阚莉 陈明
(乐山市环境监测中心站 四川乐山 614000)
空气中负氧离子研究现状
阚莉 陈明
(乐山市环境监测中心站 四川乐山 614000)
当人们穿过森林、在公园里散步或者当你经过瀑布旁边的时候,会觉得空气特别清新,呼吸起来感觉非常顺畅,,使人感觉很放松、很舒服,这是为什么呢?其中一个主要影响因素就是负氧离子。负氧离子可以起到灭菌、降尘、净化空气的作用,另外,负氧离子对人体的免疫机能、代谢过程都有很好的生理效应。本文阐述了什么是空气负氧离子,对国内外在空气负离子方面的研究现状进行了说明。并针对现状探讨了空气负离子与人体健康方面的关系和发展趋势。
空气负离子;研究状况;健康关系
现在,许多国家很早就展开了关于负氧离子与人体健康之间的关系。负氧离子与医疗保健方面关系课题研究,并且取得了非常大的进展。当今,环境质量一直备受大众关注,负氧离子浓度作为空气清洁度的一个重要指标。
1.1 基本定义
在外界某种条件的作用下,呈电中性的空气气体分子外层电子脱离原子核的束缚从轨道中逸出,使部分气体带正电荷,这些正电荷和逸出的电子与某些中性分子或原子结合成为阳离子或阴离子。由于氧分子较之CO分子等分子更具亲电性,因此,氧分子优先获得电子而形成负离子,故空气负离子主要由负氧离子组成,又被称为负氧离子。空气负离子就是带负电荷的单个气体分子和轻离子团的总称[1]。
1.2 负氧离子的形成
负氧离子是怎么形成的呢?大家更加关心这个问题,究其形成的原因很多。例如植物的光合作用可以将二氧化碳转化成氧气,在这个过程中会产生负离子;闪电可以将空气电离,这样也会形成负离子;水在压力的压作用下,使水中的水分子发生破裂,也会产生负离子。所以在森林、瀑布、雷雨天过后空气负离子就会明显增加。
2.1 国外研究现状
人们对空气负离子的研究正式开始的代表人物是:德国学者Sehap在1892年发现了空气带电现象;另外几位是英国学者Wilson、法国学者Elster和Gei.tel证实了空气中存在正离子与负离子。1902年阿沙马斯等几位科学家肯定了空气负离子的生物学意义;直到1932世界上第一台医用空气负离子发生器在美国诞生,从此,欧、美、日各国开始普及对空气负离子的研究。
2.2 国内研究现状
我国展开对空气负离子的研究标志是:夏廉博研究的大气负离子对人体生物学效应[3]。近代生物医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更多高科技含量的空气离子测试仪器的发明,让人们更加关注负氧离子。特别是负氧离子在医疗上、环境评价逐渐成为一个重要的参数指标。目前,在我国很多学者与科研机构投入大量人力和财力进行负氧离子研究,他们主要是研究负氧离子浓度与温度、气压、海拔等方面的关系。
早在1931年,,德国一位医生就进行了一项研究,当人处于室负离子的浓度高的环境中,心情很舒适。相反当人处于正离子浓度高的环境中,就会感觉到胸闷头昏、烦躁不安[2]。这一发现引起了人们的极大兴趣,很多的国家投入大量资金来与人力积极研究负离子与人体健康之间关系的课题;负氧离子与医疗保健等方面的课题,,取得了许多可喜的进展,为人们的健康和生活环境提供了很多参考依据。
(1)空气负氧离子可以直接作用于人的中枢神经,也可以直接作用于人的血液循环之中,改善人体大脑功能,提高人们的思考功能。同时还可以增强人体免疫力,增强病毒防御系统,调节人的神经系统让人感觉放松减轻疲劳程度。(2)空气中负离子能抑制细菌的生长,起到人体保护伞的作用。(3)负离子可以吸附到烟雾、粉尘等悬浮粒子上,使之沉淀降落。
空气负离子已经被人们赋予了“空气维生素”的美誉。有研究表明,空气负离子如食物中的维生索一样,人们对其需求量不大,但是长期缺乏,就必然会影响人体健康。空气负离子的浓度的大小直接影响到对人体的保健功效大小,只有当负离子的浓度大于正离子的浓度而且负氧离子浓度相对较高的时候,我们才会感到舒适。通过各方面的研究成果显示,空气负离子可以促进血液循环、改善循环系统功能。
将来,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人类的研究领域将进一步从陆地扩展到太空、从地球表面扩展到地球深处。通过不断研究进而建立一个人们已适应的离子平衡的电气候,在这样的环境条件下,当人们生活与工作的时候就会感觉到舒心、头脑清醒。空气负离子是一种无形资源、又是一种新兴生的资源、同时是可持续发展的资源。我们要通过不断研究,让负氧离子成为改善我们环境的重要手段和指标。在我国,人们对生活环境的要求越来越高,对环境保护的关注度也不断增高。再加上自然保护区的建设和森林旅游兴起,负离子已然成为热点话题,这些都使得有关负离子的研究工作方兴未艾、前程似锦。
[1]李少宁,等.国内空气负离子监测与评价的研究进展[J].安徽农业科技,2009,37(8)∶3736-3738.
[2]陈斌,孙林燕.空气负离子和人体健康[J].物理教师,2005,26(11)∶50-51.
[3]夏廉博.有益于人体健康的负离子[J].大众医学,1981(7)∶36-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