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雨虹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0三研究所
对建筑工程管理重要性的探讨
周雨虹
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0三研究所
本文综合探讨了对建筑工程实施必要管理的重要性,通过分析现状,从居民、政府、建筑工程企业、建筑工程从业人员和环境保护五个角度出发,科学系统地归纳出在建筑工程领域内执行有效监管的亟待解决性,可以为相关部门制定政策提参考供意见。
建筑工程;管理;重要性
由于经济发展的速度不断提高,建筑工程在发展规划中的比例也在逐年升高。土地与劳动力价格的不断上涨使得施工成本攀升,在市场自发性调节的作用下,各色建筑工程良莠不齐,又因为大部分建筑工程在质量、规模、环保等方面始终缺少科学的管理,因此安全隐患时常暴露,对居民、社会都造成了不同程度的损失。因此,对建筑工程实行管理成为减少隐患的最直接有效方法。
城市人口密集,建筑工程需要更高的安全系数。中国的城市正在以世界最快的速度发展,吸引着大量外来人口,城市人口的激增,对住房、办公场所和公共基础设施的承载能力都是一个巨大挑战。因此,在建筑工程的承载力方面应该划定新的标准,流出一定的安全极限空间,以备紧急情况的发生。例如,一条宽一米的楼梯,本来可以承受二十人同时在上面行走,后来由于人流量的增加,则必须加宽、加固这条楼梯,以防坍塌或发生踩踏事件,同时利于紧急情况是的逃生。城市人员密集的地方主要有住宅区、中心商务区和郊区的工业园,在这些地方,不仅要保证建筑的质量过关、结构科学,更要考虑到建筑的最大承载力和抗灾能力,留出足够的余地供人流的疏散和应急装置的安装。很显然,我国在这方面并没有考虑的那么全面,我国住宅区内的逃生装置覆盖率远远低于欧美日等发达国家,抗震、抗洪的标准也很低。例如2012年北京的暴雨,由于大多建筑工程的防汛装备的不足和地下管道的管理失误,发生了多起人员伤亡及重大财产损失。
在农村,无序的施工建设更是常见。我国农村的常住人口多为留守的老人和儿童,更需一个安全、健康的环境生活。但由于政府对建筑工程方面的忽视与农民本身的意识薄弱,时常出现农民自住房结构不稳、用料不足、有害物质超标的问题和农业生产工程安全保障低、危险高发的情况,如果不对建筑工程进行及时管理,在关键时刻就会酿成大祸。农村本来就地域闭塞、交通不便,一旦发生危险,生还率低且救援难度大。因此,保证农村的生产生活用建筑工程的安全是农村工作的重点,这其中,就必须采用科学高效的建筑工程管理体系。
在中国,人民对住房的渴望从未消减,很多人兢兢业业只为了拥有一套自己的房产,但是近年来关于住房安全的事故屡次发生。轻则房体出现裂缝、重则房屋倒塌,我国关于住房安全的人员伤亡也明显高于发达国家。笔者曾多次观察到建筑内的墙体出现裂缝、渗水现象,不仅对居住者的生活造成了诸多不便,也威胁到了居住者的人身财产安全。居民的居住安全如果不能保证,也就不能保证经济的发展与科技的进步了。
我国政府是人民的政府,应该维护公民的切身利益,保证公民的人身安全。建筑工程的安全与否,与公民的生命财产安全息息相关,政府对此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应该通过宏观调控、行政干预、制定法规等途径,打击不法建筑公司偷工减料、超标排放、以次充好等违法现象,制定安全、人性的建筑工程审核标准,推动建筑工程的质量、安全性不断提高。这不仅关乎政府职能的实现,更是关乎政府公信力的多少。
目前,欧美发达国家的建筑工程管理都已已经走上了制度化、规范化、人性化的轨道,不仅安全验收标准更加严格合理,更是采用了从设计到竣工全程监管的模式,并在建筑使用后进行定期检验和不定期的突击检查和抽查,以此来保证建筑工程的安全性和稳定性。相比之下,我国在这方面的重视程度仍处于较低水平。在我国,建筑企业只需通过投标、签订合同、施工建设、审批四个环节,就能将建设项目投入市场或使用,虽然政府在竞标和审批的环节中起到一些作用,但其管理方法和管理方式比较落后和粗放,没有形成完善的管理机制,审批标准也不能适应当下建筑行业的迅速发展,这样的管理制度实质上是增加了建筑企业投机取巧的概率,埋下了安全隐患的种子。我国的现代新建建筑的平均寿命大约只有三十年,远远低于发达国家,可见我国建筑的安全性能并不高。当建筑事故发生或建筑工程损坏时,消费者和使用者的投诉和维权都有很大的难度。
在管理建筑工程方面,企业担负着不可推卸的责任。目前随着科技和经济的蓬勃发展,建筑行业迅速崛起,与此同时也面对着很大的挑战。建筑工程行业要实现高效、稳定发展,需要进一步完善建筑工程管理制度[1]。而且随着社会不断发生的新变化,企业对建筑工程管理的方式方法也要随之调整,这无疑给建筑工程管理基础本来就薄弱的建筑企业增添了新的难度。
建筑企业想要的到持久的发展,就必须拿出质量过关、结构合理、规划科学的建筑工程作品,良好的信誉是企业的立命之本。建筑企业需要在建筑结构、建筑材料、建筑物三方面进行严格的管理。近年来,我国建筑工程行业内屡次出现因建筑质量而引发的安全事故,“楼歪歪”、“楼脆脆”、“桥软软”……一时间成为中国建筑的代名词,这些与企业的施工质量和管理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一些企业也早已由于信誉不再而倒闭。
目前为止,我国大部分的建筑企业都存在着如下问题:
1、建筑工程施工队伍能力水平参差不齐
将村民委员会改变为社区居民委员会,以居委会代替村民委员会,是目前关于城镇化背景下农村基层治理的主流观点。有学者提出,“改革农村土地制度和集体产权制度,让村民自治组织逐步退出管理村集体土地和村级经济”⑤。但笔者认为,虽然随着城乡一体化的发展,村民自治会发生一些变化,但村民自治组织未必就要退出对集体土地和集体经济的管理。
2、企业对建筑施工的监管督查力度不大
3、企业施行的建筑工程管理模式粗放,规范模糊
4、从事建筑工程管理的工作人员专业能力不够强
5、为了节省建筑成本,使用残次建筑材料、雇佣非专业劳动力、不适用现代化的施工技术。
上述问题,每一个都涉及消费者的人身财产安全和企业的信用形象,必须引起建筑行业类的高度重视。建筑企业不要只注重经济利益,更要关注社会效益。只有将这些问题改正,才能保证社会大众的安全和利益,才可以得到长远的发展。
这里所说的建筑工程从业人员主要是指在参与建筑工程施工过程的工作人员。在建筑施工直至竣工验收的整个过程中,建筑的安全性都是不可预知的,因此,在将一项建筑工程从图纸上移放至真正的空间里的过程中,也需要相应的管理措施,目的不仅是保证建筑工程的质量,更是为了保证施工人员的人身安全。建筑工程的建筑难度会由于自然条件的恶劣而提高,但是实践证明,运行科学的安全管理机制,是可以减少甚至避免施工过程中的安全事故的。
1、现代化科技手段应用不够,高难度建设仍采取低端科技甚至人力
2、对施工人员的管理能力不足,雇佣专业水平低的劳动力从事复杂环节的施工
3、企业为追求利润不惜使用质量不合格的建筑材料,对施工现场的安全防护设施不予定期检查
4、大多建筑企业采用承包制,将建筑施工工作承包给下游企业,引发了总企业对建筑工程项目不实施直接监管,下游企业主要负责施工而不严格执行监管规范制度的尴尬局面。
5、人事管理人员素质不高,管理能力不足。
6、施工安全保障不够,安全网、安全栏等设施缺乏。
上述问题都直接或间接的造成了工地事故,威胁到建筑工程从业人员的安全。一些施工企业在事故发生后不及时反省,只是用冰冷的抚恤金换取施工伤亡人员的安全,但是,多少抚恤金都不能挽救一个鲜活的生命。如果不对建筑工程的施工过程加强管理,就会发生安全事故,造成社会上的不良影响。
随着经济社会发展的质量上升,人们除了关注到日常衣食住行,对环保的关注力一直在不断提升。而在建筑工程领域,环保话题的热度一直居高不下,关于建筑工程环保标准的国家政策、条令也纷纷出台,但建筑工程危害物超标的时间仍屡见不鲜,归根结底,还是对建筑工程的管理力度不足。
这些年,我国大部分企业都已将建筑工程的资源消耗、废料排放、建筑垃圾和资源回收再利用提到日程上来[2],但是在施工过程中,环保问题还是突出出来。归纳起来,有如下几个方面的弊病:
1、建筑用料生产厂家偷工减料、以次充好,使用非法手段使产品过关并投入市场
2、建筑企业对建筑材料的检验力度不够,致使建筑物内出现不合格材料
3、建筑企业的采购人员收取中间费用,采购不达标的建筑材料
4、些企业为了节约成本,直接忽略资源加工回收利用的环节,使大量建筑垃圾、化学涂料等对环境有极大危害的废料空置,污染空气、土壤、地下水。
建筑工程的环保问题不仅是关系到自然环境,更关系到人们的生命健康。每年入住新居的人群中,仅由于建筑涂料致癌物超标而感到身体不适的人达到30%甚至更高。也有一些建筑工地在施工过程中产生大量扬尘、噪音,对居民的正常生活产生不良影响。如果对建筑工程实施相应的管理和控制,这些问题都可以得到有效和及时的解决。
在环保这个层面,需要政府和企业的互相联手。政府要出台科学、完善的安全环保标准,并对企业的施工过程和竣工结果进行强有力的监管。此外,政府要严厉打击生产超标建筑用料的企业,防止有害建筑材料流入市场。企业要严格遵守并执行政府的政策标准,而不是为了追求经济效益蒙混过关。政府和企业一起出力,对建筑工程实行有效的管理机制,才能得到更高的社会效益。促进低碳经济、循环经济和可持续发展。
在当前的背景下,建筑工程管理具有极大的重要性。它关乎人与自然的可持续发展,也关乎中国经济的平衡发展。中国需要吸取欧美发达国家在这方面的优点和经验教训,结合本国的实际情况,实事求是地制定出对策和计划,不能再将建筑工程管理作为建筑业的短板进行遮掩,应让其作为保障为我国的建筑工程事业发展保驾护航。
[1]韩向明.建筑工程管理的现状分析及控制措施.[J].建筑技术与应用.山西职业技术学院.2012:46-48
[2]刘红.对建筑工程管理中存在问题的探讨.[J].管理科学.2014:53-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