脾动脉部分栓塞治疗脾功能亢进疗效观察

2015-01-27 17:02:45韩文梅袁书堂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15年12期

韩文梅 袁书堂

工作单位:463000河南省驻马店市中医院



脾动脉部分栓塞治疗脾功能亢进疗效观察

韩文梅 袁书堂

工作单位:463000河南省驻马店市中医院

【摘要】目的 探讨部分脾动脉栓塞治疗脾功能亢进的疗效。方法 1999~2014年共开展部分脾动脉栓塞治疗脾功能亢进85例。结果 1999~2004年使用明胶海绵条全脾动脉栓塞者大多术后发热、疼痛持续时间长,易并发脾脓肿,脾亢易复发;2004~2009年使用明胶海绵颗粒经微导管注药,术后发热、疼痛持续时间短,很少并发脾脓肿,脾亢复发明显减少。2009~2014年使用永久性栓塞材料PVA颗粒,发热、疼痛等与明胶海绵颗粒基本一致,无脾亢复发。结论 用永久性栓塞剂PVA颗粒并经微导管栓塞脾中下极动脉约60~70%,可治疗脾功能亢进,不复发。【关键词】PVA;微导管;脾动脉栓塞;脾亢

回顾我院自1999年至今,共开展脾动脉栓塞治疗脾功能亢进85例,前期使用栓塞材料为明胶海绵条栓塞脾动脉约30~40%,中期使用明胶海绵颗粒,经微导管栓塞脾中下极动脉约30 ~50%,近几年使用永久性栓塞材料PVA颗粒经微导管栓塞脾中下极动脉约60~70%[1]。通过上述栓塞材料及栓塞程度的变化,观察和总结,随着栓塞材料的不断改进,脾动脉栓塞的百分比不断增加,脾功能亢进治疗效果越来越好。

1 资料与方法

1999~2004年我院共开展部分脾动脉栓塞治疗脾功能亢进15例,其中,全血细胞减少5例,白细胞及血小板同时减少3例,单纯血小板减少5例,单纯贫血2例。上述病人均使用明胶海绵条全脾栓塞,栓塞脾动脉约30~40%。15例患者均进行一年以上追踪观察,并于7天、一个月、三个月、半年、一年进行血常规检验。7天后检查:7例于白细胞、红细胞,血小板正常或接近正常值,5例稍升高;1例仅白细胞升高,其它项目无明显变化;2例仅白细胞升高,血小板略升高,红细胞无变化。一个月化验检查,7例白细胞、红细胞、血小板接近正常值,4例白细胞、血小板升高,红细胞无变化;3例仅白细胞升高,血小板略升高,红细胞无变化;1例仅白细胞升高,其它无变化,该患者白细胞达1.8万,高热达40°,脾区疼痛,经检查脾脓肿形成,转外科手术治疗。三个月检查,5例白细胞、红细胞、血小板接近正常值,4例白细胞、血小板升高,红细胞无变化;3例与术前化验化验一致;1例白细胞、红细胞正常,血小板下降;1例红细胞与术前化验一致,白细胞、血小板下降,该患者行二次栓塞治疗,脾动脉栓塞约约40%,加入上述观察组。半年检查,5例白细胞、红细胞、血小板接近正常值,3例白细胞、血小板升高,红细胞无变化;3例与术前化验化验一致;1例血小板、红细胞与术前接近,白细胞稍下降;1例白细胞、红细胞、血小板均下降,该患者行二次栓塞治疗,脾动脉栓塞约约40%,加入上述观察组。一年后检查,4例白细胞、红细胞、血小板接近正常值,4例白细胞、血小板升高,红细胞无变化;3例与术前化验化验一致;3例血小板、红细胞正常,白细胞稍下降。上述患者栓塞后均有不同程度的发热、脾区疼痛;发热最长达两个月。最短一周;疼痛最长一个半月,最短三天。

2009~2014年我院引进PVA颗粒、经微导管进行脾动脉栓塞治疗脾功能亢进45例,同样均进行一年以上追踪观察,并于7天、一个月、三个月、半年、一年进行血常规检验。7天后检查:41例于白细胞、红细胞、血小板正常或接近正常值,3例红细胞稍升高,其它正常;1例白细胞、红细胞、血小板均升高。一个月检查:40例白细胞、红细胞、血小板正常或接近正常值,4例白细胞、血小板正常,红细胞明显升高;1例白细胞、血小板升高,无脾脓肿发生;三个月、半年观察与一个月比较相似,1例消化道大出血死亡。一年后检查,43例白细胞、红细胞、血小板正常或接近正常值,1例肝脏内肿瘤破裂出血死亡。其间,均无脾脓肿形成。

2 结果

通过1999年~2004年、2004年~2009年、2009年~2014年三个阶段所采用的栓塞材料、导管、栓塞程度及部位的改进,效果明显不同,1999~2004年使用明胶海绵条全脾动脉栓塞者大多术后发热、疼痛持续时间较长,易并发脾脓肿,脾亢易复发;2004~2009年使用明胶海绵颗粒经微导管注药,术后发热、疼痛持续时间明显缩短,很少并发脾脓肿,脾亢复发明显减少。2009 ~2014年使用永久性栓塞材料PVA颗粒,发热、疼痛等与明胶海绵颗粒基本一致,但是,无脾亢复发。

3 讨论

脾脏是人体最大的免疫器官,对人体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由于脾大、脾亢导致脾功能亢进,引起全血细胞或部分血细胞减少,机体抵抗力明显下降,使人的生命受到威胁[2-3]。传统的外科脾切除显然对人体具有极大的伤害,存在很多的弊端,因此,通过微创进行脾动脉部分栓塞治疗日益成为广大同行充分认可的治疗脾功能亢进的最佳方法[4]。随着栓塞材料、导管、栓塞程度及部位的不断改进、经验技术的不断总结,治疗效果越来越好[5]。

参考文献

[1]刘芝修.部分性脾动脉栓塞术治疗肝豆状核变性脾功能亢进的护理[J].临床护理杂志,2010,9(1):19-20.

[2]陈海峰.脾动脉部分栓塞脾功能亢进的疗效观察[J].中国医药指南,2012,10(32):239-240.

[3]赵根成.脾动脉部分栓塞术治疗脾功能亢进症的疗效观察[J].实用肝脏病杂志,2011,14(2):150-151.

[4]杜品清,胡毅,卢武胜.脾动脉部分栓塞与脾切除治疗脾功能亢进症的疗效比较[J].西部医学,2011,23(10):1883-1884.

[5]徐日安.脾动脉部分栓塞治疗肝硬化脾功能亢进效果观察[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4,18(19):101-102.

Splenic Artery Part Embolization Clinical Observation on the Splenic Function

HAN WenmeiYUAN ShutangZhumadian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in Henan province hospital,Zhumadian 463000,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partial splenic artery embolization treatment the curative effect of the splenic function.Methods 1999~2014 to carry out partial splenic artery embolization,and 85 cases of the splenic function.Results 1999~2004,all using gelatin sponge article splenic artery embolization is most long time postoperative fever,pain,easily complicated by splenic abscess,spleen KangYi recurrence; 2004~2009,using gelatin sponge particles by micro catheter injection medicine,short duration of postoperative fever,pain,and rarely concurrent splenic abscess,significantly reduced port of recurrence.Using permanent embolism materials PVA particles in 2009-2014,fever,pain and gelatin sponge particles,such as no recurrence in port.Conclusion Using permanent PVA particles and the micro catheter embolization of splenic embolization agent middle artery,about 60~70%,can cure the splenic function,no recurrence.

【Key words】PVA,Micro-catheter,Splenic arterial embolization,Hypersplenism

doi:10.3969/j.issn.1674-9316.2015.12.129

【中图分类号】R657.6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4-9316(2015)12-015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