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 对微创小切口钛板内固定治疗跟骨骨折的临床效果进行探讨研究。方法 选取于2014年3月~2015年1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46例(48足)跟骨骨折患者,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传统L型切口内固定和微创小切口钛板内固定治疗的临床效果进行对照研究。结果 治疗组患者的临床效果以及Bohler’s角、Gissane’s角以及跟骨宽度与对照组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微创小切口钛板内固定治疗跟骨骨折具有显著的临床疗效,对促进患者足部功能恢复具有重要作用。
doi:10.3969/j.issn.1674-9316.2015.13.054
作者单位:161000齐齐哈尔市第二医院
Clinical Study on Minimally-invasive Titanium Plate Internal Fixation in Treatment of Calcaneal Fractures
REN Lifeng 2 ndhospital of Qiqihar,Qiqihar 161000,China
【Abstract】Objective Clinical effect of minimally-invasive titanium plate internal fixation in treatment of calcaneal fractures is to be studied. Methods 46 patients (48 feet) with calcaneal fractures were chose who were treated in hospital from March 2014 to January 2015 and separated them into two groups at random which were given traditional L-shape incision internal fixation treatment and minimally-invasive titanium plate internal fixation treatment respectivelythen compare clinical treatment effects between two groups. Results There were differentials between patients in study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in terms of patients’ clinical treatment efficacy,their Bohler’s angle and Gissane’s angle and width of calcaneus,and such a differential had statistic value (P<0.05). Conclusion Minimally-invasive titanium plate internal fixation is of clinical efficacy in treatment of calcaneal fractures,it is conducive to patients’recovery of foot function.
【Key words】Minimally-invasive titanium plate internal fixation,Treatment,Calcaneal fractures
跟骨骨折是临床上一种最常见的骨折类型,主要的临床表现有足跟部剧烈疼痛、肿胀和淤斑明显、足跟不能着地行走、跟骨压痛等,对患者的正常生活和工作造成严重影响 [1]。如果治疗方法不当,有可能会造成跛行以及创伤性关节炎等严重的后遗症。本文选取于2014年3月~2015年1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46例(48足)跟骨骨折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进行对照研究,同时将研究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文选取于2014年3月~2015年1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46例(48足)跟骨骨折患者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其中有2例患者为双跟骨骨折,其余46例患者为单跟骨骨折。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23例(25足)患者中有男性13例,女性10例;年龄18~65岁,平均年龄为(36.9±5.8)岁;骨折原因:高处坠落伤7足,重物砸伤9足,交通事故伤4足,挤压伤3足,其他2足;Sanders分型:15足SandersⅡ型,6足SandersⅢ型,4足SandersⅣ型。治疗组23例(23足)患者中有男性14例,女性9例;年龄20~68岁,平均年龄为(37.2±5.7)岁;骨折原因:高处坠落伤6足,重物砸伤8足,交通事故伤6足,挤压伤2足,其他1足;Sanders分型:16足SandersⅡ型,5足SandersⅢ型,2足SandersⅣ型。对照组和治疗组患者的性别、年龄、骨折原因以及Sanders分型等一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传统L型切口内固定进行治疗:对患者进行腰硬联合麻醉或全身麻醉后,双跟骨骨折患者采用仰卧位,单跟骨骨折患者采用健侧卧位,作外侧L型切口,要使切口的垂直部分与跟腱平行,然后使用尖刀将全层皮瓣从跟骨外侧部自下而上骨膜下进行剥离,自皮瓣下方使用3枚克氏针分别钻入骰骨、距骨、腓骨;采用NO-touch技术将软组织皮瓣牵引开,将跟骰关节、跟距关节、跟骨外侧壁进行充分暴露。采用3.5 mm直径的斯氏针1枚沿跟骨纵轴方向向前钻入,一直达到前关节面下骨块处,然后进行撬拨,并对跟骨内翻畸形进行纠正。将跟骨外侧薄层皮质骨采用宽骨刀去除后,在骨折缝处插入骨膜剥离子并将Bohlers角恢复到正常角度,然后于后关节面下空虚部位放置自体骨或异体骨,对跟骨内外侧壁采用闭合复位器挤压,并将跟骨宽度进行恢复,于C 型臂X线机透视下确定复位满意后进行钢板螺钉固定 [2]。
1.2.2 治疗组 微创小切口钛板内固定进行治疗:体位和麻醉方式的选择与对照组相同。作长约4~6 cm的手术切口于患者外踝尖下方约1.0 cm与跟距关节水平处,将皮下组织分离后将腓骨肌下支持带、跟距骨间韧带及跟距关节囊依次切开,将距下关节充分显露后将深层组织分离,然后对骨折处进行复位,选取2~3枚直径1.5~2.0 mm的克氏针自跟骨底穿入临时的固定骨折端,于C 型臂X线机透视下确定复位满意后选用跟骨解剖钛板进行内固定,根据患者骨折的实际情况紧贴着跟骨外侧将跟骨解剖钛板置入,对撬拨复位后产生的腔隙采用同种异体松质骨进行填塞,钛板及螺钉固定牢固后将克氏针去除 [3]。
1.3 疗效标准
1.3.1 采用Kerr跟骨骨折百分评分方案对两组患者的跟骨恢复情况进行比较,总分为100分,优:评分≥86分;良:评分在71~85分之间;差:评分≤70分。
1.3.2 对两组患者的Bohler’s角、Gissane’s角以及跟骨宽度进行测量并比较。
1.4 统计学分析
对本文所得实验数据均采用SPSS 12.0统计学软件进行检验,所得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所得计数资料采用χ 2检验,以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比较
对照组患者中优10例,良8例,差5例,则优良率为78.3%;治疗组患者中优17例,良4例,差2例,则优良率为91.3%,两组数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两组患者的Bohler’s角、Gissane’s角以及跟骨宽度比较
对照组患者的Bohler’s角平均为(23.3°±6.5°),Gissane’s角平均为(109.5°±9.8°),跟骨宽度平均为(33.3±6.2)mm;治疗组患者的Bohler’s角平均为(28.5°±8.1°),Gissane’s角平均为(119.9°±5.7°),跟骨宽度平均为(28.4±2.3)mm,两组数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跟骨骨折是一种常见的临床足部疾病,对于跟骨骨折临床上大多采用石膏或弹性绷带固定、骨牵引等方法进行治疗。目前,科学技术以及医疗技术等发展迅速,骨折固定材料的种类也越来越多。微创小切口钛板内固定因其均有手术时间短、手术切口小、术后恢复快等诸多优点,已经成为临床治疗跟骨骨折的首选方法之一。在本次治疗中,采用微创小切口钛板内固定的治疗组患者的临床效果以及Bohler’s角、Gissane’s角以及跟骨宽度与对照组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践证明,微创小切口钛板内固定治疗跟骨骨折具有十分显著的临床疗效,对促进患者足部功能恢复具有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