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务部门财务会计工作
2014年,商务部门财务会计工作全面落实教育实践活动深化整改要求,加强商务促进政策研究协调,强化商务发展财政资金保障,健全商务财务制度体系,推动巡视审计反馈问题整改落实,较好地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
一是加强形势与政策调研。密切跟踪商务发展形势,围绕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发展、跨境资本流动、上合组织-欧亚银行、中东欧海外投资项目融资等热点问题,开展专题研究。二是服务外贸稳增长。积极配合出台并组织实施支持外贸稳增长的政策措施。推动财政加大对退税负担较重地区的补助力度,做好退税率调整预案。进一步优化进出口关税政策。继续推动加大出口信用保险覆盖面。稳步扩大短期险市场化试点,新增3家商业保险公司参与经营。三是加强金融支持政策创新。会同人民银行研究完善金融支持“走出去”政策措施。加强政策性贷款管理。配合做好出口信贷国际工作组谈判。研究改进保函风险专项资金管理办法。配合做好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筹建工作,参与制定多个多双边投资合作基金组建方案。加快推进跨境人民币结算,实现对外投资和外商投资领域人民币计价。四是积极推动商务领域财税体制改革。围绕深化预算管理制度改革、消费税改革、清理规范财税优惠政策等牵头提出商务部门意见。推动财政部简并和统一增值税征收率,扩大小微企业税收优惠范围。配合出台《国务院关于扶持小型微型企业健康发展的意见》。按照深化财税体制改革要求,整合商务领域专项资金,优化资金使用方向,保持资金规模总体稳定。
一是强化部门预决算管理。及时完成2014年预算批复和上年决算工作。稳步做好部门预决算公开,进一步细化公开内容。实现特办向独立预算单位平稳过渡。规范援外预算管理,严格控制预算调剂。二是完善部门预算财务管理制度。深入梳理完善现行制度,完成商务部预算及财务管理制度体系顶层设计,完成38项制度的制(修)定工作。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及配套制度要求,制定商务部会议费、培训费、出国费等实施细则。制定修订援外、资产、驻外机构、特办财务管理办法和会计制度。做好新旧会计制度衔接。及时发布各项预算和财务制度,多种方式开展制度宣讲、培训。积极向制度制定部门反映执行中存在的问题。三是加大资产管理和政府采购工作力度。重视资产管理工作,全面开展资产清查,摸清家底。细化商务部机关和驻外机构资产管理流程,提高管理信息化水平。建立驻外机构馆舍建设管理新机制。强化政府采购预算、计划和代理机构管理,做好公务机票政府采购工作。四是进一步做好财务信息公开。制定财务信息公开暂行办法。在商务部内网及时公开预算批复和执行情况,细化公开出差、出国等5大类费用的支出情况,不定期通报未按要求实行公务卡结算情况。五是积极推进绩效评价。按要求增加部门预算中的绩效评价项目,对26个项目开展绩效评价。选取服务外包、对外投资合作等转移支付项目开展绩效评价。探索推进单位整体绩效评价工作。
一是深入推进中央巡视组与审计反馈问题的整改落实。认真落实好中央巡视组反馈问题中商务财务部门牵头的整改事项。积极配合审计署对商务部预算执行的审计工作,督促相关单位整改落实。二是有序推进内部审计和财务巡视。进一步理顺审计工作机制,修订部属单位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实施细则。根据年度内部审计工作计划,完成9项经济责任审计、4项财务收支审计和3项专项资金审计。对11家驻外机构开展财务巡视。三是加大违规信息商务部内公开力度。加强对会议、培训经费管理,开展实地核查和专项审计。对出现的违规情况和涉及的定点饭店、承办单位在商务部内网公开,并建立“黑名单”制度。
此外,继续做好商务系统扶贫、援藏和对口支援工作,组织完成广安、仪陇15个扶贫项目验收,帮助有关社会组织与城步县实现扶贫对接。
(商务部财务司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