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芳颖
摘 要:近年来,中国学生赴法国留学的趋势越来越明显,人数呈现逐年上升的态势。通过对赴法留学生的访谈调查,并结合国际国内文化认同方面的相应理论,研究影响该群体文化认同程度的因素,以及这种文化身份意识的转变给个人以及社会带来哪些方面的影响,以求为跨文化交往中的文化认同提供可能的道路并揭示其当下意义。
关键词:跨文化交际;认同;文化认同;赴法留学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23-006-02
一、引言
中法两国无论从文化内容上还是价值观念上都有着巨大差异。一个是以传统的东方文化为根基,另一个则是以西方文化理论传统为指导,因此差异是显而易见的。近些年,赴法国交流学习的学生越来越多,有些同学在法国学习的时间长,有些人时间较短。在巨大的文化差异背景下,这些同学的思想观念也在潜移默化的发生着巨大变化,甚至会影响到自身文化身份的认同问题。传统固有的中式思想文化必定同周围的西式价值观念发生的剧烈的碰撞。在这种典型的中西跨文化交际中,文化身份的归属问题便摆在大家眼前。可以说文化认同是跨文化的必然产物,同时又反作用于跨文化交流。那这种留学交流背景下的文化认同到底同哪些因素有关,换句话说是什么影响着跨文化交际下文化认同的程度?以及这种现象之下所产生的文化认同对当事人,对社会发展甚至对文化的交流与繁荣又有什么样的指导意义,便是本论文研究的一个重要方向。
二、文化认同
所谓文化认同(cultrual identity)是指对群体之间或个人与群体之间的共同文化的确认。使用相同的文化符号、遵循共同的文化理念、秉承共有的思维模式和行为规范,是文化认同的依据。文化认同的主题是自我的身份以及身份正当性的问题。
认同的类型虽然多种多样,但文化认同应当处于一种中心地位。首先,无论是民族认同还是社会认同都包含于文化认同之中,民族和社会的认同也即一种身份的归属。甚至说到种族的认同,在谈及肤色、体质等外在生理特征之外,都不得不涉及到对此进行的评价。如此分析,这些特征与特点,也正是属于一种文化的范畴。比如,在种族认同过程中,有色人种(黄种人和黑人)同白人之间不仅的在外貌肤色上有极大的差异,淡肤色的人可能还会在心里上自觉不自觉地产生一种优越性和肤色上的美感。这也是我们常说的文化带给种族问题的消极影响。其次,无论一个人对于自身文化有着怎样的认同和归属,这种归属本身都离不开文化的大范围。这种被限定定范围的身份和角色也都要在文化的范畴中寻找其定位与合法性。脱离文化的范畴,个人的身份归属便失去了意义。
三、影响赴法交流学生文化认同转变因素分析
近年来,赴法国留学学生数量逐年上升。根据中国驻法国大使馆统计的数据显示。随着大量留学生的出国交流学习,他们对于法国文化也有着更加深刻的体会和认识。笔者认为,文化认同现象的产生是多方面的,大背景下来讲全球化和现代化是导致其产生的主要原因。世界在不断发展、不断融合,打破了原本所谓的“界限”的同时,不同民族、不同地域、不同文化的群体之间便迫切需要相互交流,相互碰撞。然而,跨文化交际就是要相互吸收,相互学习。在所了解的新事物中,有对自己原有文化的冲突,有对自己原有文化的深化和发展。笔者以对部分赴法国留学学生的采访和调查得出以下结论。
1、留学时间是促使文化认同转变的催化剂。随着时间的推移,每个人都会有不同程度的适应。笔者从衣食住行等方面分别对20名在法国生活一年的学生和20名在法国生活五年以上的中国留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发现在法国生活仅一年的同学中,有80%的同学还是倾向于在中国的文化观念,而在同样的这份问卷中,在法国生活五年以上的同学有60%的人基本习惯并倾向法国的文化生活。
从调查的结果来看,其实从一个侧面印证了人到陌生文化环境下所遵循的“U”型理论模式,由此我们不妨说时间就像催化剂,它在不同程度地影响着赴法国留学出国群体文化身份、地位以及价值方面的归属。
2、不同民族之于文化认同的转变。中国人的这个概念狭义上大家会理解为占人口大多数的汉族人,可这个群体并不能完全代表中华民族的全部,因为这儿忽视了另外55个占我国总人口数量相对较小的少数民族群体。在20名被访者中,有10人是汉族,另外10人为少数民族。他们20人中有60%即12人(7人汉族,5人少数民族)倾向于法国的民族文化,倾向于法国身份的文化归属
通过数字分析,我们看到汉族学生对于文化身份的转变比少数民族的学生对于文化身份的转变人数上略站优势,但由于问卷的基数有限,同时这个人数上的优势也并不是十分明显,所以对于民族不同的中国留学生群体在文化身份归属的问题上很难给出一个明确的结论。
3、交际圈的影响。绝大多数的中国学生初到法国都会选择同本国的同学一起活动交际,因为大家有着共同的语言,共同的文化等等,因此便更容易找到共同的生活习惯方式。从霍尔所研究的语境理论来看,中国人的文化属于“高语境”文化,较之我们的文化而言,法国文化则属于一种“低语境文化”。所谓高语境传播或信息是指绝大部分信息或存在于物质语境中,或内化在个人身上,极少存在于编码清晰的被传递信息中。而“低语境”的概念则正好相反。
由于中国文化和法国文化属于两种不同语境下的文化,因此在交流过程中会出现“隔阂”的情况,以此导致大量中国留学生到法国之后愿意生活在中国学生的圈子中。生活在中国留学生圈子里的学生思想是很难接受法国本土文化的,反而经常同法国学生交流学习的同学会更加容易适应法国的文化身份归属,通过逐渐与法国学生交流,自己会不自觉地变成低语境文化中的一份子。所以说,交际圈不同,对于文化身份的认同感是有差异的。
四、赴法留学文化认同转变的影响
1、对留学生本人。事物都是矛盾的,凡事要一分为二地看问题。对于赴法留学学生出现文化认同转变的现象更是如此。无疑,在当今全球一体化趋势逐渐深化的背景下,跨文化交流是必不可少的,同时也有诸多有利影响,但由于在交流过程中存在的“文化屏障”导致跨文化的障碍,以及所这种文化认同所产生的消极作用也同样要看到。endprint
(一)积极影响。去粗取精,扬长避短。无论是中国传统文化还是法国文化都有其自身的弱点和缺陷。如果我们自己能够客观地做到用西方人的视角看东方,说明我们敢于面对自身存在的问题并勇于揭露,这样才能更好地进步。在同出国留学同学进行交流时,问他们从法国回到中国感触比较大的一点是什么,很多人都说我们的整体素质和法国人比有所欠缺。具体一点,比如随地吐痰,在公共场合大声喧哗,十字路口闯红灯……当然并不是说人家什么都好,自己什么都差,崇洋媚外。笔者在此仅探讨自身的所见所感并且对我们自身有益的方面。去掉法国人价值观念中不足的地方,吸收其对我们有益的部分,充分发挥跨文化交际文化认同的作用,吸收西方文化的精髓和精华来更好地为自己服务。
积极融合,创新思维。跨文化交际实际上是一个相互交流、相互碰撞的过程,在这种碰撞与交流中,会有吸收也会有排斥。众所周知,中西文化跨度之大,差异之明显,在交流过程中难免会有摩擦。不过正是这种巨大的差异,才能碰撞出新的文化火花。在积极交流与融合的过程中才能不断创造出新花样,广泛吸收新鲜文化事物,也有助于更好的将本国文化进行传播与发扬,同时结合其他先进优秀文化成果,最终创造出属于自己的、优秀的、具有创新思维的新鲜文化,树立更加优秀的文化价值观念。
(二)消极影响。首先,文化归属模糊化。在经历以中法文化为代表的中西文化碰撞之后,可能会让我们在文化身份的认同上出现微妙的变化:既不觉得自己属于法国文化身份的归属,同时又会觉得自己对中国的传统文化也有一小部分的不能认同,从而产生一种文化身份的模糊现象,仿佛一种“夹生”的状态。生活在法国还会因自己是中国人而骄傲;而回到中国后,可能又觉得自己有很多方面都与家乡文化格格不入。这时可能会出现一种模糊的思想意思,这需要一段时间自身文化价值体系的重新建构才会让自己变得不“模糊”。
其次,本土文化排斥化。在法国生活了一段时间回国后,可能会看不惯周围的很多出国前的“理所当然”,在这种自然不自然流露出的批判性想法的同时,说明你已经在或多或少的排斥原有的生活方式和思维价值。适应了一种新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认同之后,对原来的这种早已形成的传统文化价值产生了一种排斥的情绪。
2、对整个社会文化体系。赴法留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群体,对于发扬本民族文化并吸收西方法国文化有着很重要的作用。通过交流传播本族优秀传统文化,让中国文化走向世界;在学习交流过程中又吸收先进的西方思想文化。这是在文化方面“走出去,引进来”战略的最好体现与实现方式。通过排斥——认同——重新建构的一种模式形成新的、更完善、更丰富的个人文化观念,对于弘扬本族文化,传播本族文化,发展本族文化都是至关重要的。
五、结语
全球化的大背景为跨文化交际提供了必要条件,使跨文化交往日益频繁和密切,同时也使得文化认同的问题日益凸显。本文通过对跨文化交际、认同、文化认同几个词汇在概念方面的梳理,同时结合赴法留学生群体和自身的留学经验,来挖掘该群体对文化身份归属问题因素的调,并分析这样的文化认同所带来的影响。了解文化认同的因素,有利于我们分析它所带来的影响,最终目标则是为了实现跨文化交际的最优化,并发扬与丰富本民族的传统文化,以促进文化的交流与发展。
参考文献
[1] 特瑞·伊格尔顿.文化的观念[M].方杰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3.
[2] 汤姆森著.文化帝国主义.冯键三译.台北:时报文化出版公司,1994.
[3] 沙莲香.社会心理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2).
[4] 田 茵.跨文化交际中的文化适应——从文化的传播看多元文化交融[J].新闻前哨,2007(10).
[5] 奥斯特罗姆·莫勒.全球化危机[M].贾宗谊等译.北京:新华出版社,2003(256).
[6] Jabirus Banaji.“The Crisis of British Anthropology ”,in New Left Review no.64.November/December,1970
[7] 郑晓云.文化的认同与变迁[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358).
[8] 李文淑.跨文化交流中的两难处境.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3(298).
[9] [美]戴维·波普诺著.李强译.社会学 [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10] [美]威廉·A·哈维兰著.矍铁鹏译.文化人类学[M].上海社会科学出版社.
[11] 陈 慧.留学生中国社会文化适应性的社会心理研究[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06)
[12] 瞿明安.社会转型中的民族文化适应机制[J].贵州民族研究,2000(04)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