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兵器工业集团公司财务会计工作

2015-01-30 05:17:56
中国会计年鉴 2015年0期
关键词:军品管控财务

中国兵器工业集团公司财务会计工作

2014年,中国兵器工业集团公司(以下简称集团公司)财务会计工作紧密围绕全价值链体系化精益管理战略,解放思想,全面深化改革,积极推进精益财务体系建设,丰富“四大工程”建设内涵,突出质量效益改善,突出价值创造能力提升,突出存量资源利用,突出经营风险防范,着力开展以价值创造为导向的预算管控和管理风险为核心的内控体系建设,努力追求质量效益型可持续发展目标,推动年度预算目标实现。集团公司全年实现主营业务收入4 001.6亿元,利润总额108.6亿元, 经营性净现金流154.9亿元,经济增加值75.64亿元,经济运行质量持续改善。

一、努力推动年度预算目标实现

(一)坚决抓好“两金”管理。一是细化督促集团公司《军品货款内部结算管理办法》执行,组织对难点环节专项清理,强化军品货款内部结算秩序建设,确保内部欠款情况有明显改观;积极争取军方加快预付款拨款进度,努力做好与军方的结算工作,降低外部军品应收账款规模。二是加强民品应收账款信用政策管理,对客户和经销商进行全面的信用评估,确定并坚守信用额度,并强化信用状况的动态跟踪。三是严格按订单组织生产,合理安排采购周期,细分存货占用,实施差别管理,遵循精益生产的要求控制存货总量。四是深入开展“两金”剖析和其他应收款清理,分类确定管控措施,集团公司将在此基础上选择重点企业、重点产品,强化跟踪落实。五是制定集团公司应收款项和存货管理办法及操作指引,细化流程、明确责任并督导落实到位。

(二)强化实施成本费用控制。一是按照《成本费用管控指引》的要求,制定并严格执行各项定额标准,对民品进行同类对标,抓好成本费用标准管理。二是细化重点成本项目管控目标和措施,通过预算把成本指标的管理压力传递到各业务部门、各责任主体,加强过程管理、分析评价和考核监督。全年列入重点成本管理的项目676项,节约成本目标6.8亿元。三是研究军品科研目标成本管理机制,统一目标价格测算、测评、论证等操作工作标准;实施军品科研目标成本的分级管理,开展科研产品研制全过程目标成本动态监控。四是严控人工成本不合理增长,严格执行人工成本增长与所在业务板块劳动生产率提高挂钩的规定。五是落实集团公司《业务招待费管理规定》,规范包括业务招待费在内的职务消费行为,严格预算管理,准确核算费用。六是加大对成本费用占营业收入比重指标的考核力度,坚决严控一般性管理费用和非生产性支出,效益下滑的单位要严格执行“零增长”预算;全集团业务招待、差旅、会议、办公和交通5项费用同比降低19.12%。

(三)大力开展扭亏增效工作。一是认真梳理2013年底各级亏损企业情况,制定控亏、扭亏的目标和措施,做好问题业务、问题产品退出和股权清理工作。二是继续协调推进华安集团解困工作,为弹箭企业解困提供可供借鉴的典型经验;指导和支持北化集团375厂、哈一机集团127厂、西北工业集团843厂、微机电集团641厂等困难企业改革脱困工作。三是贯彻落实国资委《关于以经济增加值为核心加强中央企业价值管理的指导意见》,以价值链为基础,以提升价值为导向,通过EVA价值导向工具的系统运用切实整合内部经营要素和相关资源,控制成本费用、控制“两金”占用,优化科技投入,创新盈利模式,推动企业向质量效益型可持续发展转变。

二、积极推进精益财务体系建设

(一)细化全面预算管理。按照“制度安排、战略体系、盈利模式、控制标杆、考核标准”的要求,进一步增强预算对总体经营活动的引领和控制能力。一是组织落实集团公司《以价值创造为导向的全面预算管理工作指引》,突出强化财务与业务的融合,继续完善协同工作机制,加强预算与绩效考核的结合。二是突出经济增加值(EVA)、资产负债率、利润、“两金”占用、全员劳动生产率、成本费用占营业收入比重等重点指标的边界管控,细化预算标准,动态预警管理。三是坚持月度通报、季度跟踪、半年推进、年度沟通、问题约谈预算闭环管理机制,加强预算过程管控。四是进一步完善全面预算管理评价制度,强化预算执行的“刚性原则”。

(二)深化资金集中管理。一是继续强化银行账户、资金归集、资金预算等基础管理,实施提升资金集中度的个性化管控措施;财务公司全年金融服务规模达到285亿元,为各子集团和直管单位降本增效超过3亿元。二是稳步推进票据集中管理,依托财务公司金融服务平台,提高票据资源统筹管理信息化水平,降低票据运用业务成本,扩大票据资源运作总量。继续开展集团公司全级次资产统保业务,提高资产保险范围和保障程度,全年保费同口径降低32%。三是试点推动以资金、票据、信用资源集中统一管理为特征的集团公司“大司库”管理运行体系建设,进一步提高金融资源集约化运作水平。

(三)试点划小核算单元。根据企业生产经营管理实际,优化企业内部管理和生产组织,将最基本的价值创造或价值消耗业务单元设定为最小核算单元(如:班组、个人、机台、合同等)。通过全面梳理各业务单元占用的资产及人员状况,确定合理占用及个性化指标,精细核算经营成果,为精准考核激励提供依据,并推动会计核算的精益化,提升会计核算服务管理、服务降本增效的能力。2014年组织兵科院204所、北化集团805厂、华锦集团等8户单位开展试点工作。

(四)推动财务共享服务。将分散在企业不同业务单位的共性、重复性的财会业务逐级集中至子集团或第三方服务中心处理,采取相同的运作模式、业务流程和规则,实施流程再造与标准化,以提高业务的专业化建设水平。同时,增加财务对生产经营的服务、支撑职能,增强财务管理的事前筹划,推动财会工作由核算型向管理型、价值创造型转变。2014年组织兵科院201所、江麓集团、北方工程院等6户单位开展试点工作。

(五)推进财务管理信息化。一是统一集团全级次单位的会计核算信息平台,推进子集团开展会计核算集团化应用。二是完善、优化财务报表管控平台功能,深化报表管理平台应用。三是推动全面预算管理、成本管理、物流管理信息化工作,完善资金预算管理信息系统。重点推进江山重工集团成本信息化项目建设和应用。

(六)强化财会队伍建设。一是进一步改善总会计师委派、交流、报告、述职等制度,系统组织总会计师参加财政部、国资委、上海国家会计学院举办的相关培训班,强化总会计师队伍建设;同时,完善总会计师区域或专业化协同工作机制,推进重点、难点专项问题的解决。二是组织开展会计领军人才选拔培训、会计骨干培训班,重点以全国会计领军人才的选拔培训带动高端财会人才队伍建设。集团公司2人入选2014年财政部全国会计领军(后备)人才培训工程,2人入选国管局中央国家机关会计领军人才培训工程。三是继续组织好美国注册管理会计师(CMA)培训和考试工作,确保培训效果。

三、有效应对风险保财务安全

(一)盯紧现金流。认真研判形势,坚持“现金为王”,加强资金流动性管控,防止发生系统性的支付风险。一是密切跟踪利率市场化改革,维护并拓展融资渠道,保障经营发展资金需求;集团整体授信规模达到2 500亿元,新辟超短期融资渠道,注册超短融100亿元额度并完成30亿元发行,按期偿还55亿元到期债券本息,完成21.5亿元中票和11亿元短融续发,发行利率较基准利率低20%。二是把“两金”占用预算目标作为年度重点边界管控指标,明确标准、实施动态预警管理。三是加强对系统外商业承兑汇票的资信评估。四是经营和项目投资损失风险增大的子集团,通过预算指标设计和相关资源配置,控制“两金”占用额、降低成本费用率,引导预算指标改善,确保财务安全。

(二)控制好资产负债率。突出以资产负债率指标的边界管控,加强债务融资规模管理,防范债务偿还风险。一是按照流动性增量资金需求原则上通过强化内部管理解决的要求,进一步提高资金集中总量,稳步推进票据集中管理,高效运作内部资源,源头启动盘活存量资产。二是严格控制债务融资规模,“两金”占用超过预算边界的单位,原则上不得新增业务经营信贷资金。三是严格执行集团公司信用担保、短期融资券、中期票据、企业债等资金的使用范围,切实履行到期偿还责任,坚决避免形成集团公司信用风险。

(三)把握好资本性支出。一是坚持“聚焦主业、突出核心、确保重点、优化结构”的原则安排投资资金的统筹与配置,立足盘活存量,优化资本结构,提升内部资源的集约化管控能力和水平。二是严格控制非核心业务投资,从严约束非经营性投资支出,原则上不得新开非经营性项目,对非经营性车辆严格按照“满足业务基本需求,配置从简”的要求进行购置。三是对影响企业发展的重大投资、重组并购、清理整合等事项必须履行风险评估制度。

(四)强化金融业务监管。一是加强与财务公司沟通,协助其保持合理的资金头寸备付,确保财务公司平稳运行;二是强化对财务公司、小额贷款公司等金融机构或开展相关金融业务单位的业务监管,实行业务授权操作,实施风险预警。三是严格执行金融衍生品准入制度,紧密跟踪北方公司、物资集团等单位商品期货套期保值业务开展情况,强化高风险业务监管。四是规范对系统外担保和超比例担保业务,控制销售融资担保,开展担保信用分析,实施担保业务动态监控。

(五)完善风险管理机制。一是系统推进内部控制体系建设,并以内部控制作为风险管理的有效手段,制定实施《全面风险管理指南》,健全风险识别、风险预警、风险规避的良性运行机制,完善风险管理策略和解决方案,落实风险管控责任。二是系统研究全面预算管理、内部控制体系建设、全面风险管理的有效融合,实现内部管理资源的衔接、工作成果三方共享。三是开展风险管理信息化工作,推动风险识别、风险评估由定性分析向定量管理转型,提高风险管理的准确性与时效性。四是结合预算边界科学设置风险监控指标,建立定期的风险分析和报告制度,实现对重大财务风险的动态管理和有效控制。

四、着力提升重点业务建设水平

(一)改进子集团财务管控体系。一是围绕预算管理、资金管理、会计信息管理、财会队伍建设、财税政策运用等方面,对子集团财务管控情况进行梳理,形成子集团财务管控体系建设的指导性意见,有针对性地指导、解决问题。二是建立预算、资金、信息集中统一管理的工作体系,强化制度、标准的有效统一,规范财会业务运行并促进子集团内部的深度融合。三是完善子集团内部总会计师和财务负责人逐级委派管理制度,建立健全财会人员职业资格准入制度,统筹财会人才资源管理,严格执行任命(聘用)财务部门主要负责人、对所属单位委派总会计师向集团公司业务主管部门备案制度。四是督促子集团按照“资源统一运作、责任层层落实”的原则完善财务管理体制,发挥财务管理主体作用,提升子集团总部财务管控能力。

(二)系统开展财税政策研究。一是努力争取国家和地方各级财政资金政策,支持企业结构调整和经营发展。二是系统研究财政政策,对照财政补助政策等有关规定,分析评价影响子集团落实财政政策的主要因素,指导子集团积极争取支持企业改革改制和保军发展的财政政策。三是积极配合国家五部委火炸药行业专项调研组做好国内、国外火炸药行业调研工作,研究提出火炸药行业发展问题的系统解决方案,推动火炸药行业良性运行机制的建立。同时努力落实当前急需解决的各项问题。四是做好税务政策研究和筹划工作,争取国家和地方财税支持,重点是积极协调军品增值税等税收问题。

(三)积极稳妥推动金融创新。一是系统研究立足于集团公司产业发展的金融业务板块建设问题,在充分利用金融工具推动产业发展的同时,努力优化集团公司的盈利模式。二是研究境外原油期货套期保值资质问题,进一步扩大大宗物资套期保值的资质品种,为相关产业发展丰富成本控制和风险控制的手段。三是扩大应收账款保理、汽车金融和金融租赁业务,支持汽车、工程机械等相关产业发展。四是利用保险、债券市场的相关金融工具,为重大并购和核心业务发展丰富资金来源,并从期限、成本等方面优化债务结构。

(四)推进军品科研目标成本管理体系。应对装备采购管理体制改革和军品价格管理方式的调整变化,高度重视、加强协同,积极探索建立军品科研目标成本的研究制定机制,在科研阶段就组织科研、生产单位及其各业务系统共同研究确定产品的目标成本,推进军品科研目标成本管理体系建设,积极适应军队装备体制改革的需要。引导并配合国家有关部门修定《军品价格管理办法》。同时继续协调好军品价款结算,积极敦促军方加快未定价军品价格审核及批复工作,并积极开展有利于火炸药行业发展的价格机制研究,努力争取火炸药有关产品专项价格补贴。

(五)持续加强会计基础工作。一是加强会计政策研究,做好《军工科研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培训、实施工作,确保新旧制度平稳衔接。二是严格执行集团公司《会计核算办法》,规范会计核算行为,结合财务决算审计、专项审计等反映的会计核算问题,认真落实整改,充分运用信息化手段,规范核算流程和标准,提高会计核算的精准性。三是认真执行“科目责任制”管理要求,落实管理责任,强化核算基础,加强对重点业务和事项的准确及时反映。四是完善财务分析体系,开展月度快报多维度深层次分析,加强专题分析和综合对标分析,建立财务分析风险预警系统,紧密跟踪反馈经济运行质量,提升会计信息应用价值。

(中国兵器工业集团公司财务金融部供稿 钱戎平执笔)

猜你喜欢
军品管控财务
EyeCGas OGI在泄漏管控工作中的应用
多端联动、全时管控的高速路产保通管控平台
党建与财务工作深融合双提升的思考
现代企业(2021年2期)2021-07-20 07:57:18
军工企业军品单机配套立项风险评价浅析军品
某横向军品项目快速集成研制的创新实践
论事业单位财务内部控制的实现
管控老年高血压要多管齐下
欲望不控制,财务不自由
水利财务
失控还是管控?
军工文化(2015年10期)2015-05-14 07:03: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