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柔的独裁者”纳扎尔巴耶夫

2015-01-28 01:35赵宇
时代人物 2014年7期
关键词:纳扎尔巴耶夫阿斯塔纳哈萨克斯坦

赵宇

22年前,冷战阴云未散,正是哈萨克斯坦总统纳扎尔巴耶夫在联合国大会上倡议“建立一个全亚洲范围的地区性安全合作组织”,遂有今日亚信。

而那时,未满周岁的哈萨克斯坦,刚刚从苏联解体的瓦砾堆中起身。从天而降的独立,带来了空前的自由,也伴随着巨大的痛苦和危机。

纳扎尔巴耶夫在国家独立后顺承总统之位。经历过全民公决延长任期,经历过3次连选连任,如今将近74岁的他,担任总统的时间,和这个国家的历史等长。

纳扎尔巴耶夫的“金钥匙”

1991年12月8日,俄罗斯、白俄罗斯和乌克兰3个苏联加盟共和国的领导人签署《独立国家联合体协议》,当时,苏联摇摇欲坠,远在南部边陲的中亚国家,被屏蔽于所有重要决策之外。此时的哈萨克斯坦,基础设施陈旧不堪,经济体制失衡畸变,通货膨胀高居不下。

牧民的儿子纳扎尔巴耶夫,冶金工人出身,此时已从政二十余年,担任哈萨克斯坦最高领导人已一年多。苏联解体前,纳扎尔巴耶夫以敢于“犯颜直谏”著称,这在森严僵化的苏联官场属于大忌,然而精明实干、长袖善舞的他却仕途顺畅。

作为独立后的哈萨克斯坦总统,他亲率法律专家制定新宪法,化解议会和政府的矛盾,与俄罗斯、中国等所有周边国家成功划界。

面对企业大面积生产停滞,纳扎尔巴耶夫果断地分阶段推进私有化进程。那个年代,国民经济全面转型毫无经验可循。在摸索实践后,他大胆决定,将包括矿山开采、化学和冶金企业在内的大型经济实体的管理权,交给有经验的外国公司,然后将这些企业私有化。

对这种看似“饮鸩止渴”般的疯狂行为,“贱卖祖国”的指责不绝于耳。然而,当大量外资持续注入、先进技术广泛应用、经营规模不断扩大之后,一大批瘫痪的企业起死回生,经济活力稳步恢复,社会秩序从混乱走向安定。随着国力增强,涉及国计民生的核心行业企业控股权,逐渐被哈方收回。

“今日哈萨克斯坦”通讯社社长库瓦托夫说,纳扎尔巴耶夫哲学观的坚韧程度令人吃惊,他常常能在最黯淡最绝望的时刻,找到扭转局面的“金钥匙”。

自愿弃核的核大国

104个SS-18洲际弹道导弹,约1400枚核弹头,40架图-95MS战略轰炸机,240枚巡航导弹——仅次于美国、俄罗斯、乌克兰的世界第四大核武器库,是苏联留给哈萨克斯坦一笔恐怖的遗产。此外,哈萨克斯坦拥有能够自主指挥战略核系统所必需的所有军事设施,以及核武器生产和实验的整套工业体系。

对于这笔遗产,纳扎尔巴耶夫喜欢引用哈萨克斯坦的一句俗语:受之是魔,弃之是宝。

1992年5月,独立不到半年的哈萨克斯坦签署了关于不扩散和逐步拆除、运出核武器及其运载工具的《里斯本议定书》,宣布全境为无核区。由此,哈萨克斯坦成为世界上第一个自愿放弃核武器库的国家。

纳扎尔巴耶夫回忆说:“俗话说:‘爬得越高,摔得越重。我们不想爬得多高,我们只想平静地生活。”

迁都的意义

1997年12月10日之前,哈萨克斯坦的首都是阿拉木图,因盛产苹果而别称“苹果城”。l994年7月,纳扎尔巴耶夫在议会会议上首次公开提出建议:将首都迁至北部小城阿克莫拉。阿克莫拉哈语意为“白色坟墓”,靠近西伯利亚,冬季气温常常低于零下40摄氏度,城市周围沼泽遍地。

纳扎尔巴耶夫既有前瞻远视的“鹰眼”,也有坚持践行理想的坚强神经。1997年10月,他正式签署总统令,确定阿克莫拉为新都,并亲自为之更名为“阿斯塔纳”——哈语“首都”之意。

阿斯塔纳的俄族人口比例超过70%,迁都有助于稳定人心,并抑制北部地区一些俄族居民的分离主义倾向;同时哈萨克斯坦北部拥有丰富的油气资源,迁都有利于加强对此类战略性资源的开发利用。

如今,阿斯塔纳与阿拉木图双星闪耀,哈萨克斯坦再也没人质疑总统17年前的惊人决定。

以宗教对话压缩极端主义

纳扎尔巴耶夫时常感慨:苏联解体后,各类传教士蜂拥而至,各种“救世主”和“预言家”们的书刊资料和音像制品泛滥成灾,怂恿人们相信他们的说教是唯一的真理。作为年轻国家的掌舵人,纳扎尔巴耶夫的重要使命是高度戒备“三股势力”公害,强力反恐。

他认为,恐怖主义的滋生既有经济因素,也有宗教文化因素。为此,他倡议召开了世界与传统宗教领袖大会。会上,他作了主旨讲话。他说,不同宗教间的对话能为当今世界创造出一片和谐、透明与友善的天空,最大程度压缩极端主义的存活空间。

2011-2012年,哈萨克斯坦宗教极端势力和恐怖势力抬头,策划实施了多起骇人听闻的袭击事件。纳扎尔巴耶夫一方面动用军警围捕嫌犯,一方面推动出台《宗教活动和宗教组织法》,要求彻查全国所有宗教组织和场所,重新登记注册,坚决取缔国外人士及其代理人在哈境内开办的宗教场所。据悉,经重新审查,哈萨克斯坦的宗教组织锐减1/3,非法宗教活动遭受严重打击。

1993年哈萨克斯坦人均GDP约1500美元,2013年超过13000美元,GDP总量更是大幅赶超乌克兰,跃居原苏联地区第二位。

如此经济成就,在相当程度上归功于油气和矿产资源开发。“等石油抽干了,你还能干啥?”这样的指责对纳扎尔巴耶夫而言并不新鲜。事实上,早在上个世纪,这位总统已悄然把国家经济战略支轴偏向非资源领域。

1995年,哈萨克斯坦围绕总统任期举行全民公决,95.46%的选民赞成将纳扎尔巴耶夫的任期延至2000年。2011年,哈萨克斯坦民间收集到500多万(占哈选民总数55.2%)份签名,要求通过全民公决将其任期再次延长至2020年。

西方政治家认为,纳扎尔巴耶夫是一名“温柔的独裁者”,独掌大权,但体恤民情。在哈萨克民族“崇尚领袖”的政治土壤里,他的威望如巨树生长。

猜你喜欢
纳扎尔巴耶夫阿斯塔纳哈萨克斯坦
接棒
哈萨克斯坦6月提前大选
哈总统反对用其名命名建筑
狼图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