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我国是农业大国,农业人口占到总人口数的80%,农业生产在国民经济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农业生产不仅关系着我国的粮食安全,也是广大农民的主要生计,农业机械在农村有着广阔的市场前景,农业机械的管理因而具有强劲的发展动力。
关键词:农业机械管理;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F32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0432(2014)-18-48-1
近几年,农村的农业机械保有量日益增多,综合机械化程度不断提高,农业机械在新农村建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管好用好农业机械是提高农业生产效益、农民收入水平和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因此,合理有效地对农业机械进行管理,提高农业生产效率,是关系国计民生的大事。明晰农业机械管理的总体发展趋势,能够为进一步发现农业机械管理发展中的问题指引方向,为提出对策解决问题奠定基础。
1 农业机械管理的总体发展趋势
目前,我国农业机械管理的总体发展趋势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大型农业机械的研发和制造逐渐增多;第二,小型农业机械市场将迎来快速增长的关键期;第三,农业机械将逐步成为农业生产中必不可少的设备。
2 农业机械管理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农业机械的种类增多给农业机械管理造成了极大的困难。加上农业机械的使用频率相对比较高,作业量又大,并且设备移动作业频繁,这都给管理工作提出了巨大的挑战。一旦管理工作做得不到位,就会影响机械的正常使用,从而降低农业生产的效率;管理不到位也给农业机械的运行埋下了安全隐患,提升了安全事故发生的可能性。因此,明确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有针对性地进行解决,就显得尤为重要。
2.1 管理体系不健全,技术力量薄弱
我国目前的农业机械组织体系十分不健全,许多的乡(镇)以及村级的农业机械服务组织有名无实,有些甚至已经被撤销或者被企业兼并,为数不多的幸存农业机械服务组织,其专业技术力量和人员力量也是十分薄弱,并不能满足农业机械管理的现实需求。农业机械服务组织的工作人员没有经过专门的培训就上岗,本来就没有掌握相关的专业技术知识,对新技术的了解更是微乎其微。另外,服务的态度和质量跟农户的要求也存在着一定的差距。这些都是农业机械管理水平不高,管理现状不乐观的体现。
2.2 宏观调控力度低,缺乏保障机制
有效的农业机械管理需要大量的资金进行支持,购买样机、做试验以及示范推广等活动都需要投入资金。对于经济条件比较落后的农机管理服务机构来说,政府的投入是其资金的主要来源,一旦政府投入减少,必然会导致这些服务机构的工作困难,对当地的农业机械化的发展造成不良影响。其次,政府相关部门之间的协作配合不是十分紧密,不能从整体出发,对当地的农业机械管理进行指导各自为政,并未对农业机械的发展建立完善的保障机制。
3 加强农机管理的对策
要想对农业机械进行有效管理,就必须坚持“依靠科技进步,促进生产发展”的方针,综合运用多种手段进行管理,力求实现农业机械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以及制度化。
3.1 提高农业机械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
提高农业机械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是对农业机械进行有效管理,进而实现农业机械化的重要手段。通过组织培训,提高农机机械管理人员的专业技术水平,增强其服务意识,对农业机械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有一个大的提高,使其不仅能够熟练的操作各种农业机械,提高农业生产的效率,还能够更好地为广大的农民朋友提供帮助,助力农业经济发展的同时,为新农村建设添砖加瓦。
3.2 构建农业机械管理体系,提升技术含量
建立健全的农业机械组织管理体系,是对农业机械进行有效管理的前提,按乡(镇)、村庄分级设立农业机械服务组织,充实农村机械服务人员的队伍,构建完善的农村机械管理体系,加大农业机械技术创新方面的资金投入,提升农业机械的技术水平,根据农业生产的实际需要,研制新型的农业机械,提升农业生产的效率。
3.3 建立多部门联动机制,推动农业机械管理的全面发展
在对农业机械进行管理的时候,有关部门建立联动机制,从整体出发,对工作任务和人员从宏观上进行调度,提高管理效率,推动农业机械管理的全面发展。
4 结语
综上所述,我国当前的农业经济大发展,既是农业机械管理发展的机遇,同时也为农业机械管理工作提出了前所未有的艰难挑战。抓住发展机遇,直面挑战,解决农业机械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助力农业的发展,已经成为目前农业机械技术推广站的一项主要工作。所以,作为一名农业机械服务队伍的人员,今后应当努力提升自身的专业知识水平,熟练掌握新技术,熟知新型农业机械的操作方法,为农民朋友提供更全面的帮助,以便于进一步推动农业经济的发展。
作者简介:于忠新,公主岭市怀德镇农机技术推广站,工程师,研究方向:农机新技术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