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量控制图概述

2015-01-26 14:23:23
中国卫生质量管理 2015年6期
关键词:变差正态正态分布

1924年,美国休哈特(W.A.Shewhart)首先在生产管理中采用控制图方法,后逐步推广到其它方面。他认为,一个产品的可测量的特性会由于偶然事件而引起小量的变差。这个偶然变差在任何生产、检测、测量或试验系统中是固有的。可以测量和用图标出偶然变差,并利用系统本身给出的控制限来发现作用于系统外部的干扰因素。

控制图是通过图形的方法,显示质量特性随时间变化的波动曲线。可以直观地分析和判断是由于偶然原因还是由于系统性原因造成的质量波动,从而提醒操作者做出准确判断和提出有效对策,消除系统性原因的影响,使检测处于稳定而又进行动态的控制的统计方法。

原理:假设分析测试处于受控状态时,总体分析数据的质量特性呈正态分布N(μS2)。其图形来自于正态分布曲线图。当将正态分布图按顺时针方向旋转90o,再上下翻转180o时,即成为质控基本图形。由正态分布性质可知,质量指标值落在±3s 以外的概率只有0.27%,这是一个小概率。按照小概率事件原理,在一次实践中超出±3s 的范围的小概率事件几乎是不会发生的。在正态分布中,68.26%在±s;95.44%在±2s;99.73%在±3s 内。这是质量控制图的理论基础。当一个值在±3s 内只有正态偶然变差出现在体系中,称作“控制中”的值;若在控制限以外,则说明存在大于正态偶然变差的因素,称作“控制外”的值。±3s 方法确定的质量控制图控制界限,被认为是最经济合理的方法,称为“3s”原理。

种类:(1)平均值控制图。应用最广泛。是检验测量过程是否存在粗差,检验平均值漂移以及数据缓慢波动的有效方法。主要用于观察分布的平均值的变化。(2)极差控制图。是检验变动性漂移以及数据快速波动的有效方法,还能用于检验粗差的存在。是检验平行测定误差的工具。(3)均值—极差控制图。两者联合使用,可以用于观察分布的全面变化情况,保证检验的准确度和精密度。(4)准确度质量控制图。在分析检测质量控制中主要用于测试样品的加标回收率测定控制。

猜你喜欢
变差正态正态分布
献血后身体会变差?别信!
中老年保健(2022年3期)2022-08-24 03:00:12
具非定常数初值的全变差方程解的渐近性
带变量核奇异积分算子的ρ-变差
基于对数正态分布的出行时长可靠性计算
双幂变换下正态线性回归模型参数的假设检验
统计与决策(2017年2期)2017-03-20 15:25:23
正态分布及其应用
基于泛正态阻抗云的谐波发射水平估计
正态分布题型剖析
半参数EV模型二阶段估计的渐近正态性
χ2分布、t 分布、F 分布与正态分布间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