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志宏
(鄂尔多斯生态环境职业学院 内蒙古鄂尔多斯 017010)
关于水土保持与生态环境建设的思考
薛志宏
(鄂尔多斯生态环境职业学院 内蒙古鄂尔多斯 017010)
水土保持是农业水利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优化生态以及保护国家自然环境的重要手段。本文通过分析水土保持和生态环境的概念,阐述了两者之间的联系,以此为依据提出了以水土保持为重心的生态环境建设途径。
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
社会经济以及文化的发展的基础保障是水资源、生态资源以及环境的综合协同发展。当前国家正号召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实现经济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在此新形势下,国家会将水土保持作为工作重心,因此,将水土保持与生态环境建设进行结合,以水土保持工作来强化生态环境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水土保持是利用原有生态资源和科学技术手段对人为活动造成水土流失现象进行预防和治理的措施[1]。造成水土流失的原因具有多面性,所以根据其引发的原因的不同,治理方法也呈现多样化的特点。生态环境是指由人类、生物以及自然共同组成的相互促进却又相互制约的能量、物质总和[2]。生态环境的状态已成为人类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保障。在自然环境中,泥土和水是生态环境的最基本组成要素,同样,人类的生活、生产也离不开土壤和水。随着人类活动的不断扩展,水土资源遭到人类的大肆破坏,无节制的向自然界索取,因此引发的水土流失现象非常严重,而水土流失现象会直接导致地面完整性遭到破坏,进而引发土壤肥力下降,造成土地的沙漠化和土壤硬化,加剧了干旱、泥石流等自然灾害的发生,导致生态环境的破坏。我国国土的2/3是丘陵和山区,而且我国水资源分布不均,加之很多区域的地质结构不是非常稳定,因此,我国局部区域的水土流失现象较为严重,严重影响了我国生态环境的稳定性。因此,从这个角度来看,水土保持是生态环境建设的基础,是生态环境建设的前提。
水土保持与生态环境建设两者之间有同有异,水土保持针对的土地生态系统,保护对象具体清晰,主要针对水土资源,涵盖范围较窄。而生态环境针对的是整个生态系统,其涵盖范围非常广泛,且对象不具体。水土保持工作属于水保部门工作,生态环境建设涉及的部门众多,如水保部、林业部、农业部以及环保部等。可见如果把生态环境建设看做一个系统工程的话,那么水土保持就是其重要分支。因此,以“基”促“建”,落实水土保持工作对强化生态环境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在水土保持的过程中,通过水利工程、水保工程以及水库的建设,对水利工程项目区域的河流进行疏导,能够对泥沙起到良好的拦截作用,在降低水患危害的同时,又能对其他地质灾害起到减灾的效果。另外,通过发挥水利工程的蓄水调节作用,能够对区域内的地表水进行调控、分配,不仅提高了区域内水资源的利用率,当发生缺水情况时,还能缓解水资源紧张状况。
水土保持是生态系统建设的前提与基础。水土保持控制的是水土流失现象,生态环境建设保护的生态污染环境,从综合性角度来看,水土保持和生态系统建设虽然范围大小不一样,但是两者均属于自然环境这个大范畴之中,两者的目的归根结底是为了保护自然环境,遏制生态环境的破坏[3]。因此,将生态环境建设作为一条途径,对于落实水土保持工作具有重要作用。在水土流失区域通过改善各类条件,进行生态环境建设,能够迅速的增加地表植被形成森林。树木能够阻断雨水,减少地表的径流量。在降低地表水流的同时,树木的根系能够增加土壤的孔隙度,使得雨水对土壤的渗透能力增强,进而提高了土壤的贮水能力。庞大的根系网络能够有效的固结土壤,减少地表径流带走的泥土量,起到水土保持的效果。
水土系统是生态系统的支流之一,通过生态系统建设能够极大程度的改善水土流失区域的各种环境,水土保持工作能够极大程度的促进生态系统建设,改善生态系统能够有效的保障生产力,双管齐下,能够保护并促进生产力的发展。提高林草覆盖率能够改善自然条件的下垫面,降低风速,提高空气的湿度,保证自然环境中水、气、热和肥等条件的均衡,有利于提高半干旱、干旱地区的农业生产。植树造林使农田处于树木的庇护之下,能够使得农田免于风水的侵蚀,保护土壤的肥力,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农业。
总之,水土保持是生态环境建设的基础,是生态环境建设的前提,二者殊途同归,都在于保护自然环境,保护生产力。然而我们必须认识到生态系统建设和水土保持不是一蹴而就的,它需要一个长期的建设过程,因此,我们只有用发展的眼光来看待水土保持和生态环境建设工作,才能根治水土流失灾害,保护自然环境,为国家经济的发展提供保障。
[1]丁莉,隋晓红,张荣玲.哈尔滨市呼兰区水土流失现状及治理措施[J].水利科技与经济,2012,7(12):43-44.
[2]张红梅.加强水土保持工作促进水资源可持续利用[J].湖北水利水电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7(3):77-78.
[3]辛长爽,郝介江,董智凭.我国水土保持与生态环境建设对策研究[J].西北水资源与水工程,2012,6(2):23-24.
薛志宏(1980—),女,内蒙古鄂尔多斯市人,硕士,中级讲师,研究方向为生态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