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庆雨
心意六合拳在历经400年的传承后,正面临着现代化社会的考验和变革,也面临着严重的传承危机。2008年6月,心意六合拳入选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掀起了各地心意六合拳“非遗”的申请;2010年邓州心意六合拳入选南阳市第二批“非遗”目录。如何保护好心意六合拳的完整体系,促使其有序的传承,是时代赋予我们的历史使命。
心意六合拳是我国的主要拳种之一。一代宗师姬际可创心意拳时,以“心之发动曰意,意之所向为拳”命名为心意拳;马学礼强调心意六合拳是以“心意诚为中,肢体形于外”之意来命名的。[1]递嬗流传,几经更改,曾在历代习武者中叫过际可拳、教门拳、心意拳、六合拳、心意六合拳、圣行心意六合拳等名称。
所谓六合是指“手与足合,肘与膝合,肩与胯合”,此为外三合;“心与意合,意与气合,气与力合”,此为内三合。心意六合拳动作简单,寓意广博,象形取意,六合为法,定式为桩,动式为拳。心意六合拳的拳论包括“无极论”“两仪论”“三节论”“四梢论”“五行论”“六合论”“七要论”“体内八要论”“体外八要论”“岳武穆九要论”“练功十六要法论”“形体合一论”等等,这些构成了一个庞大完整的理论体系。[1]
南阳心意六合拳有六艺、十大真形、单把、三拳、七膀、八身、十二大势、四把捶、蝴蝶手等盘法。[2]其动作简捷,古朴纯真;以刚柔、动静、鹰熊、阴阳二势转化为拳。演练时起落钻翻,束展开合;进退自如,动转反侧;全身应敌,通体为拳。所谓一身含六势:鸡腿、龙身、熊膀、鹰捉、虎抱头、雷声;一身含五劲:扑、踩、裹、束、决;步步不离鸡腿,把把不离鹰捉,势势不离虎扑。
南阳心意六合拳的传承脉络可归纳为:开山祖师姬际可心意拳—马学礼河南心意六合拳—张志诚派系—南阳心意六合拳。南阳人张志诚传邓州张海洲和外甥李祯。邓州穰东清真寺水观澜阿訇嗜武,于道光四年礼聘李祯、刘万仪、唐大用三人来邓州授艺,水观澜及其子水腾龙、水应龙、女婿马步衢、唐大用之子唐万仪皆从学艺[3]。至此,邓州心意拳花开三枝:张海洲一脉,水氏一脉,唐氏一脉。张海洲一脉:张海洲—吴呼连—吴喜林—陈合龙—马雷石;水氏一脉:水观澜—水应龙—水剑光—水普慈—马雷石;唐氏一脉则为唐万仪所开创,传人甚多,南阳市区一脉。唐万仪—唐九洲—周化真—丁得荣—徐天慈—孙云堂、丁长汉—杨占学、丁功和—丁旭东;石桥一脉:唐万仪—周得文—孙春元—张永富—张秀志。青华镇至今流传着“喝了青华水,人人会鸡腿”的俗语。
1995年邓州市注册成立了心意六合拳研究会,马雷石任副会长,组织邓州心意六合拳武术队,队员和爱好者达200余人;2012年11月25日,南阳市心意六合拳研究会成立,会长为马雷石;2013年5月,南阳前卫心意拳研究会成立,朱峰任会长。此前成立了南阳市公安局心意六合拳武术队,队员150余人,包括少年儿童50余人。目前南阳地区习练心意六合拳者约450多人。
马雷石在全国首届河南心意六合拳观摩交流大赛中获一等奖,2012年6月10日,率弟子参加第七届全国农运会武术测试赛暨南阳市第三届传统武术运动会,荣获个人拳术器械金奖各一枚;集体银奖一枚,集体三等奖一枚。2014年5月26日,河南省第七届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在南阳市举行,马雷石(邓州)和丁旭东(南阳)被评为武术优秀教练员,丁冠文(南阳)获得二等奖,李涛(邓州)获得三等奖。朱峰会长率队在2012年、2013年参加南阳市第三届、第四届传统武术运动会取得金银铜牌;2014年10月在第十届中国郑州国际少林武术节取得1金6银个人奖,获得团体铜牌三等奖。
学校是体育的摇篮,是原始体育形态走向规范化、科学化、普及化的必由之路。从足球到橄榄球的流行,从德式体操到军事学堂的兵操,大多数游戏在近代以学校作为中介完成了向高水平竞技项目发展的过程。而心意六合拳在走向规范化、科学化、普及化的过程中,同样需要以学校作为中介来实现自我的完善发展。目前南阳市伯元国语小学和河南工业职业技术学校武术协会已经引入心意六合拳进行教学,并取得一定的教学效果。
南阳历史悠久、文化厚重,拥有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民族文化的精华,是民族智慧的象征,是民族精神的结晶。南阳市认真遵循“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的工作方针,形成了“省—市—县”三级保护措施。自2008年1月《南阳市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公布以来,心意六合拳这项古老的武术拳种已经进入了南阳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和扩展项目名录(见表1)。
自1990年起,河南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心意六合拳)传人马雷石开始在《武当》《搏击》《武魂》《精武》《武林》等杂志撰文百余篇,向国内外介绍宣传心意六合拳;马雷石先生曾获第五届武当拳功理、功法研讨会优秀征文奖,并入编《中国武当武术家大典》;2005年由陕西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发行《邓州心意六合拳》一书,入选《国书丛书》;2006年马雷石先生又完成了《水氏家传心意六合拳》专著。
表1 南阳心意六合拳“非遗”项目名录
南阳心意六合拳一直以血缘传承、宗教传承和地域传承为主。部分心意六合拳大师受“传形不传意,传意不传心”“宁可失传、绝不轻传”保守思想的影响,仅以开门拳“四把捶”示人。目前心意六合拳练习者人数尚少,虽在成立研究会、武术队,进入中小学,举办赛事等方面上取得一定的进步,但师承门派的排他观念、惜拳如金的守旧思想等依然阻碍着心意六合拳的传承发展。笔者认为,将邓州市、社旗县、镇平县三县市的心意六合拳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资源整合,共同开发;建立心意六合拳资源数据库,包括数据库存储系统、著录系统、数据处理整合系统等,资源共享形成合力,展示南阳心意六合拳的新气象。
心意六合拳流传下来的套路只有“四把锤”,没有其他符合当今武术竞赛规则的标准化套路,不利于开展竞赛。笔者认为,南阳市心意六合拳研究会应与武林同行、当地武协、体委联手,综合“单把双把”“十大形”等心意六合拳溜趟练功的传统老架,编创符合竞技要求的竞赛套路;拓宽心意六合拳的文化价值、健身价值以及传播机制等方面的研究,使南阳心意六合拳研究百花齐放,让大众了解进而喜爱心意六合拳,最终达到传承和保护的目的。
信息时代互联网传播是最快捷、最有效的途径。打开南阳市政府官方网站以及下属的邓州市、社旗县、镇平县文广新局的网页,只有邓州市设置了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一栏目,共有64条记录,其他县市的文广新局基本空白;在优酷、土豆等视频网搜索,有关南阳心意六合拳视频也寥寥无几。可以看出对心意六合拳这一“非遗”项目利用互联网平台的宣传不够。互联网传播仍是“非遗”工作中的短板。
“非遗”项目的顺利开展与一些配套的运行机制密不可分,如政府的制度保障机制、传承人才培养机制、文化传播机制、拳术科研机制、社会评价机制等。南阳心意六合拳这些保护机制建设相对滞后,教育、文化、体育等相关职能部门在保护和传承心意六合拳的措施方面,没有统一的安排部署,如制定心意六合拳长期发展规划、定期培养后续人才、科研团队的组建、扩大宣传影响、进行社会评价等。这一系列问题亟待解决。
(1)技术、文化传承是心意六合拳发展的重中之重。技术体系和文化凝聚是心意六合拳“非遗”项目的树干和脉络,诸如技击价值、健身价值、欣赏价值等则为枝叶。技术传承和文化传承相辅相成,如鸟之双翼,不可偏缺。技术体系是文化传承的载体,武术文化是学习心意六合拳的理论支撑和动力源泉。要做到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需要传承人撇开门户之见,普及发展。
(2)扩大宣传力度,营造心意六合拳的保护环境。信息时代,酒香也怕巷子深。应加强宣传力度,营造南阳心意六合拳保护环境;每年定期举办非物质遗产文化节,并表演心意六合拳,给观众最直接的视觉冲击,激发大众对民族文化保护的意识;利用广播、电视、报纸等媒体对心意六合拳展开详细报道,举办不同规格的心意六合拳研讨会、心意六合拳年会,扩大影响,加强交流,促进保护。
(3)整合资源,拓宽心意六合拳的理论研究领域。要充分发挥各级政府的主导作用,整合申报县市的资源,统筹协调相关部门积极参与保护;把心意六合拳保护工作纳入到当地文化事业的发展纲要当中;积极广泛吸纳国内外有关学术研究机构、大中专院校、社会团体等各方面力量,共同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充分发挥专家的作用,建立专家咨询,拓宽心意六合拳理论研究领域。
(4)编创心意六合拳标准化套路是其发展的有效渠道。心意六合拳传承人应综合“四把锤”“十大形”等心意六合拳溜趟练功的传统老架,编创符合当下竞技要求的心意六合拳的标准化套路,再积极参与相关传统武术的比赛,丰富和完善心意六合拳的竞赛套路,进而探索完整符合国际市场的心意六合拳标准化训练体系。
(5)推广心意六合拳势在必行。武术群体是心意六合拳赖以生存的人脉保障,推广心意六合拳必须有明确的目标性。“八卦刁,太极滑,最狠莫过心意把”。根据心意六合拳凶狠实战特性可以向警校、公安部门、武馆等进行推广,传承其技击性的真实性。在发挥心意六合拳的健身价值、文化价值方面可以向试点学校推广。
(6)成立心意六合拳的保护机构,健全保护机制。以南阳市文广新局为龙头,协同宣传、财政、体育、教育、地方志等部门,组建南阳心意六合拳保护机构,列入政府序列,明确归属管理、责任与工作任务。健全保护机制,如政府的制度保障机制、传承人才培养机制、科学研究机制、传播机制、社会评价机制,形成强有力的综合保护体系。
南阳心意六合拳“源流有序、拳理明晰、风格独特、自成体系”[4],是集健身、防身、修身以及观赏为一体的优秀内家拳。它功法合理、内容丰富、传承清晰,承载文化,裨益身心。通过对心意六合拳发展现状和制约因素分析,从而对心意六合拳可持续发展重新审视和定位,进而提出了合理化对策,旨在使南阳心意六合拳能够有序传承、发扬光大。
[1] 马锦丹.回族传承的民间武术心意六合拳考述[J].回族研究,2012(4):102.
[2] 马雷石,李昌.水氏心意六合拳述要[J].精武,2005(11).
[3] 李昌.心意悬疑考查纪[J].精武,2005(12):30~31.
[4] 曾于久,肖红征.对武术概念及层次分类的研究[J].体育科学,2008,28(10):86~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