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振文
摘 要: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通过创设有效的问题情境,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其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而产生内驱力,使其智力活动达到最佳激活状态,并主动参与学习活动;而且可以激活学生的思维活动,诱发思维、引导思路,掌握思维的策略和方法,进而提高问题解决的能力。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活动中必须以学生为主体,为学生创设良好的问题情境,让学生知其然又知其所以然,使数学课堂充满生机,从而提高课堂的有效性。爱因斯坦曾经说过:“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为重要。”可见,问题是科学研究的出发点,是开启任何一门科学的钥匙。因此,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创设问题情境要从学生认知能力出发,以学生为主体,问题要适宜,只有这样才不会在实际操作中事与愿违。
关键词:小学数学;情境设置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23-264-01
一、创设悬念情境,激发学生主动学习
悬念设置的方法有很多,可以根据教学需要而定。若把悬念设置在课始,使学生一上课,就有急于学习解决问题知识的需求,从而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若把悬念设置在课尾,具有“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的魅力,使学生感到余味无穷,从而激发起继续学习和思考的热情。悬念可使学生的注意、记忆、思维高度集中,达到心智活动的最佳状态,有利于学生智力的开发,还能促进当前的学习。
二、创设“活动”问题情境,启发学生探究
学生爱动,而“活动”问题情境正是让学生动起来,并在活动中体验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比如教学“游戏公平”一节,要求同桌之间分为甲、乙二人小组,玩“掷骰子”游戏。制定规则并统计得分情况,比较后总结规则的公平性。出示游戏规则:①每人掷一次;②如果掷出的点数小于2,甲得1分,若点数大于2,乙得1分;③如果掷出的小于3,甲得1分,大于3,则乙得1分;④若掷出的点数为4、5、6,则甲得1分,若是1、2、3,则乙得1分;⑤得分高者获胜。活动过程中,许多学生感觉到概率大小的区别,从而自然而然地体会到游戏公平性的重要性,并能用自己的实践总结出公平的游戏规则,用刚学过的数学知识进行解释。
三、创设故事情境,让学生在体验中学习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有目的地设置一个情景,引入学生进入思考状态。例如,教师在教学《圆的周长》一课时,第一步要激发学生的兴趣,播放课件:小灰兔和小白兔进行赛跑,小灰兔的路线是正方形,小白兔的路线是圆形,最后,小白兔获胜,小灰兔看到后不服气,它说这样的比赛是不公平的。教师:“同学们,你们认为这样的比赛公平吗?”学生被这个情境吸引住,从而积极地对情境进行思考。这个问题实质上就是看小灰兔和小白兔行进的路线是否一样长短,小灰兔行进的路线是正方形的周长,小白兔行进的路线是圆的周长,学生们出于对问题的兴趣,进而积极地探索和解决问题。教师所创设的这个情境是虚拟现实的情境,将课本知识生动化。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就在日常生活中,数学不再神秘。
四、设“故错”问题情境,使问题情境具有迷惑性
错误是正确的先导,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抓住教材的重难点在学生容易出错的地方创设故错问题情境,引导学生去探究、纠正,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探究能力。
如教学“平行线”时,某教师创设在桌面摆小棒得出:“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叫做平行线”的错误结论。学生通过实际操作(把小棒竖起来摆)来论证教师的结论是错误的这样的故错情境,不但诱发了学生科学的积极探究,而且提高了学生的“免疫力”。
五、在新旧知识连接点间创设问题情境
在新旧知识密切联系的关键处创设情境,制造冲突,引导学生提出新的数学问题,温故知新,激发学生探索数学问题的欲望,利用已有知识经验和方法来联想和探索新知。如;教学《圆柱体积的计算》时,可以创设这样的情境:“前边我们运用转化的方法把圆形转化成近似的长方形来推导出求圆面积的计算方法。今天,可不可以运用这样的转化方法推导出圆柱体积的计算方法呢?大家试试看。”通过这样的情境,不仅给学生指明了探究的方向,而且也激发了学生探求新知的欲望
六、关注学生、创设问题情境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关注学生,就要以学生发展为本,了解他们的认知特点,创设有梯度的数学问题情境,让学生能“跳一跳也能摘到桃子”。
1、要适合学生的认知水平,接近学生学习“最近发展区”。教师创设的情境一方面应该是学生熟悉的、能够理解的,另一方面,情境中隐含的问题应与学生已有知识经验有关系,同时又是新奇的、富有挑战性的、值得去探究的。这样既使学生有可能去进行思考与探究,又让其感觉到现有知识的局限性,从而处于一种“心求通而未达,口欲言而未能言”状态,激起他们强烈的自主探究愿望。
2、要考虑到情境对问题的指向性和暗示性。教师创设的情境必须有利于诱发学生提出与教学内容相关的数学问题,避免节处生枝,出现与教学内容不一致的、基本毫无相关的问题,影响教学效率和效果。这就要求教师进行教学设计前必须首先弄清楚自己希望学生提什么数学问题,然后有的放矢地创设情境。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创设问题情境是新课程改革的需要,也是我们提高小学数学教学质量锻炼学生各方面能力的需要。在具体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问题情境的创设,从而使得我们的教学质量和学生的能力都得到相应的提升。
参考文献:
[1] 周玉仁.《数学课改中的问题思考》.《小学数学教育》.2004:4.
[2] 石寒烨.奏响数学课堂的前奏——浅谈提高小学数学情境导入的实效性[J].教育教学论坛,2013.10
[3] 代存宪.对小学数学教学中情境创设问题的反思[J].成功(教育).201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