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国后毛泽东军事思想的发展、演化与丰富(下)——读《建国以来毛泽东军事文稿》

2015-01-30 01:59胡为雄
中国延安干部学院学报 2015年1期
关键词:演化丰富发展

胡为雄

(中共中央党校 哲学教研部,北京 海淀 100091)



建国后毛泽东军事思想的发展、演化与丰富(下)
——读《建国以来毛泽东军事文稿》

胡为雄

(中共中央党校哲学教研部,北京海淀100091)

【摘要】建国后毛泽东军事思想的发展、演化与丰富是全方位的,择其大要,主要有如下方面:灵活运用十大军事原则,在新的历史条件对之不断补充、发展和修正;敢于以弱制强,号召结成国际统一战线反对美国帝国主义;争取中间地带国家,团结“第三世界”国家,孤立美国、苏联两个超级大国;加强中国军队近代化与国防建设,以人民战争防止敌人突袭;把握战争与和平的辩证关系,不怕战争,准备战争,更要和平。

【关键词】建国后;毛泽东军事思想;发展;演化;丰富

三、争取中间地带,团结“第三世界”,孤立美国、苏联

在中苏友好合作的年代,毛泽东不仅认为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能够战胜以美国为首的帝国主义阵营,而且设想团结全世界大多数国家结成统一战线来反对美国。在1950年代上半期,毛泽东在此思路的基础上又提出了中间地带理论,这个中间地带既包括广大被殖民压迫的国家,也包括英国、法国以及德国、日本等国家。毛泽东认为,美国想控制广大中间地带国家。

1954年8月,毛泽东在会见英国工党访华代表团时的谈话中指出:“从第二次世界大战开始以来,美国反共是把它当作个题目来做文章,以达到他们另外的目的,首先是占据从日本到英国的这个中间地带。美国在北美洲处在这个中间地带的那一边,苏联和中国处在这一边。美国的目标是占领处在这个广大中间地带的国家,欺负它们,控制它们的经济,在它们的领土上建立军事基地,最好使这些国家都弱下去,这包括日本、德国在内。”毛泽东想把英国等这些中间地带国家争取过来,脱离美国的影响。因而他对英国访华代表表明了自己的立场,强调和平共处与合作。毛泽东说:“有两个基本条件使我们完全可以合作:一、都要和平,不愿打仗;二、各人搞自己的建设,因此也要做生意。和平、通商,这总是可以取得同意的”。“中国、苏联、英国和其他各国彼此都靠拢些,观点不要一成不变,情况就可以改善。”[2]232同时,他又抨击美国:“东南亚条约,美国为什么不要中国参加?……中国、苏联、英国、美国、法国都参加有什么不好呢?”[2]232-2331955年5月,毛泽东在会见英国共产党主席波立特时,认为美国在中间地带中会陷于孤立。他指出:“目前美国在广大的中间地带,从东京到伦敦建立军事基地,把三百万军队中的一百多万人都钉在这些基地上,动都动弹不得。这不像是个打仗的架势。美国实行着实力政策,如果真的打起来,首先中间地带就完了。但是,这广大中间地带的人民中,亚非两大陆就有十四个亿,还有欧洲的人民,都是我们反对美国侵略的同盟者。……美国最后必定要被孤立起来。”[2]268因而,毛泽东准备同美国争夺中间地带国家,以争取世界和平。他认为社会主义国家“搞中间地带”比美帝国主义搞中间地带好些。中国的政策“一是和平,二是战争”。而和平是有希望的,“因为帝国主义是纸老虎。目前,中间地带它吃不下去,内部又有经济危机”[2]384。所以,人民的力量能够制止战争,战争不是不可避免的。

1962年1月,毛泽东会见日本禁止原子弹氢弹协议会理事长安井郁时,亦谈到了中间地带理论及其范围。他说:在社会主义阵营和美国以外,“都算中间地带”。但毛泽东指出中间地带国家的性质也各不相同:“有些国家有殖民地,如英、法、比、荷等国;有些国家被剥夺了殖民地,但仍有强大的垄断资本,如西德、日本;有些国家取得了真正的独立,如几内亚、阿联、马里、加纳;还有一些国家取得了名义上的独立,实际上仍然是附属国。中间地带国家各式各样,各不相同,但美国统统想把它们吞下去。”[3]130他进而指出,美帝国主义及其走狗是压迫者、剥削者、欺侮者,它同英国、法国等帝国主义国家也有矛盾。反对帝国主义的是全世界人民,包括工人阶级、农民、城市小资产阶级、革命的民族资产阶级、革命的知识分子。毛泽东还表示,很高兴看到日本人民进行着反对帝国主义压迫、反对垄断资本压迫的斗争。

到了1960年代中期,毛泽东在中间地带理论的基础上又提出了两个“第三世界”的理论。1964年1月,毛泽东会见美国著名记者斯特朗,美籍专家柯弗兰、爱德乐等人,在谈及中国在外交上对美国的政策时说:“美国现在在两个‘第三世界’都遇到抵抗。第一个‘第三世界’是指亚、非、拉。第二个‘第三世界’是指以西欧为主的一批资本主义高度发展的、有些还是帝国主义的国家,这些国家一方面压迫别人,另一方面又受美国压迫,同美国有矛盾。”毛泽东认为美国在全世界陷于孤立:“不能设想,美国只在两个‘第三世界’遇到抵抗,而独独在苏联和东欧会不遇到抵抗。”[3]215

随着世界形势的发展变化,特别是中苏两党两国之间的关系破裂,毛泽东对外政策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到了1970年代上半期,毛泽东对“三个世界”的规定有了新的变化,并且更加清楚简明了。1974年2月,毛泽东在会见赞比亚总统卡翁达时,除了表示“希望第三世界团结起来”以外,更从政治和军事上作出了这样的划分:“我看美国、苏联是第一世界。中间派,日本、欧洲、澳大利亚、加拿大,是第二世界。咱们是第三世界。”“亚洲除了日本,都是第三世界。整个非洲都是第三世界,拉丁美洲也是第三世界。”[3]391-392

毛泽东提出中间地带和三个世界的论点,其战略目标很明确,在1950年代以后就是团结世界上大多数国家起来反对美国,在1960年代后期则是既反对美国亦反对苏联,并且重点是反对苏联。

从1968年开始,毛泽东将苏联与美国相提并论,列为反对目标。事实上,中苏关系破裂在1958年就撕开了口子。1958年7月22日,毛泽东同苏联驻华大使尤金谈话时,指出“斯大林在最紧要的关头,不让我们革命,反对我们革命。在这一点上,他犯了很大错误”,还说中共与苏共关系“实际上是父子党,是猫鼠党”。他不同意赫鲁晓夫建议搞海军“合作社”,指出“这是一个政治问题”,“要讲政治条件,连半个指头都不行”,要求平等。[2]3971963年5月22日,毛泽东会见新西兰共产党总书记威尔科克斯时,回顾了中苏关系的破裂过程:1958年,中国不同意赫鲁晓夫建立共同舰队和建立长波电台而产生分歧。1959年,赫鲁晓夫在印度问题上“实际上是偏袒印度,谴责中国。他们在帮助中国建设工厂的整个时期,总是有一部分最关键的技术不告诉我们”。1959年他从美国戴维营回来到访中国,“那一次也是谈得不欢而散”。1960年“是我们最困难的一年”,“他们撤退专家,撕毁协定,在我国边境制造挑衅事件”[3]172,173。

他在同澳大利亚共产党(马列)中央主席希尔谈话时,谈到美国、苏联这两个大国可以发动战争。关于美国,毛泽东指出:“现在美国在朝鲜、越南都首当其冲,在欧洲还有二十万兵,主要是在西德。美国在南越有五十万兵,在南朝鲜有两个师共七万多人,在日本、台湾、菲律宾、泰国也有。它的兵力已经很分散了。它的两只手都伸了出来,一个是在欧洲,一个是在亚洲,打些小仗。”[3]350毛泽东认为美国、苏联等国家“它们正在准备扩大战争”,“似乎是要打仗了”[3]350。美国和苏联这两个大国不但有常规武器,而且有原子弹。但核战争打起来就会毁灭地球,没有胜利者。真正要打仗会有各种困难。美国跟苏联都想统一世界。但像希特勒想统一世界,日本人想统一太平洋不可能得逞。只有“世界各国人民起来革命”,然后联合起来才能“统一得了”。毛泽东还这样预料:“第二中间地带那些国家,英国、法国、西德、日本、意大利,恐怕也不愿意打。最后恐怕还是得走马克思主义的道路,由各国人民革命,然后自由联合。”[3]352他的设想是,世界在发生战争后引起革命,或由革命制止战争。

事实上,在1969年中苏边境发生军事冲突以后,苏联在中苏、中蒙边境陈兵百万,毛泽东的战略防御重点转向了苏联。为了集中力量对付苏联,他采取联美抗苏的战略,并在1972年欢迎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同美国建立了外交关系。在这之后,毛泽东谈论苏联威胁的话题不少。例如,1972年7月,毛泽东会见法国外交部长莫里斯·舒曼时,在谈话中说:“你们还要注意,苏联的政策是声东击西,口里讲要打中国,实际上想要吞并欧洲。”[3]3811975年4月,毛泽东会见比利时首相莱奥·廷德曼斯时,亦称苏联“现在还不敢侵略中国。我看他们主要的战略重点在欧洲、中东”[3]397。毛泽东提请廷德曼斯注意,不然会吃苏联人的亏。毛泽东尽管在战略上作出这样的分析,但中国国内的备战工作一点也不松懈,而加紧作备战备荒为人民的工作,主要目的是防止苏联的入侵。

作为奉行独立自主外交政策的政治家,毛泽东总不愿意看到世界由美国和苏联两个大国来主宰。1970年7月,他在会见法国总理府计划和领土整治部长安德列·贝当古率领的法国政府代表团时,表达了这样的愿望:国际间的事要由大家商量解决,不能由美国、苏联“两个大国来决定”[3]367-368。1976年2月,毛泽东甚至当面对美国前总统尼克松这样说:“美国在世界上有利益要保护,苏联要扩张,这个没法子改变。”[3]401

把战略防御的重点转移到苏联,毛泽东是有根据的。从历史事实看,苏联确实在不断扩张,比如它曾吞并波兰东部,1968年出兵捷克斯洛伐克镇压布拉格之春,1969年苏军在中国东北的珍宝岛与中国军队发生冲突,1979年苏联又出兵侵略阿富汗。因此,美苏争霸战略态势是苏联社会帝国主义采取攻势,美国帝国主义居于守势。毛泽东认为,美苏争霸,世界不会安定。只要帝国主义和社会帝国主义的社会制度不改变,战争就不可避免,也就不会有什么持久的和平。苏联和美国这两个超级大国实际上大搞军备竞赛,嘴里却经常讲裁军,讲“持久和平”。毛泽东明确指出:美国、苏联“他们之所以需要讲和平,就是因为这样讲对他们比较有利。他们又利用各国人民怕打核战争的心理状况讲和平,所以有许多人接受和平的口号。特别是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后,大家都讲和平,结果讲出一个第二次世界大战来了。现在又讲和平,可能也讲出一个什么战争来吧”[3]394。因此,毛泽东总是不忘提醒各国人民提高警惕,紧密团结,做好准备,有可能推迟战争爆发的时间,而且一旦打起来,也将处于有利的地位。在国内,毛泽东号召全党全军全国人民“深挖洞、广积粮、不称霸”[3]383,帝国主义、社会帝国主义如果发动新的世界大战,做好了准备,就能随时准备歼灭一切敢于入侵之敌。

四、加强军队现代化与国防建设,以人民战争防止敌人突袭

毛泽东非常注重推进军队的近代化与现代化,加强国防建设,发展尖端武器及核武器,同时实行民兵制度,搞好三线建设,并加强民防。

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就有实现军队近代化与现代化、加强国防建设的宏愿。在1950年代上期,中国增强国防主要是防范美国为首的帝国主义国家。1954年10月,毛泽东在国防委员会第一次会议上这样强调:今天是大敌当前,敌人很强大,他们包围我们、威胁我们,我们应当团结起来。美国帝国主义侵略集团,很不满意我们,仇视我们。美帝国主义的走狗蒋介石卖国集团,现在还盘踞在台湾,全国解放战争在台湾这一部分还没有完成,还没有胜利。“我们国家的国防任务很大。除了工业问题以外,还有建军问题和作战问题。”[2]236我们现在的作战任务是解放台湾。将来的作战任务是防御帝国主义的侵略。建军中各方面的问题很多,比如兵役制度。我们军队要提高,编制、装备要改进,训练要改进,而军队的训练是同国民军训相联系的。毛泽东指出:“国防委员会今后的任务是:团结起来,训练我们的军队和人民,逐步建设一支近代化的革命军队。……现在我们的经济建设有计划,文化建设有计划,军事建设也应当有计划,以便有步骤地达到我们建设强大的近代化的革命军队的目标。”[2]237

作为军事历史学识丰富的领袖,毛泽东在讲话中回顾了中国军队的近代化历程:第一代是清朝末年搞的新军,第二代是黄埔军,第三代是中国人民解放军。他说:“这三代,代表了中国近代军队的三个阶段。”[2]238毛泽东认为,人民解放军开始是游击队,以后比较正规一些,“但严格地说来,距现代化还相差很远,因此必须努力学习。原子武器出现以后,军队的战略战术和装备都有很大的变化,而在这一方面我们一点都不懂。”[2]238但毛泽东雄心勃勃,认为建军目标能够达到,军队事业有希望。人民解放军的战斗精神很强,虽然它距离现代化很远,但是在朝鲜打败了美帝国主义。毛泽东表示:“在人民拥护的基础上,加上我们的努力,就一定能够战胜帝国主义的侵略和解放台湾,也一定能够建设一支现代化的革命军队。”[2]239他强调:“中国是个大国,要有强大的陆、海、空军。”[2]239然而,中国工业的落后又让毛泽东感叹:“中国是一个庞然大国,但工业不如荷兰、比利时,汽车制造不如丹麦。”[2]239毛泽东非常渴望中国有“我们自己造的飞机、坦克、大炮、拖拉机”[2]240。为了军队近代化的目标,毛泽东号召要有信心,所有干部都要努一把力。

在推进军队现代化、正规化,渴望有自己制造的飞机、坦克的同时,毛泽东更想拥有核武器。1958年6月,毛泽东在中共中央军委扩大会议上讲话时提出要研制核威慑武器。他说:“搞一点原子弹、氢弹、洲际导弹,我看有十年功夫是完全可能的。”[2]387为此,毛泽东主张抓紧经济建设。他认为:“国大,军就会大。国不大,军就不能大。要发展钢铁生产,有钢什么东西都可以搞,轮船可以搞,军舰也可以搞,铁路也可以搞,空军也可以搞,陆军装备也大为不同。”[2]387-388毛泽东提出全党团结起来,全军团结起来,为实现强军这个目标而奋斗。1965年1月,毛泽东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扩大会议听取国家计划委员会第一副主任余秋里汇报制定国民经济发展第三个五年计划情况时说:“我们的技术要赶上和超过国际水平。管他什么国,管他什么弹,原子弹、氢弹,都要超过。”[3]290此前,中国已成功试爆了第一颗原子弹。毛泽东的话表明了他对拥有更强大的核武器的决心。

不过,毛泽东认为与任何武器相比,人是决定的因素。因此,在实行军队正规化的同时,毛泽东又强调实行全民皆兵。1958年9月,毛泽东在对新华社记者谈话时说:“帝国主义者如此欺负我们,这是需要认真对付的。我们不但要有强大的正规军,我们还要大办民兵师。这样,在帝国主义侵略我国的时候,就会使他们寸步难行。”[2]4301958年12月,毛泽东在修改《关于人民公社若干问题的决议》稿时,对之加写了这样一段文字:“我国的广大劳动人民对于民兵制度是喜闻乐见的,其所以如此,因为他们在长期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及其走狗国民党反动派的革命斗争中,认识到只有把自己武装起来,才能战胜武装的反革命,才能成为中国这块天地的主人;而在革命胜利之后,他们又看到,国外还有天天声言要灭掉这个人民国家的帝国主义强盗们存在;因此,全体人民决心继续把自己武装起来,……帝国主义如果竟敢发动对我国的侵略战争,那时我们就将实现全民皆兵,民兵就将配合人民解放军,并且随时补充人民解放军,彻底打败侵略者。”[2]4631964年6月,毛泽东在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和各中央局第一书记会议上讲话时强调:“地方党委要搞军事。由大区领导,各省要作个计划,包括民兵、军工厂、修理厂。”[3]229他认为省委第一书记都是政治委员,要行使职务,不能以为太平世界了,不搞军事了!否则一旦发生战争,就会手忙脚乱。由于战争主要是打歼灭战,还是打得赢就打,打不赢就走。“所以各省要搞民兵、地方部队,省、地、县都要搞,不要靠中央,不要只靠几百万解放军。”[3]229他还提出,要从组织、政治、军事上把民兵好好整一下。组织,即民兵有基干民兵、普通民兵。政治工作有政委、政治部、教导员、指导员,做人的工作。有了准备,无论是打枪、打炮、打原子弹都不慌张。军事上要赶快搞一点轻武器,趁着和平时期赶快搞一点,“基本的是每省要搞个兵工厂”。[3]2301965年1月,毛泽东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扩大会议听取国家计划委员会第一副主任余秋里汇报制定国民经济发展第三个五年计划情况时说:老百姓的防空等问题搞好了,有了准备,帝国主义发动侵略战争,“我们要使他们到处遇敌,乡村有民兵,城市也有民兵。”[3]2921969年3月,毛泽东在听取周恩来等关于珍宝岛自卫反击战等情况汇报,在谈到准备对苏战争问题时亦强调民兵的重要性。他说:“平时常备军太多了,打起仗来兵力又不够。东北每个县都应组织一个营,——小县一个营,中县两个营,大县一个团三个营。全国两千一百多个县,平均每县两个营,就有四千多个营。打起大仗还要继续提高生产,因此兵力不要太多,太多了没有用处。我们的国家这么大,苏美一口吃不下。”[3]355在毛泽东的这一思想指导下,中国多年来一直实行民兵制度,这为加强国防起到了良好作用。

搞好三线建设则是毛泽东加强国防建设的另一个重要关注点,这也是着眼于准备打仗。

1965年1月,毛泽东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扩大会议听取国家计划委员会第一副主任余秋里汇报制定国民经济发展第三个五年计划情况时说:“抓三线建设,我们把钢铁、国防、机械、化工、石油、铁路基地都搞起来了,那时打起来就不怕了。”[3]290毛泽东提议:“各省都要注意搞三线建设。兵工厂搞起来,地方军搞起来,搞五年,每年才花六亿元,军队同志就放心了。设想如果出现了像日本占领时候的情况,到处被占领了,你没有两手怎么成?军械、武器不但运输有困难,数量也不够。”[3]291与此同时,毛泽东还想到让全国人民都有国防准备。他说:“老百姓怎么防空?就是每个房子都挖个洞,自己挖,平时当仓库,藏东西,战时飞机来了,当防空洞。最好挖些地道,这里丢了炸弹,还可以跑到那里,还可以打仗。北京等各大城市都可以这样搞,分多少年完成。不然,一个原子弹打来,我们只好统统跑掉,安安稳稳让他们占领。”[3]2921965年10月,毛泽东在有各中央局第一书记参加的会议上讲话时强调:“战争不准备不行,有备无患。大小三线搞起来就好了。”“现在搞大三线、小三线,我看比较主动。小三线小边区,大三线大边区。”他还认为:要放在两个可能上。一个可能按我们讲的早打、大打,一个可能它不来,这是不以人们意志为转移的。“我们要准备,不但准备帝国主义整我们,还要准备帝国主义和修正主义合伙整我们。”[3]326,327,3281965年11月,毛泽东在山东、安徽、江苏视察时同中共山东省委第一书记谭启龙、中共安徽省委第一书记李葆华等的谈话,亦强调“要争取快一点把后方建设起来。三五年内要把这件事情办好,把大小三线搞起来”[3]332。毛泽东认为,后方建设起来,敌人如果不来,没有什么浪费。粮食储存一些有好处,反正要吃。棉布存一点,反正要穿。打洞,不过用了点劳动力。军队过去是三大任务:打仗,筹款,做群众工作。现在军队就是搞些生产,不大做群众工作了。他说:“我们还是要恢复过去的三大传统,要准备打仗,要生产,还要做群众工作。”[3]3331970年7月,毛泽东会见法国总理府计划和领土整治部长安德列·贝当古率领的法国政府代表团时谈及,现在世界还是不安宁,中国要准备打仗。他还对贝当古说:“我劝你们除了搞马其诺防线之类以外,搞原子弹以外,还要准备搞什么民防那一套。”[3]367

显然,在整个毛泽东军事思想中,人民战争的思想具有突出的地位。毛泽东在推进中国军队的近代化,发展尖端武器及核武器以加强国防建设时,同时抓紧抓好三线建设,以作战备之用。他在新的时代仍然注重人民战争,落实革命时代曾经盛行的民兵制度,加强民防,以作好实战准备,随时消灭外来侵略者。

五、不怕战争,准备战争,更要和平

中国有句古话:自古知兵非好战。这种军事伦理在毛泽东身上有很好的体现。毛泽东尽管谈战争,谈准备打仗,谈战争引起革命,但他更渴望和平并努力争取和平。他对战争的本质认识得很清楚,强调和平与战争是一对不可分离的社会现象。

抗美援朝战争结束后,毛泽东把主要精力放在国内建设上,他希望有个和平的国际环境,并借助社会主义阵营的团结来保证和平。1954年7月,毛泽东在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的讲话中指出:苏联、中国、朝鲜和越南这些社会主义国家,是团结得很好的,方针是正确的。“在日内瓦,我们抓住了和平这个口号,就是我们要和平。而美国人就不抓这个东西,它就是要打,这样,它就很说不过去了,没有道理了”[2]215。毛泽东认为总的国际形势就是美国人相当孤立,印度支那问题解决之后,估计它的孤立会要继续发展。英国、法国、东南亚各国、加拿大、墨西哥,还有一些南美的国家,都是不喜欢美国的。所以,这个局势很有希望。他还说,苏联提出的缓和国际紧张局势,不同制度的国家可以和平共处的口号,也是中国的口号,现在不少国家也赞成这一口号,也讲缓和国际紧张局势。这就是很大一个变化。毛泽东强调:要在国际上执行团结的方针,来保卫我们的国家,保卫社会主义,为建设一个伟大的社会主义国家而奋斗。

毛泽东同时认为社会主义国家同资本主义国家可以和平共处。他在1954年8月会见英国工党访华代表团时的谈话中,从分析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的形势开始,继而谈到中国和英国工党所代表的社会主义可以和平共处,并强调社会主义和非社会主义,像资本主义、帝国主义、封建王国等也能共处,即是说,“不同的制度是可以和平共处的”[2]231。这是因为大家都要和平,都要搞建设、做生意。1954年10月在会见印度总理尼赫鲁时,毛泽东在谈话中既分析了世界大势,亦表达了中国需要和平的愿望:“我们现在需要几十年的和平,至少几十年的和平,以便开发国内的生产,改善人民的生活。我们不愿打仗。”[2]242毛泽东在1955年5月会见印度尼西亚总理阿里·沙斯特罗阿米佐约时,亦表达了同西方国家合作的愿望。他说:“就是西方国家,只要它们愿意,我们也愿同它们合作。我们愿意用和平的方法来解决存在的问题。打仗总是不好的,特别是对西方国家是没有好结果的,历史已经证明了这一点。”“因此,结论还是一个:和平为上。”[2]273,274毛泽东还希望拥有原子弹的国家善用其“宝”,如果乱用的话,不见得对它们有利。同时,毛泽东认为中国和印尼两国间没有任何利害冲突,而只能找到两国有合作互利的方面。他说:“亚非国家的团结是有希望的,万隆会议已经走了第一步。以后我们应该共同努力,继续工作,团结起来,促进和平。即使有战争,我们也可以把它推迟。我们要争取和平的环境,时间要尽可能的长,这是有希望的,有可能的。”他还提出这样的设想:“如果美国愿意签订一个和平条约,多长的时期都可以,五十年不够就一百年,不知道美国干不干。”[2]275

不过,鉴于美国的侵略行径,毛泽东对之非常警惕。他认为“美国想打仗,想用战争的办法得到更大的利益。”[2]242因为从两次世界大战的结果看,它对三类国家有利,对其余的国家都是有害的。第一类国家是美国帝国主义,它在两次大战中获得了利益,得到了发展。第二类是在两次大战以后建立起来的、由共产党和工人阶级领导的国家。第三类是被压迫的民族和国家,这些不是共产党领导的,而是由爱国的团体和政党领导的,像印度、印尼、缅甸、叙利亚和埃及这样的国家属于这一类。毛泽东因而强调,要搞战争的话,就要动员人民,并且使他们学会打仗。而人民结合起来以后,势必会产生革命。他还指出,两次世界大战还有一条经验,都是防御者胜利,进攻者失败。毛泽东由此得出结论:“不应该再打大战,应该长期和平。再打大战的结果,是对侵略者不利的。”所以,“我们应该共同努力来防止战争,争取持久的和平。”[2]245,247

由于警惕美国,毛泽东关于防止战争、争取和平的号召主要是针对美国而言的。1955年5月,他会见英国共产党主席波立特时说:“对于美国手里有原子弹,我们搞和平运动。亚非两大陆,还有欧洲的人民,都是我们反对美国侵略的同盟者,美国就孤立了。”毛泽东历来认为美帝国主义是纸老虎,不过战争如果打起来,在战争初期和表现形式上它可能是铁老虎,可是到后来便会成为纸老虎。这是因为美帝国主义不得人心。毛泽东展望:“只要有五十年的和平,我们便可进行十个五年计划。同时在五十年间,在美国控制下的各国人民无法容忍,便要起来摆脱美国的控制。但是美帝国主义真的要打,我们也不怕。”“在亚、非、欧,扫它是有把握的。如果打起来,三个洲都会变成一个腔调。因为我们有力量,对帝国主义我们并不怕。”[2]268-269毛泽东还表示:“我们要努力阻止战争的爆发。万一战争无法阻止,准备打他几年,把战争从三个洲的土地上扫出去。”[2]269他还设想,“如果发生了第三次世界大战,资本主义世界就要完结。如果有疯子要发动战争,也没有什么了不起,灭亡的是帝国主义。”[2]269

毛泽东在1956年1月会见南斯拉夫新闻工作者代表团时,同样表示不害怕帝国主义、原子弹与战争,也表达了争取和平的愿望。他说:帝国主义这套东西就害怕打。从古至今的一条基本原则是,弱小但是进步的战胜强大但是落后的。毛泽东不相信原子弹比刀、枪厉害。对于战争,他说:“我们要准备着。我们无原子弹,不想打。苏联有,也不想打。但如果帝国主义丢下原子弹,我们准备打。打的结果,欧、亚、非跑到我们这边来,欧、亚、非三洲都实行社会主义。五分天下有其三,剩下美洲、澳洲给他们,何况中南美是不是给他们还不见得。”[2]294他这样预料:“三次世界大战社会主义一定要扩大,他们要大吃亏。”[2]294毛泽东同时认为,帝国主义者也研究历史,不打的可能性很大,大家都不赞成打。但是,社会主义国家要做好准备,“把墙筑高筑厚”;[2]294同时,还要对中间国家做工作,在敌人营垒内也做工作,使他们孤立。这样,“世界在相当长的时间内可能维持和平”,“保持十年的和平是有可能的”。[2]294

1950年代中期,根据世界和平力量的增长,毛泽东认为制止战争、建立和平的可能性是存在的。1956年8月,他在对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向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的政治报告稿所作的修改中指出:“在今后,只要社会主义各国同各民族国家在已有的共同基础上继续团结一致,并且在全世界人民的拥护下继续进行坚定的斗争,避免战争,建立世界持久和平的可能性,就确实出现了。因为在这种形势之下,任何一个好战的国家或者国家集团都很不容易发动世界战争。这一新形势,在抗美援朝时期已经出现,在最近苏伊士运河事件中更加鲜明地摆在人们的眼前,使得帝国主义国家不敢将局部战争扩大为世界战争,使得尖锐的国际争端不敢轻易动用武力。”[2]318毛泽东认为,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以美帝国主义为首组成了一个侵略性的军事集团。它们在世界各地建立军事基地,组织侵略性的军事集团,长期占领西德和日本,并且占领南朝鲜和我国的领土台湾,大规模地进行扩军备战,从而造成了世界的紧张局势。以美国为首的军事集团是坚决反对共产主义的。然而,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的建立,民族解放运动的发展,殖民主义阵地的缩小,符合于西方国家要求社会解放的无产阶级及其革命政党的利益,他们从这里找到了有力的同盟军。“而国际紧张局势的缓和,持久和平可能性的出现,则符合一切不愿意战争的人民和国家的利益。”[2]319同时,毛泽东还认为:“以苏联为首的强大的社会主义阵营的支持,亚非两洲和拉丁美洲广泛的民族解放运动的支持,帝国主义国内和其他国家人民力量的支持,牵制了帝国主义的力量,从外部保卫了我们革命的胜利。”[2]320

毛泽东争取国际和平环境,是为了中国更好地进行和平建设,而中国强大了更容易制止战争。1957年10月,毛泽东在会见波兰军事代表团时说:“我们需要争取和平时间,如果二十年内无战争,事情就好办了,中国不仅能打游击,而且可以进行正规战了,也许那时候帝国主义就很难打了。”[2]352毛泽东认为整个国际形势在变好。1959年10月,他会见日本共产党代表团时,在谈话中强调整个国际形势是在好转,西方的冷战政策已难以继续下去了。美国集团、英国集团的大部分,都对打第三次世界大战抱有恐惧。因为冷战政策对美、英不利,所以才有些改变,才使形势缓和下来。但他们有两手:一手是使形势有所缓和,另外一手是当缓和对他们不利的时候,又挑起紧张局势。这就是资产阶级的两面性。毛泽东强调帝国主义者的“爱好和平”和共产主义者的爱好和平是不完全一致的,并且帝国主义国家的困难比我们更多。“我们利用他们的困难争取和平是可能的,而且和平时间不会是很短的”[3]63。由于西方国家之间也不一致,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国家的广大人民反对帝国主义控制,社会主义国家的团结和阵营的加强,“帝国主义发动战争已不是那么容易”[3]64。因此,毛泽东估计整个国际形势是向好发展。但是,毛泽东同时指出也要估计到战争的情况。和平有可能被破坏,缓和之后又会搞紧张,搞突袭,打大战。他的基本估计是:“从总的情况来看,争取到十年至十五年的和平时间是可能的。假如这种情况实现了,那时要打世界大战,他们就比现在更加困难了。”[3]64

在1960年代,世界更加处于动荡不安中,中国的生存环境十分恶劣。但作为乐观主义者,毛泽东即使在困难的时候也能看到光明,并争取以和平谈判解决国际问题。1960年5月,他在会见英国陆军元帅蒙哥马利时的谈话中即表明了这一点。当蒙哥马利问询毛泽东对世界局势的看法时,毛泽东说国际局势很好,没有什么坏,无非是全世界反苏反华。现在的局势不是热战破裂,也不是和平共处,而是第三种:冷战共处。“但是我们要有两个方面的准备。一个是继续冷战,另一个是把冷战转为和平共处”[3]88。毛泽东欢迎蒙哥马利做些转化工作。当蒙哥马利担心西方世界被美国这个领袖领到战争中去时,毛泽东则提出英、法、苏、中在某些重大国际问题上取得一致意见的设想,以达到美国按其声明愿意“通过和平谈判解决国际问题,而不使用武力或不以武力威胁”[3]92。

但是,在整个1960年代,毛泽东处置国际事务的重点仍放在防止战争上。1961年8月,毛泽东在会见巴西共产党干部参观团和干部学习团时这样说:“按照社会主义阵营的意见,按照各国共产党的意见和各国劳动人民的意见,是不要战争的。并且现在社会主义阵营、各国共产党和各国劳动人民的力量很大,资本主义也怕灭亡,因此有可能不打。如果帝国主义要打,就准备好。”“做了准备,也许可以不打。”[3]126

美国自朝鲜战争以后,开始推行“战争边缘政策”,即美国国务卿杜勒斯1956年1月提出的美国不怕走到战争边缘,但必须要学会走到战争边缘,又不卷入战争的必要艺术。毛泽东也看到了这一变化,并设想了以文、武两种打法来应对,这也就是以战争边缘政策对战争边缘政策。1958年10月,毛泽东在会见苏联与东欧等国的代表团时,在谈话中这样说:战胜帝国主义,“有两种打法,文打和武打。基本上是文打,用和平的方法打它,但是我们也准备武打”[2]431。所谓的文打,比如金门打炮,“基本上还是文打”[2]431,并不是真正的进攻或发动大规模的战争。

毛泽东的根本立足点是防备外敌入侵,尤其是1960年代中苏关系恶化以后。1964年6月,毛泽东在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和各中央局第一书记会议上的讲话中,在讲了中国的军事原则以后,接着强调了要作军事上的准备,“要有手榴弹、手枪,有轻武器,赶快搞一点,趁着和平时期,趁这十年内搞一点。基本的是每省要搞个兵工厂”。“总而言之,是要准备打”。他还说,不要怕原子弹落到头上,死就死,“对帝国主义不要怕”。[3]2301965年6月,毛泽东在会见印度尼西亚合作国会议长阿鲁季·卡塔威纳塔时也这样表示:“现在我们要准备打仗。准备打,也许打不起来;不准备打,打起来就措手不及了。这点在人民中间要进行宣传。”[3]313毛泽东认为帝国主义是准备发动战争的,不过战争的结果是革命。“第一次世界大战打出个苏联。第二次世界大战打出个中国和许多社会主义国家,打出个印度尼西亚和几十个民族主义国家。如再打第三次世界大战,帝国主义就没有了”[3]313。在这一时期,毛泽东尽管一直强调防备帝国主义发动战争,但其防御重心已经大半转移到了中国北方的苏联。

当中苏边境珍宝岛战事出现后,毛泽东更加警惕苏联在军事上的突然袭击。1969年3月,他在听取周恩来等关于珍宝岛自卫反击战等情况汇报时,重点讲了对苏战争问题:他们打到我们这里来了,打进来几百公里,几千公里,让给他们东北、华北、西北,让他们都去占领。给他们一点面子,要他们多进来一点,多占领一些地方,进来就好打了,然后慢慢地把他们吃掉。毛泽东认为,苏联打进来,“全世界人民都知道,这样政治、军事都有利,有充足的理由”[3]355。他要求抓紧一切机会做好准备,“东北、华北、西北要准备打仗。东北、华北、西北要准备苏联来,南方各省要准备美国来。他们没有来,我们做好了准备;他们真的来了,我们也不吃亏。没有准备就要吃亏”[3]356。毛泽东认为,“美苏勾结,扩军备战,想重新瓜分世界”。因此他“总感到要打仗”[3]356,357。另一方面,毛泽东又认为世界革命运动蓬蓬勃勃发展,所以“摆在我们面前的前途有两个。要么是促使世界革命运动高涨起来,走向直接革命的形势,把帝国主义、修正主义的统治埋葬了;要么是他们发动第三次世界大战,像第一、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结果一样,使帝国主义在战争中失败,接着他们自己的统治被推翻。这是两个前途。我们是支持世界革命运动的,但更重要的就是我们要备战。……要立足于备战、备荒、为人民”[3]357。毛泽东认为苏联在乌苏里江的挑衅,还不能联系到大战,这不过是一个开端就是了。但他从中“看到它的社会帝国主义的野心。它甚至想首先消灭中国的原子基地”[3]357。因此,中国要在物质和精神上都准备打仗。1969年4月,毛泽东在中共九届一中全会上讲话时再次强调,“我们要准备打仗”,“不管它来不来,我们应该准备”,要有“物质上的准备,而主要的是要有精神上的准备”,“不仅是我们中央委员会,要使全体人民中间的大多数有这个精神准备”[3]359。但是,中国不会发动侵略战争,不打出去。他还说:“我赞成这样的口号,叫做‘一不怕苦,二不怕死’。”[3]360

毛泽东根据风云变幻的国际形势,强调准备战争、保卫和平,认为战争会引起革命,但他并不是惟战争论者和惟革命论者。在1950年代中期,毛泽东还曾设想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国家革命可以通过和平手段取得政权。1956年3月,他会见越南劳动党中央委员会总书记长征、印度尼西亚共产党中央委员会总书记艾地时,作了一些这样重要的谈话:“要不要进行武装斗争,不是我们单方面能决定的。”我们要争取和平进到社会主义,但“当资产阶级用武装来进攻的时候,我们就要被迫进行武装斗争来取得革命胜利。恩格斯生前曾经说过,在特定的条件下,英国和美国也可以和平进到社会主义。但到二十世纪,到帝国主义时代,美国和英国都成为帝国主义国家,情况就不同了。列宁就不再那样说了。自然,也可以设想,今后会有少数国家,在全世界范围内整个力量对比发生了根本变化的条件之下,可能不再经过国内的武装斗争而和平取得革命的胜利。力量的因素是很重要的,包括武装力量在内。现在我们的阵营还只包括全世界三分之一的国家。到我们占大多数或绝大多数的时候,是会有一些国家在我们的巨大力量包围之下,不必经过国内的武装斗争而和平取得革命胜利的”[2]301。不过,毛泽东又强调:“在资产阶级掌握国家机关和军队的国家,我们如果只作和平取得革命胜利的打算,那是要吃亏的”,“他让不让你和平取得胜利,并不决定于你的主观愿望”[2]301。

作为哲学家,毛泽东还对战争与和平的关系进行了哲学阐释。1957年1月,他在省市自治区党委书记会议上的讲话中指出:苏联编的《简明哲学辞典》中所说的,“像战争与和平”等等现象不能是同一的,因为它们是根本对立和相互排斥的,“这种说法,是根本错误的”。“列宁引用过克劳塞维茨的话:‘战争是政治通过另一种手段的继续。’和平时期的斗争是政治,战争也是政治,但用的是特殊手段。战争与和平既互相排斥,又互相联结,并在一定条件下互相转化”[2]338。毛泽东在这里把战争与和平的辩证性质说清楚了。直至辞世前的几个月,毛泽东还在思考此类问题。1976年2月,他对美国前总统尼克松这样说道:“在阶级存在的时代,战争是两个和平之间的现象。战争是政治的继续,也就是说是和平的继续。和平就是政治。”[3]401显然,作为政治家,毛泽东把战争视为政治的继续,作为军事家更希望和平的政治。

参考文献:

[1]建国以来毛泽东军事文稿:上卷[M].北京:军事科学出版社,中央文献出版社,2010.

[2]建国以来毛泽东军事文稿:中卷[M].北京:军事科学出版社,中央文献出版社,2010.

[3]建国以来毛泽东军事文稿:下卷[M].北京:军事科学出版社,中央文献出版社,2010.

[责任编辑张海波]

The Development, Evolution, and Enrichment of Mao Zedong,s Military Thought after the Founding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Ⅱ: Reading Mao Zedong,s Military Writings after the Founding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HU Weixiong

(College of Philosophy, Party School of the Central Committee of CPC, Haidian, Beijing 100091)

Abstract:The development, evolution, and enrichment of Mao Zedong,s military thought after the founding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is comprehensive. The major aspects include the following: flexible application of the ten military principles for which constant supplements, developments, and amendments were made facing the new historical conditions; bravery in confronting the more powerful with advocacy to form an international united front against the American imperialism; reaching out to the countries of the intermediate zone, rallying with the “third world” countries, and isolating the two superpowers of the United States and the Soviet Union; promoting modernization of the Chinese armed forces and national defense building, preventing enemy surprise attacks with people,s war; grasping the dialectic relationship between war and peace, not being afraid of war, preparing for war, but preferring to peace.

Key Words:after the founding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PRC); Mao Zedong,s military thought; development; evolution; enrichment

【中图分类号】A84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码号】1674—0351(2015)01—0089—09

【作者简介】胡为雄(1953— ),男,湖北通城人,中共中央党校哲学教研部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马克思主义哲学、现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教学与研究。

【收稿日期】2014-02-12

猜你喜欢
演化丰富发展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
改性沥青的应用与发展
小学语文课堂评价语言的思考
《演化》
培养想象力,让语文课堂“活”起来
突发事件网络舆情的演化规律与监控
耗散结构视阈下的科技招商与科技服务网络建设研究
高中生物课堂有效引入的探究
游戏让英语教学课堂更有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