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立兵宁夏农业学校
关于中职机电一体化专业课程体系的构建
韩立兵
宁夏农业学校
现在而言,科学的发展形式非常重视学科中的交错、结合和电子计算机的使用。机电一体化技术是指,凭借电子技术和信息技术使得机械完成柔性化和智能化的技术。机械技术能够承担非常大的载荷,只是不容易完成对于细小和复杂运动的掌控。本文深入分析机电一体化专业建设与课程体系的现状,并以此为切入点,探究了中职机电一体化专业改革与课程体系的构建。
中职院校;机电一体化;课程体系的构建
(一)内涵
机电一体化的含义是,机械和电子电工或者机电和电气控制的一体化。机电的一体化主要侧重于机械方面。但是,电子技术就恰好相反,不可以承担非常大的载荷,但是比较容易完成对于细小和复杂运用的掌控。进而使得机械完成柔性化以及智能化。把机械技术和电子技术有机的融合在一起,这是机电一体化的最终目的。和机械有关联的学科包含三方面的内容,即机械工程、检测和控制以及电子信息。
(二)本质
把电子引进到机械的掌控中,这是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实质。同时,是凭借传感器检测机械的运动,把检测结果录入到互联网中,进而可以完成预期运动的掌控信号。利用这种方式来掌控和执行装置。开发互联网软件的工作,就是利用输入互联网的监测信息,通过计算得出可以完成预期运动的掌控信号。此外,如果是一件真实的机电商品,那么就要具有两部分特点。第一,商品中要涉及到运动机械。第二,利用电子技术,使得运用机械完成柔性化和智能化。
(三)作用与系统
运用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好处是,可以拓展新功能、提升柔性。第一,机电一体化技术是所有技术中最重要的。例如完成连续体自动化、固体自动化以及信息自动化。第二,机电一体化技术是根据使用者自身的需要来生产、提供的。这是目前供贷形式的重要技术。机电一体化的系统通常是由五部分构成,即机械装置、动力源、执行装置、互联网以及传感器。
(一)不完善的教学条件
在我国,大部分中职院校中,虽然拥有基本的专业课程以及相关的实训条件。但是,大多数的中职院校的教学模式倾向于:验证性。缺少大型综合性的机电一体化实验课程,即:缺少机电一体化专业的综合性以及针对性。从而严重影响到了机电一体化专业的实践能力的培养。所以,针对不完善的教学条件现状,中职院校可以采用与小型企业合作的方式,进而实现本专业学生的实践能力的提高。
(二)师资力量薄弱
在中职院校中,很少有“双师型”教师,即使是有,存在的比例也相对较小。而对于专业的理论教师来说,他们并没有足够的能力进行实训教学。所以,中职院校可以采用聘用企业的高资历的员工对学生进行相关的实践培训内容。
(三)没有进行系统的专业定位
在我国部分中职院校中,并没有制定系统的专业定位。严格意义上来说,电子与机械不能作为一个学科来学习的。而对于中职学生来说,在三年之内,准确掌握两个学科的所有知识,是不科学的。从理论的基础上而言,应该制定一个侧重面,或以机为主,或以电为主。
(一)重新构建专业课程体系
大学的课程体系的建设要在专业教育的特征开始,要根据职位必须具备的知识与能力进行。应该把知识的运用作为重点,针对课程进行升级和调整,全面思考和中职的联系,防止重复。课程体系在建设的过程中,应该遵循以下几点:
首先,把要培育的对象分解到各个教学模块单元。并且要明确各个教学模块单元能够承受的职能以及需要培育的知识与能力。
其次,应该调整好教学模块间互相重复和交叉的知识。综合化的课程应该重点培育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再次,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应该有机的结合在一起。应该运用“讲练式”的现场教学或者“启发式”的教学方式。
最后,课程的整体设置比较注重针对性与实用性,而不是理论知识的完善性与系统性。
综上所述,专业的课程体系分为两方面,即综合化系列的课程与专门化模块课程。
1.综合化系列课程
(1)机械制图,具体包括原来机械制图的内容,以及添加了计算机协助绘图的内容。让学生把制图、尺寸标注以及公差标注结合在一起。
(2)机械设计基础,包括三部分,即工程力学、金属材料和热处理以及机械原理。这个课程重点是培育学生与机械工程有关的基础知识与能力。
(3)传感器技术,具体包括三部分,即传感器的类型、运用以及原理。
(4)计算机应用技术,包括三个方面,即计算机的原理、编程以及资料的处理。
(5)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包括三部分,即商品设计的方式、系统的设计实例以及掌控的形式与策略。
2.专门化模块课程
专门化模块通常是依照设置的方向,融合本专业的发展情况和对人才需要的状况,在毕业实习期间完成。此模块完成的核心是,在就业之前进行相关培训,为之后的工作打下较好的基础,并且要明确实践性和全面性。
师资、设备符合条件的学校,在学校期间就应该完成这个模块。在完成的过程中,应该把学生分为几个专业的合作小组,学生可以随意进入各个小组。各个合作组需要完成一个子课题。而子课题根据本质的不同能够分为生产加工型、开发设计型以及生产综合型这三方面。
师资、设备不符合条件的学校,应该和企业合作,将专业化的模块放入企业中来实行。使得老师和企业员工依照企业的状况,共同完成模块课程的开发和教学。
(二)实践教学课时设置原则
在进行实践教学课时,应该掌握两方面的原则。第一,保量原则。在课时的数量上要占到教学预期总课时整体的百分之四十之上,进而能够较好的展示专业教育的特征。第二,适时原则。依照每个教学模块单元的知识与能力的需求,快速追随教学实践的环节。要突出知识和能力的融合,提升实践教学的实用性与教学的成效
[1]王怀奥,徐智跃.机电一体化专业人才培养方向的探讨[J].浙江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03)
[2]王萌,孙晓良.如何加强高校机电一体化专业建设[J].科技创新导报.2010(10)
[3]郝琦.浅析机电一体化专业课程体系优化设想[J].网络财富.2010(05)
[4]邵小妮.浅析高职机电一体化专业的教学方法[J].科技创新导报.201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