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油价时代来了

2015-01-26 07:27本刊评论员
中国石化 2015年2期
关键词:高油价欧佩克供需

□ 本刊评论员

去年下半年以来,国际油价出人意料地大跌60%,这个重大转折,或许意味着持续10年的高油价时期的结束。低油价时代突然降临,使全球石油石化业进入一个艰难的调整发展期。

低油价时代真的来了吗?高油价的思维惯性使许多人不以为然,他们宁可相信虚无缥缈的阴谋论,认为本轮油价暴跌是由美国打压俄罗斯,或沙特与美国争夺国际原油市场份额所致,经过短期波动后会重回高位。但当今世界的主要产油国最清楚目前石油市场的现实:全球石油供大于求。所以欧佩克国家没有像过去那样限产保价,而是采取了不干预态度。其理由就是,市场上多余的原油不是来自欧佩克国家,欧佩克单方面减产,只会将市场份额让给美、俄等非欧佩克国家,对于逆转油价毫无帮助。

客观经济数据表明,欧佩克所言不虚。2014年全球石油产量比上年增长1.8%,非欧佩克国家的产量增长明显。以美国、加拿大和巴西为代表的西半球地区石油产量增长6.9%,约占全球总量的28%,俄罗斯石油产量创历史新高,而欧佩克国家的产量却比2013年减少约0.2%。去年世界石油消费增长仅约1.3%,在如今石油供应宽松的格局下,欧佩克已经失去对国际油价的主导权。即使油价跌到每桶50美元以下,中东、俄罗斯、北美这三大产油地也不愿主动限产,而全球经济复苏乏力,石油需求疲软,油价下行难以阻挡。

供需决定价格,是市场经济的基本规律。国际油价的高低,主要取决于石油供需的基本面,尤其是油价的中长期走势。国际油价2004年从每桶30美元飙升到2008年的每桶140多美元,受金融危机影响短暂暴跌后又重回高位,从而出现历史上仅有的持续10年的高油价时期。造就高油价的根本原因,是以中国、印度为代表的新兴经济体因经济起飞石油需求猛增,打破了国际原油市场的供需平衡,造成原油供应紧张的局面。中国石油净进口量从2003年的约1亿吨增长到2014年超过3亿吨,其石油需求增量一度占到全球增量的1/3,成为拉动全球石油需求增长的主引擎。新兴经济体的石油需求高速增长,市场供应紧张,期货资金推波助澜,油价自然节节升高。

2009年后,全球石油市场供需格局出现历史性大逆转。美国页岩气技术革命取得成功,页岩油气、油砂等非常规资源的开发,导致石油产量大增,美国一跃成为全球最大的油气生产国,非欧佩克国家成为推动石油产量增长的主力。而全球经济复苏乏力,加上为应对全球气候变暖,绿色低碳潮起,对化石能源的限制,新能源的推广和节能技术的改进,导致石油需求增长速度不断降低,全球石油供应宽松,供需格局出现大逆转,油价回归低位势在必行。

温故而知新。从国际原油价格的历史走势可以发现,除20世纪70年代两次石油危机驱动油价持续暴涨突破每桶30美元外,国际油价长期以来一直在每桶30美元以下,本世纪以来出现的10年高油价只是一种特殊的非常态。由于非常规油气革命,世界石油供应充足,而全球经济的低增长已经常态化,清洁能源革命仍将继续,石油需求增长减缓将是长期的趋势,因此,低油价时代的回归乃大势所趋。

原油是石油石化业的龙头,本世纪以来的高油价,造就了全球石油石化业狂飙突进、繁荣兴旺的黄金十年,中国石化正是抓住这10年的历史机遇跻身于世界500强前三位。油价的回归,意味着石油石化业黄金十年盛宴的结束,规模收缩、利润下降的寒冬来临。

国际油价重回低位,将对石油石化及整个能源行业带来巨大而深远的影响。上游油气开采业高盈利的日子一去不复返,建立在高油价预期上的煤化工、新能源产业充满不确定性,整个石油石化行业进入压缩规模、由外延式扩张转向内涵式发展的转型调整期。一方面做好现有业务的提质增效、转型升级;另一方面实现创新突围,创造新的技术、新的服务、新的业态,将是应对低油价时代挑战的基本方向。

全球经济进入增长乏力、结构转型的“新常态”,对中国石化做强做优,建设世界一流,是一个前所未有的巨大挑战。傅成玉董事长说:“现在已经进入比我们创业还难的阶段,这既是第二次创业,又是一场新的拼杀。必须要有凤凰涅死而后生的勇气和决断,才能赢得明天。”

猜你喜欢
高油价欧佩克供需
基于交通大数据的LNG供需预测
供需略微宽松 价格波动缩窄
油价上涨的供需驱动力能否持续
我国天然气供需呈现紧平衡态势
印尼人示威抗议高油价
国际原油价格与中国能源安全
高油价时代