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玉
(山西晚报社,山西太原030012)
新媒体时代下的文化新闻制作
李玉
(山西晚报社,山西太原030012)
新媒体时代的来临,使传统纸媒遭遇了很大的冲击和挑战。面对这种形势,传统纸媒中文化新闻的制作也必须作出相应的调整和改革,即要拓展文化新闻外延,挖掘文化新闻内涵,亮出自身观点,立体展现文化新闻,并在写法上作出重大革新,用鲜明的个性吸引读者关注。
新媒体时代;传统纸媒;文化新闻;创新
新媒体时代,以“人人都是发布者,人人都是信息源”为主要特征,信息传播的速度和广度非往日可比,这对传统媒体的新闻制作模式形成非常大的冲击。传统纸媒所发布的新闻,往往在刊登之时,已经是“旧闻”,这是传统纸媒面临的主要尴尬之一。其中,文化新闻的制作者感受还要更明显一些。
文化新闻,即使在新媒体尚未兴起的时代,也存在着关注度不高但阅读门槛较高的先天劣势,所以在传统纸媒的版面安排上,通常会被置于时政新闻、社会新闻和经济新闻之后。在新媒体的冲击下,文化新闻更加成为鸡肋,许多纸媒甚至取消了相关版面,将文化方面“重要”的新闻,放置于时政或社会版上,“不重要”的新闻或弃之不理,或在边角处理,久而久之,记者不喜欢写,读者不喜欢看,恶性循环之下,文化新闻似乎更加没有写作的必要。
然而,有一个问题值得传统纸媒从业者思考,报纸从来就不是以时效性见长。报纸的鼻祖《邸报》自不必说,边远地区得到《邸报》,常常在数月之后,但依然是士绅获取信息的主要和权威来源;19世纪末20世纪初,报纸在中国出现,但要是以速度来论,远比不上电报、电话,人们为何还要读报纸呢?有识之士为何还要办报纸呢?
美国学者马斯洛曾将人的需求分成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爱和归属感、尊重和自我实现五个层次。与之同理,人们对于信息的需求也是分层次的,简单来说,应该有一条“是什么-怎么样-为什么-还能怎样”的逻辑线,一个层次的信息需求得到满足之后,人们才会获取更高层次的信息。纸媒的优势在于能将这四个层次圆融统一,而其窘境,主要也是源于“是什么和怎么样”的信息需求层次被更灵活、方便、快捷的新媒体手段所替代,而“为什么和还能怎样”的信息需求未被深刻挖掘。再具体到文化新闻而言,还存在着所包含的信息,定位不到所对应的阅读人群,出现了“知识代沟”。
但是,还有一个现象未被传统纸媒所注意,那就是以表现而言,信息需求还会分为显性信息需求和潜在信息需求。潜在信息需求是指读者目前没有被满足或未能表达的属于潜意识下的一种需求。传统纸媒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在信息资源、新闻制作队伍以及相关行业了解程度诸多方面都有着新媒体难以企及的优势,不仅可以为读者的深层次信息需求服务,在读者的潜在信息需求上更大有可为。
基于以上理由,笔者结合工作实践,总结出新媒体时代文化新闻制作中应该遵循的四项原则:
一是延伸拓展,让“小新闻”变“大”。影视圈内有句俗话,“没有小角色,只有小演员”,在新闻行业其实也是这样,“没有小新闻,只有小记者”。任何一条文化新闻,都有其广阔的社会背景,它能够代表一类文化现象、一种文化动向、一些文化人群,我们只要深入了解一下而不是轻易地下笔,就能够将这条文化新闻处理得更加符合读者的期待。
2014年3月,“闫伟丽书画收藏展”在山西省城太原举行。书画是小众的文化生活,而闫伟丽更非公众人物。这样的新闻,本来难以引起读者关注且缺乏传播的价值,在习惯的制作模式下,很可能置于报纸版面边栏下角,如果版面紧张,能否刊登都成问题。但是,当记者了解到,这个展览中会出现很多“国礼”,也就是国家领导人出访、接待送给国外首脑的礼品时,脑海中自然涌现一个问题,“啥样的书画能成为‘国礼’?”这个问题,与普通百姓的生活虽然较远,但人对信息的需求,并非一味切身和贴近,这个问题必然会引起读者的好奇。于是,经过记者的细致采访,了解了国礼从制作到送出的全过程,以上述问题为题刊发了报道,回答了“怎么下订单,谁来写和画,怎么送出去以及哪些国家领导喜欢书画”等问题,将一条简单的展览新闻做出了新意,且提升了读者需求层次。
二是揭秘解读,让平面的新闻立体起来。文化新闻,大多是一个展览要开幕、一个奖项要评出、一项成果要公布、一台剧目要上演等等,缺乏新闻所应有的故事性和纵深感,假如只是简单地呈现,就会显得平面和单调,也就是说,只满足了读者信息需求的最低层面,这种功能很容易就会被其他传播手段所替代,且做得会比传统纸媒更好。所以,对于任何一条文化新闻,记者都应该将导致新闻产生的原因揭示出来,从“冰山理论”而言,对于文化新闻,记者更应该写的是隐在水面之下冰山的其余部分。
每年国家文物局都会评选“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这项活动是文保界的一件大事,但和大多数文化新闻一样,这和读者的生活无关,而惯常的制作方式,也仅仅满足于将考古作详细介绍,而这又非普通的读者所能理解。于是,在2014年、2015年奖项评选之时,我们另辟蹊径,采写了《“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上榜秘笈》、《为什么要评选“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报道,用别样的角度介绍了这一奖项,满足了读者深层次的信息需求。而另外一篇《大学遇到出版社,碰撞出个体验店》也是此类型报道,在公众微信号发布原文后,在关注数只有二三百的前提下,一天之内,阅读量近两万,由此可见,读者对满足更高层次的信息需求是有期待的。
三是放声立论,做有态度和立场的文化新闻。新闻的首要目的是呈现,但从来就不存在没有立场的新闻人,也不存在没有态度的新闻作品。以往新闻界的传统,是将立场和态度隐藏,通过新闻事实引导读者得出自己的观点和结论。但在新媒体时代下,信息多源,声音多元,传统纸媒参与市场竞争,要在嘈杂的舆论环境中占得一席之地,必须要鲜明地亮出自己的态度和立场,这是争夺和聚拢读者的需要,而以传统媒体的社会属性而言,更是占领舆论阵地的需要。所以,我们在改革文化新闻写作模式的时候,引入了“评述体”,即在一篇稿件之内,无论“评”和“述”在稿件内的比重各占多大,但都会不仅叙述新闻事实,同时也亮明观点,不回避争议,不害怕争论,做出有态度和立场的文化新闻。
2014年年初,太原莲花乐创始人曹强去世。对于这个曲艺项目来说,是件天大的事,但放到更大的社会背景下,曹强先生的关注度和稍早去世的姚奠中先生是无法相提并论的。但是,记者从非物质遗产的传承角度出发,深切感受到任何一位大师的去世,对该领域的发展都是莫大的损失,于是采写了《别让一个人带走一个非遗项目》报道,引起了相关部门的重视和读者的思考。而另一篇报道《到电影反哺戏曲的时候了》,很少有人如此解读电影和戏曲这两者的关系,观点鲜明而尖锐。
四是革新写法,让新闻凸显个性。传统的新闻观念,记者是冷静的旁观者和记录者,记者不仅不能参与或干涉新闻事件的进程,即使在稿件中,记者个人的情感色彩和思想倾向凸显越少,稿件才越优秀。这几乎成为新闻写作的金科玉律。但是,当我们要改革文化新闻制作模式时才发现,任何一篇稿件,考验的都是记者个人对相关领域知识的积累程度、现状的了解程度、发展的把握程度乃至该领域人员的熟悉程度,记者必须自己去研究、去观察,引导读者探索新闻事件的根源,加上“评述体”被引入,记者隐入幕后事实上也不可能了,于是我们索性不再回避记者在新闻稿件中的出现,反而以突出的个人化风格为基调构建整篇稿件,绝不用文件语言,少用新闻语言,就此跳出传统新闻写作的束缚,用多种手段丰富稿件内容,让每篇稿件都带上记者鲜明的个人色彩。
另外,当下大众传播的一大特点是分众化阅读,意味着一篇稿件不太可能得到所有读者的关注,如此,个人风格越是鲜明,反而越能吸引有同样思想水平、审美趣味、价值倾向的读者的认同,当记者个人的品牌确立,当读者要满足自己的信息需求时,才会刻意地寻求记者所在纸媒这个渠道,才能使传统纸媒与新媒体竞争具备用户基础。
责任编辑 文丁
G03
A
1009-1203(2015)04-0110-02
2015-06-15
李玉(1979-),男,山西临县人,山西晚报社文化部主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