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陈勇飞聂丽丽陈妍妍叶 庆廖家智
基于决策分析的检查流程管控研究
■ 陈勇飞①聂丽丽①陈妍妍①叶 庆①廖家智①
影像学检查 医院流程管控 就医流程优化
从医院影像学检查目前存在的问题出发,阐述国内外流程优化研究现状,建立决策平台,优化影像学检查流程。分析评价决策平台运行效果,发现关键节点等待时间明显缩短,科室资源分配更加合理。指出以数据为基础能更好地强化医院内部管理、流程优化和再造,使患者就医体验得到持续改善。
Author’s address:Tongji Hospital, Tongji Medical College, Huazho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No.1095, Jiefang Road, Wuhan, 430030, Hubei Province, PRC
通过对医疗流程的梳理,综合运用医疗信息技术和我院20多年积累的业务运行数据,对医疗服务关键节点进行管控,从而不断发挥信息化精准而全面的优势,为改善医疗服务提供决策支撑,使医院服务水平明显提升,群众看病就医感受持续改善。
面临复杂的病人情况,临床诊断对影像医学的依赖与日俱增[1]。医学设备多样性和影像学科室的不断发展带来了患者接受检查的繁复程度,检查费用在医疗保健费中所占的比例以及占患者整个就医过程花费精力和时间的比例都相应提高。
1.1 影像学检查流程多,节点等待时间长
影像学检查流程涉及到了不同的部门和节点,其中影像部门是主体,也是等待时间最长的环节。患者按医嘱预约登记时,技师无法准确判断工作量进度,因而无法为患者给出确切时间。等待检查时,一些检查需要患者做好检查前准备工作,患者一般拿医嘱直接到检查科室,但若该检查涉及到禁食、空腹、憋尿、辅助造影剂等前期准备,则会导致患者多次往返检查科室。检查完成时,部分检查需要较长时间处理以及医师讨论给出诊断意见后才返回检查报告给患者。
1.2 影像学检查成本高,时效性不强
影像学科室机器设备较多,特别是放射科。机器设备成本较高,并随着门诊、住院病人数的剧增,各个医技科室的医生数量、技师数量等人力成本也急增[2]。如何提高资源利用率,减少病人等待时间,是每个医技科室管理者面临的问题[3],也是如何改善患者服务质量所面临的问题。
在医院流程管理方面,国内外专家对医院流程改进做了大量研究。Jarrett P.通过对医院工作流程进行了描述和分析,论述了医院工作和企业工作有相似之处,指出医院流程优化能降低医院医疗成本,提高工作效率[4]。国内学者从工业工程角度、数学排队论角度等提出并研究了医院服务流程优化问题[5],分析医护人员、医疗器械等资源的安排问题以减少患者等待时间,建立指标模型进行实例分析。
如何满足患者的诊疗需求,最大限度地降低医院投入,降低人员和设备配比,这都需要有详实的数据做支撑才能保证决策的正确。为此,我院建立了决策分析平台,通过有效组织运营积累的数据,并对其进行挖掘分析。为强化医院内部管理、流程优化和再造提供数据支持,进而保证医疗安全和改善患者就医体验。
2.1 工作机制
海量数据需要通过有效的组织才能发挥作用,为了更好地利用决策分析平台资源,医务处和相关科室牵头成立了改善影像学医疗服务小组。由医务处、信息科、各影像学科室负责人为组委会成员,提出数据分析指标,分析导致等候时间过长的关键节点问题,讨论如何简化服务流程,最终给出决策意见;各影像学科室的技师工作组执行组委会意见;信息科负责决策数据的收集与平台搭建,并给出改进流程后的反馈数据。
2.2 数据准备
数据库:对原始数据进行清洗后转存至数据中心,提高数据的可操作性及实用性。该平台经过多年的经验积累,影像学数据中心已相对完善,并全部结构化存档。指标库:多维度构建指标,全方位追踪数据。构建指标体系是决策分析的核心问题。结合我院的实际情况及管理需要,指标体系分为三级:院级、科级、个人,并在每级下以时间、效率为主线构建我院指标库。
2.3 指标构建
经过多年的建设和摸索,建立了影像学科以关键节点管理为目的的各项数据指标[6]。在院级、科级、个人三层级下分别构建指标。(1)实时展现数据:按检查部位、人次、机器负载数等查看当天运行数据,实时展现各影像检查项目当天已预约数量、当前完成进度、当前在岗技师数量以及其工作、当前开机设备数量以及该设备已完成工作量,并按检查人次数和检查部位次数给出对比图。其中可以看到磁共振检查因为检查流程需要使用造影剂,数据可以显示当天预约的患者和当天完成的比例。(2)工作量:按日、月、季、年来查看各项检查的工作量柱状图,直观地对比影像学各类检查工作负荷走势。通过对各影像学检查项目横向对比全年的趋势图,剔除一些过年过节和年终调整因素,研究每年的月度工作量走势曲线,以及医院逐年的发展趋势数据。(3)平均等待天数:展示影像学检查各项目的预约到检查的每月平均等待天数和检查到出报告等待天数的组合柱状图,等待天数的分布比例组合柱状图。(4)24小时分布图:展示放射科、超声科、内镜等检查量比较多的项目,以平均一年的检查数据来统计在每天24小时中患者的分布数量曲线,展示一天中检查工作量的高峰、低谷时段以及变化趋势。(5)各科室分布:展示放射、超声等影像学检查项目来源于哪些临床科室的检查申请,通过饼图形式展示各个科室在指定月份所占的比例。
2.4 用户权限管理
在系统平台搭建时要考虑到数据安全问题,设计访问权限控制机制。要做到方便决策层查看,方便一线管理者实时监控的同时防止任何泄露。首先,采取内外网物理隔离;其次,对具有访问权限的用户,单独建立账户并告知按其管理范围来授权可查阅的指标范围;最后,同时使用桌面端网页展现和移动端手机展现的形式,并记录访问者的设备、IP、操作内容等信息,以备审计。
该平台自2013年投入运行,使检查流程更加简单清晰,检查效率和技师服务态度逐渐改善,患者满意度得到持续提高。
3.1 合理分配影像学资源
根据运行数据的研究,可以不断地调整现有医疗资源配备情况,以满足不同时期患者治疗需求状况。根据决策分析平台给出的当天监测数据,全面展现放射科、超声影像科以及核医学科检查项目走势,安排其相应的设备状态和技师排班。依照每天实时数据,当预约人数远远大于已完成人数时,技师长实时调整班次,添加技师和设备。通过观察月度趋势和年度趋势,分析月度患者变化,安排每月工作组人员,并根据发展情况提前合理地培训新的技师和购置设备。
通过采取多方面的流程优化措施,对比2013年6月和2015年6月影像学检查数据,在设备数量不变的情况下:磁共振项目两年工作总量增长了83%,平均等待天数降低了27%;CT项目两年工作量增长了40%,平均等待天数降低了38%。
3.2 改善影像学检查关键节点患者服务
主要服务改进:(1)上线全院统一的检查预约系统,根据各项目设备和技师工作能力估算预约时间,为患者预估到1小时内。系统之间互联互通,简化患者检查流程,指导患者完成各种检查并耐心解答有关问题。(2)增加服务窗口,轮流开机平衡设备工作负荷,合理安排班次应对患者检查高峰,并开展分段预约检查。(3)方便患者做检查,提供尽可能宽敞和舒适的等候空间,一次完成全部必须检查。(4)减轻病人负担,合并可能的检查,按相关规定减免多部位检查费用。
3.3 提高绩效水平,经济效益
通过数据决策平台的使用,科室负责人和院管理层能够获取到本科室的各项运营数据以及历年汇总和趋势情况,能够有效地配备设备和人员。资产管理和财务部门可以根据实时数据计算设备收益和人员成本。医院将CT、磁共振等大型设备的数量和开机时间表设置的更加合理;将核医学设备的利用率显著提高;将超声影像科的技师排班不断调整,并合理安排技师的工作量和绩效考核标准,提高每个技师的业务效率。科室负责人也能够更全面直观地看到各技师、各小组、各设备的工作量统计结果,能够分析历年数据情况来规划业务发展思路,总结业务波动原因,并能够发现导致患者服务低下的节点,听取一线技师的建议采取改善方法。院管理层可以根据影像学科的体量和发展趋势分配给科室相应的资源。
影像学科占有医院固定资产中除房产外的最大资产,将有形的仪器设备资源和专业技师人才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与临床科室紧密整合成为患者服务、流程持续优化和充满创新能力的重要医学学科。医疗决策知识数据库的创建过程实质是医院价值持续创造和改进过程,不仅涉及医疗原始数据的收集和处理,还包括数据知识的表达与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这更需要管理团队和一线工作者密切交流,不断积极探索。
[1] 王雁,周纯武,樊裴.改善就诊流程 提高对肿瘤患者的服务质量[J].中国医院,2010,14(3):69-70.
[2] 陈敏.紧贴工作实际创先争优 促进医技科室快速发展[J].中国医院,2014,18(9):47-48.
[3] 戴建平,郭启勇,祁吉.医院管理学——医学影像学管理分册[M].2011.
[4] Jarrett PG, An Analysis of International Health Care Logistics: The Benefits and Implications of Implementing Just-in-Time Systems in the Health Care Industry[J]. Leadership in Health Services, 2006,19(1):1-10.
[5] 徐刚.工业工程应用于医院流程改进研究[D].天津:天津大学,2006:17-19.
[6] 叶庆,陈妍妍,李刚.构建医疗质量决策平台 促进医疗质量精细化管理[J].中国医院管理, 2015,35(1):21-23.
Research on radiology process control and management based on decision analysis /
CHEN Yongfei, NIELili, CHEN Yanyan, YE Qing, LIAO Jiazhi// Chinese Hospitals. -2015,19(11):12-13
radiology test, hospital process management and control, medical service process optimization
Based on the current problems of hospital radiology, the situation of radiology test process was discussed. New decision platform was established to optimize radiology test process. After implementing new decision platform, it shows that key node waiting time is significantly shortened and resources allocation is more rational. Data based decision platform can improve hospital internal management, optimize process and promote patient's experience.
2015-08-03](责任编辑 王远美)
湖北省科技计划基金类项目(2015CFA097)
①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430030 湖北省武汉市解放大道1095号
聂丽丽: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中级工程师
E-mail:nll0707@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