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十年代的开后门

2015-01-29 07:49叶兆言
博客天下 2014年16期
关键词:粮票计划经济彩电

叶兆言

上世纪80年代的计划经济,老一辈人都有深刻记忆。记忆这玩意很有意思,像一张褪色老照片,无聊时打开看看,常会引起不一样的感受。对于上岁数的人来说,计划经济不陌生,它与生俱来,我们刚一出生,就仿佛阴影一样紧密伴随。我们都用过粮票,用过布票,这票那票掰手指数不过来,当年有一种豆制品副票,编好号的,到日子发通知,某号可以买酱油,可以买鱼,买酒,为什么叫豆制品副票,而且全国各地统一称呼,没人能解释清楚。

习惯成为自然,成为应该,我这年龄段的城市人对计划经济谈不上太反感。一件事一旦成为习惯,即使身受其害,也会习惯性地接受,觉得这个理所当然。城市人习惯了粮票,享受了粮票,粮票成了城市人的标志和骄傲。吃商品粮成为一种既得利益,如今听上去怪怪的,但是,它确实是一个时代的鲜明特征。

到了80年代,忽如一夜春风来,说着说着就改革开放了。我印象中,其实“文革”中也有过改革苗头,譬如当年的“整顿”就很像回事。“文革”后许多东西,“文革”中已经有过。记得那时我还在上中学,突然听说要开四届人大,要抓经济了,说经济再不抓就不行了。

学校里照例要上政治课,政治课上又总是要说,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我们像小和尚念经一样,有口无心地对付着考试,什么叫上层建筑,什么叫经济基础,根本弄不明白。老师自己也不明白,很快反击右倾翻案风,邓小平说不行就不行。那年头印象最深的是政治运动永远不会完结,千言万语一句话,阶级斗争还是得抓,阶级斗争一抓就灵,灵不灵我们也不知道,就知道必须得抓。

当然,所有这些都属于桌面上的冠冕堂皇,印象最深的是“文革”后期开后门。什么叫开后门呢,就是凡事都要通过关系,都要找熟人帮忙,找熟人的熟人关照。开后门成为时代特色,成为几乎公开的潜规则,应该说和“文革”有着密切关系。“文革”把经济给搞垮了,什么都要计划供应,掌握计划的人就有一种相对权力。商店里小领导,菜场上卖鱼的卖肉的,生产队队长,各级革委会主任,手里只要有点小权,都有可能成为开后门的对象。

上世纪80年代,不正之风的开后门得到了有效控制,市场经济开始发挥作用,年轻人游戏规则悄然改变,首先是高考恢复,可以相对公平地在考场上搏杀。其次,这票那票作用逐渐减少,只要有钞票,想买什么都能买到。但是只要还存在计划经济,就会有漏洞,开后门的风气就不可能完全杜绝。印象中有几件小事总是难忘,一是彩色电视,一是安装家庭电话,一是换煤气灶。

先说彩电,80年代初期,彩电还不普及,很多人家都买12英寸的黑白电视,那时候都觉得能有个黑白电视已不错了,很快,彩电成为家庭基本配置,立刻紧俏起来,一紧俏就要凭票供应,一凭票,难免开后门。当时已流行下海做生意,身边几个一起玩大的干部子弟,所谓下海就是倒腾各种批文,成天听他们吹牛,都是即将发财的样子,真正发财的也没几个,下大狱的倒不止一位。

当时安装电话也很不容易,要级别,不是谁都能装,够了级别也要排队登记。记得我们家装电话,公家先请吃饭,为什么公家请客,因为是公款电话。终于到安装日子,泡茶递烟,临走一人送包香烟,结果电话安装好了,却迟迟不通,一开始不明白为什么,后来才知道是得罪了小工头,按照行情应该送一条烟,一人给一包太小气。怎么办呢,再托人说好话,再请吃饭,吃完饭第二天,电话通了。

那年头的电话电力煤气,都是大爷,任何一名员工都可以牛得不行,投诉这词似乎还没出现。我们家换煤气灶,新灶具活生生高出台面一公分,靠一根煤气管顶着,四面都悬空,锅放上去直晃荡。我提出异议,安装工人说就这样了,自己找点东西垫垫。好歹我做过几年工人,没见过这样干活的,可是也没办法,人家就这么横,只好再开后门给煤气公司熟人打电话求助,派了个人过来,很快弄妥帖了。

我女儿出生于80年代,习惯了市场经济,听到开后门这词,想象遇上点事就要找熟人,总觉得很奇怪,很荒唐,怎么跟她解释也不明白。不仅她觉得奇怪,想不明白,我们作为过来人,想起那段历史,也觉得太奇怪,太荒唐,也想不明白。endprint

猜你喜欢
粮票计划经济彩电
从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变时期的审计工作推动中央治理整顿重大决策落实
计划经济时代中国汽车工业的产品研发——以一汽为中心
微型彩电
在粮票堆里遨游
粮票:承载着多少人的记忆
中国彩电技术创新联盟启动
计划经济思维难解医院停车难
我国计划经济时期翻译市场的性质与特点
2013年4月全国及分区彩电畅销机型平均价格
2013年2月全国及分区彩电畅销机型平均价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