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萧红想到黑土地

2015-01-29 20:50张策
中国法治文化 2015年11期
关键词:作家群黑土地萧红

文/张策

从萧红想到黑土地

文/张策

也许是巧合,最近连续接触到许多有关女作家萧红的资讯。先是看了许鞍华导演的电影《黄金时代》,接着又有幸拜读了著名教授叶君先生的《从异乡到异乡——萧红传》。前几天,到黑龙江绥化市参加活动,蒙主人盛情邀请,又参观了萧红纪念馆和萧红故居。不同的艺术感受,重叠的人物景象,萧红终于栩栩如生地在我面前站立了起来。

《黄金时代》展现更多的是编剧、导演心中的萧红,选择汤唯来饰演出身东北黑土地的女作家,多少有些偏于柔弱。传记当然是最公允的,叶教授的细致和精准,实在令读者叹服。故居给我的则是自由的想象,走在绿树成荫的院落里,恍然间仿佛童年的萧红从身边跑过,留下了一串无拘无束的笑声,久久地回响着……

最近我常常思考关于地域文化对作家影响的问题。说起来有意思,起缘也是在那片黑土地上,从探讨“黑龙江公安作家群”的艺术成就说起。我们的祖国地大物博,文化形态丰富多彩,而特定的地域文化,往往既有中华大文化的鲜明特征,也有着特定风土人情造就的地域特点。在黑龙江这块广袤的土地上,移民文化、异域文化、抗联文化、知青文化……在冰和雪的严酷塑造下,融会成了一种以豪爽、刚烈、正直、天不怕地不怕为特征的独特人文性格,进而也形成了有别于其他地域的文化特征。如“黑龙江公安作家群”,作品大多气势恢宏,文字风格大刀阔斧,展示出的公安民警形象爱憎分明、勇猛刚烈。他们所描写的黑龙江公安斗争生活,也多是波澜壮阔、起伏跌宕,给读者以强烈的冲击感。想想我们所认识的萧红和她身边的东北籍作家群,无不也是如此地性格鲜明、粗粝豪放。萧红本人虽是女性,却始终勇于面对自己的生活,逃婚、恋爱、迁徙、抗争……在那个风云变幻的年代里,谱写着属于自己的挽歌,以31岁的短暂历程为自己的生命画上了句号,也在中国文学史上留下了深深的印痕。

换一个角度讲,萧红的悲剧从某种意义上说也源于她的性格和她身边的那些东北人的性格,而这更为文学意义上的萧红增添了色彩。

回到当今公安作家群的讨论之中。我以为,公安文学的发展,吸收地域文化的营养是题中应有之义。黑龙江公安作家的豪迈、河北公安作家的朴实、湖北公安作家笔下的水汽氤氲、山东公安作家展现的风骨峻峭,都是地域文化赋予公安文化的营养和积淀。有个很有趣的例子,一位著名编辑家拿一部黑龙江公安作家的著作勉励一位北京的公安作家说:你的作品就应该像人家这么写。北京公安作家瞠目结舌,私下和我诉苦说:咱北京就没见过这样的案子啊。我也不禁哑然失笑,暗想那位编辑家其实犯了一个严重的错误,他以偏概全地忽略了地域之间的各种差异。而中华文化恰恰丰富多彩,就连刑事案件的发生也会带着地域的某种特殊性,也折射出地域文化的某种色彩,真是不能一概而论的。

在中国,忽略这种地域的特殊性,往往会在判断事物上有所失误,会闹笑话。穿长衫的孔乙己,饮黄酒吃茴香豆,当然和威虎山上的百鸡宴风马牛不相及,和侦察英雄杨子荣坐不到一个桌子上。这种文化的缤纷多彩,当然也是一种文化特色,是中华文化生生不息蓬勃发展的源泉。

余生恨晚,没有经历过萧红的年代,但有幸在“文化大革命”后的20世纪70年代末,和萧红生命中的重要人物萧军老先生,在一次文学会议上相识,并且聆听了他老人家的讲话。萧老那时已是古稀,但仍然精神矍铄、虎虎生威,说出话来还是声若洪钟。现在回想,如此的壮汉,与萧红那样的女子碰撞出艺术和爱情的火花也是一种必然,而彼此的伤害恐怕也是天意了。如果对比江南一隅的张爱玲与胡兰成,火的灼痛和水的冷彻心扉,在中国文学的书页上,留下的是各自的光彩和各自的回味。

(本文作者系全国公安文联秘书长、著名作家)

猜你喜欢
作家群黑土地萧红
法博士之一块黑土地
保护黑土地刻不容缓
《萧红传》
——一本能够让你对人生有另一种认知的书
大学作家群的培育与大学文化软实力提升研究
——以广西高校为例
萧红:不要在寂寞时做选择
黑土地上稻花香
地域作家群研究的新样本
论影像萧红的呈现与接受
文学自觉与当代文学发展趋势——从昭通作家群说开去
摘取黑土地上黄金珠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