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燕羽
阳春三月,花儿仰头欢笑,鸟儿低声哼唱。我知道,春天又如约而至,而我的亲人却……
“太好了,明天又可以回家咯!”
“对呀,我要让妈妈教我做好吃的点心!”
“哇,太棒了!我好想快点回家!”
……
临近周末,欢笑声冲荡四方,而我却笑不出来,一点也不。
十五岁的我第一次知道什么叫做生活,一点儿也不像诗里写的那样,充满七彩阳光;十五岁的我第一次体会到什么叫做孤独,一点也不像歌里唱的那样,让人回味。
当我踏上回家的路时,心里充满的,是欣喜?是激动?不!是寂寞和空虚。
看,不远处新盖好的三层楼房就是我家,但每次回家,看到的永远是我最不愿意看到的一幕——窗,紧关着;门,紧锁着。门前的竹子在春风的抚摸下,已是青翠欲滴、生机盎然,而我的“家”却依然全方位地闭锁着,死气沉沉,与门前的美景格格不入。我的心,也早已随着它一起闭锁了。
走到门前,麻木地低头,打开袋子,拉开链子,掏出冰冷的钥匙,插入同样冰冷的锁眼,拧开,木讷地推门,“吱”,门开了,呵呵——空无一人。拔下钥匙,踏进家门,我只感到一片昏暗和凄冷!扔下手中的袋子,跑着去把所有的窗帘拉开,把窗户打开,渴望这样能给予我这个所谓的“家”一点点温暖,可无论我怎样努力,我都感受不到一丝丝暖意——没有人气的家,只能使人的心感到冰冷。
最终,我只好无力地走到楼顶。呵,有阳光,但它却融入不了我的家。
这个家,不,这个空荡荡的房子对我来说有什么意义?我只企盼你们——我的父母,能抽出一点点时间从远方回来看看我,哪怕偶尔一次。但这个简单的愿望年年重复,却一直是个永远的奢望……
爸,妈,我不要住这冰冷的房子,我要的是家!是家!是有你们的家!我想加入同学们讨论回家愿望的行列,我想一回家就看到你们的身影,我想晚上看电视时能依偎在你们身旁……
爸——妈——,你们听到了吗?我想回家,回到那个有你们的家!
(指导老师:莫雄光)
点评:
文章通过内心独白的方式,成功表现了留守少年的孤独,表现了他们对温暖、对团圆的渴望,主旨鲜明,情感真挚。通过场景对比反衬内心的孤独、凸显内心的渴望是文章一大亮点。如通过对春日暖景的描绘、他人盼望回家的欢乐言语,再着笔描绘自身回到家时的清冷,强烈地表现出“我”悲凉、孤清的心境,伤感之情溢出纸面,让人触动。“家”与“房子”的概念变化,“回家”的深层含义等,也很耐咀嚼、回味,令人深为感慨、动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