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 伟
山东省滨州市中心血站,山东滨州 256600
自1998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正式颁布实施以来,我国的无偿献血事业得到了快速的发展,无偿献血人数逐年增加,各地的临床医疗机构用血几乎都来自公民自愿无偿献血,这不仅有效的保证了血液质量,也有力地促进了当地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的开展。但是随着我国对外开放的不断扩大和经济建设的加速发展,各种经血液传染的疾病越来越多,输血病人经血液感染疾病的风险也越来越大,另外随着无偿献血工作的不断深入开展,以及我国医学科学事业的不断进步和社会法治化进程的逐步加快,尤其是各地血站面对当前复杂多变的社会环境和流动人员的增多,对血站安全采供血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血站完整的档案资料是维护爱心献血者和受血患者身体健康以及采供血机构、临床医疗机构公正性、合法性的有力依据。血站业务档案管理在血站事业发展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各级血站在努力加强血液采集和质量控制安全的同时,要按照国家相关采供血规范和要求,认真做好各项血液业务档案的整理、收集、分类和保存工作,为进一步推动无偿献血事业的发展,提高血液质量,开展输血科学研究,处理因输血感染疾病而产生的纠纷等工作提供强有力的资料和依据支持。从而减少不必要的麻烦,避免不必要的损失,保证各级血站正常开展工作。
由于血站是国家设置的专门负责采供血工作的非营利性公益单位,具有自身独特的运行和管理特性,血站业务工作的特殊性也决定了血站档案管理工作的特殊性。而目前我国卫生计生主管部门也从未出台专门针对血站业务档案管理工作相关的标准、规范及制度,同时血站档案管理工作也无法全部借鉴现有的医疗、妇幼保健、公共卫生机构或其他行业的档案管理模式,因此各级血站对档案的管理工作缺少统一的标准,造成了各地血站业务档案管理工作中存在标准和要求不一致的状况。从我站目前档案管理情况来看,在近几年国家、省卫生计生主管部门对血站的各项业务督导检查中,就因为档案管理标准不统一,就出现了漏项、缺项和统计口径不一致等问题,从而导致一些不合格项的出现。
由于我国各级血液中心或血站几乎都没有独立设置的档案管理部门或科室,一般都是由办公室或其他行政科室兼职人员负责各业务科室和行政科室档案的收集、整理和储存工作,档案管理岗位缺乏高层次的档案专业管理人才,直接影响到了血站档案的安全性、可靠性和规范性。再者,由于对档案工作重视不够,各地许多血站的档案业务用房和相应的档案管理硬件配套设施多年未更新或增加,致使档案用房面积过小,防盗、防潮等设施严重缺乏,不能满足血站档案存放的空间和安全需求。
血站相关业务科室多,采供血业务流程长,因此业务档案和相关资料量大面宽,种类繁多,从而造成了血站档案资料日常分散存放和管理的状况。另外,由于近几年来各地每年无偿献血人数都在不断增加,东部省份一般地市级血站每年采血人次都在50000人份以上,血站在采供血业务工作中产生的档案资料数量不断增加,各科室分散的档案在年终上交血站档案管理部门时造成了大量的工作量,容易造成部分业务档案、文件的遗失,或是在整理和存档工作中存在差错。
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是时代发展的方向和需要,而我国大部分地区的血液中心或血站由于受多种因素的制约,仍然采用传统的档案管理方法,许多领导还没有意识到档案信息化给血液事业的建设和发展带来的巨大推动作用;而另一部分已经采用现代信息化进行日常管理的血液中心或血站,由于在信息化建设方法及标准上缺乏统一性和规范性,容易造成档案资料的完整性及安全性面临风险问题,从而对采供血工作避免潜在的风险无法提供有力的保障,因此各级卫生计生主管部门和各级血站领导要切实提高认识,高度重视血站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工作。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发展,我国的医疗卫生水平也得到了极大的提高,同时随着党中央2020年实现小康社会的目标的确定,党和政府以及人民群众对血液的质量、输血安全和及时提出了更新和更高的要求。自1998年《献血法》的颁布实施以及近几年《刑法》关于血液管理方面内容的修订后,标志着我国的无偿献血事业逐步走上了法制化的轨道,各级血站也成为法制性要求较高的单位。另外随着人们法制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的逐步增强,以及医疗纠纷和法律纠纷中举证倒置责任的实施,完整合规的血站业务档案资料必将成为分辨和证明涉血各方责任的重要依据。
目前,我国部分省市级血站档案管理的信息化建设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因此,要加强血站档案管理的信息化建设,笔者认为应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①目前各级血站的档案管理工作,即使有档案管理软件,大多数也是各血站单机系统下的应用,因此要加强血站档案管理的信息化建设,首要任务就是要在卫生计生主管部门的统一领导和安排下,根据血站采供血工作的流程和特点,对各级血站的业务档案管理软件进行统一的设计和开发。各级血站只有引进既方便可行又符合实际工作应用的统一的档案管理软件,为构建档案管理信息平台提供良好的基础和保障,才能提高各级血站档案管理工作的规范化水平,才能够做到全国范围内各血液中心、血站之间或省内各血站之间信息的资源共享,在发生突发应急事件时能够做到及时跨省、跨市调配血液,还可以在各地同时屏蔽一些高危人群重复献血或处于窗口期感染人员献血带来的危害,切实保证血液的安全。各地血站还可以通过对业务信息化档案资料的分析研究,使有关业务主管部门和血站对当地采供血的数量和献血者分布等情况有比较客观的了解和掌握,有针对性的采取一些措施,进而制定合理的无偿献血者招募工作目标,推动辖区内无偿献血工作的开展。各地有突发应急性事件的发生,血源紧张或紧急需要稀有血型时,可立即在最短的时间内从血源电子档案库中找到合格的献血者,并动员他们前来献血,为患者和社会提供有力的血液保障。
②各级血站要努力加快历史业务档案资源的数字化转化工作,这也是档案信息化建设工作的基础,血站档案的信息化管理工作的第一步就是要将现存的纸质档案通过扫描等手段转化到新载体上,并进行刻录光盘、复制磁盘等备份处理工作,同时还要做好图片、录音、录像及多媒体资料的存储记录和保存工作,这项工作的工作量大且要求紧迫。同时各级血站要及早下手准备人员和设备,在现在和未来采供血工作中直接使用微机输入或扫描献血者信息,进行档案微机化管理,这样方便今后对于无偿献血者信息的储存、查询及使用,同时也会提高采供血工作的效率,降低差错事故的发生。
③要不断加大对于血站档案信息化建设工作的投入力度。首先,各级卫生计生委、财政、发改、经信委等部门要加强对于血站档案信息化工作的管理和支持,在政策和资金上加大对血站的支持力度。各级血站要不断完善档案管理工作的基础设施及安全防护工作,增加必要的档案管理硬件设备,加强电子档案的管理使用,切实保障无偿献血者的个人信息及隐私的安全,为血站管理和采供血工作提供更加优质高效的服务。同时,各级血站要制定合理的档案信息化建设规划,逐步实现血站档案管理工作的现代化和规范化。
④要不断加强对血站档案信息化管理人才和技术人才的培养和引进,各级血站要积极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等多种培训形式,邀请档案局、高校等有关专家教授对本站已有的档案管理人员和各业务科室工作人员进行定期档案业务培训,使全站各科室业务骨干都要具备基本的档案信息化管理理论知识,熟悉档案信息化工作规律,能够适应信息化建设的基本需要,从源头上保证血站业务档案资料信息化的质量,同时各级血站还要积极创造条件,加大对于档案、计算机、网络等专业人才的招聘和引进力度,不断充实血站档案信息化人才队伍,为血站档案管理信息化工作的健康快速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力资源保障。
[1]朱红娟.浅析血站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J].中国医药指南,2011,9(3):18-19.
[2]周喜强.推进人事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的思考[J].山东档案,2011(3):13-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