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 霞
(中共兴县县委党校,山西 兴县 033600)
城镇化发展要注重生态环境保护
刘 霞
(中共兴县县委党校,山西 兴县 033600)
大力推进城镇化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一项重大发展战略,但在城镇化发展过程中如果不进行合理的布局安排与科学规划,会导致生态系统失衡、空气污染、水资源污染、土壤污染等一系列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因此,在我国城镇化进程中必须坚持人与自然、社会和谐共生、协调发展的科学发展观,通过创新建设模式、完善环保法规,保障城镇化建设的健康、有序、协调发展。
城镇化;生态环境问题;环境保护;路径
近年来,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我国的生态环境尤其是城镇生态环境面临着非常严峻的考验。城镇在集中了现代社会各种有利因素的同时,也集中了各种社会矛盾,特别是人类和自然界的矛盾、经济发展与生存环境的矛盾。如何在城镇化进程加速的时代背景下,实现经济、环境与社会的协调发展,已成为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
大力推进城镇化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一项重大发展战略,而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则是保证这一战略顺利实施的重要前提。中国特色的新型城镇化不能走竭泽而渔、急功近利的“捷径”,更不能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追求一时的发展,二者之间并非此消彼长的因果关系,相反,大力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可以为推动健康、有序、协调和可持续的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建设保驾护航。
(一)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是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迫切需要
人类社会发展至今,从“靠山而猎,临水而饮”简单地适应自然生态系统,发展到使用工具、利用自然和改造自然,进而能动地制造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在这一发展过程中,自然生态环境始终是我们赖以生存的基础。在许多保存至今的历史名城的研究和考证中,不断地见证了人类自古就有保护生态环境的自觉性。近几十年来,随着人口的快速增长和工业化规模的不断扩大,尤其是农业现代化的广泛应用和城镇化的不断推进,人类对自然资源的需求量越来越大,对自然生态环境的破坏也越来越加剧,经济发展与生存环境破坏之间的矛盾也越来越突出,已严重影响到人类社会的文明发展进程。因此,世界各国必须加大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力度,从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长远利益出发,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大力构建生态文明社会,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
(二)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是我国城镇化发展的现实要求
近年来,随着我国新型城镇化战略的不断推进,各种生产、生活废料的大量排放以及对自然资源的过度索取,使得城镇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之间的矛盾日益加剧,如越来越快的城镇工业发展速度与各种工业资源短缺之间的矛盾;城镇工业发展及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与能源供应紧张之间的矛盾;城镇生产性、生活性用水需求增大与水域污染、水源紧缺之间的矛盾;城镇建设规模增大与耕地资源迅速减少之间的矛盾;等等。尽管这些矛盾和问题在不同的地区有着不同的表现,但其对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是毋庸置疑的,如果不加以妥善解决,势必影响到城镇化战略的整体部署和顺利实施。可以说,保护生态环境是当前形势所迫、现实所需,已成为保障我国城镇化健康、有序、协调发展的必然选择。
(三)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有力保障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这一目标涵盖了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等多个方面。其中,生态文明建设是保障我国经济有序增长、社会和谐稳定、人民幸福安康的重要基础和前提。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要求我们不仅要享有高度的物质文明成果,同时也要享有高度的精神文明成果,而良好的生存环境则是实现这一目标最基本的条件。因此,加强生态环境保护,不仅可以有效保障我国经济社会的协调持续发展,有效加强我国人民的生存安全感和精神愉悦感,而且可以为生态文明、美丽中国及全面小康社会建设提供坚强有力的保障。
城镇化的显著特征是大量农村人口和现代工业企业迁移至城镇,如果不进行合理的布局安排与科学规划,会导致生态系统失衡、空气污染、水资源污染、土壤污染等一系列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
(一)生态系统失衡
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截至2013年年底,我国城镇常住人口已达73 111万人,占全国总人口的53.73%。全国共有655个城市,2万多个建制镇,其中地级以上的城市有287个,100万以上人口的城市有124个。目前城镇化在我国正以前所未有的规模和速度高速推进着,未来20年里预计将有三亿左右的农民进城。城镇人口的急速增长和工业化规模的扩大,带来了一系列的生态问题,如大量农田、森林被占用,绿地锐减,各种动植物和微生物的种类和数量均发生了一定改变,原来的自然生态系统或农村生态系统的组成结构及组成部分的数量发生了巨大变化,导致生态系统失衡,出现了一系列因生物链断裂或失衡而带来的严重问题和连锁反应。实践证明,城镇的发展规模受到水、空气、土地等自然资源的制约,当一个城镇的发展超出其资源承载力时,就会不可避免地出现一系列生态与经济恶性循环的问题。
(二)空气污染加剧
据2013年《中国环境分析》报告称,世界上污染最严重的10个城市中,有7个在中国,各种污染中尤以空气污染为甚;在我国诸多城市中,空气质量达到世卫组织推荐标准的不足5个。在我国,空气污染的程度与城镇规模直接相关联。相关调查表明,我国的空气污染程度呈现出大城市重于中小城市、中小城市重于小城镇的格局,其中100万以上人口的城市大气污染最为严重。近年来,随着国家环境治理力度的加大和人们环保意识的增强,我国城镇空气质量逐年好转,但总体情况仍不容乐观,如在城镇大气环境中,悬浮颗粒物的浓度仍普遍超标,二氧化硫污染一直居高不下。尤其值得警惕的是,随着机动车数量的增加,汽车尾气污染物排放总量在迅速增加,城镇空气中的氮氧化物污染呈不断加重趋势。相关统计表明,我国生活在未达标空气中的城镇人口已占到城镇总人口的2/3以上,可以说,大气污染问题已成为我们无法回避的现实难题。
(三)水资源污染严重
相关部门统计表明,目前我国有90%的城市水域污染严重,超过一半的城镇水源不符合饮用水标准,全国2/3的城市地下水水质下降。在目前我国大城市中,只有23%的居民饮用水符合卫生标准,而中小城市、小城镇和农村的饮用水合格率更低,因饮用水源污染而涉及的城镇人口数量已高达2亿人。在我国城镇中,居民及工业用水主要靠自来水供应,而自来水则直接来源于大江大河或大型水库,在北方主要依赖于地下水资源,在南方则主要依赖于江河湖泊,但无论是地下水资源还是江河湖泊,目前都已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据调查,目前全国超过60%的平原区地下水水质低于国家卫生标准,有100多个大中城市地下水受到污染,而南方地区河道型水源地的化学有机物含量也严重超标,已严重影响到人民群众的用水安全。
(四)土壤污染形势严峻
据国土资源部调查统计,目前我国耕地约有10%以上受到了重金属污染,砷、镉、铅等重金属污染将许多良田变为了“毒地”;我国每年因重金属污染而减产的粮食作物高达1 000多万吨,直接污染的粮食作物高达1 200多万吨。造成这一恶果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一是过量使用农药、化肥,造成了土壤的酸性和重金属在土壤中的活性;二是城镇工业污水未经处理直接灌溉于耕地,全国因此而污染的耕地据不完全统计就高达3 250万亩;三是生活垃圾、畜禽排泄物和农业废弃物的无序处理。尤为严重的是,大量的有机污染物,包括大气、水体及其他污染的绝大部分,最终都将以各种形式回归土地,而与此同时,重金属含量较高的污染表土也更容易在风力和水力作用下进入大气和水体中,意味着人类生存的基本要素如空气、水、土壤等,都已受到污染。总之,土壤污染深刻影响到农产品安全、食品安全、居住环境和人体健康,已成为我国国土资源环境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大威胁。
历史的经验和现实的教训告诉我们,经济的发展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在我国城镇化发展进程中,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已是形势所迫和现实所需,也是保障城镇化健康、有序、协调发展的必然选择。这就要求我们在城镇化发展进程中,必须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来加强生态环境保护。
(一)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城镇化建设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镇化进程的大力推进,环境问题日益突出,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转变资源利用方式已逐渐成为社会的共识。我国是一个人口资源大国,也是资源约束紧、生态环境脆弱的发展中国家,更是一个人均资源贫国,日益加速的工业化和城镇化不断加剧着资源和经济发展的矛盾。严峻的资源环境形势,决定了我们必须创新资源生态管理的思维和模式,实现资源生态功能和经济功能的协调统一。现如今,建设生态文明社会的理念虽已深入人心,但在城镇化建设中损害生态环境的事例仍在不断地发生着,这就要求相关部门齐抓共管,形成合力,尤其是生产企业要下大力气转变资源利用方式,减少废弃物排放,在物质循环中最大限度地利用资源,建立新的可循环的生产模式,为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促进城镇化的持续发展作出贡献。
(二)创新建设模式推动城镇化发展
我国城镇化建设发展至今,仍有很多历史遗留的老大难问题存在,如城市已有建筑的不合理布局、城镇工业分布的混乱无序、工业企业环保意识的欠缺等,严重制约着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为此,必须创新模式,推动城镇化建设的健康发展。首先,要加大力度推动相关环保技术的研究,建立良好的科研机制,以科技的进步和技术的更新来更加有效地开发、利用资源,减少浪费,降低污染,促进环境保护治理与经济的协调发展。同时,要引导和鼓励民间、社会和企业自主研究环境保护和治理的新方法、新技术。其次,要转变资源利用模式,加大产业转型力度。目前,我国的城镇工业企业仍以资源密集型和粗放式劳动密集型为主,处于较低的经济产业层面,这类企业往往污染重、管理难、技术水平低下。要想使环境得到较好的改善,必须进行产业升级和转型,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和技术密集型工业企业,以改变我国产业结构不合理的状况。再次,从政策层面促使企业自主创新、自我转型、自我升级。如在工业领域,要严格环评标准,迫使企业革新生产技术、改善管理流程、提高资源开采利用率;在农业领域,要积极推进农业现代化,改造农业生产技术,扩大农业合作规模,充分利用农副产品产肥、增气的优势,广泛应用和推广新能源技术,优化能源消费结构;在服务业领域,要加大相关公共服务设施的投资力度,有效回收利用生活废弃物,并通过宣传教育和培训,使循环经济、绿色消费、低碳出行的理念深入人心。
(三)完善环保法规保障城镇化建设
面对城镇化快速发展带来的环境污染加剧和生态系统失衡,原有的法律法规已滞后于城镇化建设的需要,为了更好地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及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必须不断完善环境保护的相关政策法规,为实施环境治理提供重要制度保障。首先,要加强地方性环保法律法规建设,建立健全具有地方特色、实用性和可操作性的环保法律体系。其次,对那些与当前形势发展不符的条例、法规和标准要及时作出修订,如对于区域性的环境容量、排污标准等要随着社会发展及时进行调整。再次,相关环境保护部门要将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和政策落到实处,健全完善涉及环保案件的移接移送程序,规范环保执法行为,加大环保执法及监督力度,严格落实依法行政、科学行政、民主行政,做到三者的有机统一。
〔1〕姚士谋.中国城镇化及其资源环境基础〔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0.
〔2〕张占斌.城镇化建设的生态文明研究〔M〕.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2013.
〔3〕张沛.中国城镇化的理论与实践〔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9.
〔4〕卢俊卿,仇方迎,柳学顺.第四次浪潮:绿色文明〔M〕.北京:中信出版社,2011.
〔5〕巩娟娟.生态文明建设路径探索〔J〕.中共山西省委党校学报,2014(4).
〔6〕周跃辉,全津.生态文明:我国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内在要求〔J〕.中共贵州省委党校学报,2014(2).
责任编辑 冯耀明
X321
A
1009-1203(2015)03-0051-03
2015-05-04
刘霞(1977-),女,山西兴县人,中共兴县县委党校讲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