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 探讨影响子宫肌瘤患者手术方案选择的关键因素。方法 选取我院2013年5月26日~2014年5月26日子宫肌瘤病例临床资料可靠及完整者354例进行回顾性分析,以对各相关因素对手术方式选择的影响进行探讨,应用EXCEL软件建立数据库,并用SPSS软件进行χ 2检验等统计学分析。结果 单因素分析显示,多次人工流产会导致子宫肌瘤发生的危险性增加,(优势比,OR)(95%CI)为1.754(1.115 ~2.759)。354例住院患者中有346例选择子宫肌瘤切除术或子宫全切术治疗。结论 子宫肌瘤发病具有年龄集中趋势;子宫肌瘤治疗以手术治疗为主,而微创治疗方法是子宫肌瘤治疗的发展新方向。
doi:10.3969/j.issn.1674-9316.2015.14.029
作者单位:276500 山东省莒县人民医院产三科
Clinical Analysis of 354 Patients With Uterine Fibroids
MA Zhuyun LIU Lanjie CHEN Wencui The Second Obstetrics,People's Hospital of Ju Country,Ju 276500,China
【Abstract】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key factors of the operation plan selection in patient with uterine fibroids influence. Methods A total of 354 cases with uterine fibroids were analyzed retrospectively from May 26,2013 to May 26 2014,and the factors to influence on operation method choice were discussed,application of EXCEL software to establish the database,using SPSS software for x squared inspection statistical analysis. Results Single factor analysis showed that multiple abortions increased risk of uterine fibroids,OR was 1.754(95% CI) (1.115~2.759). A total of 346 cases chose the treatment of hysteromyoma resection or uterine full cut. Conclusion Uterine flesh tumour incidence has age central tendency. Uterine fibroids treated with surgical treatment is given priority to,and minimally invasive treatment method is a new direction of the development of uterine flesh tumour therapy.
【Key words】 Uterine fibroids,Clinical symptoms,Operation method
子宫肌瘤是女性生殖器官中最常见的一种良性肿瘤,文献报道,在育龄妇女中的发病率约20%~30% [1],有研究认为其病因与长期雌孕激素刺激有关 [2-3]。迄今为止,手术仍是子宫肌瘤的首选治疗方法。为寻找影响手术方案选择的关键因素,特选取我院2013年5月26日~2014年5月26日期间子宫肌瘤病例临床资料可靠及完整者354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我院2013年5月26日~2014年5月26日期间收入院并采取手术治疗的子宫肌瘤患者共354例为病例组,最小者25岁,最大者70岁,平均年龄(46.4±2.5)岁。另选取同时期收治的妇产科体检正常的妇女300例为对照组,最小者26岁,最大者68岁,平均年龄为(47.2±2.9)岁。两组人员无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方法
346 例子宫肌瘤患者术中所见均为子宫肌瘤,术后所有标本均经10%甲醛固定、常规石蜡切片、HE染色、光学显微镜观察,以WHO新的分类标准为依据,均诊断为子宫肌瘤。
1.3 治疗方法
354例子宫肌瘤患者中,其中有346例患者选择手术治疗。
2 结果
2.1 年龄分布
354 例子宫肌瘤患者中,发病年龄较集中在36~55岁,占88.14%。
2.2 统计学分析
2.2.1 方法 采用EXCEL、SPSS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定性资料采用χ 2检验,定量资料采用t检验,检验水准a=0.05。
2.2.2 结果 病例组及对照组人群的生育史分层统计结果显示,流产次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OR(95%CI)为1.754 (1.115~2.759),子宫肌瘤发生与流产次数的差异有关联,流产次数≥2的妇女患子宫肌瘤的危险性是流产次数<2妇女的1.754倍。
2.3 诊断方法
354例患者术前均行B超检查,确诊率为99.15%。
2.4 手术方式选择
该资料的346例子宫肌瘤患者中,行全子宫切除术者41例,子宫加附件切除者44例;腹腔镜辅助经阴全子宫切除术67例;腹腔镜辅助经阴全子宫切除加附件切除者14例;经阴全子宫切除术2例;子宫大部切除术3例;周氏子宫切除术2例;子宫肌瘤切除术136例;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切除术36例。另有1例患者因并患子宫内膜癌行全子宫加双附件加盆腔淋巴结清扫术。
2.5 术后病理检查结果
346例手术后经病理检查后,证实均为子宫平滑肌瘤,大体标本上子宫肌瘤为实质性球形结节或不规则分叶状,也可呈融合状;肌瘤软硬程度不一,绝大多数肌瘤外包有假包膜。
3 讨论
3.1 手术方式的选择
迄今为止,手术仍是治疗子宫肌瘤的首选方法 [4]。术式选择的原则要根据患者的年龄、肌瘤大小、肌瘤生长部位、有无生育要求、合并症等因素而定。
3.1.1 全子宫切除术 对于年龄45岁以上且无生育要求的患者,可行全子宫切除术。其优点是可以完整的切除病变的子宫,缺点是断扎双侧附件后卵巢血运受到影响而导致卵巢功能减退。目前较多选择筋膜内全子宫切除术,不仅操作安全,切除了宫颈癌的好发区—鳞柱状上皮移行区,而且保持了盆底张力,且该术式不需游离输尿管,降低了手术负损伤的发生。腹腔镜辅助经阴全子宫切除术已逐渐被重视并采用,腹部刀口小,术后恢复快。
3.1.2 子宫大部切除术 学者们认为保留宫颈有其独特的临床意义,即子宫颈分泌的黏液,对维持子宫颈-垂体反射、保持盆底张力有很好的作用。
3.1.3 周氏子宫切除术 主要针对较年轻、多发且无生育要求的患者。对子宫行契形切除保留了小部分宫体,还保留了卵巢输卵管的正常解剖结构。
3.1.4 子宫肌瘤切除术 对于较年轻(年龄<45岁)或有生育要求、要求保留子宫者可选择子宫肌瘤切除术。优点是保留了子宫且不影响卵巢功能,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切除术目前得到极大推广,腹腔镜下操作较开腹手术占据着极大的优势,但其术中及术后并发症较开腹要增多 [5]。据本文所统计的病例中,经腹腔镜行子宫肌瘤切除术者共36例,占20.93%,术中及术后输血者占5.56% (2/36),术后留置腹腔引流者占40.44%(16/36),术后内出血者占2.33%(3/36),单发的且位于浆膜下的小于或等于5 cm左右的子宫肌瘤可选用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切除术,否则较适合行开腹手术,以减少术中出血及降低术后复发率。
3.2 术中对卵巢的处理
卵巢是女性重要的内分泌腺体,对于维持女性的身心健康起到重要的作用。近年来特别强调对卵巢功能的保护 [6-7],有些学者认为切除子宫的同时一并切除卵巢的目的是去除病灶、预防癌变及残余卵巢综合症。在行全子宫切除手术时,提倡不轻易切除卵巢,即便是更年期妇女,只要卵巢本身无病变应予以保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