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全民,王卫红
(1.中北大学信息商务学院,山西 太原 030051;2.中共山西省委党校,山西 太原 030006)
地方性文化与乡村文化事业发展
徐全民1,王卫红2
(1.中北大学信息商务学院,山西 太原 030051;2.中共山西省委党校,山西 太原 030006)
地方性文化具有区域性、延续性、服务性等特征,对乡村文化事业发展可以发挥重要作用,但目前政府重视不够等影响地方性文化持续健康发展的因素依然存在。以地方性文化促乡村文化事业发展,应充分发挥政府主导作用,积极吸引社会力量投资;全面整理恢复地方性文化资源,做到总体了解掌握;因地制宜,对地方性文化进行适应性转化利用。
地方性文化;乡村文化事业;整理恢复;转化利用
人们对于地方性文化资源的关注大多着眼于地方性文化与旅游产业的结合,即如何挖掘地方性文化资源为旅游产业服务。实际上,如何开发除旅游产业之外的地方性文化资源的经济价值,如何将地方性文化资源发展成为文化事业,也是值得特别关注的。笔者以山西为例,就如何使地方性文化资源在乡村文化事业中发挥积极作用进行了探讨,旨在推动我国乡村文化事业的健康快速发展。
一是区域性。区域性是地方性文化资源最显著的特征,也是区别于他地文化的根本标志。“地方”所指的范围是与中央相对应的行政区域,有明确的边界,而“区域”更像一个“纯”地理的概念——边界模糊。一般来说,一种文化的形成与所处环境、气候、地理、物产等有很大关系,但文化区域不像行政区域那样可以划出清楚的界限。以山西为例,东靠太行山,西、南临黄河,北接长城,独特的地理结构使其自成一体。而历史岁月更赋予山西独有的文化分布特点:晋北是宗教和边塞文化区,晋中是晋商和民俗文化区,晋南是黄河根祖文化区,太行山和吕梁山是红色革命文化区。但即使是同一种文化类型,在不同区域也有不同的表现。以戏曲为例,山西被称为中国戏曲的摇篮,剧种繁多,其中流传于各地的有梆子戏、道情、秧歌等,但在不同的地方分为不同的类型,梆子戏流行于晋北的叫北路梆子;流行于晋中、太原的叫中路梆子,也叫晋剧;流行于晋东南的叫上当梆子;流行于晋南的,又是晋剧和北路梆子源头的叫蒲剧。以人文主义地理学视角将行政区域的山西界定为不同的文化区域,使得山西的地方性文化色彩更加独特且浓郁。
二是延续性。中华文明是世界古代文明中唯一没有中断且发展至今的伟大文明,而在这一整体文明中,只有黄河中游晋南、豫西的文化传承没有被打断。古史记载“尧都平阳,舜都蒲坂,禹都安邑”,历史发展到今天,晋南地区仍然是文化气质最为明显且最为深厚的地方。在山西其他地方,文化延续性也较为明显,如晋北因与内蒙接壤,曾是少数民族南下的必经之道和中原各政权进行重点设防的关塞要地,同时也是少数民族与汉族广泛交流融合的宽阔地带,受历史、地理因素长期双重影响,其直爽刚猛的性格特点延续至今;晋中表现出灵活的适应性,也与历史传承有很大关系,明清史上以晋中商人为代表的晋商就是明证。虽然历经无数历史沧桑变化,但是这些地方依然保持了各自原有的文化特征,而且这种特征在未来还要延续下去。
三是服务性。文化普遍具有一定的服务性。文化是人类活动的产物,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各民族各地区形成了相差殊异的地方文化,不同的文化反映了不同区域、不同民族人们在适应自然环境时的性格、智慧,同时也是人们物质精神需要的表现。任何文化产品的出现都代表了一定的社会需求,我们不仅可以通过仍在发挥实际作用的文化存在,而且可以通过考查那些已经成为历史文物的文化遗迹,来了解各个时期人们的生产生活状况。无论是闻名全国的世界文化遗产大同云冈石窟、五台山,还是流传于地方的“晋北道情”、“祁太秧歌”,我们都可以从中看出各个时期人们的思想精神情状和各地不同的风土人情。
一是既可以丰富乡村文化事业发展形式,又可以增强地方性文化的适应性。多年来,山西省按照中央工作部署,统筹规划,落实政策,大力发展文化事业,实施了“万村千乡公益文化建设工程”,即在全省各地建设一批综合性、多功能、具有地方特色的公共文化设施,加强乡镇文化站和村级文化室的软件建设和队伍建设,真正实现“乡有综合文化站、社区有文化中心、村有文化活动室”。这些政策措施使得农村文化事业发展取得了明显效果,设施整体改善,面貌显著变化,农村文化水平大幅提高。但是我们也看到,以政府为主体的文化社会建设工作,在促进乡村文化事业整体发展的同时,却无法反映各地文化的差异性、地方性。文化生活是人们日常生活必不可少的内容,不同地区不同民族又有各不相同的文化生活要求,多形式发展乡村文化事业,从地方性角度切入,发挥地方性文化资源的作用,显然既有便利性又有针对性。社会在发展变化,地方性文化也在相应发展,现行城乡协调发展、城市带动乡村的政策推动着农村经济文化的发展,同时,在城市文化冲击下,乡村文化不断衰退。无论是人们有意抛弃,还是现实环境难容,总之传统文化在社会现代化进程中整体表现虚弱,一些传统文化甚至悄无声息地消失了。具有浓郁区域特色的地方性文化,在现代化、一体化的世界浪潮中更是举步维艰。然而,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传统文化更是我们的根,任何一个民族都必须审慎思考如何对待自己的传统文化。民族差异性长期存在,而且这种差异性在各民族发展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因此我们在追求现代化时,必须解决好地方性文化如何适应现代化的问题。当前,我国正大力发展乡村文化事业,利用好地方性文化可以为乡村文化事业发展提供动力。
二是更容易调动群众积极性,快速产生影响。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大力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权益,加快城乡文化一体化发展,建立以城带乡联动机制,合理配置城乡文化资源,鼓励城市对农村进行文化帮扶,把支持农村文化建设作为创建文明城市基本指标。其涉及乡村文化事业的政策,一方面发挥了推动乡村文化建设,缩小城乡差距,解决乡村文化建设中的资源困难等作用;另一方面又使文化发展流于形式上的同一性,内容上的同质性,也就是说,没能体现乡村文化事业发展中的地区民族差异性要求,而这种要求又是不能忽略的。地方性文化是在一定的地理环境中,由地方民众适应生产生活需要而形成的。地方性文化包含了一个地区一个民族的特质,具有增强地方认同感、凝聚人心的作用,地方性文化的区域性、延续性特点更要求文化工作一定要注意差异性。因此,利用地方性文化发展乡村文化事业,既可以使该工作快速获得乡土社会认同,产生共鸣,又可以避免工作流于形式。
三是可以缓解目前乡村文化事业发展资金短缺问题。一直以来,我们都强调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但在实际中,往往是经济建设优先,物质文明建设获得的支持更多。资金投入少或无资金保障是制约农村文化建设的主要瓶颈,以山西为例,2013年《山西省文化厅“十二五”时期山西文化改革发展规划》中提到“我省文化发展不足,投入总量偏低,增幅缓慢,文化事业费增幅明显低于同期财政收入和支出增幅”。从中可以看出,投入少是文化事业发展缓慢的重要原因。对于如何缓解农村文化事业发展资金短缺问题,学者们已作了许多研究,但多数是从宏观角度出发,作一些理论性的分析,可操作性差,难以转化为现实,利用地方性文化资源发展乡村文化事业则具有充分的便利性和可行性。地方性文化资源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地方性文化活动为民众所熟悉,易学习、易操作,对经济条件和专业人才的要求不高,这也使得其历经社会变迁、时代更迭而得以流传至今。所以,在发展乡村文化事业中,积极组织民间文化艺人,利用民间文化资源,充分开展地方性文化活动,既可以弱化文化事业对资金、人才的要求,进一步培养本土文化事业力量,又可以传承传统文化。
一是政府重视不够。地方性文化因带有浓郁的地方特色而呈现多样性,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本地文化的需求增加、要求更高。虽然近年来各级政府加大了对地方性文化的投入,在资金、人才等方面均有所重视,地方性文化也有了较大发展,但是与现实需求相比还有很大差距。由于种种原因,有些地方政府对地方性文化的支持停留在表面上,口头支持多,实际行动少,所以不能从根本上解决资金、人才短缺问题。而且资本的逐利性决定了在看不到回报或者回报很少的情况下,大多数社会资金不愿进入这个领域。
二是缺乏对地方性文化的全面了解和掌握。改革开放以来,虽然我们坚持一手抓经济建设一手抓精神文明建设,但是作为精神文明建设一部分的文化建设和经济建设相比,发展较为落后,地方性文化发展更为落后。同时,地方性文化的区域性、多样性一方面有助于丰富人们的生活,但是另一方面却增加了我们对其了解和掌握的难度。再加上人们对地方性文化的忽视和地方性文化自身存在的局限性,有些地方性文化不是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而发展,而是随着现代社会文化活动的增加而面临消亡的境地。因此,亟须对地方性文化进行梳理掌握,以更好地服务于当地人民,更好地服务于社会。
三是缺乏充分发挥地方性文化作用的机制。地方性文化具有引导、教化当地群众的作用,还具有娱乐功能,但目前这些作用和功能在不同程度上有所弱化。过去十多年随着新农村建设与小康社会建设战略的推进,乡村文化事业有了一定的发展,但大多表现为硬件设施建设,比如扩建房屋馆舍、增添活动场地等,地方性文化资源利用也仅仅表现为举行一些流传已久的活动,利用地方性文化发展乡村文化事业的情况较少,适应时代发展变化对地方性文化调整转化利用工作更显不足。究其原因,主要是地方性文化转化机制缺失,即缺乏转化利用地方性文化发展乡村文化事业的政策机制。
一是充分发挥政府主导作用,积极吸引社会力量投资。乡村文化事业属于社会公益性事业范畴,其发展是为了满足人们的基本文化权益、提高乡村社会文化水平。政府是乡村文化事业发展的主要依靠,乡村文化事业的发展离不开政府的规划与支持,所以在乡村文化事业发展中政府要发挥好主导作用,具体来说就是要对乡村文化事业发展给予政策和资金支持。政策方面,主要是出台一些有利于发挥地方性文化资源优势来促进乡村文化事业发展的规划。资金方面,一是利用好财政资金,为地方性文化助力乡村文化事业发展提供基本保障;二是鉴于公共财政力量有限,积极探索多渠道吸引社会投资。
二是全面整理恢复地方性文化资源,做到总体了解掌握。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文化迎来了大发展、大繁荣,人们可以根据自身兴趣选择不同类型的文化活动。但受现代化潮流影响,社会文化活动呈现“一边倒”态势,现代文化形式受到热捧,传统文化虽自由发展,却没能出现兴盛景象,反而有衰落趋势。目前人们已逐渐认识到经济良性、健康、持续发展与文化的关系,认识到文化既可以作为经济资源开发,又可以规范经济的有序发展,但是文化事业依然没能得到全面、健康的发展。所以,利用地方性文化发展乡村文化事业,要尽可能避免对待文化资源的错误态度和做法,从文化发展的角度对地方文化资源进行全面细致的恢复整理,对那些人们熟悉的、认可的地方文化给予足够的重视,从更大范围入手,对于那些规范人们活动、凝聚乡村力量、活跃精神生活的有形无形的文化形式进行恢复发展。
三是因地制宜,对地方性文化进行适应性转化利用。当前,在现代化和城镇化双重拉动下,那些地理上接近城市、经济发达的农村逐渐被城市覆盖转向城镇,变得越来越繁荣兴盛,那些远离城市的农村因人口大量外出而显现出整体萧条。在后一种情况的农村,富余劳动力聚集到经济发达地区,受地方传统影响较少,地方性文化作用降低,城市娱乐活动成为他们的主要选择,但又难以适应,结果一部分人迷恋上打牌赌博,寄情于虚幻的网络。同时,农村留守人口数量少且大多是老人、妇女、儿童,他们有的参与迷信活动,这样不仅造成传统文化的衰退,而且有可能使文化功能丧失、社会失序。文化发展要适应经济社会发展,传统色彩浓厚的地方性文化也会随着社会发展而发展。我们既不能无视传统文化,也不能沉溺于传统文化,而应组织专业人员实地考察,清理愚昧落后的文化习俗,对那些具有积极意义的地方性文化活动加强引导,使其适应现代化要求,延续留存,发挥应有的作用。这是利用地方性文化资源发展乡村文化事业很重要的一环,在此基础上,应综合协调、因地制宜、转化利用,充分发挥地方性文化的教化、娱乐功能。
责任编辑 梁华林
G247
A
1009-1203(2015)03-0057-03
2015-04-25
徐全民(1977-),男,山西保德人,中北大学信息商务学院讲师。
王卫红(1975-),男,山西保德人,中共山西省委党校右玉精神研究中心副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