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型社会主义政党俄国布尔什维克党异军突起

2015-01-30 00:22
中国延安干部学院学报 2015年2期
关键词:布尔什维克

高 放

(中国人民大学 国际关系学院,北京 海淀 100872)



特型社会主义政党俄国布尔什维克党异军突起

高放

(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北京海淀100872)

【摘要】俄国国情民情有十大特点,19世纪初俄国社会五种矛盾深化甚至激化,成为世界各种矛盾的集中点。考茨基于1902年就提出世界革命中心已从西欧转到俄国。俄国建立社会主义政党一波三折:1883年成立劳动解放社,1898年建立俄国社会民主党,1903年创建布尔什维克党,其党纲党章都有新特点,也有欠缺与差错。党内布尔什维克与孟什维克两派的出现预示着党内斗争的长期性、复杂性与艰巨性。1902年列宁著《怎么办?》为布尔什维克党奠定政治思想基础,1904年列宁著《进一步,退两步》为布尔什维克党奠定组织原理基础。1904年党内出现第一次分裂危机,布尔什维克与孟什维克分立两个中央机构。列宁与普列汉诺夫、卢森堡关于集中制与民主制的争论显示出两种组织原则的分歧。列宁主张建设以职业革命家为核心、以集中制为组织原则的党是适合俄国国情民情的特殊类型的社会主义政党。布尔什维克党的异军突起在20世纪俄国和世界政治舞台上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发挥了重大的作用。

【关键词】俄国国情民情特点;建党一波三折;布尔什维克;孟什维克

一、俄国国情民情的特点和世界革命中心转向俄国

俄国国情民情的特点使得俄国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产生了区别于欧洲绝大多数社会主义工人政党的另一种特殊类型的社会主义政党。这就是1883年筹建、1898年初建、1903年又重建的俄国社会民主工党。第二国际时期的绝大多数社会主义工人政党是在1871年巴黎公社革命失败后欧美处于相对和平发展条件下争取通过议会合法斗争逐步取得政权,对资本主义社会进行逐步改造。而俄国处在沙皇专制政府残酷统治之下,工人运动和工人政党难于开展合法活动。俄国国情民情的特点使得俄国社会主义工人政党的建立一波三折:1883年普列汉诺夫等人首先在国外成立劳动解放社;随后1898年在国内建立俄国社会民主工党,随即被沙皇专制政府取缔;1903年由列宁等人重新在国外创建新党。列宁着重从政治思想和组织制度着手建党,主张要由知识精英加强对广大工人灌输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建立秘密的、高度集中的以职业革命家为核心的另外一种类型的布尔什维克党。正是这种特殊类型的社会主义工人政党随后领导了俄国1905年的民主革命;这次革命失败后,又坚持10年之久艰苦卓绝的斗争,才在1917年领导十月社会主义革命在俄国特异取胜,建立了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进而开辟了20世纪世界社会主义、共产主义运动的新局面。布尔什维克党确实在20世纪俄国和世界政治舞台上扮演了重要角色,发挥了重大作用。要深刻探究这个特殊类型社会主义政党的建立和成长以及20世纪世界社会主义、共产主义运动兴衰成败的根源,首先必须从了解俄国国情民情的特点入手。

1.俄国国情民情的十大特点

世界万物各有自己的特质和风貌。自然界没有两片树叶是完全一样的。各个国家更有各自的特点。俄罗斯这个国家在社会历史发展进程中更具有诸多独特之点。我把它归纳概括为以下十大特点。

第一,俄国地理环境和民族构成的特点表现为它是横贯欧亚两洲独一无二的大国,是俄罗斯民族占统治地位、东斯拉夫族为主体的独一无二的多民族大国。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俄国领土面积已达2000多万平方公里,约占全球陆地面积的六分之一。俄国领土从西到东有1万公里长,约等于赤道长度的四分之一,横跨11个时区。俄国领土从北到南的宽度是5000公里,大于赤道到北极距离的一半,包括亚热带、温带和寒带。俄国国界长达6万多公里,举世无双,独占鳌头。这个国家地域最为辽阔广大,地下矿藏和地面森林田野等资源极为丰富。但是大部地区处于寒带,无霜期很短,天寒地冻,冰雪常驻,生产和生活条件都很艰苦。早在远古时期这里就有极少人类居住。到公元1至2世纪已有关于斯拉夫人久住此地的记载。到6世纪,这里主要定居着东斯拉夫族。①从9世纪起,东斯拉夫人的原始公社开始瓦解,进入贫富分化的阶级对立社会。公元862年形成基辅罗斯大公国,到1054年这个公国走向解体,开始分裂为众多小公国。从这时起,东斯拉夫人逐渐形成3个不同民族。人数最多的是俄罗斯人(俄文Pyccкиe,意为黄头发),还有白俄罗斯人(Белорусы,皮肤比俄罗斯人更白)和乌克兰人(Украинцы,意为边陲)。白俄罗斯人和乌克兰人在14世纪中叶立陶宛大公国入侵时被合并入立陶宛。1385年立陶宛大公国并入波兰王国后,白俄罗斯人与乌克兰人又归属波兰。1237年蒙古族成吉思汗的孙子拔都率军占领罗斯,建立金帐汗国。1276年俄罗斯人另立莫斯科公国后,历经200多年抗争,直到1480年才彻底摆脱蒙古统治,获得加快独立发展的机遇。到16世纪初形成俄罗斯统一国家。1721年彼得大帝开始称俄罗斯帝国,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俄罗斯帝国已成为称霸欧亚的大帝国。俄罗斯族强大之后,从1503年至1795年多次西征。首先从波兰手中夺回乌克兰和白俄罗斯,使白俄罗斯族和乌克兰族处于依附从属地位。这样,俄国就成为俄罗斯族占统治地位、东斯拉夫人为主体的多民族国家。俄罗斯族尤其要使乌克兰族俄罗斯化。俄、乌两族本来都是同祖同族、同根同源的东斯拉夫人,都是9世纪基辅罗斯公国的主体族群。可是13世纪蒙古族入侵后,东北部罗斯走上了建立莫斯科公国、走上形成俄罗斯族的道路,而西南部罗斯地处边陲,则被立陶宛、波兰吞并,形成乌克兰族。16世纪中叶俄罗斯收回乌克兰后,1654年俄乌双方会谈后不久曾经签署协议,乌接受沙俄统治,但乌保留高度自治。然而沙俄彼得大帝于1772年成立小俄罗斯衙门,实际上取消了乌克兰的自治,使之成为俄罗斯的一个普通行省。此后不断采取措施务使乌克兰俄罗斯化。这就是当今俄乌矛盾的历史根源。

第二,俄国在社会经济形态发展上的特点是俄国超越奴隶社会从原始社会直接进入封建社会,农奴制根深蒂固,同时原始社会遗留下来的农村公社又长期大量延续存在。农村公社在北方称米尔(俄文мир音译,原是多义词,除“公社”外,还意为“世界”、“和平”,当时农村公社被视为社员的“世界”、“和平”的命运共同体),在南方称维尔弗(俄文вервь音译,原意是绳子,传说因常用绳子丈量土地,故借以称公社)。它型成于13世纪,直到20世纪初才衰落,1917年十月革命后又得到新发展(用以抑制农村贫富两极分化),延续到30年代苏联实行农业集体化时才消失。农村公社这个怪物在俄国历史上从原始社会、封建社会到资本主义社会、社会主义社会一直持续存在,达上千年之久,堪称千古奇观。它是以家族为纽带、土地公有制为基础的农村经济社会自治组织。社员通称斯默尔德(俄文смерд,意为平民百姓、普通一员),社员大会是最高权力机关,定期选出领导人,社内土地上的森林、牧场和水源也属公有。土地按户分配,定期轮换,收获归己,政府按户摊派赋税。农村公社在700多年中成为俄国广大农民的命运共同体,专制政府也以此作为稳定农村社会的经济社会组织。农村公社的长期存在相当程度上抑制了奴隶制社会在俄国的形成,但是又促使俄国进入封建社会后出现农奴制,这可以说是奴隶制的封建主义变种。农奴制形成于15世纪末叶,鼎盛于18世纪下半叶,废除于19世纪下半叶,灭亡于20世纪初叶。农奴制简而言之就是封建地主阶级把广大农民当作自家奴隶一样捆绑在自己庄园中服劳役,禁止其人身和出走自由。1497年国家颁布法典规定:只有在每年晚秋11月底尤里节②前后一个星期允许各个庄园农民在农事完毕,向地主偿清租金后有出走权,即可以从某个农奴主转到另一个农奴主处,继续为奴。违法者要追捕归案,严加惩处。1767年政府进而规定地主有权任意买卖、馈赠、惩罚农奴,甚至可以将农奴发配充军。在广大农民坚持抗争之下,1861年沙皇政府被迫从上而下废除农奴制。农奴制残余直至1912年土地改革时才被清除,1917年十月革命才将其彻底除尽。盛行400多年之久的农奴制严重阻碍了俄国经济的发展,为俄国经济社会的发展留下了严重的后遗症。

第三,俄国国家政治制度的特点是封建王朝统治的时间较短,但是独创的沙皇专制制度严重伤害了社会的发展。俄国经历了两个封建王朝,即留里克王朝和罗曼诺夫王朝。第一个封建王朝是一个部队统领留里克于公元862年(我国唐朝中后期唐懿宗咸通三年)创立,自称诺夫哥罗德王公。这个王朝统治俄国达736年之久,其间先后传承21位王公。1276年创立莫斯科公国后逐步使周边几个小公国臣服。到1462年伊凡三世即位时进而建立起中央集权的国家政权机关,自称“俄罗斯国王”。伊凡三世之孙伊凡四世于1533年3岁时继承王位,此人从小在皇宫恶劣环境中成长,暴戾成性,故有“雷帝”之称。14年之后,即1547年(明朝后期明世宗嘉靖26年),伊凡雷帝17岁时登基执政,就自封加冕为“沙皇”(俄文царь音译)。他自比古罗马凯撒大帝(“沙”是凯撒的俄语变音),要变俄国为古罗马帝国。不料传到第二个沙皇费多尔,只在位14年就病故。因费多尔无子嗣,引起王位纷争。1613年第二个封建王朝,即罗曼诺夫王朝建立。新王朝统治俄罗斯304年,先后有17个沙皇(其中有4个女皇)。沙皇专制政府不仅对外穷兵黩武,侵略扩张,而且对内统治残暴,镇压人民。尤其是凶狠镇压了1667-1671年拉辛领导的农民起义,1773-1775年普加乔夫领导的农民起义,1825年十二月党人贵族起义和1905-1907年工农人民革命。沙皇专制政府终于在1917年二月革命中被人民推翻。

第四,俄国在军事扩张上的特点是四面出征,把俄国变成独一无二的“军事封建帝国主义”大国。俄国的西征,如前所述,首先是从波兰手中夺回白俄罗斯和乌克兰,同时通过1772、1793、1795年三次发动瓜分波兰的战争,吞并波兰46.3万多平方公里领土,占波兰领土的62%。还在1812年吞并了罗马尼亚的摩尔多瓦公国。北面方向,1700-1721年彼得大帝发动持续21年的“北方战争”,从瑞典手中夺取了波罗的海沿岸的爱沙尼亚、拉脱维亚和立陶宛;1809年沙俄又夺取了芬兰大公国,从此独霸北欧。南面方向,从16世纪中叶至19世纪末期俄国历时300多年征服了高加索北南地区各民族,夺取了波斯和土耳其控制下的格鲁吉亚、阿尔明尼亚、阿塞拜疆、车臣等一大片民族地区。克里米亚半岛原是希腊人、斯拉夫人、鞑靼人等多民族混居之地。1427年建立克里米亚汗国,15世纪末成为奥斯曼帝国藩属。1768年俄国打败土耳其后,克里米亚汗国脱离奥斯曼帝国获得独立,15年后,即1783年沙皇废除克里米亚汗,正式吞并克里米亚。南面中亚地区,俄国从1714年到1884年的170年间征服了中亚的哈萨克、塔吉克、乌兹别克、土库曼、吉尔吉斯等民族地区,总面积近390万平方公里。东面方向,沙皇俄国从1552年起先征服伏尔加河中游和下游的喀山汗国和阿斯特拉罕汗国,之后进而向东挺进西伯利亚。从1581年东征失必儿汗国,再占领埃文特、雅库特、楚克奇等地,1598年兼并西伯利亚汗国。到18世纪直达东端的堪察加半岛。从1850年起沙俄军队多次侵华,占领了我国150万平方公里领土。强占我国东北方的重要港口海参崴之后,把它改名为符拉迪沃斯托克(这是俄文Владивосток的音译,此词前半部分意为占领,后半部分意为东方),意为“占领东方”,这是沙俄侵略者野心的赤裸裸流露和真实写照。总之,俄国在沙皇统治370年间(1547-1917年)鲸吞其东西南北四方邻国2000万平方公里的非俄罗斯领土,约占欧洲土地的二分之一,亚洲土地的三分之一,使俄国领土面积由第一个沙皇加冕时的280万平方公里扩大到末代沙皇时的2280万平方公里,猛增了7倍。列宁于1915年《社会主义与战争》一文中称俄国为“军事封建帝国主义”[1]517。德国和日本也曾经是军事封建帝国主义国家,然而俄国对外掠夺的领土远超过德、日,所以它是军事封建帝国主义中最大的独一无二的帝国。

第五,俄国在文化传播和意识形态上的最突出特点是大力宣扬东正教,麻痹、愚弄群众,为沙皇专制政权维护经济社会稳定和对外军事扩张效力。东正教是基督教中与天主教、耶稣教(新教)并列的第三个大教派,又名正教。其教义是公元4世纪至11世纪之间在东罗马帝国地区即拜占庭帝国地区逐步形成的。它自认为是基督教的正宗,所以自称正教,又因盛行于东罗马帝国,故通称为东正教。它以君士坦丁堡的总主教为宗教之长,在教义中不像天主教那样着重依靠天主为世人救赎,而更强调世人只有多行善举才能得到天主赐予救赎。在宗教组织圣事和礼拜中东正教都有自己的规定。东正教传入俄国始于公元988年基辅罗斯时期。这一年基辅罗斯大公弗拉基米尔迎娶拜占庭帝国公主安娜为王后,并宣布东正教为国教。1448年俄国自行召开主教会议产生自己的教主,从此摆脱君士坦丁堡总主教的控制。1547年伊凡四世自封第一任沙皇后,自命为要继承古罗马凯撒皇位正统,继东罗马帝国即拜占庭帝国之后要在莫斯科建立第三个罗马帝国。这样沙皇政府更要借用东正教来蒙蔽群众。官方通过教会向群众广为宣传:俄罗斯民族肩负着特殊的拯救全人类的使命,“愿上帝保佑我们,你们应该明白,各族人民,你们必须俯首听命”,“地狱也充满着良好的祝愿”。1721年彼得一世沙皇废除俄罗斯正教总主教制,改由政府设立正教管理局,从此俄国不仅以东正教为国教,而且实行政教合一。沙皇政府大力传播东正教文化,要教徒多行善举,俯首听命沙皇旨意,帮助沙皇充当救世主,实现正教“弥赛亚”(俄文мессия音译)③信念,以拯救世界为名,实为沙俄首先独霸欧洲,进而独霸世界。据说彼得大帝在其遗嘱中曾经直言不讳地说过:“俄罗斯人民负有使命在将来成为欧洲的统治民族。”

第六,俄国在民族关系上的最突出特点是大力推行大俄罗斯主义,使俄国被列宁形象地比喻为“各族人民的牢狱”[2]85。俄国依靠军事征战使185个欧亚两洲的弱小民族④都处于俄罗斯民族统治之下。历史上英、法、德等欧洲资本主义大国崛起后都在海外非洲、亚洲、拉丁美洲和大洋洲占领了众多的殖民地。俄国的独特之点在于它吞并四周的邻国之后实际上使它们都成为自己的殖民地。俄国统治所有非俄罗斯民族,依据不同对象各有侧重点,采取了以下多种多样的方式和对策。有的是直接实行军事管制。如对南高加索和中亚地区实行“卫戍司令管理制”,全部军权和政权统归俄军司令掌管。有的是厉行政治控制。如对波兰王国、芬兰大公国,表面上让它们保持“独立”,但是由沙皇兼任波兰国王和芬兰大公,另派总督坐镇波兰、芬兰掌握行政大权,并且监督国法的执行。沙俄对各异民族的经济剥削多是通过剥夺土地和各种自然资源、征收名目繁多的高额苛捐杂税、为沙皇驻军服差役、发放高利贷、驻地官员敲诈勒索等渠道实现。在文化和意识形态上大力鼓吹“俄罗斯民族优越论”,用“专制、正教和民族”三原则,在全俄建立沙皇专制、东正教和俄罗斯民族统治的一体化大国。沙俄在各民族地区强行推广东正教,强迫伊斯兰教徒改信东正教,强行推广俄语,实行“义务国语制”。还促使俄罗斯族向各民族地区移民,以实现民族同化。沙俄竭力扩张大俄罗斯主义统治,激起各被压迫民族无数次的抗争和暴动。

第七,俄国发展资本主义的特点,可归纳概括为五个特性,即后发性、依附性、失衡性、垄断性和残酷性。俄国资本主义起源于1721年彼得大帝要着力学习西方,加快实现现代化之时,应该说为时不晚。但是根深蒂固的农奴制严重阻碍了工商业资本主义的发展。直到1861年沙皇政府从上而下废除农奴制之后才加速了资本主义发展的步伐。所以它比英、法、德等国起步资本主义晚了上百年或几十年。俄国资本主义是在沙皇君主专制制度卵翼下得到发展的,它在很大程度上依附专制政府,依靠政府的军事订货和军需设备需求。俄国资本主义同时还依附外国资本主义,依靠英、法、德、美等国越来越多的投资。俄国资本主义的失衡性表现在侧重发展重工业和军事工业,轻工业和民用工业大为滞后。既然是以重工业和军事工业为主,必然使垄断资本加速增长。英、法、德、美等国都经历了一个多世纪或大半个世纪才由自由资本主义发展到垄断资本主义阶段。而俄国从1861年废除农奴制后只花了大约40年时间就跃进到垄断资本主义阶段。俄国垄断资本主义的快速发展势必加重对无产阶级的残酷剥削与压迫。工人的劳动时间长,劳动强度大,工资收入低,生产和生活条件都很差。这势必引起工人的强烈抗争,掀起强大的工人运动。

第八,俄国资产阶级的特点,也可归纳概括出五个特性,这就是分散性、软弱性、落后性、反动性和投机性。俄国资产阶级分散在全国各地和各个行业,长期没有建立起全国性的组织以显示其存在和实力。这个阶级既然大多依附沙皇专制政府成长起家,它就是个软骨体,不敢与沙皇专制政府抗争,不敢提出反对君主专制的立宪纲领。英、法、德等先进资本主义国家都涌现过一批资产阶级思想家、理论家,出版过多种著名论著,提出过发展资本主义的种种卓越见解。诸如英国的休谟、斯密、李嘉图、洛克,法国的伏尔泰、孟德斯鸠、卢梭,德国的康德、费希特、黑格尔,等等。俄国比之显然大为落后失色,只闪现了像米哈洛夫斯基⑤这类遭到列宁讥讽的小人物。英、法、德等国的资产阶级政党如英国的保守党、自由党,法国的热月党、秩序党,德国的进步党、民族党等等,都比工人阶级政党建立得更早。可是俄国的资产阶级政党也落后了。立宪民主党成立于1905年,比俄国社会民主工党晚了7年。俄国资产阶级的反动性突出表现在它助纣为虐,协同沙皇反动政府共同镇压工人运动、农民运动和人民革命运动。俄国资产阶级还有其投机性。当马克思主义在俄国传播开来之时,它竟伪装革命,以“合法马克思主义”的姿态出现,妄想鱼目混珠,扭转革命方向。资产阶级代表人物司徒鲁威、布尔加柯夫、杜冈-巴拉诺夫斯基等人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以拥护马克思主义的面目出现。司徒鲁威鼓吹“加速国内资本主义的发展,会加速社会主义的到来”。列宁及时揭露了他的虚伪性。司徒鲁威是1905年俄国立宪民主党的奠基人。

第九,俄国无产阶级的特点,也可归纳概括出五个特性,这就是艰苦性、集中性、斗争性、组织性和革命性。俄国无产阶级比之英、法、德等国无产阶级更加艰苦。它不仅深受本国资产阶级的剥削与压迫,还惨遭沙皇专制政府的迫害。俄国没有西欧国家那样的议会,广大工人没有选举权,没有集会结社权和言论自由权,无法开展合法斗争,每有非法斗争即被残酷镇压,被枪杀、逮捕、坐牢、流放。俄国工人的优点是比西方更具有集中性。由于重工业、军工产业和铁路建设的大发展,集中了大量的产业工人。例如从1865年到1890年这25年间仅大工业工人和铁路工人就由70万多人猛增至140万多人,即增加一倍以上。这比起大多分散于中小轻工业工厂的工人力量更加强大得多,因此斗争性也更强,斗争的规模也更大。19世纪70年代工人自发罢工运动兴起后就感到很有必要建立工人统一集中的组织,来领导工人运动,开展有具体目标、有切实成效的群众性斗争。1875年在敖德萨成立了南俄工人协会,参加者为150-200个金属工人。随即还在南俄几个城市建立了分会。三年后,即1878年在首都彼得堡也成立了俄国北方工人协会,成员有200人。南、北这两个协会互相呼应,领导工人开展经济斗争与政治斗争。除提出改善工人劳动与生活条件外,还努力争取言论、出版、集会、结社等政治自由与民主权利。到80-90年代,工人们更开展了大规模的罢工斗争,1895年成立了“彼得堡工人阶级解放斗争协会”,提出了反对沙皇专制制度、求得工人阶级解放的要求。工人们在斗争中提高了政治觉悟,增强了革命性,认识到必须通过强力革命斗争才能改变社会面貌。后来在1905-1907年和1917年的革命斗争中工人阶级的革命性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第十,俄国社会主义思想和社会主义运动的特点表现为思潮庞杂,运动多样。起源、流行于西欧的三种社会主义思潮对俄国都深有影响。首先是德国人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科学社会主义,被流亡于西欧的普列汉诺夫、查苏利奇等人接受后,他们1883年在日内瓦成立劳动解放社,开始在俄国传播马克思主义。其次是英国人奥哲尔等人鼓吹的工联主义,只要求工人开展经济斗争,争取改善生活条件,他们的信条是“做一天公平的工作,得一天公平的工资”。无独有偶,20世纪初俄国工人运动中也出现一个“经济派”,主张工人只要与厂主进行经济斗争,谋求增加工资,改善劳动条件等就够了,不要参与反对沙皇政府的政治斗争。最后是法国人蒲鲁东宣扬的无政府主义,在俄国曾经得到新的发展。在第一国际和巴黎公社两个专题中,已经谈到了俄国人巴枯宁的无政府主义派的活动和危害。俄国还有两位无政府主义大师在俄国和中国都很有影响,这里要简要提及。其一是列夫·托尔斯泰(1818-1910),他是伟大作家,其代表作《安娜·卡列尼娜》、《战争与和平》和《复活》脍炙人口。鲜为人知的是他还有两本社会主义论著,即《土地与劳工》和《托尔斯泰自白》,均有中译本⑥。书中宣扬农民的基督教无政府主义。托尔斯泰的劳动社会主义和无政府主义在我国“五四”运动后曾经热传一时。其二是彼得·克鲁泡特金(1842-1921),本是著名地理学家,又是无政府主义大师。他的名著《自由与面包》、《一个反抗者的话》等10多种在上个世纪20、30年代的中国风靡一时。⑦我国著名作家巴金即是因崇拜他而取此笔名的。除了西欧的上述三种社会主义思潮在俄国有重要直接影响外,还有一种俄国土生土长的反映农民解放要求的民主与社会主义思潮盛行大半个世纪之久。在40-50年代其代表人物有别林斯基、赫尔岑、杜勃罗留波夫和车尔尼雪夫斯基,60年代以后有民粹派崛起。

从上文能够看出,在俄国这样沙皇专制统治严酷、军事封建帝国主义的多民族大国,要建立一个科学社会主义的工人阶级政党是异常艰巨的历程。有赖普列汉诺夫、列宁等人长达20年(从1883年到1903年)坚持不懈的努力,才终于苦建成功。

2.20世纪初俄国各种社会矛盾的深化,世界革命中心从德国转向俄国

从上述俄国国情民情十大特点的概述中,可以看出:到19世纪末俄国社会存在着以下五种社会矛盾。这些社会矛盾到20世纪初年都呈现出深化甚至激化的现象。

其一,最主要最突出的是沙皇专制制度与人民大众的矛盾。沙皇专制制度自1547年建立以来,历经350多年17个沙皇的暴力统治,人民大众积怨愈益深重。1826年尼古拉一世沙皇统治期间又增设第三厅作为秘密警察机关,加强监控不满专制制度分子。1880年表面上撤消第三厅,但是其职能职责转归内务部警察厅。70-80年代,俄国小资产阶级革命派大肆活动,一批知识分子自命为人民的精粹,号称民粹派。他们主张“到民间去”,为农民平分土地,鼓动农民奋起打倒沙皇专制政府。可是农民只同意平分土地,不赞成打倒沙皇,还充满对沙皇的迷信。于是民粹派分化为两派,一派成立土地平分社,另一派于1879年成立民意党,密谋刺杀沙皇。1879年11月和1880年2月两次行刺未遂。1881年3月13日终于在彼得堡大街上投掷炸弹炸死沙皇亚历山大二世。一个沙皇倒下了,另一个新沙皇亚历山大三世继位后又大开杀戒,前后逮捕、处死30多名民意党人,众多人受到牵连。这更加深了沙皇制度与人民大众的矛盾。1894年末代沙皇尼古拉二世登基后,国内人民大众反专制声浪愈益高涨,沙皇政府软硬兼施,极力加强监控与镇压。1900-1903年俄国发生严重经济危机,有3000多家大中小企业倒闭,10多万工人被解雇或开除,在职工人工资锐减。工人罢工与示威游行大为增多,工人们响亮地提出“打倒沙皇专制”的政治口号。工人们的革命口号赢得众多市民的热烈掌声和衷心支持。大学生甚至中学生也奋起反对沙皇专制政府。地主阶级却和资产阶级中开始出现自由派,不满沙皇政府暴行。沙皇政府面临众叛亲离局面。

其二,地主贵族阶级与广大农民的矛盾也加剧了。沙皇本人就是全俄头号大地主。他一家就拥有700万俄亩土地,这比60万农民拥有的土地还要多。1861年虽然政府被迫颁布了废除农奴制的法令,很多地方地主阶级却趁机以各种方式大肆掠夺农民。地主们把大量好地、肥沃的黑土地都据为己有,而把赖地、贫瘠之地分给农民。农民们要付出比原价高二、三倍的代价才能分到这些土地,同时获得人身自由还要向地主们缴纳高额的赎金。据统计,从1861年至1901年40年间,农民交付的赎金高达20多亿卢布。在高加索等地,农民即便已交付很多赎金,依然还要被迫为从前的地主服役好多年。沙皇政府在废除农奴制时还规定:农民分到的土地只有使用权,所有权要交给农村公社米尔或维尔弗。沙皇政府还掌控各个农村公社的行政和司法权,尽力使农村公社不仅是农村的经济社会组织,而且进一步变成为农村的基层政治行政组织。沙皇政府还在每个村设村长,几个村联合为一个乡,设乡长。村长和乡长表面上是民主选举产生,实际上都是内定由当地地主和富农中的头面人物充当候选人。农民不得不在选举中划圈认同。乡官村官都是沙皇政府的基层官员,由政府给予津贴,为政府征收赋税田粮和征集服役六年的义务兵,还要协助警察镇压农民骚乱。各乡的审判官可以判处犯法农民罚款和鞭笞肉刑。上述这些1861年废除农奴制之后的举措,使广大农民怨声载道,义愤填膺。所以自1861至1901年这40年间,俄国广大农村爆发过几百次小规模的分散的农民骚动。当然都被沙皇政府各个击破,先后镇压下去了。到了1901-1903年俄国经济危机时期,在工人阶级带头抗争的影响下,农民也纷纷行动起来。1902年春夏两季,乌克兰的一些州和伏尔加河一带的广大农村,农民自发暴动的烈火四处延烧。忍无可忍的农民不约而同地奋起焚烧大地主庄园,夺取地主巧取豪夺去的土地,甚至杀戮他们所痛恨的土豪劣绅和恶霸村官。沙皇政府闻讯当即派来警察严加镇压。有成千成百农民运动先锋和组织者被枪杀、逮捕和判刑。地主阶级与农民阶级的矛盾显然已经激化了。

其三,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矛盾不断深化并开始激化。如前所说,俄国的资产阶级具有后发性,由于它是在1861年废除农奴制后才迈开大步,所以它要追赶英、法、德、美等先进国家的资产阶级就要加紧剥削压迫无产阶级。为此俄国无产阶级的首要特点就是备受深重剥削压迫的艰苦性。在19世纪80年代,俄国重工业工人的劳动时间至少是12小时半,纺织业等轻工业工人甚至长达14-15小时(这时英、法、德、美等国工人已较普遍实行十小时工作制,正在争取九小时以至八小时工作制)。俄国工人的工资也是更为微薄。重工业工人每月最高只得35卢布,轻工业工人每月通常只有7、8卢布。女工和童工劳动时间与普通工人一般长,所得报酬却更低。工人居住条件十分恶劣,10-12人挤住在一小间黑屋的上下铺中,卫生条件极差,室内外臭气熏天。工人普遍缺少劳动保护与保险,工伤、疾病与死亡率极高。备受压榨的工人从70年代到90年代就持续不断开展斗争。然而资本家们铁打黑心,极少让步。如前所述,1901-1903年经济危机时期,由于工人大批失业,处境更加艰苦,因而爆发出强烈的反抗。斗争从经济罢工发展到政治罢工,提出政治民主自由权利以至打倒沙皇专制政府的要求。1901年2、3月彼得堡、莫斯科、哈尔科夫、基辅等城市有成千上万工人上街游行,高呼“打倒沙皇专制制度!”口号。同年五一节,全国众多城市举行罢工斗争。最为突出的是首都彼得堡奥布哈夫兵工厂6000工人中有1200人罢工。厂方立即开除领头的工人,引起广大工人抗议,5月7日开始抗议罢工,要求恢复被开除工人的工作,并罢免工人痛恨的几个工头。遭到该厂经理拒绝后,工人们表示要罢免的“不仅内阁大臣们,还有沙皇!”,厂方当即上报政府。政府立刻派来军警要占领工厂,勒令工人复工。工人们在工厂周围筑起工事,举行“奥布哈夫防卫战”,用石块、铁棍、木棒奋起反抗,拒不允许军警进入工厂。许多女工和邻近工厂工人有3000多人都积极参与这场防卫战。少量军警眼看工人们人多势众,鸣枪示警,工人们也毫不畏惧。这场防卫战坚持了3小时,军警只好悻悻退走。然后逮捕工人800名,其中37人受审。结果有数人被处以苦役和刑罚,大多被流放到外地。“奥布哈夫防卫战”是俄国工人革命觉醒的标志。它声震遐迩,在国内引起众多城市工人声援的浪潮,西欧多国媒体都给予了报道。继1901年斗争之后,1902年3月在南高加索的巴统市,11月在顿河岸罗斯托夫市都发生了工人大规模罢工斗争。1903年工人运动更掀起新高潮。五一节的大罢工和示威游行遍及全俄十几个城市。到夏天甚至发展为政治性总罢工,工人们强烈要求政治民主自由与打倒沙皇专制制度。俄国的革命形势正愈益逼近。

其四,大俄罗斯主义势力与各异民族的矛盾在深化和激化。如前所述,俄罗斯族从1547年沙皇制度建立起到19世纪末,兼并了四周185个民族近2000万平方公里领土。这185个弱小民族人口总数约占俄国人口总数1.8亿人的57%,俄罗斯族人只约有8100万人,约占全俄总人口43%。俄罗斯族总体而言是以少数民族身份统治大多数异民族。尽管俄罗斯族的大俄罗斯主义势力愈益强大,它使尽了军事占领、政治控制、经济掠夺、文化渗透、移民混居、民族同化等等各种手段,依然无法消除俄罗斯族与各异民族之间的根本矛盾。沙皇专制政府统治350多年间,大俄罗斯主义统治屡次引起各民族的反抗与起义。如1662、1695、1705、1731、1825、1836、1898年在西伯利亚、中亚和伏尔加河流域都发生过连续多年的异民族起义。到20世纪初年,在工农革命运动推动之下,各异民族人民也都纷纷发起反对大俄罗斯主义和反对沙皇专制制度的斗争。从1900年至1904年各异民族地区有记载的民族暴动就有670次之多。尤其是在乌克兰、伏尔加河流域和南高加索的格鲁吉亚地区斗争更为炽烈。1903年7月南高加索巴库地区工人掀起罢工浪潮时,有各异民族众多工人积极参与。在波兰和立陶宛,1901-1904年每年五一节在华沙等城市都有工人冲破沙皇政府的重重高压,英勇无畏地上街游行示威,唱着红旗歌,响亮地高喊:“打倒沙皇,自由万岁!”“八小时工作制万岁!”“社会革命万岁!”等口号。波兰和立陶宛工人坚决表示要与俄国工人站在一起,并肩战斗。芬兰人民在20世纪初强烈要求扩大自治,独立自主,坚决反对强行扩大俄语的措施。当这些合理要求遭到申斥和打压时,愤怒的芬兰义士于1904年将沙皇政府派来实行殖民统治的总督刺死。以上这些突出事件足以表明在20世纪初俄国的民族矛盾已达到相当尖锐的程度。

其五,俄国与东西方资本主义列强争夺世界霸权的矛盾也在加深。19世纪末20世纪初,世界资本主义正从自由竞争阶段过渡到垄断资本占统治地位的帝国主义阶段。各资本主义列强之间争夺殖民地和势力范围的斗争进一步加剧。由于这时世界领土几乎已被列强瓜分完毕,因此重新瓜分世界的战争频频出现。例如1898年的英布战争就是英国要从荷兰殖民者手中抢夺荷兰在非洲殖民地布尔人居住的地盘。到1902年战争结束,英国人得到德兰士瓦和奥兰治,1910年英国人进而把这两地并入英国的自治领南非联邦。1898年美国为从西班牙手中夺取古巴发动了美西战争,同年美国为从西班牙手中夺取菲律宾又发动美菲战争。俄国在19世纪末与德国、奥国激烈争夺欧洲霸权。1892年俄国先寻求同法国结成军事同盟,签订秘密协定,规定俄德、俄意或法德、法意发生战争时双方要互相给予大量军事援助。1904年英法两国订立协约,1907年英俄也订立协约。于是到1907年俄、英、法三国为与1882年德、奥、意结成的同盟国争夺世界霸权,终于缔结形成了协约国军事集团。随后,正是这两大军事集团间的争霸,才引发了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20世纪初,俄国在西方与英、法结成三国协约军事集团的进程中,另把重点转向东方,它还要与日本争夺在东北亚的霸权。首先是要争夺我国东北地区。1899年俄国先下手为强,强迫我国把辽东半岛和旅顺、大连地区租借给俄国,并且强行在我国境内修建中东铁路。1900年沙俄把旅大地区改称关东州,还派来总督,明目张胆地把旅顺变为俄国在远东的海军基地。同年俄国参与了帝国主义八国联军侵入我国。1901年9月7日我国被迫签订的《辛丑和约》,赔款4.5亿两白银,沙俄得款最多,为1.3亿多两,占赔款总数的29%。沙皇用这些赔款迫使我国数万劳工加快修筑中东铁路,这条铁路于1903年建成,全长1721公里(在我国境内就有1481公里)。沙皇俄国强占我国东北时已发出要在满洲建立“黄俄罗斯”的计划(即俄罗斯统治的黄种人)。日本帝国主义眼看沙俄已捷足先登中国国土,只好加紧扩军备战,日俄战争显然已经迫在眉睫。

从以上所述可以看出,到20世纪初年,由于沙皇专制制度与人民大众的矛盾、地主阶级与农民阶级的矛盾、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的矛盾、大俄罗斯主义势力与各异民族的矛盾、俄国与东西方资本主义列强的矛盾都在加剧深化以至激化,所以这时俄国已经成为帝国主义各种矛盾的集中点,“山雨欲来风满楼”,一场俄国革命风暴即将飒然来临。这一场俄国革命具有什么样的深远意义?它将把俄国带向何方?它将对世界历史进程产生什么样的重大影响?这个重大问题不能不引起当时世界上一些有识之士的深刻思考。现在看来思考得最为深邃而且已经被后来俄国和世界的历史发展所证实了的精辟见解,是第二国际著名理论家卡尔·考茨基(1854-1938)1902年3月初在《斯拉夫人和革命》中提出的。考茨基是德国人,他客观冷静地从国际的视角,第一次对俄国的革命进程作出这样中肯的评价,他说:“现在可以认为,斯拉夫人不仅已经踏进革命民族的行列,而且革命思想和革命事业的重心正在日益转向斯拉夫人。革命的中心正在从西方移向东方。”[3]90考茨基是如何得出这个崭新的观点的呢?这不完全是他个人独具慧眼的天才发现,而主要在于他继承并发展了马克思恩格斯主义。考茨基在读过马克思、恩格斯的名著《共产党宣言》、《资本论》、《反杜林论》等书后于1881年转变为科学社会主义者。1883年他创办《新时代》杂志并担任主编,直至1917年停刊。他著有《马克思的经济学说》(1886年)、《爱尔福特纲领解说》(1892年)、《土地问题》(1899年)等书。他深知马克思、恩格斯多次讲过19世纪世界革命、世界工人运动重心或中心在40年代宪章运动时期是在英国,自1848年6月巴黎起义至1871年巴黎公社革命时期转移到法国,70年代至90年代又转移到德国。恩格斯于1875年4月写成的《流亡者文献》一文已经根据当时俄国国内阶级矛盾尖锐和官吏贪污腐败严重等情况,得出结论说:“俄国无疑是处在革命的前夜”,“这个革命无疑正在日益临近”[4]401。既有马克思、恩格斯的这些论述在先,所以他敢于依据1895年恩格斯逝世后6年来、尤其是20世纪初俄国情况的新变化,提出世界革命中心已经又从德国东移到俄国的新见解。考茨基在这篇文章中接着这样说:“新的世纪开始时所发生的一些事件,使人们感觉到我们正在面对着革命中心的进一步转移,亦即移向俄国”;“新的一代英雄人物已经在俄罗斯民族中成长起来,并且现在已经不再是孤军作战了。……我们正在面临着俄国革命斗争的新时代;……从西方接受了革命首创精神的俄国,现在可能成为西方革命动力的泉源”[5]90-91。考茨基这篇论证俄国革命斗争新时代的宏文为何不在他自己主编的《新时代》杂志刊登,而专门寄给由列宁主编的俄国马克思主义者的秘密报纸《火星报》发表呢?⑧我以为他这样做旨在希望此文能在俄国革命者中广为传播,给他们鼓气增智,促进俄国真正成为新世纪世界革命的中心,反过来推动西方革命发展。考茨基这篇具有重要指导意义的力作确实给俄国众多革命者以莫大的鼓舞。它首先启迪普列汉诺夫(他生于1856年,比考茨基小两岁)、列宁(他生于1870年,比考茨基小16岁)等等俄国第一批无产阶级革命家,如何去创建一个真正符合俄国国情民情的科学社会主义的工人阶级政党,这是俄国革命取胜并且真正能够成为世界革命中心的首要关键。

二、俄国社会主义政党的曲折建成及其制订的党纲党章

1.俄国社会主义政党一波三折终于建成

从上述俄国国情民情十大特点的复杂情况来看,在俄国要创建真正适合俄国实情的社会主义政党,决不是一帆风顺、一蹴而就之举,决不像西欧大多数社会主义政党那样召开一次会议就能宣布建立起来;而是一波三折,再接再厉,历经20年之久,先后建立了三次。第一次是1883年普列汉诺夫等人在日内瓦创建劳动解放社,为建党作准备;第二次是1898年在国内召开俄国社会民主工党第一次代表大会,发表建党宣言;第三次是1903年在国外召开党的二大,重新建党,正式制订了党纲和党章,并且选举产生了中央领导机构。下面概述俄国建党的这三次曲折历程。

在俄国创建科学社会主义的工人阶级政党,除了沙皇专制政府的严密迫害这个外部天敌之外,还有两个必须加以消除的内部对手,这就是代表小资产阶级鼓吹农民社会主义的民粹派和工人运动中初现的名为经济派的改良主义派。普列汉诺夫在消除民粹派方面贡献最大,列宁在消除经济派方面功勋卓著。

先说普列汉诺夫怎样从民粹派的首领转变为反击、批判民粹派的先锋。格·瓦·普列汉诺夫(1856-1918)出生于俄罗斯中部唐波夫省利佩茨克县古达洛夫卡村一个小地主贵族之家,其父曾任沙皇政府中级军政官员。其母也出身于贵族之家,是革命民主主义者、文艺评论家别林斯基侄孙女。普列汉诺夫受父母亲家教影响良多。1868年他在12岁时考取陆军中学,1873年毕业后又到炮兵军官学校和首都矿业学院学习。1875年19岁时结识革命民粹派分子、青年工人米特罗范诺夫,年底加入民粹派暴动派小组,从此走上民粹派革命之路。1878年初参加民粹派的“土地和自由社”,年底发表第一篇文章《争论什么?》,文中坚持农村公社不会瓦解、会成为俄国社会主义基础的观点。他因参加民粹派鼓动工人革命的活动,曾经几次被捕。1878年8月他因反对采取恐怖活动退出“土地和自由社”,9月另外创立“土地平分社”。1880年他24岁时流亡日内瓦,结识众多高朋新雨,大开眼界,博览群书,接受了马克思主义。他认真细读马克思的《哲学的贫困》,恩格斯的《反杜林论》等书,思想有根本转变。1882年他翻译的《共产党宣言》俄译本在日内瓦出版,马克思、恩格斯为之撰写了俄译本序言。1883年夏天他写成第一本批判民粹派的专著《社会主义与政治斗争》,这标志着他已从民粹主义者转变为马克思主义者。这一年9月25日,他与同时完成思想转变的青年老战友阿克雪里罗得、查苏利奇(女)、捷依奇、伊格纳托夫联手,在日内瓦共同创立“劳动解放社”。普氏本来主张采用“社会民主社”的名称,后因其他人担心这个名称几乎就是社会民主党,易遭沙皇政府取缔,于是他们决定以马克思在1864年《国际工人协会成立宣言》中提出的要实现工人“劳动解放”作为这个新成立的革命团体的名称。几个月之后他们已觉察到这个名称不确切,所以又在劳动解放社之前加上“社会民主主义”的定语。劳动解放社是俄国第一个马克思主义团体。在它成立时拟就、1884年修订后公布的《社会民主主义“劳动解放社”纲领》中开宗明义地说:“‘劳动解放社’所抱定的目标是在俄国宣传社会主义和培养组织俄国工人社会主义政党的一些成分。”[6]12简而言之,劳动解放社的目标就是在俄国建立马克思主义的社会主义政党。那么在它活动的15年间究竟为建党做了哪些方面的准备工作呢?我以为主要做了以下五个方面的工作。⑨

第一,翻译、出版了一批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在俄国广为传播马克思主义,对知识分子和工人进行马克思主义启蒙教育,培养了一批马克思主义革命者。劳动解放社出版过普列汉诺夫翻译或编辑的马克思恩格斯著《共产党宣言》,马克思的《雇佣劳动与资本》和《论贸易自由的演说》,马克思、恩格斯著《神圣家族》(摘译),恩格斯著《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弗·恩格斯论俄国》等名著。普氏还为其中多本名著写了序言,以便于俄国读者领会其要点和真谛。列宁就是通过细读这些名著成为马克思主义者的。

第二,劳动解放社深刻批判了在俄国思想界深有影响的民粹派的唯心史观和农民社会主义、无政府主义等错误理论。普列汉诺夫连续发表《社会主义与政治斗争》(1883年)、《我们的意见分歧》(1885年)、《不可避免的变革》(1888年)、《专制主义的新辩护人,或列·吉荷米洛夫先生的烦恼》(1889年)、《再论俄国社会主义者的原则和策略》(1890年)、《俄国面临制度的改变》(1894年)、《论一元论历史观之发展》(1895年)等论著。列宁等人从这些论著中得到很多教益。不破不立,有破有立,边破边立,破中有立。正是由于普列汉诺夫等人从多方面清算了民粹派的错误,才使得马克思主义在俄国能够广为传播,深入人心。

第三,劳动解放社还注重联系群众,在群众中开展宣传和组织工作,为建党做准备。从1890年起多国社会主义者组织响应第二国际1889年成立大会关于纪念“五一”劳动节的决定,开始宣传并组织各国工人举行五一罢工以至示威游行等活动。普列汉诺夫发表《1890年的‘五一’节》,第二年他又写出《工人每年的节日》。这两篇文章在俄国工人中颇有影响。1892年彼得堡工人为纪念五一节还举行四次秘密会议,讨论工人运动形势和任务。普氏在日内瓦及时热心集录彼得堡工人在这次秘密会议上的发言内容,5月初就编出了《工人们的四次讲演文集》,他还亲自写了序言加以推荐。此书随即在日内瓦由《社会民主党人》杂志印刷所出版,秘密运回国内散发。1895年2月彼得堡20多个马克思主义工人小组初步联合组成“工人阶级解放斗争协会”开展革命活动。普氏得知这个斗争协会派列宁为代表到瑞士联系,非常高兴。他于5月和8月先后两次在日内瓦和苏黎世与列宁会晤。双方决定劳动解放社与彼得堡工人阶级解放斗争协会建立固定联系,合作定期出版文集《工作者》,在日内瓦编辑、出版后秘密运回俄国传播。

第四,劳动解放社还作为俄国社会主义组织的代表多次参加第二国际的代表大会,与多国社会主义政党建立了联系,扩大了俄国社会主义组织的国际影响。1889年7月普列汉诺夫同拉甫洛夫等5人组成俄国代表团参加在巴黎举行的第二国际第一次代表大会。他在会上发表演说讲道:“现在我们的任务就在于,同你们在一起维护国际社会主义的事业,用一切办法在俄国工人们中间传播社会民主主义的学说和率领他们去轰击专制制度的堡垒。”最后他强调:“俄国的革命运动只能作为工人运动而胜利,否则它永远不会胜利。”[6]109他的讲话在大会上赢得好评。他的《在巴黎国际社会主义工人代表大会上的演说》,随后发表在伦敦出版的《社会民主党人》杂志第1期上。1891年8月第二国际在布鲁塞尔召开第二次代表大会。劳动解放社感到俄国社会民主党尚未正式建立起来,所以未派代表出席大会。但是由普列汉诺夫与查苏利奇二人联名向代表大会提交了近万言的关于俄国革命运动发展情况的书面报告,表示自己要努力使工人协会遍布全俄国。1893年8月第二国际第三次代表大会在瑞士苏黎世召开。普氏出席大会,并被选入战争问题委员会。他谴责资本主义列强的战争政策,主张埋葬沙皇专制制度。1896年8月他又参加在伦敦召开的第二国际第四次代表大会,同无政府主义进行了坚决的斗争。劳动解放社参与第二国际前四次代表大会的活动,为在俄国建立社会主义政党创造了国际条件。

第五,劳动解放社为俄国社会主义政党起草了党纲。1883年秋季成立劳动解放社之初,普列汉诺夫就起草了纲领。经国内几个社会民主党人组织提出修改意见后,1887年他又撰写了《俄国社会民主主义者纲领第二草案》,1888年在日内瓦发表。这个草案比4年前的第一个纲领草案有很大进步。草案开宗明义提出,俄国社会主义者“致力于使劳动从资本的压迫下获得完全的解放。这样的解放只有把生产的一切手段和产品转变为社会所有才能达到,……这一共产主义革命在社会的和国际的整个制度中将引起最根本的改变”[6]101。第一个纲领只有一处提到“社会主义革命”,第二个草案进而有两处提到“共产主义革命”,这表明俄国社会主义政党是从更坚决、更彻底的共产主义的高度来理解社会主义的。草案还写明俄国社会主义政党要致力于工人阶级解放的先决条件是夺取政权,要坚持与各国工人阶级配合行动的国际主义原则等等,这些都是符合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规定。草案用较大篇幅说明依据俄国实情,俄国社会主义者的具体任务和奋斗目标,其中写明“推翻专制主义应当是他们的第一个任务”[6]103。为此,俄国社会主义者的“首先的和主要的职责就是组织革命的工人党”[6]103。这个工人政党要发挥工人阶级的领导作用,就要重视争取农民和知识分子。因为“专制主义的最主要支柱正寄托在农民的政治上漠不关心和智力的落后上面”。还表现为“我们知识分子的政治思想的不稳定,而有时是灰心和完全失望”[6]103。依据俄国实况,草案提出了政治上争取民主宪法的九点要求(如公民的选举和被选举权,公民的人身和住宅不可侵犯性,言论、出版、集会和信仰自由等)和争取改善经济条件的四点要求(如农民退出公社的自由,为工人与雇主的关系立法等)。纲领草案不免也有欠缺与差错。如草案没有提出如何解决农民土地问题和要求实行八小时工作制;草案还照搬德国社会民主党1875年哥达纲领中关于要求实现人民直接立法以取代代议制,要求国家帮助发展合作社,这都是不切俄国实际的。从总体上看,应该说普氏拟就的这两个纲领草案是马克思主义俄国化的最早文献,普列汉诺夫不仅是俄国马克思主义的创始人,而且是马克思主义俄国化的先行者和带头人。

由于劳动解放社15年间在理论、政治、思想、组织和骨干五个方面为在俄国建立社会主义政党做了较为全面的准备工作,所以俄国能够在1898年正式成立社会民主工党。劳动解放社本身可以说就是俄国社会主义政党的第一个形态。列宁1899年底在《我们党的纲领草案》一文中曾经这样指出:劳动解放社“为俄国社会民主党奠定了基础,为党在理论上和实践上的发展做了许多事情”[7]188。

有了劳动解放社15年来从国外持之以恒、坚持不懈的努力,经过国内各地社会民主党小组的具体筹备,俄国社会民主工党第一次代表大会终于1898年3月1-3日在白俄罗斯首府明斯克社会民主党人普·弗·鲁勉采夫的寓所秘密召开。出席代表只有9人,来自彼得堡、莫斯科、基辅和叶卡特林诺斯托夫,主要是在各地基层从事秘密工作的领导人。流亡国外的劳动解放社成员当然不可能派代表与会。列宁从1897年2月起就被沙皇政府流放西伯利亚,也无缘与会。大会开了3天,举行了6次会议,为防止泄密不作记录,一致决定正式成立工人阶级社会主义政党。大会讨论了党的名称、党的组织结构、党的民族政策等问题。关于党的名称问题曾经在会议中引起争论。代表提出“俄罗斯社会民主党”、“俄罗斯工人党”、“俄罗斯工人协会”等不同方案。其共同点是都突出“俄罗斯民族”。多数代表认为应该用俄国取代俄罗斯,因为俄国包括以俄罗斯为主体的众多民族。最后民主表决时以5票对4票通过采用“俄国社会民主党”作为党的名称。会后在草拟党的宣言时经两名中央委员同意,又加上一个“工”字,就成为“俄国社会民主工党”。这样就与德国社会民主工党、奥地利社会民主工党等名称一致。经大会通过唯一公布的决议是党章的要点,共有11条内容。⑩规定:由代表大会选出的中央委员会是党的执行机关,中央委员会向代表大会报告工作;中央委员会的职责是遵循党代表大会的指示,关心党的有计划的活动,出版书刊并运往各地方委员会,组织有全俄意义的活动,如庆祝五一节和支援罢工工人等;党的地方委员会以适合当地的方式执行中央的决定,在特殊情况下地方委员会可以独立活动,但是得以党纲为指针。这个决议没有规定党的组织原则是什么,但是从上述这些具体内容可以看出,党的组织原则是民主制,而不是集中制。因为其中明文规定党的最高机关是党代表大会,中央委员会要服从党代表大会;而且决议还规定地方委员会有相对独立性,而不是地方必须服从中央。决议中还有一条涉及党的民族政策,即“党承认每个民族都有自决权”,这是最早承认民族自决权的文献。决议最后一条是:宣布《工人报》为党的正式机关报。决议还附带说明:“详细的党纲将在党的地方委员会审议后公布。”代表大会选举拉德琴柯、艾克尔曼和克列美尔三位同志组成中央委员会。与会的9个代表大概都知道普列汉诺夫早在1883年和1887年已经草拟过两个纲领,所以会议上土查普斯基代表提议约请普列汉诺夫起草正式党纲,同时他还要普氏撰写关于党的成立的郑重声明;而拉德琴柯则认为最好由彼得堡委员会来做这项工作,因为在彼得堡“做这件事能够避免在同国外打交道时不可避免的各种困难”。大会最后采纳拉德琴柯的议案,并且决定会后由中央委员会起草党的宣言正式发表。大会闭幕前,还特意决定发出两封贺信:一封是发给日内瓦的普列汉诺夫,祝贺他的名著《社会主义与政治斗争》发表15周年;另一封发给德国社会民主党,纪念德国1848年革命50周年。

天有不测风云。大会闭会刚一周,3月11-12日沙皇政府就在俄国欧洲地区27个城市大肆搜捕社会民主党人,约有500人入狱。大会原来决定以社会民主党人基辅小组于1897年出版过两期的《工人报》作为党的机关报。然而《工人报》第3期刚印好,即因印刷所被破获而遭到销毁。参加第一次代表大会的9名代表有5人被捕,其中包括2名中央委员。3名中央委员中只有伊·伊·拉德琴柯(1868-1911)得以幸免,他曾在彼得堡工人小组中任宣传员。因为他是工科学生,大概自感难以胜任起草党的宣言,于是请“合法马克思主义”头面人物、著名笔杆子司徒鲁威捉刀执笔。这份题为《俄国社会民主党宣言》的文献于1898年4月用单页印发,6月间由俄国社会民主主义者国外联合会主办在日内瓦出版的《工作者小报》第8期全文转载。这份宣言讲到社会民主党成立后要把“争取政治自由的任务当做全党当前任务中最重要的任务”,“但这只是实现无产阶级的伟大历史使命——建立没有人剥削人的社会制度——的第一步。俄国无产阶级将摆脱专制制度的桎梏,用更大的毅力去继续同资本主义和资产阶级作斗争,一直斗争到社会主义全胜为止”[8]6。然而宣言并没有明确写出要推翻沙皇专制制度、建立工人阶级政权、最终要消灭资本主义私有制和实现生产资料公有制才能取得社会主义全胜这些核心内容。

由于沙皇专制政府加紧迫害新成立的社会民主党领导人,全党一时陷于群龙无首的瘫痪状态。1898年3月成立的俄国社会民主工党是继1883年创建的劳动解放社之后俄国社会主义政党的第二个组织形态。可是它只成立几个月就名存实散了。党不仅组织涣散,各地方小组习气浓厚,而且思想混乱,畏难避险情绪陡长。这时党内出现了一个名为“经济派”的派别。经济派首领克里切夫斯基、马尔丁诺夫等人于1899年4月在日内瓦创办《工人事业》杂志,作为俄国社会民主党人国外联合会的机关刊物;此前经济派另一首领塔赫塔列夫等人已于1897年10月在彼得堡主办《工人思想报》作为“工人思想社”的机关报。这些报刊大肆宣扬经济派的改良主义思想观点,反对工人参与政治斗争,主张工人运动只争取改善工人的经济条件,宣扬沙皇政府会帮助工人满足其经济要求,如提高工资、缩短工作日等。他们标榜“工人运动的座右铭”就是“为改善经济状况而斗争,为日常的切身利益而同资本家作斗争,以罢工作为斗争的手段”;他们认为工人运动的“信条”就是“工人应进行经济斗争,自由派则应进行政治斗争”。仅此而已,岂有它哉!列宁早在1899年流放西伯利亚期间就写出《俄国社会民主党人抗议书》,批驳经济派的这些“座右铭”和“信条”。1900年2月他从流放所回到莫斯科后更是全力投入到反对经济派的斗争与重建社会主义政党的工作。

在这里有必要简要概述青年革命家列宁的家世和身世。弗拉基米尔·伊里奇·列宁(原姓乌里扬诺夫,后用他的笔名列宁为姓氏),1870年4月10日(公历22日)生于俄国中部伏尔加河畔辛比尔斯克市一个书香门第。其父伊里亚·尼古拉耶维奇·乌里扬诺夫是辛比尔斯克省国民教育视察员,其母玛丽亚·亚历山大罗夫娜学识渊博,掌握几种外语。列宁的祖父是裁缝,属小资产阶级。列宁与马克思、恩格斯一样,其阶级出身查三代都不是无产阶级。然而,他也同马克思、恩格斯一样,经过自己刻苦学习,勤奋著述,积极投身工人运动和实际革命斗争,终于成长为无产阶级革命家、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家。列宁从小聪颖活泼,5岁知书,9岁上辛比尔斯克古典中学,连年成绩优异。1887年6月中学毕业前一个月,他的哥哥和其他谋刺沙皇亚历山大三世的民粹派分子被判处死刑。列宁明确表示:“不,我们要走的不是这条路,不应当走这条路(指民粹派个人暗杀之路——引者著)。”同年8月,17岁的列宁考入喀山大学法律系,可是12月间即因参加学生民主运动被捕,旋被放逐农村。翌年10月回到喀山加入马克思主义小组,学习马克思、恩格斯著作。1889-1891年用一年半时间自修完大学法律系课程。1891年春秋,他被允许到彼得堡大学法律系应试,因每门功课成绩均是优等,获得首都第一流大学毕业文凭。1892年他在萨马拉省当律师助理。1893年8月移居首都彼得堡,投身革命运动。1894年撰写第一部马克思主义理论著作《什么是“人民之友”以及他们如何攻击社会民主主义者?》,从哲学、经济学和社会主义学三方面深刻批判民粹主义,同时还著文批判合法马克思主义与伯恩施坦修正主义。1895年秋建立彼得堡工人阶级解放斗争协会,领导工人阶级的革命斗争。随即被捕入狱并被流放西伯利亚三年。流放期间他写成《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巨著,继续批判民粹派否认俄国资本主义发展的谬论。1900年初流亡期满,7月他出国到西欧从事革命活动。这时他已是“三十而立”之年、成为独当一面的革命领导人。他的首要任务是着力重新建立俄国社会主义政党。马克思有幸,得到恩格斯这样优异的伙伴,两人并肩奋斗40年,为世界社会主义、共产主义事业创造了不朽业绩。列宁无缘遇到终生志同道合的亲密战友,但是有幸得到克鲁普斯卡娅这样杰出的终身伴侣。他们自1894年2月相识相爱起,携手合作近30年,为俄国和世界无产阶级解放事业树立了革命家伉俪的光辉榜样。

1900年7月列宁到达瑞士后,当即与普列汉诺夫等人联系协商,决定筹办全俄社会民主党人的第一份马克思主义秘密报纸,取名《火星报》,意为“星星之火,燃成熊熊之焰”。在两年多时间内,报纸发表了众多文稿,批判经济派的错误,宣传科学社会主义真理,联系国内各地方社会民主党人组织,为在政治、思想和组织上重新建党做了大量工作。《火星报》编辑部另于1901年到1902年在德国斯图加特市出版《曙光》杂志,配合《火星报》加强政治思想传播,列宁就是在该刊发表文稿时开始以“列宁”为笔名的。同时,列宁在1901年秋至1902年2月又写成《怎么办?我们运动中的迫切问题》一书,约12万字。本书在德国斯图加特出版后被秘密运回俄国,在各地社会民主党人中引起强烈反响。全书主要解决了三大问题。第一,深刻批判了经济派否认政治的错误,论证了政治鼓动、政治揭露、政治斗争在当前俄国的首要意义,指明了工人阶级是争取民主制的先进战士,揭示了经济派推崇英国工联主义的政治实际上是诱使工人阶级远离反对沙皇专制制度的政治斗争,只满足于争取自身的点滴经济利益。第二,深刻批判了经济派崇拜工人运动自发性的错误,强调了社会主义政党自觉性的历史价值,论证了社会主义政党对广大工人群众坚持不懈灌输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关键作用,提出了“没有革命的理论,就不会有革命的运动”的崭新观点,肯定了理论斗争与政治斗争、经济斗争三者具有同等的意义和内在的联系。第三,深刻批判了经济派在组织上崇拜“手工业方式”的错误,说明了建立全俄统一集中化的党组织的迫切性,阐释了把地方工作转移向全俄工作的必要性,申述了在俄国要建立以职业革命家为核心的群众性的工人政党,喊出了“给我们一个革命家的组织,我们就能把俄国翻转过来”的豪言壮语,警示了秘密的革命家组织只能实行集中制,而不能享有“广泛的民主”,规定了党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工人运动相结合的产物。《怎么办?》一书的传播,《火星报》的主导工作,劳动解放社的长期努力,为重新建党做好了政治上、思想上和组织上的准备。《火星报》编辑部还于1902年6月发表了党纲草案。国内大部分地方组织团结在《火星报》周围。1902年3月成立了俄国社会民主党第二次代表大会组织委员会,专门负责积极筹备召开党的第二次代表大会。

党的二大于1903年7月17日(公历7月30日)在布鲁塞尔举行。由于比利时警方的干预,中途不得不转移到伦敦继续开会,至8月10日闭会。各地的26个组织选出的代表共43名,拥有51票表决权(有6个组织的代表每人享有两票表决权)。大会开幕时首先民主选举3个人组成主席团。普列汉诺夫为大会主席,列宁和克拉西柯夫为大会副主席。列入大会议程的共有20个问题。这次大会既然旨在重新建党,所以主要议题是制订党纲、党章,主办党的机关报,选举产生党中央领导机构。同时还讨论了民族问题、党的组织工作和宣传工作,工会、军队、学生工作,以及对待其他党派的方针等问题。由于这次大会代表成分复杂(既有火星派,又有不坚定火星派、中派和反火星派),所以注定大会在重大问题上必定会有重大争议。

前面讲过,1883年和1887年普列汉诺夫为劳动解放社草拟过两份党纲草案。随后,列宁也提出过两份党纲草案,这就是写于1895年和1896年的《社会民主党纲领草案及其说明》和1897年底的《俄国社会民主党人的任务》。这次提交党的二大讨论的是由普列汉诺夫草拟、经《火星报》编辑部修改后提出的党纲草案。在大会上争论最为激烈的是党纲中是否要写上“社会革命的必要条件就是无产阶级专政”。经济派首领阿基莫夫和马尔丁诺夫等坚决反对党纲写进“无产阶级专政”,他们认为专政是同民主原则不相容的,党的政策应该服从基本民主原则。普列汉诺夫挺身而出,说明我们不能孤立、抽象地看待基本民主原则,而必须以人民的利益作为最高准则。他还通俗地表明:社会民主党人掌握政权后如果为了人民的利益需要限制上层阶级的选举权,这样的无产阶级专政并不违背革命民主原则。反火星报派还认为西欧各国社会党党纲中均未提出无产阶级专政,俄国的阶级矛盾正趋向缓和,只要逐步改善工人经济状况,不必通过无产阶级专政就可以达到社会主义。这些观点遭到在场知情代表的批驳。西欧各国社会民主党未在党纲中写进无产阶级专政,那是由于它们在参与议会合法斗争的条件下顾忌会因此遭到资产阶级借口加以取缔。马克思、恩格斯先后在1875年和1891年曾经严厉批评过德国社会民主党未在哥达纲领和爱尔福特纲领中写进无产阶级专政。俄国根本没有议会,俄国社会民主党也没有进行议会合法斗争,它在1898年刚成立就被沙皇专制政府镇压取缔。如今重新建党,当然要表明党当前要进行民主革命,将来要通过无产阶级专政实现社会主义革命。目前沙皇政府和一些资本家虽然已承诺要限制工人劳动时间,这是工人阶级坚决坚持斗争的成果,但是八小时工作制远未实现,阶级矛盾缓和远未出现,不可能只通过经济斗争就实现社会主义。经济派代表还反对党纲草案中提出无产阶级领导权以及要解决农民土地问题和民族问题,以争取农民同盟军和各民族人民同盟军的规定。会上也都遭到众多代表义正词严据理批驳。结果党纲草案在大会上获得大多数代表同意通过。

大会在讨论党章草案时出现了更为复杂的情况。党章草案是列宁起草的。其中第一条规定:“凡承认党纲,在物质上帮助党并亲自参加党的一个组织的人,都可以作为一个党员。”在大会讨论中,马尔托夫对这一条提出不同的意见。他主张修改为:“凡接受党纲,在物质上帮助党并且在党的一个组织领导下经常协助党的,都可以成为”党员。马尔托夫属于哪一派?他为何要反对列宁的条文而另作主张呢?尔·马尔托夫(1873-1923),犹太血统,1891年在彼得堡大学就读期间加入革命小组,次年被捕流放;1895年参与创建彼得堡工人阶级解放斗争协会,翌年又被捕流放三年;1900年流亡欧洲后成为列宁创办的《火星报》编辑部编委。他在党代会上提出修改党章第一条条文是照搬西欧社会民主党的经验,没有考虑到俄国国情民情的特点。例如,德国社会民主党1890年哈勒代表大会通过的党章第一条规定:“凡承认党纲的基本原则,并尽力支持党的人,都可以成为社会民主党党员。”[9]119德国党当时主要从事议会合法斗争,不要求党员参加一个组织,不给党员个人布置具体的任务,只要求党员凭个人自觉尽力支持党。而俄国党处在沙皇专制政府严加监控条件下,从事秘密非法斗争,必须要求党员参加秘密组织,还要过组织生活,接受党组织布置的具体任务。列宁认为俄国必须建立一个组织严密、纪委严明、对党员要求严格、对违纪者要严肃处理的、以职业革命家为核心的无产阶级社会主义政党。由于火星报派骨干马尔托夫倒戈,并联合反火星报派和中派,在大会上占多数,结果大会在表决党章时,以28票对22票(另有1票弃权)通过了马尔托夫的条文。尽管如此,党章中关于坚持中央委员会权威、捍卫党的集中制原则、反对党内地方自治和联邦制的条文,还是在大会上获得多数通过。

大会代表中有5名是“崩得”分子。“崩得”是“立陶宛、波兰和俄罗斯犹太工人总联盟”的简称。这大半是居住在俄国西部地区犹太工人的组织,持有狭隘的民族主义观点。“崩得”是俄文бунд音译,该词的俄文又音译自犹太文,原意是联盟。崩得分子要求大会承认他们是俄国犹太工人的唯一组织,这显然是狭隘民族主义的表现。工人阶级政党应该是统一的集中的组织,不能按照民族成分划分。于是这5个全部属于反火星报派的崩得代表退出会场。还有,大会拒不承认将经济派把持的俄国社会民主党国外联合会作为党的国外代表机关,于是两个经济派分子也退出大会。他们7人退出后,在选举中央委员会委员时,自然对火星报派是很有利的。按照党章规定党中央有3个机构,即中央委员会,党中央机关报《火星报》编委会,以及党的总委员会。当选中央委员的3人分别是格·马·克尔日札诺夫斯基、林格尼克和诺斯科夫,都属于“火星报”派。 当选党的机关报《火星报》编委会的3人是普列汉诺夫、列宁和马尔托夫。党的总委员会5人是由中央委员会和机关报编委会各推选2人,另在大会选举第五名委员。结果普列汉诺夫当选第五名委员和总委员会主席。这样在党中央3个机构6位领导人当中火星报派的有5人,占绝大多数,反火星报派的只有马尔托夫一个人,占绝对少数。俄国社会民主工党在1903年8月刚重新建立,在党中央内部就明显划分为布尔什维克(从俄文单词Больше[意为较多]演化而来的Большевик音译)和孟什维克(俄文单词Меньше[意为较少]演化而来的Меньшевик音译)两派。从此布尔什维克与孟什维克两词成为特定的专有名词,专指俄国社会主义政党内的两派。到1917年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胜利后,布尔什维克又成为俄国党的名称(1918年3月俄国社会民主工党第七次代表大会把党的名称改为俄国共产党(布尔什维克)),常简称布尔什维克党。

总之,1903年的俄国社会民主工党第二次代表大会召开标志着以列宁为首的火星报派重新建立的布尔什维克党的诞生。列宁后来于1920年写成的《共产主义运动中的“左派”幼稚病》中指出:“布尔什维主义作为一种政治思潮,作为一个政党而存在,是从1903年开始的。”[10]135布尔什维克党,这是自1883年劳动解放社成立以来一波三折最终建立起来的俄国社会主义政党的第三个组织形态(在二大上劳动解放社宣布加入这个党,正式解散)。以后苏联共产党即把这次大会开幕的7月30日定为党的诞生日。这是区别于19世纪西欧各国社会民主党的、扎根俄国本土的一种特殊类型的革命社会主义政党。然而二大之后在党中央甚至在党代表大会和全党党员中,布尔什维克派并不总是占多数。在1917年十月革命前,它还时常占少数。这就使得俄国社会主义政党在1903年重新建立之后党内两派之间的竞争与斗争异常激烈。布尔什维克党的异军突起是一个异常艰巨的历程。1903年二大时党员总数才有7000多人,1917年4月增为2.4万人,十月革命前夕猛增至35万人,到这时布尔什维克已经在其中占居绝对多数。

2.党纲、党章新评

以往苏联官方出版的苏共党史课本,对这次大会通过的党纲作了很高的评价。例如,1959年波诺马辽夫主编的《苏联共产党历史》这样说:“第二次代表大会所通过的纲领,是革命的无产阶级政党的马克思主义纲领”,“是俄国马克思主义者使得马克思主义大大丰富了的理论工作的总结。这个纲领给党规定了彻底的马克思主义的政策”[11]63。其实今天看来,这个纲领虽然有很多新成就,但是仍有不少欠缺,甚至还有违反马克思主义的严重错误,这些值得我们重新评析。

二大通过的新党纲全文约4500字。其中前后大体上可分为国际方面“最终目的”和国内方面“最近任务”两个部分。党纲中对这个部分并未明确表述为“最高纲领”和“最低纲领”。国际方面“最终目的”部分约占三分之一,其中有三点欠缺。首先,党纲写明“社会革命的必要条件就是无产阶级专政,即无产阶级夺取政权来镇压剥削者的一切反抗”[12]37。把“无产阶级专政”写进党纲,这一点确实超越了西欧各国社会主义政党。但是马克思在1875年写的《哥达纲领批判》中是把无产阶级专政作为从资本主义到共产主义整个过渡时期的政权,无产阶级专政的目标是实现共产主义。可惜这个纲领只写“无产阶级专政”,而只字未提无产阶级专政的“最终目的”是实现共产主义,这不能不说是一个欠缺。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的党纲,理应写明党奋斗的最终目的是通过过渡时期的无产阶级专政实现共产主义。其次,党纲只写资本主义社会发展中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和劳资两大阶级矛盾的一般概况,只字未提19世纪80年代以来托拉斯等垄断资本主义、股份资本发展的新形式和新情况。1900年第二国际在巴黎召开的第五次代表大会曾经专门讨论了托拉斯问题,并且作出了决议,指明:“由于这些大生产部门已经完全由托拉斯组织起来,因而有可能对它们实行剥夺。这样以利润为目的的私人生产就将逐步改造成为以制造产品为目的的生产。”[13]90普列汉诺夫又一次参加作出这个决议的第二国际巴黎代表大会,而且当选社会党国际局委员,他深知这次大会讨论并且通过了关于托拉斯问题的决议。可是1903年党纲没有反映资本主义发展中的这个新事物,不能不说是个缺憾。最后,1901-1903年世界又一次爆发严重经济危机,这次危机是从自由资本主义发展到垄断资本主义新阶段的转折点,也是新世纪爆发的第一次世界经济危机。这次危机波及英、法、德、美、俄多国,大量企业倒闭,生产下降,失业增多,工人阶级贫困化扩大加深。这次世界经济危机的新特点是日益增长的金融资本集团趁火打劫,大肆吞并中小企业,在托拉斯之外,大力发展垄断资本的另一种新形式,即卡特尔。它是同一生产部门的企业联合,参与的企业保持自己在生产和商业上的独立性,彼此间签订价格和市场的协议,借以保持垄断高价,以缓解和渡过危机。例如德国的卡特尔1896年约有250个,到1903年就增至300多个。世界经济危机加深了资本主义的三大矛盾:国内劳资矛盾加深,资产阶级政府加紧镇压,如奥地利当局1902年2月在的里雅斯特市对总罢工工人进行大屠杀,德、捷、匈、比、美等国都发生武力镇压工人事件。资本主义列强之间矛盾激化,战争频发,这一点前文已经论及。1903年党纲对19世纪末20世纪初这场世界资本主义深重危机毫无反映,显得毫无国际景象和时代气息,这不能不说是一大缺失。

再看1903年党纲的国内“最近任务”部分。党纲在政治方面提出了推翻沙皇专制制度、建立民主共和国的主张,这是切合俄国实际的政治纲领。其中具体要求未来共和国宪法应保证公民的选举权和被选举权等14项权利。在经济纲领中列举出实现八小时工作制等16项权利。党纲还专门为农民提出了包括废除赎金和盘剥性租金等5项要求。这些翔实的规定大部分都是符合本国实际情况和工农大众的切身权益。但是,如果细加分析就会发现这部分也存在三点欠缺甚至错误。首先,纲领只字未提1900-1903年世界经济危机给俄国造成的损失。俄国当时约有3000家企业倒闭,10万多工人失业,有众多工人被降低或克扣工资,或延长劳动时间,罢工工人又遭到迫害镇压。纲领并未就这些最迫切的问题提出解决方案和具体要求,这显然是脱离实际、脱离群众的。其次,纲领中有些要求是照搬第一国际、第二国际和西欧社会民主党的规定,也是脱离俄国实际、脱离俄国群众的。例如,政治纲领第12条:用全民武装代替常备军。早在1866年第一国际日内瓦代表大会就作出决议,要求实行全民武装,普遍训练使用武器,废除政府的常备军。后来第二国际1889年巴黎代表大会又提出了实行全民武装、废除常备军的要求,认为全民武装在常备军失败的情况下更有力量保卫国家。1891年德国社会民主党《爱尔福特纲领》也提出“以人民军队取代常备军”。几十年国际工人运动、社会主义运动的实践表明,在资产阶级政府不断加强常备军的态势下,实行全民武装和废除常备军的要求是纸上谈兵、不切实际的要求。在沙俄政府日益扩军的条件下,最迫切的要求应是减少连年征兵和争取军队站在人民方面。最后,纲领还有个别错误的提法。纲领规定的政治任务第1条“建立人民专制”,这是俄国民粹派的主张和词语。民粹派自认为是人民之友,它在推翻沙皇君主专制之后要建立人民专制。殊不知“专制”(despotism)一词原意是个人专断或寡头专断的政治体制,这是苛政、暴政;“人民”是一个偌大的群体,人民掌权后是由人民自己当家作主,由人民选出代表议决国家大事,由人民政府治理国家和社会,不应该也不可能实行“人民专制”。人民掌权后对反人民的敌人理应是依法惩治,不能施仁政、德政。也不能无法无天,滥施苛政、暴政。马克思从1850年起使用“工人阶级专政”或“无产阶级专政”话语,这是指未来社会主义国家的国体(即工人阶级领导、掌握国家大权),而并非政体(政治统治的形式)。社会主义国家的国体是无产阶级专政,政体则必须是共和制、共和国,而不能是专制制、专制国。马克思、恩格斯从未使用过“人民专制”的提法。把“人民专制”这种民粹派的词语写进了马克思主义的工人阶级政党的纲领,包括列宁在内的43个大会代表均未察觉发现,这不能不说是一大疏漏。

二大通过的党章也值得我们重新评析。列宁向大会提交了党章草案。最后大会通过了包括13条内容的正式党章。如前所述,党章第1条通过了马尔托夫的提案,这将使党成为较为松散的组织。然而从整体而言,党章还是贯穿了列宁提出的集中制的原则,赋予党中央委员会以很大的权力。这表现在第6条规定:“中央委员会组织各委员会、委员会联盟和党的所有机关并领导它们的活动;组织并管理全党性的事业;分配党的人力和财力并管理党的中央会计处;处理党的各种机构之间的以及它们内部的争端,并大体上统一和指导党的全部实践活动。”[12]45这一条较为全面规定了党中央的“领导”、“指导”、“管理”、“处理”、“分配”、“统一”等各方面的职权、职能和职责。第9条规定:“中央委员会的一切决议,各级党组织都必须执行;一切党组织还应按中央委员会规定的数量向党的中央会计处缴纳党费。”[12]45即便党章这样强调党中央的权威,但其中毕竟没有把“全党服从中央”作为一条纪律规定下来。因为党章第2条写明:“党的最高机关是党代表大会。”[12]44党章并未把党中央委员会与党代表大会并列为党的最高机关。为此,中央委员会也应服从党代表大会,全党理应都服从党代表大会,而不能全党服从中央。党章中写明“中央委员会的一切决议,各级党组织都必须执行”,这只是表明:地方必须服从中央,部门必须服从中央;而不是全党服从中央。1903年二大党章在党的权力结构方面,最大的疑问是党中央为什么要设立3个机构,即中央委员会、中央机关报编委会和党总委员会。对这个问题,未见有人加以解惑。我认为这主要是由于中央委员会成员重点在俄国国内秘密领导党的工作,而机关报只能设在国外编印出版,然后再秘密运回国内发行。所以机关报编委会就无法在国内的党中央委员会领导之下开展工作。因此必须赋予机关报编委会与党中央委员会同等的地位与权力。两者的分工大体上是中央委员会管组织实际,机关报编委会管思想理论。为了协调这两个中央机关,只好另设一个党总委员会。当时中央委员会并未设主席,3个委员在国内分驻三地开展工作。总委员会设5个委员,其中3个委员常住国外,不能不设1名主席。普列汉诺夫年长(47岁,列宁33岁)望重,当选总委员会主席。党章中还有自相矛盾之处。例如,既然第2条规定“党的最高机关是党代表大会”,可是第5条又写明“党总委员会是全党最高机构”。[12]44这样的规定使普列汉诺夫拥有很大的权力,这一点在二大闭幕后不久就显示出来了。3个中央机关的组织结构只能是适应当时俄国党特殊情况的过渡性举措,到1905年12月召开俄国社会民主工党第一次代表会议时就决定把党中央委员会与中央机关报编辑部合并为一个机构,机关报编委也成为中央委员。到1905年召开党的第三次代表大会通过的新党章,党中央就只有中央委员会一个机构。党章虽然贯彻了集中制原则,但是关于党内民主的原则也多有显示。如规定:党代表大会的召开“尽可能至少每两年一次”;“党内的所有组织自主地处理专门同它所主管的党的工作的一切有关事宜”;“每一个党员或者同党有来往的个人都有权要求把他的声明原样送达中央委员会、中央机关报编辑部或党代表大会”。这些规定都是党内民主的应有内容。

二大通过的党纲党章,尽管尚有欠缺甚至差错,然而从总体来看,可以说它们是把马克思主义俄国化的重要历史文献。应该说,1903年最终建立起来的俄国工人阶级政党是适合俄国特殊情况的特种类型的社会主义政党。以往所有的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教本(包括我主编的4本)都说俄国新建的党是新型政党。当今看来,我认为把它定性为特型社会主义政党更为准确。

三、党内第一次分裂危机与围绕集中制问题的争论

1.二大后布尔什维克与孟什维克分立两个中央

1903年8月间在党的二大上形成的党内布尔什维克与孟什维克两派,在会后立即继续扩大分歧。孟什维克首领马尔托夫因在党的机关报《火星报》编委会内孤自一人,处于少数(另外两位编委是普列汉诺夫和列宁),竟拒不在编辑部工作。他暗中联络了支持他观点的17名孟什维克分子于9月上旬在日内瓦召开秘密会议,成立由马尔托夫、唐恩、波特列索夫、阿克雪里罗得、托洛茨基5个人组成的少数派常务局,坚决反对以列宁为首的布尔什维克派。马尔托夫扬言,这是由他“发动的反列宁主义的起义”。“列宁主义”一词正是这时由马尔托夫作为贬义词第一次提出的。他坚决反对列宁的集中主义,要求党成为各个地方自治组织的松散组织。为达到目的,他们企图首先夺取党的地方性组织的领导权,进而来改组中央机关,最终在党中央机关中占居多数。于是他们瞄准了俄国革命社会民主党人国外同盟这个地方性组织。它本在1901年10月由列宁发起成立于日内瓦,参与者有《火星报》和《曙光》杂志编辑部以及劳动解放社人员。1903年党的二大承认、批准该同盟为俄国社会民主工党在国外的唯一地方性组织。马尔托夫等人多次要求召开该同盟第二次代表大会,以便在会上挑起争论,务使孟什维克压倒布尔什维克。1903年10月13-18日同盟二大在日内瓦举行,出席会议的布尔什维克代表15人(拥有18票表决权)、孟什维克代表18人(拥有22票表决权),另有既非布尔什维克又非孟什维克的代表1人(拥有2票表决权)。从代表构成中可以看出,孟什维克比布尔什维克略占优势。在这次大会上列宁作了关于俄国社会民主工党第二次代表大会的综合总结报告之后,马尔托夫就带头批驳列宁关于要建立统一集中的有革命理论指导、有严明纪律的工人阶级政党的观点,主张俄国革命社会民主党人国外同盟可以不接受党中央委员会的领导和监督,可以不执行第二次代表大会的决议,可以独立与各地方党组织建立直接联系,可以独立自主地开展工作。这实际上是破坏党的统一集中,要把国外同盟变成为党内派别斗争的宗派组织。列宁、普列汉诺夫等人在会上都批评了马尔托夫的错误观点,认为孟什维克这样做是违背二大决议的,是非法的,是要分裂党的。当时担任《火星报》编辑部秘书的列宁夫人克鲁普斯卡娅在写给国内同志的一封信中说:希望事情不要发展到分裂的地步。列宁在这封信中亲笔补充了一句重要的话:“如果是这样,那就太严重了。”可见列宁真心希望党不要分裂。

可是到1903年10月间,布尔什维克与孟什维克这一场党内严重斗争的局势发生了未曾预料到的新变化。这就是担任党总委员会主席的普列汉诺夫,他从与列宁等布尔什维克站在一起反对孟什维克的错误观点和分裂活动,转向调和立场,主张向孟什维克让步,力求保持党的统一与团结。10月18日晚上参加国外同盟的布尔什维克成员召开非正式会议,商讨如何应对孟什维克的分裂活动。在会上普列汉诺夫突然一反常态,神色忧郁,情绪激动,突如其来地表明:党内两派“应该和解”,“再也不能自相残杀了”。为了和解,他擅自主张《火星报》编辑部应该改由原有的6个编委组成。这显然是违背1903年8月间刚闭幕的党的二大决议的。可是二大党章第5条规定“党总委员会是全党最高机构”,普列汉诺夫作为党总委员会主席,他事先未与其他委员磋商,更未经党总委员会开会讨论议决,擅自转向与孟什维克妥协,使列宁等人处于非常尴尬的境地。如果列宁当场挺身起立反对普列汉诺夫这种个人专断行为,势必加深党内矛盾与危机。于是列宁只好忍气吞声,表示自己退出《火星报》编辑部。马尔托夫、阿克雪里罗得、波特列索夫、查苏利奇4个孟什维克在普列汉诺夫支持下夺取了《火星报》这个党的机关报阵地后,马尔托夫于10月22日写信给阿克雪里罗得时得意地说:“普列汉诺夫建议我们(同他一起)在《火星报》上进行反对中央委员会的战争。不管怎样,列宁是被击败了。”

就这样,从1903年11月7日出版的第53期起,《火星报》就已经变成孟什维克把持的党的机关报了。在这一期新《火星报》上,普列汉诺夫发表了《不该怎么办》一文,极力为自己转向孟什维克作辩护。他在文中指责正统派(指列宁等人)不该这么严厉地对待马尔托夫等人,不该把修正主义与修正主义者同等看待。他认为要同修正主义作斗争,但是不该与修正主义者“处处为敌”。他在这篇文章中很机智地引用列宁讥笑过的实例,用以警示列宁不要重犯这个错误。他以列宁在《曙光》杂志1902年8月第4期上发表的《俄国社会民主党的土地纲领》一文为例,说列宁在这篇文章中曾经嘲笑了“著名的鸟儿直线性”,意即鸟儿不会沿着直线飞翔。接着,他不指名地暗中告诫列宁们:“在政治实践上‘著名的鸟儿直线性’比在理论推论上还要危险。其所以更为危险,是因为人们容易错误认为这是一种坚毅的性格。”[14]274普列汉诺夫认为这与坚毅的性格无关,而是由于有人思想作风顽固。他的结论是:“走直线的和作风顽固的人常常不是有始有终的。”[14]274意在警告列宁们如果硬要顽固地走直线,硬要与孟什维克斗争到底,那是不会达到目的、不会有好结果的。他还挖苦列宁们说:“尖刻性只有在适当的地方才是好的,不合时宜的尖刻性与其说是‘正统的’社会民主党人的作风,不如说是索巴凯维奇的作风。”[14]276索巴凯维奇是俄罗斯作家果戈里的名著《死魂灵》中一个丑恶地主的姓氏。此词后来成为粗暴、顽固、悭吝的代名词。普列汉诺夫还认为:现在布尔什维克与孟什维克两派之间的“意见分歧是很不重要的,完全不值得为着这些分歧面红耳赤,争吵不休。再说一遍,如果这些并不重要的意见分歧继续把我们分成两个敌对的阵营,这对我们的事业将是有害的。以前我们斗争过,现在我们可以以交换思想为限”[6]277。总之,他希望两派继续在《火星报》上表达自己的思想。他说:“这定会给我们党带来很大的利益,所以应当这样做下去。”[6]279他还说:纪律固然重要,但是“有时对破坏纪律的行为闭着一只眼睛是有益的”[6]279。为此,他要求两派和解,不要再内斗下去。他在文末还鲜明地提出:“彻底的马克思主义者不可能是、当然也不会是集中制的空想主义者。”[6]280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果蔬品质要求也不断提高。果蔬在运输和加工过程中容易发生挤压碰撞,一般会承受一些外载荷作用,可能导致果蔬品质发生变化,因此对果蔬进行力学特性试验研究可以有效减少农产品的损伤,具有很高的价值。圣女果在收获、运输、分级、贮藏等过程中的机械损伤通常是由压缩载荷引起的,在一般的生产环节中圣女果又都处于完整形态。因此,对整体圣女果压缩特性的研究可为研究圣女果损伤机理、评定产品品质以及设计制造有关的各种机器提供合理、可靠的设计依据提供最佳参数[1-2]。

在列宁看来,依据俄国不同于西欧各国的实际情况,要应对沙皇专制政府的周密残酷压迫,必须建立一个集中制的有严密组织、严明纪律和对党员有严格要求的党;如果党组织涣散,各地方组织各自为政,那是很容易被专制政府各个击破、一网打尽的。因此,布尔什维克与孟什维克两派当时的分歧,并非像普列汉诺夫所说,只是“并不重要的意见分歧”,况且这种分歧在党的二大上已经争论过,如果再在《火星报》上继续交换思想也未必能够取得统一认识。但是为了表示维护党的统一、反对分裂的诚意,在普列汉诺夫的《不该这么办》一文发表5天之后,即1903年11月12日,党中央4名委员即克尔日札诺夫斯基、林格尼克、加尔佩林和列宁在日内瓦举行会议,协商一致,决定向孟什维克作最后一次让步,采取一项非常性的举措,即发出中央委员会最后通牒。其要点是:1、补选4位编委进《火星报》编辑部,2、由中央委员会补选二人进入中央,3、恢复俄国革命社会民主党人国外同盟的原来状况(即不再被孟什维克掌控),4、孟什维克在党总委员会中占一个席位。这4个条件实际上就是要使布尔什维克在党中央3个机构和党在国外的唯一组织(即俄国革命社会民主党人国外同盟)中都占多数。这样的最后通牒,当然遭到孟什维克的拒绝。于是党内矛盾与危机进一步加深。

一不作,二不休。普列汉诺夫帮助孟什维克夺取了《火星报》编辑部这个阵地后,又进而为孟什维克夺取了中央委员会委员的多数。1904年1月15-17日在日内瓦召开了党总委员会会议。出席者有中央委员会的列宁和林格尼克(属布尔什维克派)、《火星报》的马尔托夫和阿克雪里罗得(属孟什维克派),普列汉诺夫作为党总委员会主席,他又站在孟什维克一边。由于3比2的格局,连续三天的会议否决了列宁提出的关于恢复党内和平并结束实际工作中混乱现象的具体提议,通过了把孟什维克补选进中央委员会的决议。由于普列汉诺夫在党内是年长望重、很有影响的最高领导人,经过他几个月的努力争取,原中央委员中属于布尔什维克派的诺斯科夫、加尔佩林和克拉辛三个人都转变为调和派。他们鉴于沙皇政府近年来多次在国内各地大肆搜捕大批革命者,强调大敌当前党内要加强团结,不可与孟什维克对立、对抗。1904年7月底被孟什维克和调和派把持的中央委员会趁列宁在瑞士山区休养,又瞒着另一个中央委员捷姆利亚奇卡,在他们两个人缺席的情况下,擅自开会作出多项决定,并且拟定《中央委员会声明》,即《七月宣言》,公开发表在8月25日出版的《火星报》第72号上,号召与孟什维克和解团结,还把3个调和派分子柳比莫夫、卡尔波夫和杜勃洛文斯基补选为中央委员,并且剥夺了列宁的中央驻国外代表的权利,限定列宁今后出版著作要先经中央委员会全体委员同意。列宁认为中央委员会的这些决定都是错误的,他拒不服从,而且宣布今后断绝同中央委员会的一切联系。7月底列宁另在日内瓦召开22个布尔什维克代表会议。列宁夫妇、捷姆利亚奇卡等19人与会,会后又有3个人同意会议决议,故通称22个布尔什维克代表会议。会议通过了《告全党书》,声明党已面临严重的分裂危机,唯一出路在于尽快召开党的第三次代表大会,以求澄清情况,解决冲突,把党内斗争限制在一定范围内。

既然党中央的3个机构,即中央委员会、机关报编委会和党总委员会都已被孟什维克和调和派所夺取,列宁就只好于12月12日前在彼得堡省的科尔皮诺秘密召开俄国社会民主工党北方区域代表会议,有彼得堡、莫斯科、里加、下新城等地党组织代表参加会议。会上一致同意22个布尔什维克代表会议发出的《告全党书》,决定准备尽快召开党的第三次代表大会,由党的最高权力机关来解决党面临的第一次分裂危机。会上一致同意22个布尔什维克代表会议的代表组成多数派委员会常务局,来负责三大的筹备工作。12月22日布尔什维克的机关报《前进报》在日内瓦秘密出版,并运回国内传播自己的观点和主张。报纸由列宁主编,克鲁普斯卡娅继续任秘书。

总之,二大结束后仅1年又4个月,党内布尔什维克与孟什维克两派互有谋划,互不相让,已分裂为两个中央和两个机关报。党建立后的第一次分裂危机,只有待党的三大来解决。

2.列宁著《进一步,退两步》为党奠定组织原理基础

为了总结1903年8月党的二大后党内两派斗争和党的危机发展过程,为了深入批判孟什维克在党建方面的错误观点,为了系统论述布尔什维克关于党的建设的原理,列宁于1904年1-4月在日内瓦写成《进一步,退两步(我们党内的危机)》一书。他为写这本书查阅了所有党的二大决议和大会代表发言记录。当他正在夜以继日精心赶写本书过程中,深知本书真谛的旧《火星报》编辑部秘书克鲁普斯卡娅于3月26日在写给国内下新城党委员会一位同志的书信中,这样写道:“这个月底列宁关于代表大会和党内形势的一本小册子(份量很重,有八、九个印张)即将脱稿。应该认为,这本小册子将会透彻地阐明多数派的立场。我甚至有一个希望,这本小册子将会使目前盛行于党内的理论上混乱的现象得到消除。”5月6日该书在日内瓦印成单行本正式出版。全书分16章,共约16万字。前14章分述1903年党的二大的准备、二大的进程、二大上的争论、二大上党内两派的形成,后4章专述二大后两派斗争的方法、经过,孟什维克的错误,布尔什维克的主张。书名《进一步,退两步》旨在表明:俄国社会民主党在二大上建立了统一集中的党,克服了以前各地小组的涣散状态,这是前进了一大步;然而,二大后党内两派纷争,孟什维克搞分裂活动,又使党倒退到二大前的涣散状态,这是倒退了两大步。列宁在书中结尾处语重心长地说:“进一步,退两步……在个人的生活中,在民族的历史上,在政治的发展中,都有这种现象。革命的社会民主党的原则,无产阶级的组织和党的纪律,必定获得完全的胜利,怀疑这一点,即使是片刻怀疑,也是一种行同(似应是形同——引者注)严重犯罪的意志薄弱的表现。我们已经取得了许多成就,我们应当继续努力奋斗,不因遭到挫折而灰心丧气,我们应当坚持斗争,鄙弃那些庸俗的小组争吵的方法,尽一切可能来保卫用极大精力建立起来的”全俄统一的党。[15]158

边破边立,破中有立。列宁在本书中深刻批判了孟什维主义的错误,系统论证了布尔什维主义关于工人阶级社会主义政党的组织原理。主要包括以下6条。

第一,科学社会主义政党是工人阶级的先进部队,即先锋队。列宁批驳了孟什维克把党同阶级混为一谈,把任何在实际活动中支持党的群众都可以作为党员。这实际上是降低了党的水平,降低了党员标准。他论证说:我们是工人阶级政党,“但是,如果以为在资本主义制度下,无论在什么时候,几乎整个阶级或者整个阶级都能把自己的觉悟程度和积极程度提高到自己的先进部队即自己的社会民主党的水平,那就是马尼洛夫精神和‘尾巴主义’”。“忘记先进部队和倾向于它的所有群众之间的区别,忘记先进部队的经常责任是把愈益广大的阶层提高到这个先进的水平,那只是欺骗自己,无视我们的巨大任务,缩小这些任务”[15]105。列宁在这段话中3次提到党是工人阶级的“先进部队”。先进部队即是由先进分子组成的先锋队。先进分子的主要标准就是在这段话中讲到的“觉悟程度和积极程度”,也就是政治思想觉悟程度和实践行为积极程度这两方面都要达标。先进部队不仅要由先进分子组成,而且还有“巨大任务”,就是要尽量提高非党群众的“觉悟程度和积极程度”。这样才能不断壮大党的队伍,实现党对非党群众的领导作用。

第二,科学社会主义政党是工人阶级有组织的部队。孟什维克把党同组织混为一谈,把党降低为一般的组织,把有组织的分子同无组织的分子混为一谈,否认组织的重要性。列宁认为党不仅是工人阶级先进分子才能加入的组织,而且是工人阶级先进分子组成的有严密组织系统的先锋队。列宁说:“党应当是组织的总和(并且不是什么简单的算术式的总和,而是一个整体)”。这就要求党组织必须要在全国范围建立严密的组织系统和畅通的安全的联络渠道,务使全党从上到下,从中央到地方,从地方到基层,从西部到东部,从北方到南方,从中原到边疆,从国内到国外,能够形成一个有机的灵活的整体。为此就要“使作为阶级的先进部队的党成为尽量有组织的,使党只吸收至少能接受最低限度组织性的分子”[15]102。如果每个党员缺少起码的组织性,党就无法成为有坚强领导力和战斗力的强大组织。孟什维克把有组织的分子和无组织的分子混淆在党内。列宁指出:“这样的混淆才真正是危险的。”[15]102孟什维克还提出这样的实例来反驳组织性。他们说强调党的组织性就会使很多知识分子如大学教授、大学生、中学生等等留在党外,因为他们素来自由散漫惯了,或者正如普列汉诺夫所说的,这些人觉得“加入某个地方组织是有失体面的事”。列宁指出:“作为现代资本主义社会中特殊阶层的知识分子,他们的特点,一般和整个说来,正是个人主义和不能接受纪律和组织,……这也就是这个社会阶层不如无产阶级的地方。”[15]113科学社会主义政党既然是工人阶级先进的有组织的部队,要接受知识分子入党就必须要求他们抛弃、改造自己原来的阶层属性和特点。工人阶级先锋队的社会主义政党不能为害怕组织性的知识分子敞开大门。

第四,科学社会主义的工人阶级政党应该建立以职业革命家组织为首位的包括多种多样工人组织的广泛组织体系。列宁在1902年写成的《怎么办?》一书中,十分强调职业革命家在建党中的作用。他甚至把古希腊科学家阿基米德的名言“给我一个支点,我就能把地球翻转过来”修改为“给我们一个革命家组织,我们就能把俄国翻转过来!”[17]406。当时如果没有一批有坚强革命意志、有一定理论素养和实践经验、善于做秘密工作的职业革命家埋头苦干,党是建立不起来的。孟什维克在二大后竟借此批评列宁只要革命家组织,而不要众多工人组织。对这种指责,列宁作了有力的反驳。在1902年时,由于小组习气严重,组织过于涣散,那时曾经强调职业革命家组织的作用。1903年二大以后情况已发生很大变化。列宁提出:现在革命的秘密组织不是只有作为革命家组织的党,而是有一个以党组织居首位的广泛的群众性的组织体系。他说:“这一点可以具体表述如下。一般按照组织程度,尤其是按照秘密程度来说,各组织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种:(1)革命家组织;(2)尽量广泛和多种多样的工人组织(我只说到工人阶级,当然,在一定条件下,这里也包括其他阶级中的某些分子)。这两种组织就构成为党。其次,(3)靠近党的工人组织;(4)不靠近党,但是事实上服从党的监督和领导的工人组织;(5)工人阶级中没有参加组织的分子,其中一部分——至少在阶级斗争的重大事件中——也是服从社会民主党的领导的。”[15]111在这五种组织中,前两种是党组织,后三种是党的外围组织。五者共同组成为从事秘密革命活动的组织网络。而党组织并非只是少数职业革命家的组织,还包括尽量广泛和多种多样的地方组织和基层组织。马尔托夫他们主张“每一个罢工者”都可以“宣布自己是党员”。列宁说:“这种界限模糊有什么好处呢?可以使‘称号’广泛散布。它的害处就是会产生一种把党和阶级混淆起来的瓦解组织的思想。”[15]111

第五,科学社会主义工人阶级政党不仅要在工人阶级中广泛建立工人组织形成组织体系,而且还要密切联系未加入任何组织的广大工人群众、劳动群众、学生群众以至中上层群众。党应成为工人阶级先进部队与最广大非党群众密切联系的体现。党只有密切联系群众才能真切了解群众利益、要求和意愿,并且集中群众智慧,进而组织群众、领导群众为革命的胜利而斗争。孟什维克既模糊党与群众的界限,就更谈不上要求党去密切联系群众。马尔托夫他们反而主张党要去围绕密谋组织,意即要党参与密谋组织,甚至依靠密谋活动去推翻沙皇专制政府,夺取政权。列宁认为国内众多卓越革命活动家领导小组之所以能够完成政治任务,取得优异成绩,其主要经验就在于“他们的沸腾的毅力能够得到革命阶级的毅力的响应和支持”。据此,他得出结论说:“要成为社会民主党,就必须得到本阶级的支持。不是像马尔托夫同志所想象的那样,党应当去围绕密谋组织,而是革命阶级即无产阶级应当围绕既包括密谋组织又包括非密谋组织的党。”[15]108在《进一步,退两步》全书的末尾,列宁特别强调指出:“无产阶级在争取政权的斗争中,除了组织,没有别的武器。”无产阶级“所以能够成为而且必然会成为不可战胜的力量,就是因为它根据马克思主义原则形成的思想一致是用组织的物质统一来巩固的,这个组织把千百万劳动者团结成一支工人阶级的大军。在这支大军面前,无论是已经衰败的俄国专制政权还是正在衰败的国际资本政权,都是支持不住的。不管有什么曲折和退步,……这支大军一定会把自己的队伍日益紧密地团结起来”[15]158-159。也就是说,只要党组织密切联系并依靠群众,使党、工人阶级和千百万劳动者三者紧密团结、联合成一支大军,革命就一定能够取得胜利。

第六,科学社会主义的工人阶级政党在当时的俄国必须依照集中制原则来建党,而不能按照孟什维克的主张实行自治制。在沙皇专制政府严酷统治之下,各地方分散自治的党组织,缺少整体组合的统一集中领导,很容易被专制政府各个击破,甚至被一网打尽。1898年初建俄国社会民主工党之后5年的实践经验已经证明了这一点,各地方涣散的手工业方式的党组织陷于瘫痪状态,难有作为。1903年党的第二次代表大会重新建立了统一集中的党,必须坚持集中制原则才能巩固党,并且进一步继续发展党。列宁指出:孟什维克在组织问题上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和老爷式的无政府主义密切联系在一起的……维护自治制,反对集中制”[15]138。他们喊叫集中制是“官僚主义和专制”,是使维护自治制的孟什维克“受到不应有的忽视”,是要每个党员“惟命是从”,充当“农奴”。他们实际上是把民主原则歪曲为无政府主义。列宁说:“这种老爷式的无政府主义在俄国虚无主义者身上是特别突出的。党的组织在他们看来是可怕的‘工厂’;部分服从整体和少数服从多数在他们看来是‘农奴制’,……他们一听见在中央领导下实行分工,就发出可悲又可笑的嚎叫,反对把人们变成‘小轮子和小螺丝钉’(在这方面他们认为特别可怕的,就是把编辑变成撰稿人),他们一听见别人提起党的组织章程,就做出一副不屑的样子,轻蔑地说(对‘形式主义者’),完全不要章程也可以。”[15]135这岂不是完全否定党的章程吗?列宁还说:“现在,我们已经成为有组织的政党,这也就是说造成了一种权力,思想威信变成了权力威信,党的下级机关应当服从党的上级机关。”[16]366从这里摘引的这两段话可以看出,列宁认为党内集中制的原则包括“三个服从”,即少数服从多数,下级服从上级和部分服从整体。尽管列宁强调实行集中制要求“三个服从”,可是他从未提出“全党服从中央”。因为二大党章规定:“党的最高机关是党代表大会”,中央委员会只是党代表大会的执行机关,所以全党理应服从党的代表大会,中央也要服从党的代表大会;地方和部门要服从中央,这属于下级服从上级的范畴。斯大林主编的《联共(布)党史简明教程》解释列宁的《进一步,退两步》一书,讲到党需要统一的纪律时,有这样的说法:需要有“由党代表大会所体现,在党代表大会闭会期间由党中央委员会所体现的统一的全党最高领导机关……各个组织服从中央”[18]53。这里把党代表大会与党中央委员会并列为全党最高领导机关是不符合列宁思想的,也不符合俄国社会民主工党1903年二大通过的党章。党的最高权力机关与执行机关是有区别的。这本来在1847年马克思恩格斯参与创建的世界上第一个共产党——共产主义者同盟的章程中早就明文规定。既然代表大会是党的最高权力机关,理应各个组织服从党代表大会,而不是服从中央。

《进一步,退两步》一书阐述的以上六点,为新建立的布尔什维克党奠定了组织原理基础,简而言之,它包括党的先进性、组织性、纪律性、组织原则、党的阶级基础和党的群众基础等六个原理(以后列宁的建党思想又有很多新发展)。此书的传播使众多党员和同情者了解党内争论的真相,他们都纷纷表示接受并支持布尔什维克的观点。这为党的三大的召开做好了思想准备。

列宁在本书中批评孟什维克在组织问题上的错误观点时,使用了上百次“机会主义”一词,书中第17章的标题更直接是“新《火星报》。组织问题上的机会主义”。党内同志之间就重大决策问题发生争论是常有的事。争论双方应该摆事实,讲道理,以理服人,不宜频繁使用“机会主义”来指责对方。“机会主义”一词从19世纪80年代起才在国际工人运动、社会主义运动中开始使用,它通常是指随机应变、穿凿附会、丧失原则、背弃革命的思潮。在党内同志平等争论中不断使用这个概念指责对方,这无异于要对方认错求饶,深刻检讨。这样难以做到晓人以理,令人心悦诚服。果不其然,此书出版后即在思想理论界引起了一场颇为热烈甚至激烈的争论。

3.普列汉诺夫、卢森堡对列宁集中主义的批评

早在《进一步,退两步》一书出版前夕,普列汉诺夫就在1904年5月1日《火星报》第65期上发表了《集中主义还是波拿巴主义?》万言书。这篇长文的标题足以表明他是把布尔什维克主张的集中制、集中主义定性为波拿巴主义,也就是指法兰西第二帝国皇帝路易·波拿巴在1852-1870年间所实行的君主专制主义。他这篇文章的中心主旨是反对党的中央委员会权力过大,反对党中央有权解散各种不同意中央观点的团体,反对党中央不能接受不同意中央观点的人侧身中央委员会,反对党中央由清一色的人掌权。他认为:如果党中央权力过大,不容异己,那就会出现这样的景象:“由中央委员会的亲信组成的代表大会齐声向中央委员会高呼‘万岁!’赞成它的全部成功和不成功的行动,鼓掌欢迎它的计划和倡议。那时我们这里的确不会有党内的多数或少数,因为那时我们这里已经实现了波斯王国的理想(指由国王治理天下——引者注)。”[19]291他说:这种集中主义“简直是紧紧套在我们党的脖子上的绞索,这是波拿巴主义”,“这样的集中主义,已故的谢尔盖·涅恰也夫(指民粹派暴动派头子——引者注)大概会喜欢,但是它任何时候也不会得到继续保有自己的智力的正统马克思主义者的赞同”[19]292。他更加尖锐地指出:主张党中央集中绝对权力的人,“他们显然把无产阶级专政和对无产阶级的专政混为一谈了”[19]292。普列汉诺夫还郑重表明:“我是集中主义者,但不是波拿巴主义者。我主张建立强大的集中制的组织,但是我不希望,我们的党中央吃掉整个党”。[19]293普列汉诺夫的这些看法,对于主张中央要绝对控制代表大会、中央要拥有超过党代表大会的绝对权力的人是有警示意义的。可是列宁本人从未有过这种主张。所以他在5月下旬草拟的《告全党书》的提纲中当即作出回答:“驳关于波拿巴的诽谤。胡说。不值一驳。”[16]433

1904年5月6日《进一步,退两步》一书出版问世后,普列汉诺夫当即在5月15日《火星报》第66号上发表《现在不能沉默》一文,他特别标明这是《致俄国社会民主工党中央委员会的公开信》。信中公开点名批评列宁,建议各中央委员同列宁及其《进一步,退两步》一书划清界限。他在这封公开信中这样说:“列宁出版了一本在我们的内部纠纷史上会起火上加油的作用的小册子(指《进一步,退两步》一书——引者注)。至少绝大多数的读者都会从这本小册子中得到一个信念:它反映着你们共同的观点,它的出版本身就是你们共同的事业。如果你们不同意列宁的意见,……那么你们应该尽可能迅速地和尽可能明确地表示态度。”普列汉诺夫接着向中央委员们提出了两个挑战性的问题,要求中央委员们表态,给予回答。第一,中央委员会是否同意列宁此书的观点?他还用激将法表示:“如果你们在这个问题上避不作答,那么大家都会把你们的沉默看成是同意的表示。”第二,党内两派的争论是由于历史上有众多误会。现在“为了巩固我们的团结,我们应当消除足以破坏团结的种种误会。让列宁去制造误会吧;因为这是他的利益;而我们事业的利益则要求反其道而行”,“请你们努力地使这些误会烟消云散吧”,“请说吧,请说吧!现在不能沉默,因为现在沉默会成为破坏党员义务的行为”[20]77-78。其实当时俄国党内两派之间的分歧与争论,并不是由于列宁制造的误会而形成的,普列汉诺夫是有意回避双方的原则区别,采取调和折中态度,尽力偏袒孟什维克。

普列汉诺夫的公开信发表一周后,就收到党中央委员会特派员利亚多夫给他来信,要求他公布文献和事实真相,来论证两派分歧是出于历史的误会,还要求他说明他要中央委员与列宁划清界限的充足理由。普列汉诺夫在1904年6月1日《火星报》第67号又发表《答利亚多夫同志》的文章。文中避而不回答利亚多夫向他提出的两个问题。他还故弄玄虚地说:“我有足够的材料。不过在我对这个问题表示意见以前,中央委员会本身必须出来讲讲话,而不是某个诉讼辩护人讲话。”[20]81他认为利亚多夫只是诉讼辩护人,而且他摆老资格,斥责利亚多夫不能采取质问、审问式口吻同他谈话(利亚多夫生于1872年,比他小16岁,而且其身份只是中央委员会特派员,并非中央委员)。普列汉诺夫在答复利亚多夫信末还透露另有一个署名尼洛夫者也给他写信提出质问,甚至使用谩骂语言,他怀疑这是一封匿名信。可见当时不满普列汉诺夫者,不止利亚多夫一个人。

普列汉诺夫答复利亚多夫的信,虽然回避了实质性问题,但是却有打动人心之处。前面讲到,列宁在《进一步,退两步》一书中上百次使用“机会主义”一词批判孟什维克,不利于党内同志间的平等友好争论问题,反而令人产生反感。大概利亚多夫在给普列汉诺夫的信中也是指责孟什维克少数派是机会主义。所以普列汉诺夫在公开回信中附言:“说到少数派的所谓机会主义,我并不认为有必要同利亚多夫同志争论。因为我已经多次证明过,要说像巴·阿克雪里罗得、马尔托夫、斯塔罗维尔等一些同志有机会主义,那无异于不懂得这个名词的意义。如果他们硬要一个劲地去找机会主义,可以断言是毫无希望的。”[20]83即是说,普列汉诺夫绝不相信孟什维克犯了机会主义错误,而是有人硬把“不愿意使自己的观点去适应列宁的观点和‘性情’的人”称作机会主义者。总之,普列汉诺夫认为列宁、利亚多夫等强硬派硬说孟什维克是机会主义者,是为了把孟什维克排除在外,制造分裂,硬要垄断党的权力,强制全党推行自己的主张。

普列汉诺夫给中央委员会的公开信和答利亚多夫的信,当时确实打动了中央委员的心。如前所述,在1904年7月底党中央委员会背着列宁开会,诺斯科夫、加尔佩林和克拉辛三个原属布尔什维克的中央委员都深受普列汉诺夫思想影响,不指责孟什维克是机会主义者,转向调和派,主张同孟什维克和解。他们发表《中央委员会声明》,表示不完全同意列宁在《进一步,退两步》一书中的观点,决定今后列宁著作要经中央委员会审定才能出版,并且撤消列宁作为中央驻国外代表的资格。

中央委员会倒向普列汉诺夫一边后,他踌躇满怀,十分得意。他又赶写出一篇题为《工人阶级和知识分子》的长文,分两期刊登在1904年7月25日和8月1日《火星报》第70号和71号上。顾名思义,这是篇集中论述工人阶级同社会主义知识分子关系的文章。他在文中表明:“我从不认为列宁是多么杰出的理论家,而总是发现他本性上不能作辩证思维”,“与其说他是自觉的马克思主义者,不如说他是本能的马克思主义者”[6]315。他说早在1902年他读到列宁的《怎么办?》一书书稿时就发现列宁的形而上学思维,表现在书中过分强调社会主义知识分子在向工人阶级灌输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历史作用,过分强调职业革命家在俄国的历史作用,而忽视了自发工人运动对产生科学社会主义的基础性作用,忽视了工人阶级群众的决定性作用。可是列宁没有采纳他的有益意见。后来“小册子《怎么办?》出版了,原来列宁对它几乎压根儿什么也没有改动。这自然使我不高兴。有一段时间我们的关系很紧张”[6]316。如果说列宁在1902年写成的《怎么办?》一书中的表述确有片面、不妥之处,那么他在1904年完稿的《进一步,退两步》新书中已经十分强调工人阶级群众的决定性作用。可是普列汉诺夫不但看不到列宁的进步,反而认为列宁是后退了几步。他这样说:列宁“慷慨激昂地拍着胸脯,满腔义愤地大肆叫嚣,说只有无产阶级才懂得组织和纪律的一切意义。这类的叫嚣充满着他的新小册子《进一步,退两步》”。这“甚至同小册子《怎么办?》比较起来,也后退了许多步”[6]314。这真可以说是:列宁进一步,普列汉诺夫却硬说列宁是退两步,甚至退许多步。普列汉诺夫崇尚辩证法,反对形而上学,可是在这一点上我认为列宁是沿着辩证法前进了一步,而普列汉诺夫却陷入了形而上学,后退了两步。

列宁与普列汉诺夫之间的争论,在1903-1904年只是刚刚开始,以后我们还要继续关注与考察。

在1904年就集中制、集中主义问题对列宁提出批评意见的,还有德国社会民主党左派女革命家、理论家罗·卢森堡。她曾是反对伯恩施坦修正主义的先锋。她比列宁小一岁,本来很敬重列宁,并不像普列汉诺夫那样支持孟什维克。然而她对列宁极端集中主义的观点甚感忧虑。她应普列汉诺夫等人主编的《火星报》之约,于1904年7月10日在该报第69号发表了《俄国社会民主党的组织问题》。该文对列宁的《进一步,退两步》一书提出了中肯的、尖锐的批评。她认为列宁在这本书中从俄国沙皇专制制度的特殊国情出发,强调在党组织中应该实行集中主义、集中制原则是很自然的。但是她不同意赋予党中央委员会过高、过大、过多的权力。她说:列宁所主张的“党的集中制是根据以下两个基本原则建立的:第一,使党的一切组织及其活动,甚至在最微小的细节上,都盲目服从中央机关,这个中央机关单独地为大家思考问题,制定计划和决定事情;第二,把党的有组织的核心同它周围的革命环境隔离开来。在我们看来,这就是把布朗基密谋集团的运动的原则机械地搬到社会民主党的工人群众运动中来”[21]504。她概括列宁书中的思想和认定列宁是照搬布朗基密谋集团的原则,这个评论未必准确。但她正确地指出:“社会民主党的集中制不能建立在党的战士对中央机关的盲目听话和机械服从的基础之上。”[21]503她还说:“列宁所主张的极端集中主义的全部实质是,它没有积极的创造精神,而是一种毫无生气的看守精神。他的思想过程主要是集中于监督党的活动而不是使它开花结果,是缩小而不是发展,是束缚而不是联合整个运动。”[21]508

从上述普列汉诺夫和卢森堡对列宁《进一步,退两步》一书中集中主义的批评可以看出,当时的争论涉及工人阶级社会主义政党的组织原则究竟是民主制还是集中制的分歧。在当时俄国沙皇专制政府统治下强调集中制是对的,但是如果党的权力过度集中、极端集中于党中央而缺乏党内民主,那就会扼杀地方、基层和广大党员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列宁在《进一步,退两步》中强调集中制的同时,没有谈到今后还要发展民主制,看来这是一个重要的疏漏,以至引起普列汉诺夫和卢森堡的尖锐批评。我认为列宁虽然并不同意普列汉诺夫和卢森堡的批评,但是随着国内形势的变化实际上还是接受了他们的一些意见,所以在一年多后,即1905年11月10日,列宁在布尔什维克第一份合法报纸《新生活报》上发表了《论党的改组》一文,宣布布尔什维克已经决定:“一旦有了公开活动的条件就立即向工人政党的民主组织过渡,这个过渡实质上就是同旧日小组习气中的过时的东西断然决裂。”[17]770这里所说的“旧日小组习气中的过时的东西”就是指分散主义、尾巴主义、无政府主义。当时为了克服这些弊病,特别需要依靠集中制、集中主义。现在客观条件已有所变化,已有了公开活动的自由,则要依靠民主制、民主组织去同这些过时的东西断然决裂。在同一天的《新生活报》上还公布了布尔什维克党中央委员会关于召开俄国社会民主工党第四次代表大会的决议,列宁说:这“是在党组织内充分实现民主原则的一项决定性步骤”[22]81。由此可见,1905年11月初列宁已经明确提出党的组织原则是民主制,他已不再强调集中制。那么,民主制与集中制究竟是什么关系?此后何时、为什么列宁又认同民主集中制?这个关于党的组织原则的表述前后变化的问题,是在俄国1905年革命浪潮中才得到解决的。这个重要问题有待我在下一个专题中细述。

注释:

①斯拉夫人是定居东欧广袤土地上操印欧语系中斯拉夫语族各种语言的族群的总称。斯拉夫人按其定居地理方位分为东斯拉夫人(包括俄罗斯、白俄罗斯和乌克兰三族)、西斯拉夫人(包括波兰、捷克、斯洛伐克等族)和南斯拉夫人(包括保加利亚、塞尔维亚、克罗地亚、斯洛文尼亚等族)。

②尤里节(Юрьев день),这是俄国东正教组织纪念圣徒尤里的节日,时间在俄国使用的历法的每年11月26日。这个节日起源于1015年。尤里是受难的著名圣徒。刘泽荣主编的《俄华大辞典》中说:“尤里耶夫节……纪念圣徒乔治的教堂节日。”(商务印书馆1960年版第1322页)。此说不确;尤里节不能译为尤里耶夫节,因为“耶夫”是俄文姓氏“尤里”的后缀(尤里与节日连用时要加后缀);这个节日是纪念尤里,并非纪念乔治(如果是纪念乔治该称乔治节)。

③弥赛亚的英文是messiah,原为犹太教所期待的救世主。后来基督教以耶稣基督作为救世主。

④通常人们都说俄国共有100多个或120多个民族。但是据俄罗斯联邦民族事务部副部长博科夫在1995年3月初一次民族问题讨论会议上公布:俄罗斯共有128个民族,另有60个人数不多的少数民族。见俄通社-塔斯社1995年3月21日电,载《参考消息》同年4月13日。

⑤尼·康·米哈洛夫斯基(1842-1904),俄国自由派思想家,曾经创办《俄国财富》杂志,并在《俄国纪事》、《俄国思想》和《北方通报》等期刊撰稿,批驳马克思主义。

⑥我收藏的托尔斯泰《土地与劳工》为商务印书馆1934年再版中译本。《托尔斯泰自白》为商务印书馆1935年初版。

⑦我收藏的克鲁泡特金论著中译本就有11种。

⑧该文被译成俄文刊于1902年3月10日在德国慕尼黑出版的《火星报》第18号上,被秘密运回俄国散发。

⑨关于劳动解放社的活动详见高放、高敬增著《普列汉诺夫评传》和《普列汉诺夫年谱》,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5年和1986年版。

⑩俄国社会民主工党第一次代表大会决议全文见《苏联共产党决议汇编》第1分册,人民出版社1964年版,第7-8页。

参考文献:

[1]列宁选集:第2卷[M].3版.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2]革命的无产阶级和民族自决权[M]//列宁全集:第27卷.2版.北京:人民出版社,1990.

[3]斯拉夫人和革命[M]//考茨基文选.王学东,编.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

[4]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5]王学东,编.考茨基文选[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

[6]张光明,编.普列汉诺夫文选[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

[7]列宁全集:第4卷[M].2版.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

[8]俄国社会民主党宣言[G]//苏联共产党决议汇编:第1分册.人民出版社,1964.

[9]德国社会民主党组织章程[G]//高放,曹德成,张心绪,主编.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文献史料汇编:第2卷.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3.

[10]列宁选集:第4卷[M].3版.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11]波诺马辽夫,主编.苏联共产党历史[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0.

[12]苏联共产党决议汇编:第1分册[G].北京:人民出版社,1964.

[13]布拉斯拉夫斯基,编.第一国际 第二国际历史资料(第二国际)[G].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64.

[14]不该这么做[M]//张光明,编.普列汉诺夫文选.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

[15]列宁专题文集 论无产阶级政党[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16]列宁全集:第8卷[M].2版.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

[17]列宁选集:第1卷[M].3版.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18]联共(布)党史简明教程[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7.

[19]集中主义还是波拿巴主义?[M]//张光明,编.普列汉诺夫文选.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

[20]普列汉诺夫机会主义文选(1903-1908年):上册[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64.

[21]中共中央编译局国际共运史研究室,编.卢森堡文选:上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

[22]列宁全集:第12卷[M].2版.北京:人民出版社,1987.

[责任编辑张海波]

Bolshevik, a Special Socialist Party Surging up in Russia

GAO Fang

(School of International Studies, Renmin University of China, Haidian, Beijing 100872)

Abstract:The national and people,s conditions of Russia took on ten major features, and five contradictions intensified and even flared up, which made Russia a focus of various contradictions of the world. Kautsky pointed out in 1902 that the revolutionary center had shifted from West Europe to Russia. The establishment of a socialist party had undergone ups and downs: in 1883 Labor Group was established; In 1898 Russian Social Democratic Party was established; and in 1903, Bolshevik was established, its program and constitution having new features, and deficiencies and errors as well. The emergence of two factions, Bolshevik and Menshevik within the party, bespoke long-term, complex and arduous intra-party conflicts in the future. In 1902, Lenin,s book, What Is To Be Done? laid political and ideological foundation for Bolshevik; in 1904, Lenin wrote another book, One Step Forward, Two Steps Back, which laid the foundation of organization principles for Bolshevik. In 1904, the first crisis of splitting surfaced: Bolshevik and Menshevik set up their separate central organs. Arguments between Lenin and Plekhanov and Luxemburg indicated that they were divided on the organization principles. Lenin insisted that the party with career revolutionaries as its core and centralized system as its organization principle was a special socialist party, suitable to Russia,s national and people,s conditions. Bolshevik surged up, and played an important role and made a great impact in both the Russian and world political arenas.

Key Words:national and people,s conditions of Russia; ups and downs in establishing the party Bolshevik; Menshevik

【中图分类号】D11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码号】1674—0351(2015)02—0059—27

【作者简介】高放(1927— ),男,福建长乐人,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资深教授、博士生导师。

【收稿日期】2015-02-06

猜你喜欢
布尔什维克
周恩来与中央苏区党的布尔什维克化建设
二月革命至十月革命俄国农村的情况
布尔什维克的秘密机关报《无产者报》
对扩大红军运动的消极怠工分子给以布尔什维克的铁锤
列宁对布尔什维克政党制度选择的探索
靠近、亲吻、拥抱、离别
从理论到实践的发展——论苏俄红军的建立
报刊活动家戈尔登贝格
论布尔什维克党的组织原则
试论十月革命前西伯利亚独立布尔什维克党组织的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