治发展规律,另一方面,是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影响。市场经济与民主政治之间是相互关联的,但这种关联是正反两面的。
1.强化市场对民主的正面效应。市场经济的自由、平等、竞争、公平等理念与民主具有内在的契合性,特别是市场上利益主体能够培养参与、合作等习惯。可以说,中国的民主政治起步本身也与经济有关,像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本身,既是经济变革,也是政治变革,对农村经济和政治都起到了促进作用。邓小平曾将政治发展与经济改革视为中国改革开放总目标中最重要的两个方面,并采取了“政治工作要落实到经济上面,政治问题要从经济的角度来解决,”这实际上是“寓政治发展于经济改革之中”的道路。又比如,近年来对私营企业主政治参与问题、基层群众自治中的经济能人和富人参政等问题的关注,这些参与主体对中国民主政治,特别是对基层民主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同时,在一些经济发展比较好的地区,民主的实践和理论也比较完善,出现了一些创新性的举措。
2.着力克服市场对民主的负面效应。相应地,市场经济的发达,并不必然地带来民主和好的民主,有时反而会阻碍民主的发展,甚至走向民主的反面。第一,市场经济存在垄断、放任等负面因素,当权力和资本共谋时,会形成垄断利益集团,这既背离了社会主义,也与民主政治不相符。第二,市场经济发展的不平衡,也会引发不同地区之间、不同群体之间的利益矛盾和冲突,特别是干群之间、贫富之间、劳资之间存在着不和谐。这从近年来群体性事件的频发多发于这三个方面,就可见一斑。这些问题的存在,一方面,因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体制、机制、程序、规范以及具体运行还存在不完善的地方,在保障人民民主权利、发挥人民创造精神方面还存在一些不足。另一方面,也反作用于民主体制和机制,对民主的理念和实践形成冲击。
(三)执政党、国家和社会的关系
基于中国独特的历史、社会和文化情景,结合中国革命、改革和建设的实践,中国政治舞台上的角色是由执政党、国家和社会这三者构成的。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在“加强重点领域立法”部分,强调要依法保障公民权利,实现公民权利保障法治化,健全公民权利救济渠道和方式。因此,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上,这三类主体之间的关系涉及到党权、政权和民权的权力边界、权力制约等。
1.党内民主与人民民主的关系。中国的问题关键在党,在民主道路问题上也自然如此。因此,以扩大党内民主带动人民民主,以增强党内和谐促进社会和谐,是一条重要的民主发展策略,符合以政党推动政治体制改革的理论和路径选择。近年来,基层有很多创新实践,如“两票制”、公推直选、“两代表一委员”联系群众活动、“民心通”工程等。这些基层民主创新性的实践形式,既是党内民主的创新,更是党内民主示范和带动人民民主的创新,是民意和党管干部的有机统一。对这些基层创新实践的分析和反思的意义,在于开发中国民主化的体制内资源的党内民主,事关整个政治发展和政治现代化的战略。党的十八大提出要“健全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强调“推进协商民主多层制度化发展”,这为党内民主和人民民主的联动和双赢提供了良好平台。
2.民主和法治的关系。民主是法治的基础,法治是民主的保障。邓小平强调:“社会主义民主和社会主义法制是不可分的。不要社会主义法制的民主,不要党的领导的民主,不要纪律和秩序的民主,绝不是社会主义民主。”[7]所以,他认为,“为了保障人民民主,必须加强法制。必须使民主制度化、法律化,使这种制度和法律不因领导人的改变而改变,不因领导人的看法和注意力的改变而改变。”[8]根本而言,处理好民主和法治的关系,关键在于全面贯彻实施和落实宪法,这是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首要任务和基础性工作。为此,第一,要完善以宪法为统帅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把国家各项事业和各项工作纳入法制轨道,坚决实行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实现国家和社会生活的制度化、法制化。第二,要保证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尊重和保障人权,保证人民依法享有广泛的权利和自由;要使宪法深入人心,走入人民群众,使实施宪法真正成为全体人民的要求和自觉行动。第三,改进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必须依据党章从严治党、依据宪法治国理政。党领导人民制定宪法和法律,党领导人民执行宪法和法律,党自身必须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活动,真正做到党领导立法、保证执法、带头守法。[9]
从本质上看,民主和法治要求执政党与国家、执政党与社会、国家与社会之间的关系必须走向法治化,各自的权力必须在宪法和法律下运行,“公”权力和“私”权利之间必须形成明确的边界,通过权利来制约权力,防止权力滥用和腐败,维护公民权益。目前,中国共产党正在构建党内法规制度体系,颁布了《中国共产党党组工作条例(试行)》、《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和《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等党内法规。
3.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的关系。基于中国历史和现实下的政治资源,中国政治发展是从基层民主做起的。中国共产党对于这种自下而上的民主要求予以了积极回应。党的十七大首次将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确立为我国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的重要内容和四大社会主义政治制度之一,并且要求“必须作为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基础性工程重点推进”。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更加重视中央的率先垂范,在党务公开、党内监督等问题上做出了表率。同时,从发展趋势上看,基层民主在纵向层级上要有所延伸。向上延伸主要是将农村的基层群众自治向乡镇自治延伸,从而使村民自治与乡镇自治有效地衔接起来;向下延伸是指自治层级在农村从村委会向自然村延伸,在城市向院落、门栋延伸。中国目前大约有67万个行政村,320多万个自然村,向下延伸的空间很大。按照国家的十二五规划和党的十八的新要求,必须强调城乡社区治理,强化城乡社区自治和服务,将社区作为城乡基层民主发展的战略政治空间加以建设。经由此道,中国政治发展形成上下联动的发展格局,民主政治走向良性的、深度的发展。
(四)制度和文化的关系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是有客观发展途径的,既需要制度建设,又需要文化建设,用社会资本为政治发展道路注入强大动力,在制度执行中实现观念、制度和利益的统一。
1.制度建设和文化建设同时并举。第一,要把坚定制度自信和不断改革创新统一起来,在坚持根本政治制度、基本政治制度的基础上,不断推进制度体系的完善和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建设的“硬件”是政治制度化,保障公民有序参与。落实到制度层面,就是四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依靠这四大制度,公民可以通过有序参与来维护和实现自身权益。第二,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建设的“软件”是公民文化。从特征上而言,这种公民文化是民主的,具有参与、自治、平等、公平、信任、竞争等民主特征;从本质上而言,这种公民文化是将民主视为治理方式和生活方式的统一体,锻炼自我思考、自我反省和自我决定的能力。
2.投资社会资本,充分发挥其作用。近年来,各界对社会资本的理论和实践给予较多的关注。社会资本强调信任、规范和合作,是使民主运转起来的重要动力。前文分析到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的方向、主体和途径要素,是与社会资本的上述因素相联系的。以主体的组织结构为例,采取垂直型还是扁平型组织模式,影响着公民参与政治的热情和成效。因此,必须培育公民之间、官民之间、央地之间和府际之间的信任、规范和合作。
(五)域外经验与本土实践的关系
政治发展道路存在着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在现实中表现为中国模式、西方模式、拉美模式、发展中国家模式等不同发展道路。中国政治发展道路要处理好这些域外经验和本土实践的关系。
1.兼收并蓄。不同模式既有其内在独特的制度变迁和成熟逻辑,是不可复制和移植的,是与自身的政治生态相适应的,但又有一些共通的规律性东西,是可以借鉴和吸收的。习近平总书记清楚地指出:“我们需要借鉴国外政治文明有益成果,但绝不能放弃中国政治制度的根本。中国有960多万平方公里土地、56个民族,我们能照谁的模式办?谁又能指手画脚告诉我们该怎么办?对丰富多彩的世界,我们应该秉持兼容并蓄的态度,虚心学习他人的好东西,在独立自主的立场上把他人的好东西加以消化吸收,化成我们自己的好东西,但决不能囫囵吞枣、决不能邯郸学步。照抄照搬他国的政治制度行不通,会水土不服,会画虎不成反类犬,甚至会把国家前途命运葬送掉。只有扎根本国土壤、汲取充沛养分的制度,才最可靠、也最管用。”[10]
2.坚定自信。政治发展要借鉴世界各国的政治文明成果,同时,第一,要不断扩大自己的优势和特点。在人权、选举制度、法治等重大政治问题上,必须气定神闲,不能以西方政治制度模式为放之四海的标准。第二,坚持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成立6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提出的评价一个国家政治制度是不是民主的、有效的“八个能否”标准,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的方向、主题和途径的优势功能,以制度的强大执行力展现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旺盛的生命力。
[1][3][4][5][6][7][8]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164、116、3、176、164、359、146.
[2][10]习近平.在庆祝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成立6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EB/OL].新华网,2014-09-05.
[9]习近平.在首都各界纪念现行宪法公布施行3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EB/OL].新华网,2012-12-04.
责任编辑:许如江
D621
A
1671-2994(2015)06-0052-05
2015-09-28
孙培军(1983-),男,山东临沂人,中共中央党校政法教研部讲师,政治学博士。研究方向:政治学理论,中国政治。
*本文系作者主持的2015年中共中央党校青年项目《依法化解基层社会矛盾问题研究》的阶段性成果(项目由中国马克思主义研究基金会资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