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 岭,陈 冬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经济与发展研究所,北京 100081)
衢州市位于浙江省西部,是传统农业大市,面积88万hm2,人口253 万,生态环境优越,农业资源丰富,特色农产品众多。目前衢州市处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的关键期,加快农业产业转型升级,是推进衢州市农业发展方式转变、增强农产品市场竞争力、实现农民持续增收的重要途径。
党的“十八大”提出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这对于生态环境佳、农业禀赋优、发展潜力大的衢州而言是难得的机遇。农业是衢州市主导产业,衢州市生猪养殖700 万头,但养殖排泄物资源化利用水平低,对环境带来潜在威胁。根据国家环保总局畜禽养殖污染调查表明,养殖排泄物中COD 排放已大大超过工业废水与生活污水的COD 排放量之和。衢州市已形成包括柑桔、茶叶、蔬菜瓜果在内的优势主导产业,但土壤有机质资源未得到有效补偿,导致土壤中微生物丰度、分泌的黏液量减少,其降尘作用受到极大影响,以上问题对构建高端循环农业造成重要影响。如何实现资源节约、农业节能减排、提升产业发展水平,将生态环境优势转化为产业和经济发展优势,生态循环高端农业成为衢州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必由之路。
衢州市是浙江省重要的生态屏障,全市森林覆盖率71.5%,地表水达一、二级饮用水标准,气候适宜、特产众多,具有发展生态循环高端农业得天独厚的条件。所属的浙闽赣交界山地是《全国生态环境保护纲要》确定的九大生态良好地区之一和全国具有国际意义的生物多样性分布中心之—,2012 和2103 年入选“中国十大宜居城市”,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国家园林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
衢州市已形成柑桔、畜禽、竹木、粮油、蔬菜、食用菌、茶叶、蜂产品、水产九大优势主导产业,享有19个中国特产之乡的美誉。粮食总产量79.69 万t,畜牧业产值占42%以上,是浙江省重要的商品粮生产基地和畜禽生产基地。特色产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比重85%以上,农民家庭经营收入的三分之二来自特色农业产业。
衢州市农业科技贡献率达60%,主要农作物良种覆盖率95%以上,农业先进适用技术普及率达95%,柑桔三疏一改技术、水稻轻简栽培技术、食用菌周年栽培技术、畜禽综合防疫技术、测土配方技术等一批先进适用技术得到广泛应用。农牧结合、粮经结合、机艺结合的高效生产经营模式、“稻鸭共育”、“猪—沼—果”等生态循环模式层出不穷。
山区生态休闲农业、丘陵绿色无公害农业、盆地现代设施农业三个农业功能带特色鲜明,农业功能从生产向生态、生活、文化功能拓展。生态循环农业示范区10个、休闲观光农业示范点567 个、面积4 092.5hm2。利用优质的生态环境和现有旅游资源打造出独特的消费环境,衢州市特色的有机食品品牌“竹香猪”、“竹香生态米”吸引了全国消费者到衢州市生态旅游、观光。
充分发挥特色产品众多、生产基地集聚的优势,依托农产品加工小区,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提高农产品附加值。全市农产品加工产值200 亿元,国家级农业龙头企业4 家、省级30 家,注册各类农产品商标907个。农产品加工以竹木制品、畜禽产品、茶叶、粮油、果蔬为主,是华东地区最大的国产原木集散交易中心,浙江省最大的细木工板生产基地。竹炭产量占全国的50%以上、竹胶板在国内市场占有率达12%、水煮笋出口量占全国的15%。
衢州市地处钱塘江源头,浙、闽、赣、皖四省交界处,有“四省通衢、五路总头”之称,民航、铁路、公路、水运齐全,浙赣铁路横贯全境。衢州市已入长三角经济圈和海西经济区。全国柑桔生产加工交易、四省边际粮食加工交易、华东竹木加工交易、泛长三角畜禽生产交易四大集散中心初具雏形,产业集聚力、影响力、带动力不断增强。
衢州市生猪养殖因其存在粗放养殖及废弃物未被资源化利用及无害化处理等原因带来水资源、土壤资源等环境污染问题,畜禽粪尿、化学需氧量、总磷和总氮的排放量大体上各占全省排放总量的1/3。加之,农业生产中农药、化肥的不合理使用,耕地污染后的土壤耕作层较浅,酸化严重,标准农田中80%达不到标准。
农业规模经营比重低,农业主体实力弱。农业龙头企业数量不多、实力不强。农民专业合作社数量多,大部分合作社凝聚力、约束力不强。农业劳动力少且价格高。农业产业链不长,大宗农产品仍然以鲜销、贩销为主,农产品加工大都停留在初级产品阶段。
衢州市人均耕地少,土地经营分散,难以推进规模化、集约化、标准化生产,成为制约现代农业发展的瓶颈。2013 年,浙江省土地流转率已达44.5%,在全国遥遥领先,但衢州市土地流转率只有26%,还远未达到浙江省平均水平。
生态循环高端农业是指以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为目标,以保护生态环境为基础,以资源高效循环利用为核心,农业产业从生产、加工到市场产出高效益,形成农业“种、养、加”产业互补、资源价值链集成循环的高端农业,实现“生态效益高、农产品附加值高、技术含量高、经营模式好”的现代化农业。
合理配置种养业、主导产业和新兴产业,引导农业生产经营主体、创新农作制度、推广清洁生产,实现单个经营主体的小生态循环体系。在乡镇区域内合理布局农业产业,实现连片范围内的中生态循环体系。在县域范围内整体构建农业生产、加工、流通、休闲、服务相协调的生态循环高端农业产业体系,实现农业生态大循环。弘扬农业生态文化,拓展休闲观光农业,促进农业一二三产联动发展。
充分挖掘衢州市特色产业比较优势,推进“一村一品”,提升传统优势产业、培育新兴特色产业和发展新型业态产业。传统特色产业以土壤涵养水平的提升为核心,以标准化安全生产为基础,提升产品品质,打响衢州农产品“生态招牌”。大力引进培育新品种,推广生态循环新模式、新技术。推进种养业与乡村旅游业的有机结合,利用生态农业产业优势,围绕旅游景区建设,培育观光农业、创意农业等新业态,成为农业经济新的增长点。
按照“生猪养殖适量化、养殖方式生态化、排泄物利用资源化、病死畜禽无害化、养殖管理规范化”的要求,大力发展农牧结合的生态畜牧业。根据种养生态平衡要求和周边种植业的土地承载、消纳能力,合理安排规模畜禽养殖场和养殖小区,引导畜禽养殖向生态化、规模化、标准化养殖小区集聚。加大环保饲料推广应用力度,积极推行雨污分流、干湿分离等畜禽清洁化健康养殖。推广“干粪—有机肥—农田”和“湿粪—沼液沼渣—农田”的生态循环农业模式,推进生态循环农业发展,改善农村生态环境。
构建“农业废弃物收集系统+处理加工中心+推广应用基地”生态循环利用体系。推广以沼气为重点的农村能源和畜禽排泄物综合开发利用技术,支持有机废弃物生产土壤调理剂等生物有机肥。引进推广应用生物腐植酸碳肥制造技术等生态循环技术,以猪场排泄物全利用为主,同时消纳死猪、秸秆枝条、菇渣、中药渣、桔渣等食品加工废弃物,标准化生产国家鼓励的新型环保肥料有机土壤调理剂,带动衢州椪柑、胡柚、蔬菜等高端优质农产品生产。推广有机肥使用,减少化肥使用量。推广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推行农作物病虫害统防统治方法和农业、物理、生物等绿色防治技术,减少化学农药使用。
推广农作物间作、套作和轮作技术,重点推广“资源—废弃物—再生资源”模式,探索产业循环发展机制。在粮食作物主产区,大力推行“再生稻(头季+再生季) +冬季绿肥(或蔬菜)”等耕作制度,提高农作物副产品用于秸秆还田或牲畜饲料的比重。在经济作物主产区,重点实施柑桔品质提升工程,充分利用桔园、茶园等资源开展园林养禽,发展立体种养,壮大林下经济。在畜禽主产区,重点推广“畜禽—三沼—作物”循环模式,对畜禽粪便和排放污水进行资源化再利用,生产沼气能源和有机肥,配套周边种植业。
按照“多方争取、用途不变、优势互补、形成合力”的原则,加强统筹协调,加大资金项目的整合力度,形成多元化投入机制,财政专项资金主要用于生态畜牧业建设、畜禽排泄物资源化利用、生态循环高端农业示范创建、农药化肥减量化项目和高品质农产品品牌培育等。鼓励、引导企业与民间资本积极参与生态循环高端农业项目建设。
按照区域特色和资源禀赋,创建生态循环高端农业示范。以一、二、三产配套发展为目标,统筹布局种植业、养殖业以及有机肥生产和优质农产品加工等农业产业和配套服务设施,实现全市域的生态循环利用;结合现代农业园区、粮食生产功能区“两区”建设,合理布局生态循环农业产业,实现区域性的生态循环利用;依托家庭农场、专业合作社和种养大户,大力推广种养结合等模式,实现农业生产基地内的生态循环利用。
通过参股、重组、收购、兼并等方式,加快农村土地流转,推进家庭经营、集体经营、合作经营、企业经营等共同发展的农业经营方式创新。以产业为依托、市场为导向、品牌为纽带、产权联合为手段,做大做强一批有规模、有品牌、有竞争力的示范性农民专业合作社。依托绿色有机农产品生产基地,吸引竞争力强的大型龙头企业来衢投资兴建农产品精深加工基地。
严格保护基本农田、标准农田以及森林、湿地等农业资源。实行耕地质量、农业生态环境动态评价制度。加强土壤环境质量监测。建立农业生态环境补偿机制,引导农民自觉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从根本上破解农业发展与生态环境的矛盾。推进优质安全农产品基地认定、产品认证及良好农业操作规范认证,健全农产品产地准出、质量追溯制度,加大农产品地理标志保护,建立农产品优质优价导向机制。
[1]Ervin D.L.Glenna,and R.Jussaume Jr.Are biotechnology and sustainable agriculture compatible [J].Renewable Agriculture and Food Systems,2010,25(2).
[2]辛岭,蒋和平.我国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和测算[J].农业现代化研究,2010,11:646-650.
[3]孙轶.基于农业环境保护的可持续发展研究[J].福建农业,2014,9:177-178.
[4]辛阳,周晓梅.我国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效益评价[J].南方农业学报,2013,7.
[5]邓慧灵,思利华,阮晓静,王冠玉.农业现代性和可持续性评价分析[J].农村经济与科技,2014,12:19-21.
[6]尚明瑞.农业与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理论研究评述[J].社会科学战线,2005,4:267-273.
[7]彭成圆,蒋和平.泰安市岱岳区推进蔬菜标准化建设模式研究[J].中国食物与营养,2014,20 (1):2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