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咏霞
(淳安县文化馆,浙江 淳安 311700)
浅谈舞蹈和戏曲音乐
潘咏霞
(淳安县文化馆,浙江 淳安 311700)
【摘要】艺术门类之间是相通相容的。但并不是艺术门类之间的简单相加就会形成新的艺术欣赏点。在本文中,笔者将尝试就自己的所知所学并结合亲身经历与艺术实践,来谈一谈群众舞蹈与音乐的有机结合,通过那些已取得广泛影响力、家喻户晓的知名民间舞蹈,来对民间吹打乐和戏曲锣鼓经在舞蹈作品中的不同运用进行探究。
【关键词】戏曲舞蹈;舞蹈中的戏曲;戏曲锣鼓 ;戏曲和舞蹈的结合
音乐与舞蹈素来是人类艺术王国中的一对孪生姐妹。在古今中外的艺术史中,可以找到音乐与舞蹈结合的精彩篇章。遗憾的是,随着人类文化的进步、社会分工的精细,艺术随之分化为若干个门类,音乐和舞蹈也渐渐分野了。此后,随着社会的演进,音乐和舞蹈时而分离,时而融合。每一次分离,各自都达到自身的独立;而每一次融合,则以各自新的起点,相互综合为一个新的艺术品种。实际上,音乐和舞蹈这对人类艺术的“孪生姐妹”长期都在以一种高度融合,甚至是“合而为一”的方式呈现在历史中。在本文中,笔者将尝试就自己的所知所学并结合亲身经历与艺术实践,来谈一谈近年来中国舞蹈与戏曲音乐的有机结合。文章不足之处,希望各位专家不吝赐教。
在谈及舞蹈和戏曲时,人们习惯于将戏曲放在前,叫戏曲舞蹈。有关戏曲和舞蹈的论说谈吐很早就已经在各类报刊等媒体中拜读过。综观戏曲舞蹈的形成发展以及民间歌舞走向戏曲发展的趋势,可见戏曲之兴盛对舞蹈的吞噬。但戏曲舞蹈毕竟不是独立的舞蹈,它与纯舞蹈不同,其不同在于舞蹈的抒情、造型和描绘的功能,统统必须服从戏剧性的要求。戏剧动作被夸张而舞蹈化,以符合音乐歌唱的韵律,且舞蹈的动作力求符合戏剧剧情的需要。戏曲这种主体意识的强化,使得舞蹈只能是戏曲的表现工具。
舞蹈在戏曲中的融合,不仅仅表现在动作上。不难发现,戏曲中的舞蹈音乐背景都是在传统的戏曲腔调中进行的。也就是说,戏曲中的群舞,包括服装、道具、韵味、动作程式等都可以是现代性的舞台舞蹈模式,而它的灵魂——音乐却始终脱离不开戏曲。曾在一次戏剧研讨会上,有人谈起了舞台创作中“戏不够,舞来凑”现象,实际是指非戏曲的舞蹈和所谓“外插花”的包装。舞台上不相干的群舞取代了主角的表演,看着很热闹,但与剧情的推进无关,与剧种的本体无关。这样隔靴挠痒的舞蹈,把许多特色鲜明的地方戏曲都搞成了一种风格、一套模式,当然以没有为好了。但老艺术家袁雪芬却认为:今天的实际问题是“戏不够,舞也不够”。真正遵循以写意为美学原则、以程式为表现形式去编排的戏曲舞蹈绝不是多了,而是太少了。
说到这儿,不由得想起了睦剧小戏《鸳鸯马》。近几年响应国家号召,政府开始大力弘扬新农村文化建设以及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各地文化部门也大力鼓励反映此类主题的各类作品创作。《鸳鸯马》便在这种形式下诞生。值得一提的是:《鸳鸯马》的剧本出自一位舞蹈编导专业人士之手,而他年轻时却是一位舞台上的专业戏曲演员。两种艺术人生的有机结合在《鸳鸯马》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演出中,在浓郁的睦剧曲调中,演员们的动作程式使用了夸张的舞蹈化,使原本僵化老套无人欣赏的戏曲通过滑稽性的舞蹈令舞台表演出神入化,让观众席中不时爆发出热烈的掌声和开怀的笑声。同时该作品也赢得了在场专家评委的一致好评。2008年在全国新农村文艺题材文艺汇演中,从淳安小山村走出去的睦剧小戏《鸳鸯马》获得了最高奖“金穗奖”荣誉称号。王国维早就提出戏曲是“歌舞演故事”。如果没有舞蹈,削弱或舍弃舞蹈在戏曲演出中的作用,那么,看戏也就没多少娱乐欣赏的味道了。
中国戏曲剧种繁多,各有其渊源和发展脉络,而在使用锣鼓这一点上却是共同的。锣鼓是戏剧节奏的支柱。戏曲的唱念、表演、舞蹈、武打,都具有很强的节奏性,而锣鼓是一种音响强烈、节奏鲜明的乐器,有了锣鼓的伴奏配合,能增强戏曲演唱、表演的节奏感和动作的准确性,帮助表现人物情绪,点染戏剧色彩,烘托和渲染舞台气氛。通过各种成套的锣鼓点,人物的喜怒哀乐以及由此引起的肢体舞蹈动作,便在锣鼓轻重缓急的敲击声中表现出来。锣鼓经也由简单逐步变为复杂。观众也认可了带锣鼓敲击的舞台表演。没有锣鼓敲击的戏剧表演,观众便觉索然无味。
广场舞蹈因其表演形式、演出效果等等因素,其舞蹈背景音乐都较多地使用戏曲音乐中的锣鼓打击音乐,像一些舞龙表演、舞狮表演等等。甚至于有些民间广场舞蹈将戏曲中的各种鼓直接作为舞台道具,在演出中将鼓点的节奏敲击与人体的舞蹈结合得淋漓尽致,令演出中的观众情绪高昂振奋,演出效果达到极佳。浙江省近几年在广场舞蹈中,鼓乐舞蹈作品层出不穷,精品节目也是越来越多,如《象山渔鼓》、《义乌商鼓》、《懈浦船鼓》、《温岭大奏鼓》等等。无论是广场舞蹈将戏曲锣鼓打击乐作为舞蹈背景音乐,还是直接搬上舞台同舞蹈结合表演,戏曲打击乐的应用都有力地烘托出了舞蹈的气势效果以及广场舞蹈表演的灵活性。
再来看一看舞台舞蹈在这方面的合理应用。近些年,越来越频繁地看到许多已获得成功的舞台舞蹈作品,其舞蹈音乐许多地方都画龙点睛般用到了戏曲中典型的锣鼓打击乐。本人最初对舞台舞蹈中锣鼓打击乐应用产生浓厚兴趣的是从《俏花旦》开始的。《俏花旦》是2003年在成都举行的“桃李杯”舞蹈大赛的金奖节目。它是川剧和舞蹈相结合的产物,最大创新就是演员们头戴传统川剧的花翎只有一根长翎子,演员可以像川剧中甩头发一样甩舞翎子,动感十足。更加让人耳目一新的是它的伴奏锣鼓不是真正的器乐,而是用人声担任的‘肉锣鼓’, “茨来,茨来,茨来来” 的川剧帮腔,使得地方色彩十分浓郁。当时参加 “桃李杯”比赛的古典舞作品非常多,唯独《俏花旦》将许多的戏曲元素非常独到地揉进舞蹈中,虽然《俏花旦》的编导并不是名校科班出身,但其舞蹈创作理念、设计方法是足以让科班学子莫等闲乎“外面的世界”,莫自足于“虚拟的体系”的。因此在2004年春晚,四川省歌舞剧院24位漂亮火辣的川妹子,凭借独具风情的表演,让亿万观众又一次领略了四川歌舞的魅力。
再来看我们身边的舞台舞蹈《心花怒放》,此舞蹈作品是在2006浙江省舞台舞蹈大赛(省群星奖选拔赛)老年组的金奖作品。初次看这个舞蹈是被其中的音乐吸引了,舞蹈的背景音乐依然使用了戏曲中的锣鼓打击乐,主要以浙江绍兴莲花落的艺术形式,体现出生活在新农村的老年人的幸福生活和喜悦心情。锣鼓铿锵明快的节奏变化再辅以突引主题的快板说唱,人物的心灵律动牢牢地把握在鼓板上,使作品中现代老年人的精神面貌和主体情绪得以充分渲染发挥,因此节目一亮相就引起了现场观众的共鸣,一举夺得了第十四届全国群星奖浙江省舞台舞蹈大赛群星奖选拔赛的金奖。
总而言之,无论是戏曲的歌舞化,还是舞蹈中戏曲元素独特运用的成功,都说明了艺术门类的相通相容性。但是反过来,并不是艺术门类之间的简单相加就会形成新的艺术欣赏点。这就要求创作作品时编导的切入点要准确无误并适当把握取舍,在创作理念、设计方法上有独到的见解,使不同的技艺互相融合,在艺术上达到和谐统一,产生耀眼的艺术火花。
作者简介:潘咏霞(1977- ),女,现任淳安县文化馆副馆长,分管群文业务活动,主要研究方向:舞蹈、戏剧、群文管理。
【中图分类号】J614.93
【文献标志码】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