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蔡鸿鸣
发挥红色资源优势,加强青少年思想教育
文 / 蔡鸿鸣
宕昌县位于甘肃省南部,陇南市西北部,地处青藏高原边缘岷山山系与西秦岭延伸交错地带,县境海拔在1138—4154米之间,属温带大陆性气候区。是中国唯一集古民族名、古国名与县级城市名称于一体的“中国绿色名县”。
境内不仅有国家AAAA级自然风景区官鹅沟,有古朴神秘的宕昌古国遗址,还有决定中国工农红军长征命运的红色圣地哈达铺,先后被国家有关行业协会评为“中国绿色名县”、“中国最佳文化生态旅游目的地”、“中国低碳旅游示范县”、“中国红色经典旅游胜地”。
哈达铺革命遗址是继井冈山、陕北延安之后,遗址最大、最全面,保存原貌最完整的革命纪念地,被誉为红军长征途中的“加油站”。哈达铺红军长征纪念馆于2001年6月被中共中央宣传部命名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同月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5年9月,国家建设部、国家文物局又共同授予哈达铺为“中国历史文化名镇”称号,目前,此馆己成为全国人民群众特别是青少年接受爱国主义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全民国防教育的课堂,更是全国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窗口之一。
近年来,共青团宕昌县委依托哈达铺红军长征纪念馆红色资源优势,科学把握新形势下教育引导青少年工作的规律,在青少年思想教育引领和团干教育培训等工作中,创新载体,丰富内涵,有效增强了青少年思想引领和团员干部教育培训的时代性和实效性。具体的做法主要体现在
以下几个方面:
红色资源是我们党宝贵的精神财富和政治优势,而红军长征的伟大壮举,积淀了厚重的“红色资源”。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如何把“红色资源”优势融入到青少年的思想政治教育体系中,提高青少年的素质和自身修养,是摆在共青团工作面前的一道难题。为此,我们坚持把红色资源作为加强青少年革命传统教育的主要途径,充分运用红色资源形象直观的特点,广泛组织青少年和团员干部参观红军长征纪念馆,瞻仰红军长征革命遗址、遗迹、遗存,近距离感受红军长征的艰苦悲壮和长征精神的伟大光荣,激发广大青少年和团员干部对党和人民的热爱之情。
我们充分利用课堂教学在广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主渠道、主阵地作用,结合我县各中小学校实际,把红色教育列入课堂教学计划,特别是在新学期刚开始时安排红色资源教育课,以“课堂+体验”模式,借助一些正反面的生活实例,通过交流探讨和思想交锋,引导学生加强思想政治修养。其次,号召全县各中小学,利用学校墙报、校报、广播、校园网等校内媒体,宣传重大革命历史事件、革命精神,宣传红色资源教育的典型事例、经验及人物,为红色资源进校园营造良好的舆论氛教育围。同时,我们邀请烈士后代和党史专家及“五老报告团”深入学校为青少年作革命传统教育报告,加强广大师生革命传统教育。
每年清明节和建党节期间,组织青少年进行“清明祭扫”,以敬献花篮、栽植树木、清洁环境、重温誓词等方式缅怀先烈,寄托哀思;五四青年节前期组织新团员赴哈达铺红军长征纪念馆进行入团宣誓,接受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广泛组织青少年和团员干部深入孤寡空巢老人家,特别是红军遗属家开展帮扶及关爱留守儿童等实践活动,体验军民鱼水情深的生活场景,从而加深团员青年对广大人民群众的感情;以红歌传唱为载体,开展广场红歌大家唱、红歌精神辩论赛、红歌比赛等活动,既陶冶了情操,又激发了“红色”豪情,增强了广大青少年自我修养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组织带领学生深入革命传统教育基地开展理论调研,教育青少年如何理论联系实际,在丰富生动的实践体验中感受“红色”精神,并把“红色资源”内化为自我需要和自觉行动,在平时的实际生活中提高自身思想政治修养;坚持把红色教育和党性教育融入青少年课余生活,组织开展书画、舞蹈、主题演讲等各类才艺比赛,力求以红色文化熏陶人、以高尚追求引导人;在每年的“五四”、“七一”、“十一”等重大节庆期间,开展“继承革命传统、践行群众路线”,“缅怀革命先烈、培养爱国情操”等主题教育活动,把青少年思想引领和团干部教育的内容与丰富多彩的活动结合起来,寓教于乐,讲求实效,使其思想感情得到熏陶,精神生活得到充实,道德境界得到升华。
我们利用网络平台,充分发挥红色旅游资源的优势,动员青年秉承“乐于吃苦、勇于战斗、重于求实、善于团结”的红军长征精神,积极发展电子商务,创办特色网店,销售当地特色产品,辐射带动青年自主创业,解决就业难题。其次,用长征时期的鲜活事例对共青团干部进行艰苦创业精神教育,号召基层团组织充分发挥共青团生力军的作用,从农村建设发展与农村青年成长发展需要中找准结合点,集中力量开展农村建设需要、青年欢迎、共青团能为的工作项目,使团的工作在推动全县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红色教育资源是具有中国特色的精神资源和物质资源,更是我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建设的重要基础。因此,我们需要建立课堂、校园、社会三维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新机制,发挥实践育人优势,鼓励和支持广大青少年走出校门,深入基层,深入群众,进一步增强青少年了解国情、立足国情,为群众服务的政治素养,使红色教育资源真正成为青少年的良师益友。
(作者系原团甘肃省陇南市宕昌县委书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