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新芳
摘 要:世界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两片叶子,每个孩子都应接受到属于自己、适合自己的教育。《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也指出“要承认和关注幼儿的个体差异,注重保护幼儿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在德育教学中,了解孩子,理解孩子才能真正培养其优秀品质。本文在论述尊重幼儿个体差异重要性的基础上,对当前幼儿德育忽视个体差异的表现和原因进行了分析,并建设性的提出了基于性别、个性、兴趣差别的幼儿德育教学策略。
关键词:《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个体差异;德育
中图分类号:G61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23-312-02
一、《指南》烛照,尊重差异之“重”
德育是一切教育之本,只有以高尚品德为航标,幼儿教育才能沿着正确的方向破浪前行。一沙一世界,一树一菩提。作为幼儿教师,我们感受到幼儿就像百花,形态万千,美不胜收。有的孩子活泼,主动积极,有的孩子文静,有礼大方,有的孩子外向,好动顽皮,有的孩子内向,不喜言语,有的孩子体育好,有的孩子画画佳。《指南》指出“要承认和关注幼儿的个体差异,注重保护幼儿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在德育教学中,也要尊重幼儿个体差异这个现实,只有我们从实际出发,了解孩子,理解孩子,全面观察孩子特点,站在孩子的角度思考问题,而不是一刀切,才能真正培养幼儿优秀品质。作为幼儿教师,要以德育为先,为幼儿夯实良好的道德地基。幼儿德育有许多问题,其中有共性的,但大部分又有其独特性,怎么解决多样化的幼儿德育问题是许多幼儿教师头疼的,怎么帮助各不相同的幼儿是许多幼儿教师苦恼的。《指南》中提到“幼儿的发展是一个持续、渐进的过程,同时也表现出一定的阶段性特征。每个幼儿在沿着相似进程发展的过程中,各自的发展速度和到达某一水平的时间不完全相同。要充分理解和尊重幼儿发展进程中的个别差异,支持和引导他们从原有水平向更高水平发展,按照自身的速度和方式到达《指南》所呈现的发展“阶梯”,切忌用一把“尺子”衡量所有幼儿。”
二、不以规矩,忽视差异之“痛”
1、问题表现
(一)不注重性别差异的表现
有的幼儿教师片面强调整体教育,不注重对幼儿性别差异进行研究,在孩子性别差异方面投入的时间和精力较少,没有发现性别差异蕴藏着巨大的教育机会,在教育教学中没有挖掘发挥女孩喜欢安静、心思细腻、勤奋努力、善解人意等特点,没有利用男孩勇敢、顽强、自信等性别特点。
(二)不注重性格差异的表现
有的幼儿教师片面强调能力培养,不注重对幼儿性格差异进行研究,部分幼儿教师性格严肃刻板,缺乏教学机智,对待红色等暖色性格的幼儿,没有从他们活泼性格特点出发,采用适合他们的方法,而是用硬性的规定约束他们,让他们不开心,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达到教是为了不教的目的。
(三)不注重兴趣差异的表现
有的幼儿教师片面强调合作交流,不注重幼儿兴趣差异进行研究,幼儿兴趣对象是不同的,有的喜欢美术,有的喜欢科学,老师不能让他们做自己喜欢做的事,在老师的要求下做自己不喜欢的活动,他们兴味索然。
2、原因分析
部分幼儿教师轻视幼儿德育个体差异的研究,有利益驱动的原因。因为德育是隐形的翅膀,伴着梦想飞翔,但正因为它的无形无质,难以量化,所以,在进行幼儿教师的评价时,德育成果往往权重较轻,使得幼儿教师,把幼儿学习简单化为才艺的有之,把幼儿学习简单化为识字的有之,把幼儿学习简单化为游戏的亦有之,如果是他们需要展示的,比如才艺,可能非常关心,投入精力,关注每一个幼儿的细微变化,对德育个体差异则兴致寥寥。部分幼儿教师本身素质问题。有的幼儿教师,境界不高,肆意体罚,挖苦幼儿,不看场合,不留自尊,幼儿只感到粗暴和对立,没有合作和喜欢。被严重挫伤自尊心的幼儿也会有样学样,去伤害比他更弱势的群体。
三、基于差异,巧于引导之“灵”
1、针对幼儿性别差异的德育策略
从性别角色来看,男性往往表现出勇敢、豁达、竞争性强以及野心勃勃,不服输等性格特点,对于幼儿来说尤其如此,调皮捣蛋就是这种性别特征的早期体现,因此对于男童的德育教育应多从宏观角度来把握,应充分尊重男孩的这种早期特征,顺应这种特征的发展,比如男孩多喜欢刀枪棍棒,那么我们就多为男孩准备这些假玩具,在游戏中教导男孩志在四方,保家卫国的情怀,同时他也在一定程度上契合了男孩拼搏向上,不为一时挫折所阻挠的良好品质追求,为未来男孩当家立户参与更为激烈的社会竞争奠定坚实的基础;与男性不同,女性的性格特点则倾向于和善、温柔、细致、有耐心,因此在女孩德育活动的开展中我们可以选择一些小范围的游戏活动,譬如整理家居,给布娃娃穿衣服等等之类的,借以锻炼女性未来持家能力。不过由于时代的发展,女性的定位也在发生变化,大多女性都往职业女性发展,因此对于那些拘束、保守、颤颤巍巍的女孩我们不妨设置一些低难度的挑战性游戏,譬如攀岩、登山等低强度的活动,锻炼女孩在看似不可能中寻找成功的可能的机会,通过不间断的持续性锻炼,逐渐让女孩摆脱胆怯的心理,为未来向职场女性的转变打基础。
嘉逸是一个比较淘气的男孩子,一次故意将班级鱼缸里的金鱼弄死了,然后不知所措地跑掉了。得知此事后我并没有直接去责问嘉逸,也没有提起金鱼的事,而是跟他讲了一个珍爱生命的小故事,让他明白了动物、植物都是我们大自然的成员,应该得到尊重和保护。嘉逸听后连连点头,主动承认了自己犯的错误,并且保证以后会爱护小动物。女孩儿晨希一次户外活动中,需要翻过一道“攀爬网” 晨希胆小总怕自己掉下来,尽管小伙伴们一再加油,她还是不敢迈步。我笑着对晨希说:“晨希别怕,老师来帮你,来,老师在边上接着你,你不会下去的”,晨希放心了,小心地翻过那道网,我并没有帮忙。事后晨希发现很多事情敢于尝试才有更好的结果,在其他活动中她慢慢变得更加主动和积极。
《指南》明确强调要针对幼儿性别的差异因材施教。正视并善待幼儿的性别差异,根据幼儿性别的差异,有针对性地设计并实施差异教育,才能更好地促进每个幼儿良好道德品质的发展。当然我们也不能在日常教育中严格区分男女性别角色,毕竟无论是男孩儿还是女孩儿都是社会分工的有益参与者,我们所强调的只是男女不同的生理特征所要求的必然社会分工,而不是绝对的社会分工,普性化的德育培养,稳定成熟,周到细致等等仍是所有人所必备的社会生活技巧。
2、针对幼儿性格差异的德育策略
人生来就是一个矛盾的综合体,在先天、后天共同作用下,幼儿的性格必然出现分野。大的性格分野无外乎内向和外向,内向的幼儿沉默寡言、过于自尊,且比较敏感,自闭,容易为外界的评论所左右,但是一般心思缜密,富于创造,同情心,对于这种性格特征的幼儿应采取鼓励和“逼迫”相结合的方式,譬如开展创编故事比赛、知识竞赛等,把他们推到前台,在活动中鼓励他们把自己缜密的思维表现出来,借以唤起他们的自信心,消除不必要的自卑感,同时也可以采取“借力打力”的方式,他们不是好面子吗?我们就选择他们擅长的,内向的孩子一般都有某一方面的天分,我们可以鼓励这些孩子参加特长班,在长处中寻找乐趣,对症下药的结果往往是这些孩子出现了出人意料的变化;而外向的幼儿一般形象阳光,与人沟通交流如鱼得水,人缘好,但多数粗枝大叶,没有耐心,做事有欠缜密。对于这类孩子我一般采取的教育方式是拼图游戏、棋类或是绘画活动借以锻炼他们的耐性和缜密思维的能力,弥补他们的缺点,同时针对他们的优点,我们采取了新闻播报的晨间谈话方式,精选优质新闻,在锻炼孩子们良好表达能力的同时,传播健康、积极向上的正能量。内向和外向的好坏有时不是绝对性的,独生子女政策为我们这个社会培养了数不尽的小公主、小皇上,对于这类孩子,集群体力量的正面压力鞭策有时是不得已的选择。
忠阳是个比较内向自闭的孩子,入园后沉默寡言,不愿和小朋友玩,也不愿同老师交流。有时会偷偷的掉眼泪,可以谁也问不出原因。我安排班里几个热心活泼的小朋友主动和他说话,知道他喜欢美术后,我特意安排他做了绘画活动的小组长,鼓励激发他主动交往。随着时间的推移,慢慢地这孩子走出了心底的阴影,变得自信开朗了起来。而松涵却是个外向又霸气的孩子,他经常和同学起矛盾,有时甚至会顶撞老师,在家中总是闹脾气,还要爸爸妈妈向他道歉。了解到这些情况后,我特意在班级里发动了一场主题为“好孩子、坏孩子”的语言主题活动。并且安排松涵做为主要“发言人”。孩子们七嘴八舌最后一致认为坏孩子的特点无外乎是欺负同学,不爱学习,不听爸爸妈妈的话等等,活动中松涵不由地羞红了脸。后来我发现松涵以往的坏行为收敛了很多,良好地性格逐步养成。
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叶子,也不可能存在两个性格完全相同的的孩子。不同幼儿间在性格上存在差异是正常的,也是合乎社会发展所需要的,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所要做的就是尊重个体性格差异,正视这些客观存在,创新教育方法,把不同性格特征幼儿教育方式当做亟待开发和利用的教育教学资源,这既是一种尊重客观现实的务实精神,同时也是一名教育工作者应有的道德职业品质。
3、针对幼儿兴趣差异的德育策略
由于幼儿在家庭背景、年龄及性别等各方面存在的差异,所以在生活中表现出了不同的偏好,简而言之就是兴趣。幼儿的兴趣是存在差异的,针对这种差异,首先我们要坦然接受,要用平和的心态看待幼儿的差异,要尊重幼儿的这种不同,以身做榜样,培养孩子对异见的包容心,这一点非常重要,幼儿期的幼儿模仿性都比较强,如果作为教师的一方明知不可为而为之地尊重了孩子们不同的兴趣特征,那么在孩子们幼小的思想里就会烙下一个深深的印象,那就是尊重包容别人的兴趣所在,允许不同思想和意见自由民主发展,有利于孩子形成健康的人际关系形态;其次不压制、不排斥幼儿的兴趣,尊重幼儿的兴趣,注重从幼儿的兴趣入手,利用幼儿喜闻乐见的方式培养幼儿对自然、对社会的感恩、回报意识。对于孩子的兴趣,哪怕是我不喜欢的,我也尽量为他们的兴趣施展创造良好的环境,并且想法设法赋予兴趣活动中更多的社会意义,借以培育他们良好的社会感恩心态。
例如凯凯是个喜欢体育的孩子,而爸爸妈妈希望他能多学一些绘画技能,但他自己对美术活动的兴趣不高。一次跳绳比赛中凯凯获得了冠军,引来许多小朋友的崇拜,然而回家后爸爸妈妈却并没给他称赞他。第二天凯凯回园后一直闷闷不乐,了解情况后,我特意与凯凯妈妈进行了沟通,告诉她虽然凯凯在绘画方面不出众,但是在体育运动方面值得父母关注和培养,凯凯妈妈理性地接受了我的意见。后来在爸爸妈妈的鼓励下凯凯无论是个人面貌还是各种能力都有了极大地提高,尤其是少了绘画方面的压力,他的绘画作品反而越来越出色。
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幼儿教师要关注幼儿兴趣差异,从兴趣入手,效果往往是事半功倍的。卢梭说过:“问题不在于教他各种学问,而在于培养他有爱好学问的兴趣,而且在这种兴趣充分增长起来的时候,教他以学习的方法。”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幼儿广泛兴趣的培养,在兴趣中观察、了解孩子,从而在实际教学中有的放矢,让幼儿在良性德育教育上走的更远。
九尺之台,起于垒土。幼儿德育教育应该以《指南》理论为指导,灵活地运用到实践之中, 把爱播散到幼儿心灵的净土中,让爱的烛光照耀幼儿前行的路。我们应从幼儿个体不同特点入手,长时间观察、跟进、呵护,有针对性地解决问题。第一,孩子是不断发展变化的,要用发展的眼光看人,这就需要教师及时了解具体情况,如果信息把握不准,策略失当,结果就会不佳。第二,从性别区分,也并不是放之四海而皆准,有温柔的男孩,也有豪放的女孩,特殊情况如果没有特殊处理,效果就不好。第三,幼儿的兴趣不同,有的兴趣广泛,有的兴趣单一,要能区分清楚。除了上述个体差异,幼儿还有智力上的差异,气质上的不同,学习类型的不同等。可以说,个体差异研究博大精深,需要我们不断探索,才能让幼儿的品德如钻石般璀璨。
参考文献:
[1] 刘燕敏.孩子的权利[J].基础教育,2005(11).
[2] 张媛媛.幼儿德育与家园教育关系探究[J].新课程(中),2011(05).
[3] 郭海坤.幼儿德育教育的重要意义[J].阅读与鉴赏(下旬),2011(08).
[4] 王淑宁.幼儿德育活动中主体性的迷失于回归[J].福建论坛,20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