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人为本理念下的小学班级管理研究

2015-01-28 13:13穷吉
读写算·教研版 2014年23期
关键词:小学教育以人为本班级管理

穷吉

摘 要:随着教育的发展,人们愈来愈多地认识到教育过程当中学生的主体性,由此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应运而生。对于尤为基础的小学教育而言,如何更好地接纳并使用以人为本这一理念,实现班级管理的最优化,是本文着力探讨的问题。

关键词:以人为本;小学教育;班级管理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23-062-02

早在春秋时期,我国思想家管仲就曾提出“以人为本”这一理念:“夫霸王之所始也,以人为本。本理则国固,本乱则国危。”意思是说霸王今天这样的成就的初始,是他将人民作为根本。有良好而正确的本,国家才能有巩固的根基,如若这个本是混乱或者错误的,国家就会陷入危乱。虽然管仲讲的是君臣关系,然而对于我们的班级管理并非无益。

现代以人为本理念的起源来自于19世纪的人本主义哲学, 而我国第一次将人本主义作为一项原则提出是在第十六届三中全会中,温家宝将以人为本作为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原则和内涵。至此以人为本这一理念开始在各行各业被普遍应用,尤其在管理行业的发挥着不可小觑的作用。教育作为民生之本,小学教育又是其中尤为基础的一个部分,如何将以人为本这一理念与班级管理更好地契合,从而实现班级管理的最优化,是每一位班主任需要深思的问题。

正如鲁迅先生所说,教育最本质的意义在于“立人”,也就是说教育要去激发去充实学生的生命,使他们的人格得到完整的发展,使他们获得所需要的能力,让他们能够在这个世界完好地生活下去。对于小学生而言,学校生活是他们一生成长之中的的社会初探,这一阶段受到的教育对于他们漫长的人生画卷而言具有非同一般的意义。在小学的年龄段里,学生由于自身的心理特征,容易去模仿比自己年纪大的人,对于老师的言语行为等下意识地遵守甚至模仿。小学教师,尤其是班主任,与学生的关系不仅仅是普通的教与学,更是在许多方面互相影响。班级管理就是其中一个十分重要的部分。

基于以上,班级管理在某种程度上影响着小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而以人为本的理念将会是一种适宜的管理方式。

一、以人为本的班级管理的含义

时代发展至今,以人为本大约是最受欢迎的管理思想,它的最大意义在于将人作为独立的主体,最大限度地激发人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并满足人的需求,站在人的角度思考问题。管理的目的应该是使管理者与被管理者共同受益,使集体能够积极、愉悦而有效地共同进步。传统的班级管理理念认为教师是管理的权利掌握者,将学生对教师管理的程度作为评判班级管理是否有效地标准,即学生越听老师的话,班级管理就越成功。然而事实上,对教师决策亦步亦趋的学生最容易丧失自我个性,丧失成长的独立思考能力。我们的社会从不缺少盲目的执行命令者,多年前的钱学森之问如今仍振聋发聩,要解答这一问题,大至国家之教育,小之班级之管理都需要反思,而这一反思正是对于教育之中学生主体性的思考。

以人为本的班级管理,一方面是要使学生得自由而非被束缚,是要使学生得发展而非被灌输,另一方面是要使班级管理形成良性而高效的氛围,无论教师或者学生都能从中受益。这亦是以人为本的班级管理的含义之所在了。

二、小学班级管理的特点

之所以需要单独论述小学班级管理的特点,原因在于小学生群体的特殊性,他们的心智、思维能力尚处于初等的发育阶段,他们的注意力持续时间短,容易分散,同时自制力弱,行动欠缺考虑,常容易带有感情色彩。因此小学教育更注重学生良好行为习惯、道德品质的养成。俗话说为人师表,教师的言行举止,管理方式会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学生的发展,班主任在班级管理的过程当中需要切实地体会学生的心理,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同时提高自身修养与专业能力,才能将班级管理运筹帷幄之中。

三、以人为本理念对小学班级管理的意义

1、以人为本理念可以激发学生的主体性。

在重视个体独立性与自主性的以人为本理念下,要求班主任在进行班级管理时考虑学生的主体性,从学生的角度出发思考问题,使学生能够积极地参与到班级的管理当中来,如此,他们会觉得自己受到了重视和肯定,能够与教师平等地相处,从而激发出自我的主体性。

2、以人为本的理念的可以提高学生对班级管理回应的积极性。

传统的班级管理是教师单方面的管理,忽视学生的心理和需求自然容易适得其反。而以人为本理念下的班级管理,学生是管理的主体,在他们感受到自己受到重视之后,会有相当的自尊,因此也会对班级的管理作出积极地回应。

3、以人为本理念下的班级管理可以促进学生人格的发展。

以人为本的理念考虑到每一个学生的独特性并寻求适合他们的发展之道,反对无意义地填鸭式教学,而是尊重学生独特个性,尊重他们的兴趣爱好,以人为本的理念尝试去发展学生的潜能,并不单单指他们的学习能力,成绩高低。事实上,学生的道德品质、身体与心灵的健康、美好的追求、良好的修养与习惯、广泛的兴趣等是更为重要的。

四、以人为本理念在小学班级管理中的应用

1、深切认识以人为本的内涵

要实现以人为本的班级管理,光靠喊口号显然是不行的,以人为本这一理念包含许多含义,对它了解得愈多,就愈能有深刻的体会,就愈能得到班级管理的启发。班主任需要认识到每一个学生都是独立而鲜活的个体,需要去体味和探索他们独特的内心活动,才能真正从他们的角度出发,去实践和探索以人为本的班级管理理念。

2、实践出真知——构建以人为本的班集体

(1)确立以人为本的班级管理目标

管理目标对班级的管理形式、内容和方向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良好而富有生气的管理目标能够带领班集体越来越好,如果目标设置不符合实际,违背人性那么班级的管理就会陷入困境。所谓以人为本的班级管理目标,应当是将学生的发展和需要放在第一位的,即这个目标最首要的任务是促进学生身心的全面发展,充分挖掘他们的潜能,尊重他们的个体独立性。这一目标以是以人为本理念的内涵之体现。另一方面,班级管理是要帮助班集体能够良性运转,这需要管理目标具有激励的作用,惟其如此,才能对同学们形成吸引,积地参与到班级管理当中来。

(2)确立以人为本的班级制度

制度存在的必要性在于它能够规范学生的行为,小学生往往容易沉湎于自我的感情而不分对错,因此仍然需要适度的制度来对他们的行为作出约束。我们说以人为本的班级制度,它是有别于传统班级制度的。传统的班级制度要求学生全部在同一的规范里,这样会抹杀他们个体的独特性,并使他们对班级管理感到反感。良好的制度目的在于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行为规范的同时保护他们的个性。

(3)确立以人为本的班级文化

班级文化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每一个学生的成长,承载着班级成员所共有的信念和价值观。班级文化包括软文化,即非显性的文化环境、制度和理念等;硬文化包括可见的班级环境的设计和布置,譬如黑板报、班会和班级活动甚至是桌椅摆放等。班级文化需要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努力,能够帮助学生全面成长的班级文化环境是有人情味的,具有人文情怀的,能够让学生自由发展其兴趣才能,积极拥抱班集体的。

参考文献:

[1] 佟 瑛.“以人为本”思想在班级管理中的应用[J].江苏.淮海工学院.2009

[2] 黄素娥.以人为本的班级管理问题探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5

[3] 李海毓.浅析“以人为本”学理论[J].2009endprint

猜你喜欢
小学教育以人为本班级管理
研读教材,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实效
语文教学应“以人为本”
提高小学德育工作实效性与有效性的方法研究
略谈小学语文课堂的生活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