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科护理安全隐患与防范措施研究

2015-01-27 10:44:46王燕
中国卫生产业 2015年36期
关键词:精神科医护人员危险

王燕

江苏省南通市紫琅医院,江苏南通 226006

护理安全作为护理质量管理中的核心内容,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护理安全也是保证患者生命安全的前提和基础,所以消除护理过程中的安全隐患,提高护理的质量和水平一直是医疗机构追求的目标,尤其是对于精神科的护理来说,更需要注重护理安全,但是目前的护理仍然存在着一些安全隐患,该研究就精神科护理安全隐患换防范的措施进行综述,分析出常见的安全隐患,以为精神科护理人员提供相应的借鉴。

随着社会经济不断加快,人们的生活节奏加快,人们面对的压力也越来越重,使得精神障碍的人群数量呈逐年上涨的趋势,已经发展成一种常见的疾病,针对这一情况,给精神科的护理带来了不小的冲击和挑战,由于精神科护理和其他科室的护理有明显的区别,其具有危险事件极容易出现、护患关系差、医疗纠纷比例高等特点,为了进一步的减少精神科护理的安全隐患,有必要对精神科护理的安全隐患进行分析,并制定出针对性的措施,从而提高护理安全性,确保患者能够在最短时间中康复。

1精神科常见的安全隐患

1.1患者的疾病因素

精神科的患者不同于其他科室的患者,由于疾病的特殊性,在很多的情况下患者会出现幻觉、妄想等,加上精神科患者无法用正常的思维来分析和判断,导致患者无法控制自身的行为和言语,从而做出外逃、冲动、伤人、毁物等过激的行为,还有的精神科患者在恢复期由于对自身的思想无法控制,并又找不到宣泄的出口,日积月累形成不良的负面情绪,从而使患者做出现一系列的危险事件[1]。

1.2患者的身体因素

精神科患者由于自身无法用正常的思维来判断事物,当时患者出现身体不适时,无法准确地找到人员说出自身的感受,护患得不到及时的交流和沟通,导致患者的病情无法及时的诊断和治疗,从而延误治疗的时机,使得治疗的效果不好。再者一些病程较长的患者,由于其本身长期的服用了一些治疗精神疾病的药物,患者的身体机能各方面都在不断的衰退,导致患者的生活能力越来越差,容易在生活中出现如跌倒类的危险事件。甚至严重的出现不良的并发症,如脑卒中[2]。

1.3患者的人际环境因素

患者的家属对于患者的病情情况缺乏了解或者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在日常照顾中时常会出现疏忽,从而出现患者逃跑、伤人、打砸、随意服用药物、随意摆放危险物品、自杀、自虐等情况,就算是病情较轻的患者在意识逐渐恢复后,担心别人轻视自己,不愿意和家属和亲朋交流和沟通,使家属无法及时了解患者的具体情况,从而无法正确地引导患者并给予及时的照料,有的严重的患者由于得不到及时的交流和沟通,不良的情绪会直接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甚至有的患者在意识恢复后对病情恐惧、担心病情发作而做出一系列的危险事件[3]。

1.4医院的管理制度因素

由于精神科的医护人员每天面临着精神病患者的医护工作,每天的工作压力极大,工作的积极性受到较大的打击。再加上相关制度的不完善直接导致医护人员在思想上对工作不重视,容易出现松懈,从而导致病人逃跑或者做出一系列的危险事件,最后是医院的精神科没有设置足够的监控或者是一些监控损坏没有及时的进行修理或更换,导致医院内部存在监控盲区,无法及时对患者进行监控而导致危险事件的发生。

1.5医院的设施设备因素

由于精神科疾病的特殊性,患者无法通过自身对自己的行为和思想进行控制,如果精神科中还存在着一些安全隐患,势必会造成危险事件的发生,如大门未及时上锁导致患者出现逃跑的事件,又如绳子、打火机、剪刀等危险物品没有保存好,让患者得到从而出现自伤、伤人等危险事件[4]。

1.6医护人员因素

医护人员方面的因素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的原因会导致出现危险事件:首先是医护人员的业务素质低,在日常护理过程中没有对精神科的护理引起重视,没有真正地掌握精神科的特殊护理技巧,无法及时满足患者的切实需求,使患者得不到满足,从而使患者做出过激的行为;再者是医护人员的责任心不够,在护理过程中没有体现出以人为本的护理思想,工作主动性差,护理不够细致,没有严格按照医院的规章制度进行护理,患者出现反常时无法及时察觉并做出相应的处理,无法及时控制患者的病情,从而增加了危险事件出现的几率;最后是医护人员耐心不足,没有足够的耐心倾听患者内心的真实想法和感受,无法真正掌握患者所需所想,患者无法信任和依赖医护人员,导致患者产生逃跑的想法。

2防范措施分析

2.1加强护理人员综合素质

护理人员的综合素质直接决定了护理的质量和护理的安全性,所以加强护理人员的综合素质建设对于精神科的护理来说有积极的影响。

一是加强护理人员安全学习工作,如加强精神科的各项常规护理的训练和教育,模拟突发事件,让护理人员进行针对性的实践,理论加实践的方式综合的提高护理人员各方面的能力,此外,加强护理人员的职业素养教育,让护理人员重新认识精神科的护理,培养其护理人员的高度责任心和耐心。

二是加强护理人员心理干预能力,要求护理人员要积极主动和患者交流和沟通,认真倾听患者的需求,并及时给予满足,进行有效的心理干预,维持好良好的护患关系,建立起良好的信任和依赖关系[5]。

三是重视法制教育,增强护士的法律意识 定期对护士进行法律法规知识的培训。真实客观地记录护理文书,理解护理文书的循证作用和维护护患双方合法权益的意义。

对于精神病患者应采取特殊护理模式,那么要求护理人员也应具备处理特殊情况的能力。安排护理人员及时学习对精神病患者的护理方法,为护理人员日后护理提供指导。加强继续教育和护士心理素质修养提供多渠道的继续深造机会,提高护士的知识层次。举办心理学相关知识培训班,使护士运用获得的心理学知识和技能进行自我调整,提高对专业环境的心理承受能力,对患者的病态行为达到谅解,这是减少心理创伤、提高心理健康水平的关键。护士要注意培养健康的人格及广泛的兴趣、爱好,正确把握情绪,养成良好的心理品质,保持心理平衡,保持乐观的心理状态。

2.2加强医院的安全措施

首先是改善医院的硬件设施设备,通过以往的经验来看,很多危险事件的出现跟医院的设施设备有很大的关系,所以需要极其重视医院设施设备的管理和完善,从而切实消除安全隐患,如加强围墙、水池的墙高度,将不平整的地面修补平整等;再者是加强巡查工作,医院根据人员配备合理的制定出人员排班表,合理增加巡查的次数,在实际巡查过程中可采取定时巡查也可以采取不定时巡查,要切实提高巡查的效率,做到早发现问题早处理。

其次是建立起完善的病室条件,根据患者的病情程度不同,护理人员的水平给予分级护理;最后是加强安全检查,对于新入院的患者回病房时都需要进行安全检查面对医疗废物进行及时的处理,尤其加强医院死角、卫生间等危险事件高发地的检查工作,在夜间和午睡时间也需要安排专员进行检查[6]。

完善医院基础设备建设。基础设施建设作为医院的必要需求,对于破损床铺、破损椅子等及时更换,病房床上用品及时清洗。完善医院基础设施建设,为精神病患者提供更加优越的生活治疗环境。

2.3完善医院管理制度

精神病医院应不断完善制度,让护理人员遵照护理制度执行护理,为精神病患者提供模式固定化护理。健全医院的相关规章制度,并要求各部门的人员严格的遵守和执行,如考核制度、日常管理制度等,让人员在严格执行的同时并积极地做好总结工作,并定期做好精神科内部护理考核工作,以及时发现人员在护理中的不足,并改进。

不断完善医院制度应主要做到:①严格换班查房制度。护理人员换班时应做好护理交接,严格监察患者病房,检查是否出现异常问题,若遇异常应及时沟通处理。②遵照医嘱予以单独护理。对于一些精神病患者若需要单独护理者应特殊照顾,或者将患者安置在相对安全的病房。③合理调配人力资源,保障临床工作安全:严把护士的质量,保证护理队伍的高水平、高素质。按床位数及收治的病人,分配护士,减轻护理人员压力,构建充满关爱的团队文化,提升科室向心力和凝聚力,降低不安全事件发生率。④药品管理工作。加强精神科的药物管理工作,对药品进行安全管理的同时在排放药品时要求护理人员仔细的核对药物信息和患者信息,确保指定药物分配给指定的患者,并要严格的监督患者服药,以利于患者康复。⑤认真履行告知制度。护士执行操作前,应向家属解释操作的目的。家属带病人外出要交待注意事项并签定知情同意书,告知制度的执行尊重了病人的权利,也是护士进行自我保护、构建和谐护患关系的重要措施。

3结论

综上来看,人们面临的工作压力、生活压力不断增大,导致患者出现精神性疾病的人数越来越多,而在治疗精神疾病过程中,由于精神疾病的特殊性,导致出现了很多的危险事件,根据以往的经验来看,危险事件的出现主要原因是患者自身、医护人员素质、医疗环境和医院的规则制度存在缺陷,所以主要从这几个方面入手能够有效减少危险事件的发生,有效地提高护理的安全性,以保证患者能够在良好的环境中康复。护理工作中人为因素是很多不安全事件发生的根本原因。其中护理团队及护理人员素质起着决定性作用,因此加强团队人文建设,提高工作积极性,强化业务及防风险意识的培训,有针对性地对患者实施心理疏导,加强沟通等,建立和谐医患关系,才能确保护理安全。

[1]徐敏.精神科护理安全隐患分析与防范措施探讨[J].按摩与康复医学,2012,3(10下旬刊):149-150.

[2]李凤丽,潘惠萍.精神科意外事件39例原因分析[J].中国误诊学杂志,2011,9(10):2451-2452.

[3]尹兰,王磊.精神科护理安全隐患与防范措施[J].健康之路,2013,(12):405-405.

[4]陈颖.精神科护理安全隐患与防范措施[J].医学美学美容,2014(4中旬刊):380-381.

[5]杨静.精神科护理安全缺陷及防范措施的研究[J].中外医学研究,2012(25):96-97.

[6]郭蓓,段波,郑育红,等.风险管理对提高精神科护理安全的作用与体会[J].中国伤残医学,2013,(10):397-398.

[7]孙丹.浅谈护理行为中常见的法律问题及对策[J].中国实用医药,2009,4(4):253.

[8]卢昌懿.风险管理在老年病房护理安全管理中的应用研究[J].护理管理杂志,2007,7(2):54-55.

猜你喜欢
精神科医护人员危险
精神科护理工作研究进展
战疫一线医护人员如何调适自己
南平市妇联关爱援鄂医护人员家属
海峡姐妹(2020年3期)2020-04-21 09:28:12
喝水也会有危险
小小艺术家(2018年1期)2018-06-05 16:55:48
帮助医护人员处理好四种关系
中国卫生(2016年7期)2016-11-13 01:06:34
精神科医护人员职业倦怠相关分析
拥挤的危险(三)
新少年(2015年6期)2015-06-16 10:28:21
精神科医院安全隐患多
中国卫生(2015年3期)2015-01-22 13:50:58
参与式教学法在精神科护理教学中的应用
话“危险”
海外英语(2013年11期)2014-02-11 03:2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