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 探析心电图诊断心肌梗死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2013年1月~2014年1月间我院收治的心肌梗死患者43例给予心电图检测,评估心电图的改变情况。结果 心电图显示,25例(58.14%)例无典型的心电图改变,18例(41.86%)有典型的心电图改变。结论 心电图作为诊断心肌梗死的辅助方法重复性好、安全无创、操作方便,诊断时需与心肌酶学检查及患者临床症状综合进行评估,为临床诊断提供依据。
doi:10.3969/j.issn.1674-9316.2015.03.088
作者单位:151100 黑龙江省肇东市第一医院
The Clinical Analysis of ECG Diagnosis on Myocardial Infarction
CAO Jimin The Frist Hospital of Zhao Dong,Zhaodong 151100,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analysis the clinical value of ECG diagnosis on myocardial infarction. Methods To analysis the 43 patients cases in myocardial infarction by ECG diagnosis.All the patients cases were chosen from January 2013 to January 2014. Results There were 25 cases (58.14%)patients without typical ECG change and 18 cases (41.86%) with typical ECG changes according to the electrocardiogram.Conclusion The electrocardiogram (ECG) as an aid to diagnosis the myocardial infarction,it is much better than others from repeatability,safe and noninvasive,convenient operation. To adopt the ECG diagnosis combine cardiac enzymes check in patients provide the comprehensive assessment. It will provide the evidence for clinical diagnosis.
【Key words】Myocardial infarction,Electrocardiogram (ECG),Clinical value
心肌梗死是指在冠脉病变基础上,冠状动脉的血供发生急剧中断或减少,致使心肌出现持久严重的急性缺血。临床证实,心电图是诊断心肌梗死的首选方式,不仅能够反映心肌梗死范围、病期、部位、深度与非梗死区血供,而且可以测量PTF-V1,正确评估左室功能,特异性高、准确实用、经济方便,尤其适用于基层医院 [1]。基于此,我院对2013年1月~2014年1月间收治的心肌梗死患者43例给予心电图检测,现报道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1月~2014年1月间我院收治的心肌梗死患者43例,男23例,女20例,年龄层次:41~73岁,平均年龄(56.23±4.07)岁;临床表现:存在胸痛症状,主要发生于心前区与胸骨后,呈压榨样、烧灼感、窒息感,可放射至臀部或左肩,服用硝酸甘油、立即休息无法缓解;伴发上腹疼痛、发热、全身乏力、憋气、心悸症状;查体可见心动过速、心界扩大、心动过缓表现,出现第四心音。梗死部位:7例右心室,11例前壁,5例前间壁,6例广泛前壁,14例下壁。既往史:15例高血压,4例高血脂症,8例冠心病,11例糖尿病。
1.2 方法
取平卧位,连接心电图机,观察记录12导联动态心电图,评价心电图检测结果。若患者出现以下特征即可诊断为心肌梗死:(1)T波倒置;(2)Q波深、宽;(3)无Q波者普遍存在ST段降低≥0.1 mV,aVRST段明显抬高;(4)ST段向上抬高,呈弓背型,与T波相连形成单相曲线。动态心电图表现:(1)超急性期:(2)出现不对称的高大T波;(3)ST段数小时后抬高并与T波连接,有单相曲线形成,(4)出现QS波或Q波,R波减低;(5)持续数日ST抬高,后期逐渐恢复至正常基线水平,双向、低直、平坦的T波转为倒置;(6)数周后,T波出现尖锐倒置,后期逐渐恢复正常 [2]。
1.3 诊断标准
(1)血清心肌坏死标志物浓度发生动态变化;(2)存在既往缺血性胸痛史;(3)心电图出现急性心梗的动态变化。具备两条及以上,即可视为心肌梗死。
1.4 统计学分析
对本文所得实验数据均采用SPSS 12.0统计学软件进行检验,所得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所得计数资料采用χ 2检验,以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43例患者中,18例(41.86%)存在典型的心电图改变,属于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心电图表现为未见病理性的Q波,T波直立,ST段抬高,其中例有单向曲线形成;25例(58.14%)无典型的心电图改变,属于非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表现为有病理性的Q波出现,T波倒置,ST段明显抬高。
3 讨论
心肌梗死通常发病突然,死亡率高,发病年龄集中于老年人群,男性人数多于女性,可对患者生存健康造成严重影响。心肌梗死发病原因在于冠状动脉发生粥样硬化,致使管腔狭窄现象出现,导致心脏血供不良,未能充分建立侧支循环。若患者心脏血供减少持续时间超过1 h,则会造成严重的心肌缺血,诱发心肌梗死。该病患者通常伴有心前区持续疼痛,而且疼痛剧烈,时间较长,多在30 min以上,清晨是疼痛集中发作时期,上腹、颈、背为疼痛多发部位。除疼痛外,部分患者还会伴发烦躁不安、面色苍白、低血压、循环障碍、心功衰竭、心动过速、休克、心肌损伤等多种症状。通过动脉心电图可见,心肌梗死患者可出现Q波或其他特征性的心肌梗死改变。目前,医生主要通过血清生化指标、患者症状体征与心电图来诊断心肌梗死,其中心电图在临床诊断中的作用尤为重要。心肌梗死的早期心电图改变为ST段向上抬高,呈弓背型,R波降低,需要注意的是,最初的3 h内,心肌ST段尚未抬高以前会有不对称、异常高大的T波出现,这可能与心肌损伤时释放的钾离子直接相关,多数患者伴有过早的室性或房性搏动。此类变化结合症状表现可对心肌梗死做出正确判断,临床应当有所警惕。发病3 h后,ST段会出现明显抬高,并且混合直立T波,形成弓背向上表现的单向直线,此为心外膜损伤所致的结果。发病10 h后可能出现异常Q波,表现存在心肌坏死 [3]。因此,心电图诊断心肌梗死时除了需要观察Q波改变外,还应注意Q波未见明显改变,T波与ST段出现进行性改变,同时伴有R波降低的情况,此时应当考虑是否为早期心梗。不典型心肌梗死患者的心电图通常表现为以下特征:(1)存在静止区,梗死范围较小,未有病理性的Q波形成;(2)患者往往合并其他异常,掩盖了心电图变化;(3)T波倒置,ST段明显下移,此时需要间隔2 h后再次给予心电图监测;(4)梗死部位无典型性,常规心电图检查无法准确显示结果。因此,对于不典型心肌梗死患者必要时需要给予18导联动态心电图辅助检查,并且注意检查肌钙蛋白与心肌酶谱,全面结合检查结果,方可确诊。综上所述,心肌梗死应用心电图检查重复性好、准确性高、操作方便、费用低廉,诊断时需与心肌酶学检查及患者临床症状综合进行评估,为临床诊断提供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