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振华(安顺市公安消防支队,贵州 安顺561000)
由于受施工现场局限性的影响,多数施工现场内的办公室、员工休息室、职工宿舍、仓库等建筑相互毗邻,或者成“一”字型排列,并且这些建筑大多为临时性,结构简易,且耐火等级多为三、四级。特别是装修现场,既堆放有大量的可燃性装修材料,又存放有油漆等易燃易爆危险物品,一旦发生火灾,势必造成猛烈燃烧,迅速蔓延[1]。
在一些建筑工地中,除了较大的建筑工地配备有少量的灭火器材外,在一些中小型建筑工地,根本无任何消防器材。一些建筑施工现场人员为图方便,将一些易燃可燃材料及杂物随处堆放,造成消防通道不畅。一旦发生火灾,极易造成严重后果。
正在施工中的建筑结构强度往往未达到设计要求,完整性差,所以一旦起火,破坏倒塌是很迅速的。
一些职工宿舍与重要仓库和危险品库房相互毗连,甚至临时建筑物相互间隔仅用三合板等易燃材料进行分隔。加之只设置一个安全出口,一旦失火,人员难以疏散,极易造成火烧连营的局面。
当前许多建筑工地因电焊、遗留火种、电线短路等引起的火灾屡见不鲜,一场场无情的大火暴露了一些单位和个人消防安全意识相当薄弱、防火自救能力低下、违章违规操作、没有制定消防安全应急措施和应急预案等违章现象普遍,也从根本上暴露了当前我国一些建筑工地面临的诸多消防安全问题。
建筑物密集且耐火等级低、易燃。由于施工现场存放和使用大量油毡、木材、油漆、塑料制品及其装饰装修材料,遇明火及电焊火花极易引起燃烧。还有一些施工单位装修时遮挡消防设施,在建筑结构设计时减少安全出口、疏散出口和疏散走道的净宽度和数量,从而留下了“先天性”火灾隐患。
有的建筑物未经消防部门审批,擅自施工;有的虽然经过消防审批,但施工单位按着建设单位的意图擅自改变局部的平面设计;还有一些单位偷工减料现象严重,选用的电线、吊顶、龙骨、室内装饰、地面铺设材料、墙布等根本不采取防火措施。
电气线路超负荷、短路和接触电阻过大引起可燃、易燃材料起火。主要是施工人员随意乱拉临时用电线路,电器开关和配电箱电阻过大,电气线路线径与用电负荷不匹配,电线不规格,用铜丝、铁丝代替保险丝,电线接头处理不当而引发火灾。
电焊工违章操作,明火作业区堆放易燃、可燃材料。在建筑工地,许多地方都需要电焊作业,由于大多数电焊工没有专门培训,有的虽然经过培训,但在施工中缺乏严格管理,违章作业现象相当普遍。加之建筑工地平面管理混乱,各种可燃物品随处可见,这些可燃物品一遇到灼热电焊熔渣极易引起火灾[2]。
在建筑工地,工地食堂和民工使用液化气生火做饭的情况也十分普遍。由于不懂消防知识,乱倒残液、不正确使用液化气的现象也非常突出。因生活用火不慎引发火灾,包括食堂做饭时,炉火从烟囱飞出落在可燃棚罩上引发火灾;做饭后炉火未处理好引发火灾;炉火烟囱长期烘烤可燃材料发生火灾。冬季工棚采暖,火炉铁皮烟囱烤燃附近可燃材料发生火灾。
经监督检查发现,部分建筑工地施工单位负责人的消防安全意识淡薄,消防安全素质较差,不知道自身的消防安全职责,缺少应有的消防常识,主观上舍不得投入资金,购置必备的消防器材。
民工因流动性很大,没有经过严格的管理和消防安全知识培训而匆匆上岗,突出表现在:消防安全意识淡薄,不了解、不掌握基本的消防知识,不会利用灭火器扑救初期火灾;不会报警、不会组织人员疏散;尤其是施工时间短、作业分散的民工,很难落实消防安全管理工作,从而导致火灾隐患重重。
公安消防部门在依法实施消防监督检查过程中发现的,未经审批而擅自施工的单位要限期补办有关手续,严格依照法定程序,依据国家的法律、法规、规章以及技术标准进行有效的科学监督管理,最终达到消除火灾隐患的目的。
一是要针对施工现场平面布置的实际,合理划分各作业区,特别是明火作业区、易燃可燃材料堆场、危险物品库房等区域,设立明显的标志,将火灾危险性大的区域布置在施工现场常年主导风向的下风侧或侧风向;二是尽量采用难燃性建筑材料,减低施工现场的火灾荷载;三是民工宿舍附近要配置一定数量的消防器材,大型建筑工地应设置消防水池以及必要的消防通讯、报警装置。
施工单位要认真贯彻落实《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消防安全管理规定》(公安部令第61号),实行严格的消防安全管理。确定法定代表人或者非法人单位的安全负责人,对施工现场的消防安全工作全面负责,成立义务消防安全组织,负责日常防火巡查工作和对突发事件的处理,同时指定专人负责停工前后的安全巡视检查,重点巡查有无遗留烟头、电气点火源、明火等火种。
对于建筑工地中存在的一些明火源应专人负责,现场监护,做到人走火灭。对于建筑工地做饭、取暖,要有专人负责,责任到人,定期检查;电焊、切割人员必须经过培训,持证上岗;无论长期、短期工地,坚决杜绝乱接乱拉电气线路现象;无论是施工用电,还是生活用电,必须杜绝“小马拉大车”现象,必须要请懂电气的专业电工负责施工和管理。
消防部门防火监督人员要定期或不定期对辖区内的建筑工地进行监督检查,签订《防火安全责任书》,必要时要对其施工人员进行消防安全知识培训,发现火灾隐患,督促其及时整改,把火灾消灭在萌芽状态。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地杜绝或减少建筑工地火灾的发生。
在民工宿舍、员工休息室、危险物品库房等火灾危险处设立醒目的严禁吸烟等消防安全标志,必要时设置吸烟室或指定安全的吸烟地点。同时还要进一步加强施工人员的“四懂四会”及“四个能力”建设,以便更进一步筑牢建筑工地防火墙。
建筑工地消防安全监管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它不仅需要建筑施工单位管理层的高度重视、消防安全部门的督促检查,还需要每个施工人员防火安全意识的增强。随着经济建设和建筑潮流的发展,建筑工程的消防安全问题已经越来越引起社会的高度重视。只有不断地在建筑施工中探索和总结一套行之有效的消防安全监管对策的长效机制,达到有效遏制重、特大火灾事故的发生,从而保障建筑消防和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
[1]赵培仁.建筑工地火灾发生的原因及对策[J].山西建筑,2008年30期
[2]马烽.建筑工地施工现场火灾事故原因分析[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09年10期1.地址: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